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黄河水土保持文化作用与建设研究
2023-06-10孔伟伟
摘要 新时期,逐渐形成了生态文化,生态文化是人类为了维护生态环境、寻求生态平衡而进行的各种实践活动。黄河水土保持文化是在认识和调整水土保持生态建设过程中形成并沉淀的一种生态文化。它的实质是在人与水、人与土壤、人与植物的和谐共处的过程中所创造、总结和积累的优良传统、方法和经验,引导人水和谐的价值观念,创造出适合人类的生存居住环境。因此,要将生态文明理念融入群众的文化意识,即坚持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让人了解自然、保护自然、享受自然,充分发挥自然优势,为人类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与生存环境。因此,以新时代黄河水土保持文化作用与建设为主题进行了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 新时期;黄河水土保持文化;作用;建设
中图分类号:X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305(2023)04–0141-03
黄河水土保持文化是黄河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新时代,有效利用黄河水土保持文化能够推进黄河治理工作,对黄河保护工作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黄河水土保持文化对黄河治理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当下,尽管部分黄河地区已经越来越重视黄河水土保持文化的建设,但黄河水土保持文化在发展与建设中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黄河水土保持文化尚未得到充分利用[1]。因此,为了充分发挥黄河水土保持文化的作用,促进黄河水土保持文化不断发展,对新时期黄河水土保持文化作用与建设进行研究十分有必要。
1 黄河水土保持文化的概论
在人类的社会历史进程中,水具有本源性、要素性的特点,人类在与水的交往中,也产生了大量的水文化。黄河作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保护黄河、治理黄河的文化已经有了悠久的历史,黄河水土保持文化对人民群众而言意义重大,近几年黄河支流水质问题比较严重(表1)。
黄河流域是我国生态脆弱区分布最广、类型最多、最突出的地区,黄河至今仍然面临着严重的水土流失问题(表2),治理黄河在现如今仍然是十分重要的内容。
由于黄河区域自然因素造成的水土流失严重(表3),土壤侵蚀加剧了干旱、荒漠化、沙尘暴等自然灾害,导致了相关地区较为贫穷,严重影响了当地的社会发展。尤其是黄河下游河段大量泥沙淤积,导致河床不断升高,黄河成了地面悬河[2]。黄河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是治理黄沙的根本措施,不仅需要有关部门采取有效措施治理黄河,还需要附近居民的协调配合,而有效利用黄河水土保持文化不仅能够调动区域群众治理黄河的积极性,还能够通过宣传黄河水土保持文化,转变群众观念,引导附近群众形成保护黄河的生态观念。
2 黄河水土保持文化的作用
2.1 转变群众观念
黄河流域存在的水土流失问题与周边群众的生活习惯息息相关。人为因素造成的黄河区域水土流失较为严重(表4)。通过宣传黄河水土保持文化,不仅能够丰富区域居民的文化生活,还能有效宣传正确的水土保持方式[3]。通過宣传黄河水土保持文化,更多的居民能够受到黄河水土保持文化的熏陶,使群众在潜移默化中了解黄河水土保持的正确做法,并积极将促进黄河水土保持工作顺利开展的相关内容有效融入日常生活,从而进一步协助有关部门改善黄河流域生态情况。
2.2 约束规范作用
建设黄河水土保持文化能够对区域居民有一定的约束规范作用,黄河水土保持文化内在潜藏着一种文化力量,能够约束人们的思想,规范群众行为。在黄河水土保持文化背景下,能够使群众自觉地约束自己的行为,并主动地对自己的行为做出判断,不做不该做的事情,使之与公共行为规范一致,这样的软性约束在“调节人的行为,纠正人的行为”上更加持久[4]。
3 黄河水土保持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3.1 水土保持文化建设经费不足
水土保持文化建设大部分的资金来自政府,同时提供土地等方面的帮助,但由于资金短缺,相关部门的工作往往无法顺利开展,生态、经济、社会等方面的利益都受到了一定的影响。因此,国家鼓励个人和企业合作,增加资金来源。但是,由于水土保持文化建设项目投资大,见效慢,效果并不明显,文化建设需要漫长的时间,而水土保持文化建设中资金不足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3.2 土壤侵蚀治理问题较为严重
由于土壤侵蚀治理问题较为严重,并不能够营造良好的水土保持文化氛围,部分企业在眼前利益驱动下,毁掉了辛苦经营的成果,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损害,这些都是造成土壤侵蚀的人为因素。尤其是城市化进程加快、公路改建、大量生活垃圾产生、基建项目增加、污水排放的问题,都导致了黄河流域土壤侵蚀。如果不加强治理,势必对人民生活产生极大的危害,同时对水土保持文化建设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
3.3 水土保持文化建设力度不强
我国水利综合治理工作的实施,在法律上是有法律依据的,针对人为造成的环境损害,要按照法律的规定,追责到个人,并承担相应的处罚。但是,首先,由于水土保持文化建设力度不强,导致部分文化宣传和水土保持措施影响了企业利益,部分企业为实现经济发展而忽视水土保持文化建设。其次,水土保持文化建设制度不健全,相关管理人员并没有水土保持文化建设的意识。
4 黄河水土保持文化对治理黄河的作用
4.1 加大资金投入,解决资金不足的问题
继续落实黄河水土保持文化建设的目标,大力推进黄河水土保持文化发展,加大宣传力度,开展不破坏生态环境的农业生产活动。由相关部门统筹协调,将黄河水土保持文化建设与水利建设基金相结合,加强水土保持文化宣传。通过与社会和个人的联系,加强当地企业对水土保持文化的支持;大力宣传黄河水土保持文化建设工作的重要性,调动群众的财力、人力资源,使水利管理与黄河水土保持文化建设相结合。
4.2 结合当地的具体条件,进行水土保持文化建设
黄河水土保持文化建设工作在不断的实践中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在这一过程中,要不断地总结和摸索,同时还要注意遵循自然规律,制订科学的水土保持文化建设方案。针对不同区域的土壤侵蚀状况,采取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等措施,实现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黄河水土保持文化建设不能过分依靠相关部门进行宣传,还要鼓励企业与个人积极参与其中;综合以往的水土保持经验,综合考虑水利保障措施,沟、坡均要治理,不可顾此失彼;注重水利工程建设,充分利用水利设施,努力建立一个既能全面保护生态环境,又不影响发展经济的水土保持治理体系,充分发挥水土保持文化建设的作用。
4.3 使全社会认识到水土保持文化建设的重要作用
部分区域在开展水土保持工作的同时,要注重宣传的形式,通过各种媒介、报纸、网络等形式,使人们了解水土流失防治的措施和相关的法律法规。各级政府要加强对水利管理工作的认识,将其纳入年度战略任务,切实做到宣传水土保持文化。通过宣传,使全社会认识到水土保持文化建设工作的重要意义,树立环保、法制观念,使全社会都参与水土保持文化建设工作。此外,还要加大执法力度,确保水利部门能够依法办事,杜绝任何违规行为,并且建立健全监管制度。
4.4 对黄河水土保持水文化进行顶层设计
为了促进黄河水土保持文化的发展,要采取科学的、长远的、系统性的有效措施,要在规划的引导下,循序渐进地进行黄河流域的水文化资源调查工作,对黄河地区的各种物质、文化、非物质文化资源进行全面的挖掘、整理,形成了一批具有代表性的资源。坚持“扬弃”的原则,通过调查、分析原有的资料,从中选出具有鲜明特色的黄河水土保持文化,并将其进行分类,并构建成一个完整的“水土保持文化”数据库。
4.5 建立黄河水土保持文化研究平台
当前,对黄河水土保持文化的研究呈现出片面性,而基础性、整体性、系统性等方面的研究尚有欠缺,需要将黄河流域的研究力量整合起来,构建一个综合性的黄河研究平台。通过平台的凝聚力,将科学研究的融合力量充分发挥出来。要保证黄河水土保持文化事业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黄河流域的水土保持文化建设是一项具有长期性、系统性的工程,涉及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各个方面,必须要有一支高素质的专业人才队伍。黄河水土保持文化研究起步较晚,人才基础较差,亟需从明确职能定位、设置专业机构、保障经费保障等方面入手,健全水土保持文化人才的成长途径,保障水土保持文化人才的培養和发展。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应根据区域水土保持文化的建设需要,对相关部门人才进行有效培训。
4.6 丰富黄河水土保持文化适宜性教育方式
积极组织黄河治理研讨交流,利用各种媒介,多角度传播黄河水文化,促进黄河水土保持文化的发展。新时期,要大力发展黄河的水土保持文化,必须从法律、制度、政策等多个层面给予有力的支持,通过法律、制度、政策等手段予以规范,并通过立法的方式,加强流域机关和地方政府的协调配合,构建适应黄河特点的黄河水利文化政策、制度和制度,形成一套系统化的、完整的科研体系,促进对黄河的保护、传承和弘扬。
5 结束语
黄河水土保持文化在黄河文化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黄河水土保持文化的保护与传承中,必须强化流域主管部门的职能;采取有效措施加大宣传力度,加强对黄河水土保持化保护、传承、弘扬的途径、方法、法规、制度等方面的探索,为黄河的发展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 徐腾飞,千析,王弯弯,等.加快推进黄河水文化建设的思路与措施[J].人民黄河,2022,44(S1):5-6.
[2] 寇涛,刘宇宁.生态保护背景下黄河流域水土保持发展战略研究[J].河北农机,2021(10):163-164.
[3] 党维勤,崔乐乐,郝鲁东,等.黄土高原辛店沟水保示范园探索[J].中国水利, 2021(16):40-42,47.
[4] 樊秉更,王勇,成璞,等.绿水青山曹家塔:如何打造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山村水保示范园[J].山西水土保持科技,2021(1):2-3,23.
责任编辑:黄艳飞
Abstract In the background of the new period, ecological culture has gradually formed, which is a variety of practical activities carried out by human beings in order to maintain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and seek ecological balance.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culture of the Yellow River is an ecological culture formed and precipitated in the process of understanding and adjusting the ecological construction of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Its essence is the creation, summary and accumulation of fine traditions, methods and experience in the process of harmonious coexistence between man and water, man and soil, and man and plants, guiding the values of harmony between man and water, and creating a living environment suitable for human beings. Therefore, the concept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should be integrated into the cultural consciousness of the masses. That is, to adhere to the harmonious coexistence between man and nature, let people understand nature, protect nature, enjoy nature, give full play to the advantages of nature, and create a good ecological environment and living environment for human beings. Therefore, this paper studies the cultural role and construction of water and soil conservation in the Yellow River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e new era, and provides a certain reference for the staff engaged in related industries.
Key words New period;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culture of the Yellow River; Function ; Construction
作者简介 孔伟伟(1986—),男,甘肃永靖人,中级工程师,主要从事水土保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