APP下载

一曲清越的凯歌

2023-06-10刘晋寿

飞天 2023年3期
关键词:陇中云阳东平

刘晋寿

我很希望有人写出一部引洮工程的长篇小说,因为《引洮记事》只是真人真事的记录,其中还有众多令人厌烦的数字,艺术色彩不浓,阅读起来乏味。如果是小说,那就不同了,会更生动、更精彩,更有效地反映这一重大水利工程,给读者提供一份文学大餐。毫无疑问,读者肯定喜欢读艺术性强的作品,喜欢生动曲折的故事,鲜活的人物,优美的语言,以此来感受、体会和领悟引洮中发生的人和事,获得美的熏陶与享受。

我甚至设想过这部小说该如何去写,只有这样或那样才能打动读者。无奈,我没有这样的能力和精力,只有美好的设想,也只是想想而已。所以,我一直期待一部描写引洮小说的诞生。引洮是解决甘肃中部地区群众用水的一件大事,它的影响是长期的,深远的,巨大的。大事件本身就具有时代性和历史性。引洮几乎浓缩了新中国成立后定西及周边地区发展的历程,把这样一项宏大的工程用小说艺术的形式表现出来,其价值是不言而喻的。

这项工程涉及的人很多,时间跨度又很长,第一次引洮失败了,第二次成功了,如何去表现它们?这两者之间有什么关系?如何处理这种关系?都是难题。第一次引洮失败是由于当时不具备建设大工程的条件,资金、技术、人员都不具备,一句话,国力难以支撑,可是群众的愿望又十分强烈,所以上马了,失败了。但是我们可以有遗憾的过去,却不能没有美好的未来。第二次引洮不存在技术、资金和人员问题,因为国家实力增强了。新中国的发展为引洮奠定了基础,积累了雄厚的资金,技术达到了相当先进的水平,而中部干旱地区群众对引洮的愿望更加强烈了,所以引洮再度上马,经过艰苦卓绝的奋斗,建成了,通水了,为陇中发展注入了活力。真是感天动地的大事件。

一片片渴望浸润的土地上流淌着潺潺的水声,一个个渴望沐浴的心灵荡漾着粼粼碧波,一声声蛙鸣在雪白的浪花上绽放,一穗穗麦子在晶莹的露珠中摇曳。引洮流淌的不仅仅是清澈的洮河水,还有闪闪发亮的希望。四百多万人喝上了甘甜的洮河水,他们在品尝香甜乳汁的时候,自然会想起那些建设者,思念他们,感恩他们,想象他们是什么样子,是如何克服一个个困难的,十几公里的隧洞是如何打通的?一百三十三米高的大坝是如何筑起的?他们是什么人?为何有那么大的能耐?《云阳之舞》会给读者一个满意的答复。

有不屈不挠的建设者,就有秉烛夜战的书写者。因为真正的作家是时代的歌手,是人民群众和故土的歌手。夏志雄就是这样一位引洮的代言人。生活在陇中的人,都知道水的珍贵,缺水是刻在骨头里的记忆。他小时候就听过老一辈人唱的夯歌,了解到引洮建设工地上打夯的情况。更神奇的是1958年那次引洮,他的小脚母亲被派往工地,住在地窝子里,成为一名引洮人。这其实就是作者创作这部长篇小说的源头,流淌在心头的血脉是促使作者拿起笔的内在力量。

引洮是大题材,也是大难题,如何去创作,是一个未知数。成千上万的建设者,无数动人的故事,切入点在哪里?主角是谁?都没有现成的,人物、情节、故事都会让作者举步维艰。好在《云阳之舞》的作者生活在陇中,很多人物和事件就在身边,有切身体会,所以他在创作中就显得从容。尤其是选择了一个大学毕业生作为主角,就更顺手,因为作者有这方面的经验。这就从根本上度过了创作最初的难关,为后面的书写做好了铺垫。

那么这部小说讲述了怎样的故事呢?

有一出生在陇中农村的孩子叫林东平,经过苦读,考上名牌大学。在学校遇见了大学同学林西平,很巧,他爷爷是林东平失散的二爷。老兄弟俩在六十年前四月八打云阳板祈雨的时候被乱兵冲散。林东平爷爷的大儿子和小儿子,也就是林东平的伯父和叔父在1958年去引洮时没了。林东平假期开展社会调查来到岷县看引洮遗址,发现民工住过的窑洞比比皆是。这些遗迹仿佛诉说着一段劳动热情和陇中人对水的渴望。清晰可辨的地窝子,印证了艰苦的劳动条件和一段悲壮的历史,深深触动了他的心灵。

水利工程院校著名教授秦刚认为西线“引江济河”是解决黄河断流的最佳选项,我国水资源总体和局部都存在不平衡的问题,技术水平难以满足水利建设需求,可以引进外国技术。秦教授的报告,字字敲击着林东平的心坎。秦教授带领大学生到陕北黄土高原上实践,深入秦岭腹地考察。他告诉学生,在黄土高原搞工程难度很大,全是湿陷性黄土,还会遇上活动性断裂区域;而秦岭北缘有好多断裂带,只有一边钻一边用钢梁焊,一边用混凝土浇灌。在全国各地学习考察,林东平发现最缺水的就是西北黄土高原,就是陇中之地,如果有水,陇中也会变成塞上江南,绿树成荫,池塘鱼跃,稻花飘香,一片片翠绿给黄土高原带来勃勃生机。为此,林东平苦苦思考着如何让黄土高原人吃上优质的水,如何把洮河水引向陇中大地。

秦刚带着林东平和专家们一块儿核查引洮线路。专家团队看了九甸峡建水库的位置,审核了豹子岭線路;核查了沟连沟、长沟斜沟相交,洞连洞、暗洞跌出的老虎嘴线路;核查了引洮最后一段线路野猪坡。经过慎密设计,把迂回的一段进行了取直修正,使工程线路缩短了七八里。

在阵阵礼炮声中,引洮建设开始了。林东平研究生毕业到西安水利工程队工作后,参加承建豹子岭隧洞。老虎嘴隧洞处在北秦岭断层上,遇上饱水疏松岩石,是世界难题,博士毕业的林西平一直参加老虎嘴隧洞建设,他和导师及国内专家共同分析探讨后,采用冷冻法冻结流沙取得成功。野狐崖隧洞遇上暗河,根据林东平导师的建议,采用“边排边堵”的方法获得成功。野猪坡隧洞遇上严重塌方,采用边固定边钻的施工法,打通了隧洞。三个主要隧洞完成,引洮一期顺利竣工。引洮二期难度不减,有两支工程队由于技术原因先后退出工地,林东平的大学同学柳六宝所在的山东工程队中标续建华家岭隧洞,在西藏和南海工作过的顶级专家林西平得到消息后,远程支持林东平并联系东北的专家前来援助,引洮二期终于胜利竣工。

引洮水通到了陇中。林东平的故乡云阳有了水。林东平带领数百群众,分成五组,穿着绿、红、白、黑、黄色衣服,排成五行八卦阵,打云阳板,把陇中儿女对水的追求演绎到高潮。当一曲曲引洮花儿响遍陇原的时候,小说落下了帷幕。最后,林东平把祖传的一对云阳板和云阳图捐给云阳县博物馆。

从作者叙述的这个故事中,读者了解到引洮的历史发展、技术难度、耗费的人力和物力,在全国专家团队和工程团队的努力下解决了一个个世界性难题,赢得工程的胜利,实现了陇中几代人的引洮梦。小说反映了在党的领导下,陇中建设取得的丰硕成果,讴歌了新时代,讴歌了几代水利工程人为解决陇中数百万人的吃水而做出的不懈努力。

小说以刻画塑造人物形象为主。如何看待这部小说的主人公林东平呢?从上述故事中可以看到林东平是一个纯朴的农村孩子,周末到五十多里外的家里背干粮拿炒面上学,最终考上大学。他有缺水的深刻体验,苦苦思考着如何让黄土高原人吃上优质的水,甚至梦中出现大旱:窖干了、泉干了,地卷了、山焦了,自己变成了一只麻雀扑向水桶,变成红嘴乌鸦扑向拉水车。他高考时选择专业就是立志参加解决故乡吃水问题。在大学里林东平丝毫不敢懈怠,刻苦學习,竞选班干部,当班长,爱打篮球,是一个积极上进的时代青年。他从秦教授的谆谆教导中感到了作为水利工程人的责任和自豪感。他重亲情重友情。国庆节回家,下火车后步行五十里,用节约的钱买点心、冰糖,给八十岁的爷爷买了水烟丝,走到大庄把冰糖分给了乡亲。在他的努力下,失散数十年的爷爷与其弟在云阳见面了。他从爷爷那里继承了云阳绝技,深情地祭奠引洮英雄。他崇尚科学技术,虚心学习,孜孜以求。他勇于实践,跟随导师秦教授到陕北黄土高原、秦岭腹地、长江沿岸考察,学到了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他跟随秦教授核查引洮线路,不辞辛苦,老虎嘴遭遇暴雨袭击,危急时刻,他挺身而出,将遇险的秦教授救起。林东平所在的水利工程队,中标修建豹子岭隧洞,他亲自参加并完成了引洮工程建设。作者成功地塑造了一个爱祖国、爱家乡、爱人民、爱科学、懂技术、乐于奉献的新时代青年,让读者看到了一个优秀科技人才的形象,看到祖国美好的未来和希望,极大地鼓舞人们建设美好家园的勇气和信心。

在人物塑造上,作者有清醒的认识,处理得很好,那就是把人物放在引洮建设的关键环节中去锤炼,在不断学习中求进步,在实践中成长,在思考中成熟。第二次引洮之所以成功,是工程建设中采用了先进的科学技术。进度快是因为采用机械化施工,安全生产是因为设备有保障,攻克难关是因为先进科学技术的应用。先进的施工技术在引洮建设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1958年引洮采用的是人海战术,所以失败了。第二次引洮成功了,因为采用了先进的科学技术。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在引洮中得到验证。引洮的胜利是科学技术的胜利,是改革开放的胜利,是青年一代茁壮成长的胜利,是国家实力强大的胜利,不能简单地视为艰苦奋斗的成果。没有艰苦奋斗是不行的,没有先进的设备和技术更是不行的。所以作者塑造的主要角色不是肩扛铁锹的民工,而是掌握了科学技术的研究生、博士。不错,林东平是农民的儿子,却是摆脱了科技文化缺失的新生代。他身上有两种可贵的品质:依然保持纯朴和勤劳善良的农民本色,具有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科学技术。

在艺术手法上,有两点是很成功的。作者在作品中安排了三条线:求雨仪式的云阳舞,高层领导人的关注,大学教授、学生和建设者。其中第二条是暗线,第三条是小说的主线。这样一来小说的脉络就清晰了,以此来组织材料、叙述故事就顺理成章了。

故事以云阳板为线索,把错综复杂的历史和现实事件理顺了,把四散凌乱的人物关系交代清楚了。如果没有这条线索,故事和人物就会陷入混乱状态。正因为有这条线索,数十年前的故事,生活在不同年代的人,失散的亲人,教授与农民,专家与民工,领导与群众,梦想与现实有机地联系在一起。云阳板在全书中起到了穿针引线的作用,作者紧紧抓住这条线进行创作,读者也能顺着这条线顺藤摸瓜。

作者把洮河人格化,戏剧化。他设计一对新人在工地喜结连理,追求生活的浪漫情调。把民俗引入小说,让花儿装点人物故事,增加时代气息,增添了生活的色彩,深化了小说主题。为追求其可读性,作者用了一定的文字表现了陇中的地域特色和风土民情,增强了小说的真实性、可感性。作者还采用魔幻笔法透视,表现了黄土地千年的焦渴,客观审视了上世纪五十年代的建设条件,增添了人情味,增加了小说的厚重感。

总起来看,作者用心血书写并滋润了一部读者渴望的作品。故事的背景恰如其分。作者把引洮放在国家建设的大背景下,描写了水利人的爱国情怀,是他们见证了共和国水利建设的发展,并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作者用优美浓郁的笔触,抒写祖国的山河之美、故乡之丽、民风之纯,表现青年一代宽阔的胸襟。小说的基调是昂扬向上的,给读者提供的不仅是引洮建设过程中的人和事,更多的是心灵的洗礼,精神的熏陶与激励。小说既是陇中人的心声,也是作者的心声,反映出作者对故乡这块黄土地的热爱,对生活在这里的群众坚韧精神的赞美、弘扬与传承。

小说的矛盾冲突还可以更尖锐一些。没有矛盾冲突就没有小说,没有矛盾冲突人物性格就难以形成与展示,所以矛盾冲突在小说创作中是极其重要的。作者笔下的人物温文尔雅,彼此间的关系非常协调,这固然与时代特征有密切联系,但与创作手法不无瓜葛。矛盾冲突平淡,也就使人物及故事趋于平淡。另外,现场描写更多一些为好,以增强故事的生动性和现实感。拿我们现在流行的话说,就是“线上”描写多,“线下”描写少。语言也可以更丰富多彩些。文学是语言的艺术,不管写什么内容,塑造哪类人物,最终要落实到语言文字上,准确、生动和优美的语言不仅能更好地完成抒写任务,也能有效激活读者的阅读兴趣。陇中地区本身的语言是极其丰富的,也是绚丽多姿的,这些能够为作品增色的东西,如果用好了,更能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一部长篇小说,内容繁多。涉及的人和事很多,要求方方面面都做到完美是不现实的,就整体来看,这部小说已经很好了。作者为引洮这项大工程树碑立传,唱响了一曲清越的凯歌,我感到很高兴。如同农民怀抱谷穗,无论曾经多么艰辛,流了多少汗水,但丰收带给他们的喜悦是无限的,超越了一切坎坷泥泞,治愈了一切忧愁和伤痛,为最后的胜利欢欣鼓舞。

作者说得好:“我们这一代人再不记录,这段历史对后来人就成了欠缺,或许真成传说了,因此,责任促使我下定决心来动笔。”如今作者的心愿已经圆满完成,难道我们不该给他点掌声吗?

责任编辑 阎强国

猜你喜欢

陇中云阳东平
陇中旱作区加工型马铃薯新品种筛选试验初报
江苏省丹阳市云阳学校四(1)小鹰中队
那个叫云阳的孩子
湘剧《云阳壮歌》剧本研讨会
Semi-supervised learning based probabilistic latent semantic analysis for automatic image annotation①
Semantic image annotation based on GMM and random walk model①
浅议陇中民间剪纸艺术及保护策略
不同氯化钾施用量对陇中地区马铃薯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Exploiting PLSA model and conditional random field for refining image annotation*
万山之王——云阳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