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改革的实践探究

2023-06-10席盈婷

课堂内外·教师版 2023年4期
关键词:实践探究教学改革小学数学

席盈婷

摘  要:新课改以后,核心素养培养就成为素质教育的主流工作。小学数学相对其他科目而言,是非常客观严谨的,因此,在核心素养目标导向下,要让学生养成严谨的学习和处事态度。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教师不仅要立足实际,创新教学形式,还要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减轻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压力。因此,教师需要在课堂中采取一系列措施来转变教学形式,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学习知识,潜移默化地实现个人能力的提升。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改革;实践探究

一、确定学生地位,创设开放课堂

学生在课堂中的重要性一直是被强调的,在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已经有很多教师进行了教学改革,以学生为主体地位的教学模式开展得如火如荼,力求在任何情况下师生都能够融洽相处、心心相印。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学生的心理对听课效率的影响非常大。如果课堂氛围让学生感觉到轻松愉快,与教师之间没有太大的鸿沟,他们在课堂中的表现就会更加真实。最重要的是,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会让学生没有心理压力。多年的教育经验告诉笔者,学生在课堂中回答问题错误会使他们心跳加快,变得非常紧张。但是,确定学生主体地位之后,这种心理就很少出现了。学生在课堂中不必怀疑自己的能力,也不用隐藏自己的想法,从而能更好地激发他们全部的潜能。

例如在教学“圆”的相关内容时,学生需要理解并应用圆的周长计算方法。因此,教师就要从概念入手,引导学生做一些实践活动,加深他们的理解。笔者在课堂中为学生安排了一项任务,就是自己动手用废纸制作小型垃圾桶,垃圾桶的顶部必须是圆形的。当笔者发布任务以后,学生在纸上先裁剪出一个圆形,随后就开始裁剪垃圾桶的桶壁。在裁剪桶壁的过程中会面临一个问题,就是桶臂的长度应该怎么算,由此就引出圆形周长的算法。如此,通过垃圾桶的制作可以促进学生对知识的学习与理解。

二、信息技术教学,开阔学习思路

在全新的教学模式中,教师更加注重学生的个人能力发展,也更加侧重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培养。但是,传统的数学教学课堂板书压力较大,而且存在部分学生看不清楚的现象,因此,借助多媒体进行教学就会产生很好的效果。多媒体教学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能减轻教师的备课及板书压力。在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时,教师能充分注意到学生的问题,同时也有更多的精力来照顾学习能力不强的学生。如此,通过多媒体教学,就能实现教学总体质量的有效提升。

例如在教学“比例”的相关内容时,教师首先就可以借助多媒体给学生展示并介绍比例的各部分名称,在介绍结束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对比例的性质进行研究。如笔者借助多媒体技术向学生展示一些关于比例的题目,题目考查的都是数学比例中内项积与外项积之间的关系。学生观察了多媒体展示的多个比例等式后,开始对比例的性质展开自主探究活动。在笔者的引导下,学生通过简单的计算就能发现这些比例等式之间的规律。随后笔者让学生用笔记进行归纳总结,将比例的这一性质记录下来。如此,就通过多媒体的形式实现了有效的课堂互动,不仅提升了学生的课堂参与度,还充分激发并强化了学生的数学思维。

三、发挥问题作用,提升教学效果

学习的过程其实就是一个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经常通过一系列问题来引发学生的思考,引出教学的内容。问题教学是小学数学教学中常用的一种教学形式,它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思考,并逐步引导学生在思考的过程中理解教学内容。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注重问题的作用。一方面,教师可以通过问题来与学生进行有效互动,在互动过程中激发学生对问题的探究本能。另一方面,教师可以借助问题将学生的思维方式引入更高的水平。这样,在问题商讨与解决的过程中,就能实现有效的课堂互动,进而提升学生的课堂参与度。

例如在教学“百分数”的相关内容时,笔者在教学一开始就设置了一个悬念:让学生回答出自己在生活中见到的百分数。针对这个问题,学生都非常积极踊跃地回答,答案也各有不同:有的说在商场促销中,有的说在电视广告中,还有的说在统计表中。大家积极的表现受到了笔者的表扬。在学生回答完后,笔者就给学生介绍了与百分数相关的知识点,然后笔者在大屏幕上展示了相关的微课课件,为学生全面展示了百分数的内容。学生看到小数化百分数和分数化百分数的相关内容后陷入了沉思。见此情景,笔者操作手中的微课课件,逐一解释相关知识点,希望消除学生学习新知识的障碍。在课堂教学即將结束时,笔者又为学生出示了几道练习题,用问题的形式来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加深理解。如此,通过设置问题情景就引出了百分数这一课的教学内容,并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百分数,同时通过课后练习又帮学生巩固了自身所学。

四、开展小组合作,实现共同学习

如果想改变沉闷的教学氛围,让课堂变得更加灵活、充满趣味,就要不断反思与寻找自身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对症下药。教师要分析小学阶段学生的个性和心理特点。小学生由于年龄较小、活泼好动、精力旺盛,并且注意力较差,教师就可以根据学生的特点采用小组合作的学习形式。小组合作这种学习形式在以往的教学中很常见,因为其具有不可替代性。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小组合作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能实现学习的互补与借鉴,并能够很好地提升自身的自主学习能力。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为学生构建合作的环境,借助小组合作的形式,让教学内容更加具有针对性。这样的教学更能满足小学阶段学生的学习需求,能够帮助学生更加积极地参与到学习中,从而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首先,教师要为学生科学组建合作小组,在每个小组中都要有组织能力、协调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都相对较强的人当组长,同时要给每个组员分工,并不定期进行分工轮换,这样学生不仅可以相互学习,还可以互补,进而实现共同进步。其次,在小组合作的过程中,课堂纪律的保持至关重要,学生在进行小组探究的过程中要做到井然有序,并且讨论的声音不能过大。以下是需要注意的几个地方:(1)要合理应用合作学习,不能只是流于形式。(2)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要让学生保持相对平等的关系,要保证小组内的学生都能有发言的机会,而且必须表达自己对知识的理解。在小组合作中难免有些学生不发言,因此教师不能让学生过度依赖合作学习。教师要在合作学习之余鼓励学生提升自主学习的能力,坚定合作学习的目的是提升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五、应用多样教学方法引导

教学方法的应用和更新是优化小学课堂教学模式的根本所在,就传统教学方法而言,当前阶段课程改革教育背景下,利用丰富且新颖的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引导,不仅可以有效激发学生数学探索的兴趣,还可以帮助学生在多样、新颖的学习方法辅助下,全面掌握重点学习内容和发展目标。对此,数学教师可以在新课改背景下将多元的教学方式灵活渗透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从而提升教学效果,强化教学质量。

例如在小学数学“平行四边形和梯形”教学过程中,为了保障科学新颖教学方法的应用效果,数学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构建区域性教学方式,使学生在灵活、丰富的学习体验中全面提升思考能力和操作总结能力,帮助学生通过几何图直观探索各四边形之间的具体关系。在此过程中,数学教师可以充分应用情景创设的方法对学生进行引导,通过多媒体信息技术为学生呈现学校的俯视图,引导学生通过学校的基本建设探索其中存在的四边形,从而帮助学生全面感知图形,在相关学习情境探索过程中提升思维能力和探索能力。此外,数学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校园中存在的四边形进行分析,探究其根本特征,从而延伸至平行四边形与梯形的数学元素,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和观察能力。因此,教师加强应用多元新颖的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引导和培养,全面提高小学生数学学习积极性,进一步丰富学生数学学习体验并实现优化数学课堂。

六、重视延伸丰富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的丰富化设计是强化学生综合学习效果的根本所在。在小学数学教学效率不断提升的背景下,数学课堂教学体系中不仅涵盖基础教材中的内容,还涉及更加广泛多元的延伸教学元素,从而帮助学生在对丰富的学习内容和数学资源进行了解和掌握的过程中实现的学习效果提升,进一步实现优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模式的目标。需要注意的是,为了保障延伸化数学教学内容设计的效果,数学教师可以从基础教材内容角度进行分析,为学生延伸拓展学习方向,从而体现延伸化教学内容设计的科学性,进一步提高小学生数学学习水平,达到优化小学数学课堂的根本目标。

例如在小学数学“角的度量”教学过程中,其中基础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为引导学生全面认识直线、射线及线段的基本概念,并掌握其中的具体联系和区别。在深化教学内容设计过程中,数学教师要对基本教学重点进行合理拓展和延伸,将生活中有关线段和射线的数学内容融入课堂教学中,使学生在实践背景下全面了解其中的区别和联系。除此之外,在延伸数学教学内容的教案设计过程中,教师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较强的引导和启发促使学生主动探索生活背景中与数学学习内容相关的元素,这样不僅可以达到拓展学生学习内容的教学目的,还可以全面提高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和主动探索能力。

七、更新科学教学发展理念

教育理念的设计和渗透是优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果的基础元素与核心思想。当前阶段教育背景下,数学教师可以结合生本教育理念为学生构建科学化的教学策略,充分体现新时期教育环境下的科学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同时帮助学生在新颖的学习过程中,全面掌握数学知识和根本学习目标。

例如在小学数学“可能性”教学过程中,为了帮助学生初步体验事件发生的不确定性特点,教师可以将生本教育理念融入本课教学过程中,为学生构建任务化教学模式,使学生以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等方法主动探索相关数学实验,在其中获取有效数据并完成猜测、推理及验证的整个学习流程。在此过程中,数学教师不仅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合作学习方法进行探究,还要在合作过程中与学生进行良好的互动,充分体现数学教师的启发和引导作用,全面提高数学教学效果,达到优化小学数学课堂的发展目的。因此,将新颖科学的教育理念渗透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过程,是促进优化课堂体系、提升教学效果的有效措施。

总而言之,高效课堂的构建得到了多方面的支持与关注。教育部颁布了关于减轻学生义务教育阶段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文件,目的是减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心理压力,同时也可以减轻家长在面临学生教育和未来升学等问题时的压力。但是这种模式的实施如何真正产生效果,还需要教师不断探索。因为任何学科的学习都不可能一蹴而就,任何学科的教学方式都不可能亘古不变,根据素质教育和新课改的教育目标,不断反思当前小学数学教学改革才是教育应有的发展模式,以更高效的数学课堂为学生创造出一个认识自我、发现自我、发展自我的个性化教育平台,积极满足每个学生因个体差异而不同的课堂需求,拓宽学生自身的视野,提高学生的思维发散能力,引领学生逐渐发展数学高阶思维,掌握高效学习数学的规律,有意识地积累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获得快乐学习数学的体验,从而让高效课堂的构建成为事实。

参考文献:

[1]蒙秋. 浅析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优化策略[J]. 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1(10):208-209.

[2]李晓林. 探析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模式的优化策略[J]. 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1(01):238.

[3]王旭彬. 注重体验,优化课堂:浅谈小学数学教学策略[J]. 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06):281.

(责任编辑:罗  欣)

猜你喜欢

实践探究教学改革小学数学
探究式科学活动的组织策略
高职艺术设计专业课程与传统文化结合的实践探究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设计与应用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数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
以职业技能竞赛为导向的高职单片机实践教学改革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