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俄罗斯夜曲的第一个经典范例

2023-06-10王舒桐孙兆润

音乐生活 2023年5期
关键词:夜曲菲尔德浪漫主义

王舒桐 孙兆润

米哈伊尔·伊万诺维奇·格林卡(Михаил Иванович Глинка,1804—1857)作为19世纪上半叶俄罗斯最重要的作曲家,其创作深受西欧古典主义、特别是浪漫主义时期风格的影响,其作品体现出浓郁的俄罗斯民族色彩,充满着强烈的民族性。格林卡的创作领域涉猎歌剧、管弦乐、室内乐和声乐浪漫曲等体裁。他虽然不是一位多产的作曲家,但是其多部作品都为俄罗斯音乐创作的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为俄罗斯音乐艺术的崛起奠定了基础。格林卡深谙美声唱法的美学要旨和技术技巧,并且拥有高度的钢琴演奏能力,这些都为其钢琴夜曲的创作以及旋律语言的歌唱性特征提供了基础。

国内对于格林卡《离别》的研究均停留在将其与其他作曲家同类体裁作品作比较的层面。比如,李靓的论文《格林卡与肖邦在夜曲体裁中的创作共性分析》将格林卡的两首夜曲《f小调夜曲“离别”》《降E大调夜曲》与肖邦的同类体裁作品作比较,通过对其创作思想及情感内涵的分析,来佐证肖邦对格林卡夜曲创作的影响,探究格林卡作品中的创新之处和民族特征;董晓的硕士论文《分析——钢琴学习中获得良好音乐记忆的重要方法》对格林卡创作于1828年的《降E大调夜曲》作出了分析,文中只是简略地提及夜曲《离别》,并列举了作品中的5小节来论证“通过分析谱形以获得视觉表象记忆”的论点。其研究主题并不是《离别》这首乐曲本体;另外,在王婷婷的硕士学位论文《浅析钢琴学习中音乐记忆的形成机制与策略》和钟莹的硕士学位论文《论钢琴演奏的听觉联想》中,均有对“通过分析谱形以获得视觉表象记忆”的论点的论证,其中也简略地提及《离别》这首作品。借助谱例对该曲进行深入分析的文献非常匮乏。笔者旨在通过对音乐本体的理解、分析,以及对时代特征和美学特征的探讨、概括,来追溯格林卡的夜曲《离别》创作的宏观的文化思潮和美学背景,审视其对后世作曲家同类体裁的创作和俄罗斯钢琴学派演奏风格、审美追求的影响。

一、格林卡夜曲《离别》创作的历史背景和文化思潮

格林卡的创作区间处在西方早期浪漫主义时期和俄罗斯民族主义思潮勃兴的时代。格林卡的美学思想和音乐创作深受这两种文化思潮的影响。

钢琴夜曲是浪漫主义时期的产物。“夜曲之  父”[2]——爱尔兰钢琴家约翰·菲尔德(Джон Фильд,1782—1837)被李斯特称为“首批浪漫主义演奏者的代表”[3],其浪漫主義创作和演奏风格深深地影响着格林卡夜曲创作。俄罗斯民族主义思潮的勃兴,促使高度掌握西方作曲手法,追求思想进步的格林卡将俄罗斯的民族音乐元素与西欧作曲技术融合在一起。格林卡独特的俄罗斯民族化的浪漫主义风格,是西方浪漫主义风格东渐和俄罗斯民族主义勃兴背景下的产物。

(一)西方浪漫主义思潮东渐

19世纪初,在驻俄的西方音乐家的培养下(或者游学西方),掌握西方作曲技法的俄罗斯本土作曲家的创作中开始出现浪漫主义风格的追求,体现在斯捷潘·伊万诺维奇·达维多夫(Степан Иванович       Давыдов,1777—1825)、亚历山大·亚历山德罗维奇·阿里亚比耶夫(Александр Александрович         Алябьев,1787—1851)、亚历山大·里沃维奇·古里廖夫(Александр Львович Гурилёв, 1803—1858)、阿列克赛·尼古拉耶维奇·维尔斯托夫斯基(Алексей Николаевич Верстовскии?,1799—1862)等俄罗斯本土作曲家的歌剧和浪漫曲创作中。俄罗斯浪漫主义文学的“黄金时期”(Золотой век русской литературы)催生了诗乐一体的俄罗斯浪漫曲(Романс)体裁的诞生。钢琴夜曲与浪漫曲一样是西方浪漫主义思潮东渐的产物。

菲尔德是最早为钢琴创作夜曲的作曲家,钢琴夜曲体裁正是诞生于19世纪初俄罗斯的文化土壤中。格林卡的夜曲创作受到了菲尔德的影响。

夜曲早期被用于天主教会的弥撒活动中。到中世纪时,夜曲以声乐演唱的形式出现,称为“夜歌”。18世纪时,流传于西班牙、意大利等欧洲国家的“小夜曲”(Serenade)开始从声乐演唱的形式转变至器乐演奏。

1812年[4],菲尔德在俄罗斯明确以“夜曲”      ([俄]Ноктюрн,[英]Nocturne)为标题,为钢琴独奏谱写了一首单乐章曲目,并完成了他前三首夜曲的创作[5];1812年到1836年,菲尔德一共写了18首钢琴诗意小曲,18首夜曲独具特色。菲尔德将夜曲这一古老的体裁赋予了新的内涵和特色,从而开创了一种全新的钢琴艺术形式。之前,菲尔德经常在他的作品中使用即兴演奏的方式,作为其协奏曲和奏鸣曲的慢乐章来演奏。[6]因此,一些“夜曲”最初并没有用“Nocturne”这个名字,而是用了类似于“Romances”(浪漫曲)、“Serenade”(小夜曲)、“Pastoral”(田园曲)等各种各样不同风格的体裁来命名。菲尔德认为它们具有“在月光下的宁静和美丽”的共同特征,将这些乐曲统一以“夜曲”来命名。钢琴夜曲体裁作为浪漫主义时期的产物,虽然与浪漫主义时期标题性音乐有所不同,但它的命名所引发的时间性和画面感却与浪漫主义音乐的标题性有着某种关联。

格林卡的夜曲《离别》(Разлука)写于1839年。苏联著名音乐学家、音乐史学家鲍里斯·弗拉迪米罗维奇·阿萨菲耶夫称之为:“俄罗斯夜曲的第一个经典范例”[8]。

格林卡被送往圣彼得堡贵族寄宿学校后,曾于1817年跟随菲尔德短期学习过钢琴,因菲尔德需要前往莫斯科而中断。虽然仅仅学习了三节课的时间[9],但却对格林卡钢琴夜曲的创作产生了十分深远的影响。格林卡对菲尔德创作特點十分仰慕,对菲尔德的演奏风格推崇备至:“强力的、柔和的、清晰的演奏。”“感觉不是他的手指在敲击键盘,而是手指自己落在键盘上,像大滴雨点,更像散落在丝绒上的珍珠。”[10]俄罗斯学者扎赫瓦特金(А.Д.Алексеев)指出,格林卡是菲尔德的忠实信徒[11]。而菲尔德恰恰是“钢琴夜曲的缔造者”[12],其夜曲体裁诞生和公演之后,在当时的俄罗斯很快形成了一种夜曲演奏的风尚。“学习夜曲的诠释”正是格林卡在菲尔德处学习的首要任务[13]。菲尔德对钢琴夜曲的演绎和夜曲本身的浪漫主义特征,都为格林卡带来了审美上的巨大的冲击,对以后其钢琴夜曲的创作,在音乐织体、音乐语言及美学追求上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在钢琴夜曲的创作方面,格林卡继承和发展了菲尔德钢琴夜曲的特点。例如:菲尔德夜曲创作的调性布局并不复杂,主要采用近关系调等功能性调性,在此范围内进行转调或离调,且多使用大调式,格林卡的夜曲创作也遵循着类似的原则。

虽然格林卡在创作和演奏上接受西方浪漫主义风格的影响,但是,其与浪漫主义音乐大师李斯特在审美取向上却形成了鲜明对比。阿萨菲耶夫指出:从菲尔德的演奏中,格林卡感受到一种“与李斯特的浪漫主义的‘无序的效果和‘嘈杂的声音”[14]相对的美学追求。“像菲尔德一样,格林卡严格遵守古典主义的理性,他要求每一个音调瞬间都要有意义和艺术的正当性,并考虑到音乐进程当中的每一个声音。”[15]而李斯特较少关注于精细的对比、织体,而更注重交响乐的构思与声音的戏剧化。这种菲尔德式的美学追求体现在其两首夜曲的创作中。

(二)俄罗斯民族主义思潮勃兴

民族主义思潮勃兴离不开民族意识的觉醒和民族自豪感的增强。1812年俄法战争的胜利,激发了俄罗斯人民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自豪感,促使了民族主义思潮的勃兴。这为俄罗斯乐派的诞生奠定了思想基础。

18世纪后期,随着民间音乐发展的需要,驻俄的西方音乐家和本土作曲家致力于民间音乐的收集与整理,大量的民歌集被陆续出版。俄国艺术工作者开始认真地探索本国艺术的发展之路,这对后来的俄国艺术音乐的创作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为后继作曲家积累了丰厚的创作经验。[16]

注重音乐民族性是浪漫主义时期的重要美学方向,它促使了东、北欧各民族乐派的产生。格林卡作为俄罗斯民族主义音乐的奠基人,倡导要吸收民族的东西、用民族的语言来创作。他有一句名言:“音乐是人民创作的,我们作曲家只是编配它们而已。”格林卡亲自实地考察并收集了大量俄罗斯民谣,并在创作中使用它们。格林卡的钢琴作品作为俄罗斯钢琴音乐作品中精美且未被充分品读的一部分,其丰富的音乐意象及充满民族色彩的旋律在当今依旧充满活力。[17]1830年从圣彼得堡前往意大利游学的时期里,格林卡对包括意大利风格在内的西欧音乐的认识越来越深,对自己的祖国和民族的使命也愈加强烈,对格林卡来说,对本民族的情感是无法通过意大利音乐中的单调、欢快、轻快来阐释的。他在自传《格林卡笔记》( ?М.И. Глинка записки?)中写道:“我实实在在不想成为意大利人,对祖国的怀念,逐渐引导我按照俄罗斯的方式来写作。”[18]

1839年返回祖国后所创作的《离别》更是其钢琴创作的代表作。夜曲《离别》成为作曲家生前经常在圣彼得堡的音乐沙龙中最常演奏的作品之一。俄国女贵族彼得罗夫娜·克恩(Петровна Керн)在她的日记中说,这首夜曲有时由作曲家亲自演奏,听众听得如痴如醉[19]。俄罗斯音乐学家、莫斯科音乐学院教授康斯坦丁·库兹尼措夫(Константин Алексеевич Кузнецов,1883—1953)认为:“虽然《离别》在外貌上具有典型的菲尔德风格,但是从整体的钢琴风格上,伟大的俄罗斯作曲家已经走出了菲尔德夜曲的影响。”[20]格林卡的夜曲在旋律风格上具有俄罗斯“日常浪漫曲”(бытовой романс)的样态,具有鲜明的俄罗斯性。[21]因此,虽然深受菲尔德夜曲创作的影响,但是格林卡作为俄罗斯作曲家,强烈的民族意识孕育了其作品中典型的俄罗斯风格。菲尔德的夜曲意象中注重抒情、沉思的特点,而格林卡则进一步加强了音乐抒情的心理路线。在《离别》中,他加强了作品的结构中的复调特征,在情感上曲折往复、层层推进,最后达到高潮。他的夜曲更加靠近俄罗斯浪漫曲的音乐创作风格。

二、夜曲《离别》的曲式结构和音乐语言

作品的时代特征应通过其音乐本体的分析来归纳总结。与前奏曲类似的是,它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标题框架,但不同之处在于夜曲拥有独特的标题性的暗示:“夜”让人联想到夜晚、夜间,“夜曲”即更阑人静之时演奏,或对夜晚进行描绘,浪漫主义色彩丰富。通过对夜曲《离别》音乐本体的分析,可以从曲式结构、音乐语言中挖掘归纳其音乐形式下饱含的深刻情感和浪漫主义特征。

《离别》的整体曲式结构为单三部曲式,音乐主调为f小调,中部转至bA大调,调性色彩较为丰富。音乐使用6/8拍子,与菲尔德创作的第一首夜曲(12/8拍子)具有相似之处。行板(Andante),表情自在、旋律流畅如歌。文本结构由呈式部、展开部、再现部构成,且带有附属结构引子和尾声,具有浪漫主义时期拓展、自由的特征。《离别》的曲式结构如下:

引子(第1—8小节):以琶音形式出现,是对俄罗斯东正教教堂的钟声的一种变体模拟,f小调阴郁的色彩直接、明确地将全曲定位在一个略带忧伤的、静谧且深沉的俄罗斯民族乐派风格之中。引子具有一定的概括性,为主题旋律的展开做了准备。(谱例1)

谱例1    格林卡夜曲《离别》第1—12小节

呈示部(共32小節):其结构为8+8+8+8,方整性结构。

A乐段为bA大调。第一乐句(第9—16小节):第一乐句为呈示段的主题,由三个音调相关的插曲组成,表情柔美如歌(cantable),力度较弱,单音式旋律层的主调织体。其中,第9—12小节旋律平稳,节奏内敛,左手的分解和弦衬托起右手的旋律,如同轻声倾诉般娓娓道来,平静且忧郁。第13—16小节跨度增加,但仍在相对平稳的范围内,切分式的节奏以及级进的旋律使乐句带有一点冲动的感情色彩,但这份冲动只是暂时的,它很快又归于平静。第二乐句(第17—24小节),继续使用A乐段的主题材料的同时,保留了A乐段的句式结构,情绪低沉,使音乐形象与A主题一致。主旋律转向左手,持续不间断的音乐旋律重复上升,紧凑的旋律带动主题连续发展,类似大提琴沉稳而悠扬地将呈式部的主题推向高潮。

B乐段(第25—40小节):调性进行了一个调性迭递式的变化:从A乐段的主调f小调开始,转到平行大调bA大调中,B乐段又转入到其近关系大调C大调,旋律洋溢着欢快的气息。紧接着又迅速地显现出最初旋律中克制的情绪,回到f小调。

展开部(共33小节):其结构分别为2+2+5、4+4+4、10,非方整性结构。起到增强矛盾,增加紧张度,推迟最后完全终止出现的作用。

再现部(共32小节)这是一个变化再现。调式从f小调转向与其相平行的bA大调,这一部分的旋律发展使全曲的情绪达到了最高潮,同时也是全曲最为生动的一部分。在美声唱法的美学要旨和技术技巧有所造诣的格林卡在A部主题的再现中,吸取了意大利返始咏叹调中再现段的加花处理(谱例2)。通过节奏的紧缩感和音调旋律的上行感,赋予力度的变化,使B乐段重新回到悲伤的情绪状态的同时,旋律更具梦幻性与流畅性,使整部作品的高潮部分较第一乐章的高潮部分的感情更加丰富,动态色彩也愈加明亮。

其中,在第93—100小节的乐句中,调式从bA大调转向其近关系调C大调中,使得此部分与原先的乐段形成对比,并带来田园诗般的欢乐气氛。这一部分像是在清醒的状态里遐想、回忆,如同浪漫主义时代的缩影。

谱例2    格林卡夜曲《离别》第70—72小节

尾声(第101—115小节):属于补充性质的尾声。延用f小调的主调调性,以谢幕的形式出现,有收拢性。在尾声的开始部分,第三乐章的情绪依然占据了上风。由于左手的八度切分音的使用和右手的不和协音程,使得这一部分仍然具有紧张感。但是,在后续的运动中,这种动力会在每一次的重复中逐渐消退,纹理逐渐变得清晰。左手每一次的隐隐敲击带来的音乐效果,都类似于俄罗斯东正教教堂的钟声,与引子相呼应,带来回响,直至全曲结束。从结构上来讲,尾声的重唱虽然简短,却很好地平衡了呈式部的主部主题与再现部,并对主题展现出的情绪做了进一步强化。半音化、不协和音的增多,都是浪漫主义音乐的特点的体现。

格林卡这首夜曲浪漫主义特征最重要的体现是其旋律语言的如歌性。

“如歌的演奏”是俄罗斯钢琴学派发展进程中始终追求的美学品质。“如歌的演奏”的美学追求的首位提出者是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Johann Sebastian Bach,1685—1750)的儿子菲利普·巴赫[22]。菲尔德作为钢琴夜曲作品如歌性特点的集大成者,其音乐语言和演奏方式对后辈的垂范作用不可忽视。作为后继者,格林卡对如歌的旋律的追求,对俄罗斯钢琴乐派创作也起到表率作用。创作语言的歌唱性导致了这种如歌的演奏方式的发展,尤其在其夜曲的创作中体现得更为鲜明。

强调个人情感的表现,是浪漫主义时期音乐的显著特点之一。通过器乐的演奏传达、抒发作曲家情感,成为浪漫主义时期的理想手段,发展至今。“如歌的”字面意思是“像歌唱一样的”“具有歌唱性的”,意在使机械的钢琴发出饱含情感的像唱歌一样的旋律色彩。

格林卡高度掌握美声唱法的技术技巧,为夜曲创作中歌唱性的旋律色彩奠定了基础。在前意大利早期的小型作品中,格林卡于1828年为钢琴或竖琴演奏而作的第一首夜曲《降E大调夜曲》中尤为突出。裴德尚斯卡娅(Петрушанская)认为,在《降E大调夜曲》这部作品中:“不仅器乐旋律的声乐性质清晰可见,意大利歌剧的甘美性和船歌特质(баркарольность)也对夜曲的风格和语义色彩至关重要。”[23]

夜曲《离别》具有旋律突出的主调音乐特点,具有俄罗斯城市浪漫曲的旋律特征。同时,其分解和旋衬托下如泣如诉的气息悠长的旋律咏唱与十九世纪意大利著名的作曲家贝利尼(Vincenzo Bellini,1801—1835)的影响密不可分。在《离别》中,呈示部A乐段主部主题的开始(第9—16小节),即受贝利尼时期歌剧咏叹调风格特征的影响,富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和意大利声乐语言特征,体现出其与意大利音乐的密切关联。

18世纪晚期至19世纪初期,欧洲的政治和经济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民主、自由思潮在社会生活中涌现,音乐经历了从古典主义时期到浪漫主义时期的转变。期间产生了一种以简单的分解和弦作为音乐伴奏形式,这种形式是意大利作曲家多梅尼科·阿尔贝蒂(Domenico Alberti, 1717—1740)最早使用的,因此被称作“阿尔贝蒂低音”(Alberti Bass)。“阿尔贝蒂低音”被作曲家广泛应用于作品创作,特别是在古典时期的奏鸣曲中尤为常见。菲尔德在他的《夜曲》大量使用这种分解的和弦,并将原有的伴奏音域扩展到了不同的范围,使得夜曲的伴奏可以更加轻松自如地渲染音乐的氛围。格林卡同样将左手的分解和弦作为伴奏,应用于他的夜曲创作中。《离别》中,左手进行高度发展的阿尔贝蒂低音式的伴奏——它不再是简单的分解和弦的形式,而是在伴奏当中增加了低声部和中声部隐匿的声部进行(见谱例1和2左手伴奏部分),和声织体更为丰厚,音响效果更为饱满。右手则负责演奏飘然的、充满诗情画意的旋律。二者的结合使得主调色彩愈加凸显。

但是,众所周知,追求主调风格的浪漫主义时期并没有彻底地抛弃古典主义时期复调音乐的创作技法。格林卡的创作中也大量使用复调对位手法。据载,格林卡曾于1833年的秋天离开意大利(米兰),前往德国(柏林)跟随著名音乐家齐格弗里德(Зигфрид)学习复调音乐。[24]在他的第一首钢琴夜曲《降E大调夜曲》的创作中,复调织体尤为突出。《离别》中也体现出明显的复调音乐风格,例如:在《离别》的第二段(第17—24小节),继续使用A乐段的主题材料的同时,中音区增加了陪衬的复调声部,单声部低音线转为使用和弦表达,使得单声部歌唱性的旋律线条延展为多声部旋律织体,丰富了作品如歌性的内涵。

三、夜曲《离别》对后世的影响

夜曲《离别》的主题相对单一,旋律多使用长线条旋律,注重歌唱性,左手织体采用琶音式的分解和弦,它对后继俄罗斯作曲家同类体裁的创作和演奏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一度创作的形态为二度创作提供了诠释上的可能,成为诠释俄罗斯钢琴学派如歌的演奏美学特质的范本。

格林卡作为俄罗斯民族乐派代表作曲家,将俄罗斯民族音乐元素融入到夜曲创作中,所创作出的夜曲《离别》极具丰富的民族情感、爱国情感,忧郁情感,其技法上也与俄罗斯民間的调式、节奏、结构形成了有机的整体。在其后辈作曲家在夜曲体裁上的创作也深受格林卡的影响,比如,巴拉基列夫(Милий Алексеевич Балакирев,1837—1910)就是其中之一。作为1862年 “强力集团”的发起人,巴拉基列夫在吸收欧洲西部“交响诗”这种标题性音乐的同时,继承和发扬了格林卡的音乐传统。在格林卡夜曲发表后的70余年,他先后创作了《降b小调夜曲》(1898年)、《b小调夜曲》(1901年)、《d小调夜曲》(创作时间不详)。

谱例3    巴拉基列夫《降b小调夜曲》第9—14小节

从巴拉基列夫1839年创作的《降b小调夜曲》中可以明显看出,他与格林卡夜曲《离别》的创作织体非常相似,并且节拍也使用了相同的12/8拍子。在这部作品中,最典型的特点依然是明显的主调色彩及富有歌唱性的旋律。

除了巴拉基列夫之外,为夜曲体裁进行创作的还有居伊(f小调,Оp.22. no.4)、柴科夫斯基(d小调,Op.19.no.4;F大调,Op.10.no.1等)等,他们的夜曲体裁的创作也为俄罗斯音乐的发展及音乐创作中民族性元素的运用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在现代社会中,夜曲《离别》因其优美的旋律和传达的真挚情感,依然备受演奏者和听众的喜爱,出现了为多种器乐演奏的改编形式:大提琴和钢琴合奏;以大提琴为主旋律的演奏形式、为小提琴和钢琴共同合奏而改编成的a小调版本;以及使用俄罗斯民族乐器古斯里琴演奏的与原作调性相同的f小调版本等。

结论

格林卡的夜曲《离别》诞生在西方浪漫主义思潮东渐和俄罗斯民族主义思潮勃兴相交互融的19世纪上半叶,其创作深受伦敦钢琴学派代表人物约翰·菲尔德的钢琴夜曲体裁和当时沙龙夜曲演奏时尚的影响,是俄罗斯夜曲体裁的早期代表作品,体现出兼具俄罗斯民族色彩的浪漫主义抒情气质。作为俄罗斯钢琴学派美学特质的经典范本,其为巴拉基列夫、居伊、柴科夫斯基等后继作曲家同类体裁的继承与发展奠定了基石。

注释:

[1]А.Д.Алексеев. История фортепианного                 искусства, часть 2, глава 10: ?Русское фортепианное       искусство конца XVIII-первой половины XIX века        М.Глинка? // "Музыка",1988,C.178.

[2]转引自:孙兆润:《“爱尔兰的俄罗斯人”——约翰·菲尔德对俄罗斯钢琴艺术发展的影响》,《北方音乐》2022年第2期,第24-36页。

[3]同注[2]。

[4]同注[2]。

[5]同注[2]。

[6]中央音乐学院《音乐百科全书》编辑委员会编:《音乐百科大全书》,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14 年版。

[7]https://www.libex.ru/detail/book659981.html. Изда-

тельство М. -Л. Музгиз 5 страниц,1947 г.

[8]同注[1]。

[9]А. Н. Захваткин, Фортепианное творчество М. И. Глинки и его возможное место в репертуаре студентов   музыкальных колледжей Росси. Разработка лекции,        Киров ,2017,C.5.

[10]同注[2]。

[11]同注[9],第11页。

[12]同注[2]。

[13]同注[2]。

[14]Асафьев Б.В. Асафьев Б.В. Избранные труды.    Том I. Издательство академии наук.СССР,1952,C.65.

[15]同注[14]。

[16]万昭:《格林卡在俄国音乐历史上的贡献与俄罗斯民族乐派产生的根源(下)》,《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87年第4期,第59-65页。

[17]同注[9],第30页。

[18]М.И. Глинка, ?М.И. Глинка записки? А. С.        Розанов, Москва"Музыка",1988,C.4.

[19]同注[1],第278-279页。

[20]Николаев А. А. Фортепьянное наследие             Чайковского,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ое музыкальное                      издательство,1958,C.40

[21]同注[2],第29頁。

[22]同注[2],第29页。

[23]于润洋:《西方音乐通史》,上海音乐出版社2006年版,第175页。

[24]同注[9],第10页。

[25]同注[9],第15页。

参考文献:

[1]万昭:《格林卡在俄国音乐历史上的贡献与俄罗斯民族乐派产生的根源(下)》,《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87年第4期。

[2]于润洋:《西方音乐通史》,上海音乐出版社2006年版。

[3]中央音乐学院《音乐百科全书》编辑委员会编:《音乐百科大全书》,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14 年版。

[4]孙兆润:《“爱尔兰的俄罗斯人”——约翰·菲尔德对俄罗斯钢琴艺术发展的影响》,《北方音乐》2022年第2期。

[5] Асафьев Б.В. Избранные труды. Том I. Издательство академии наук.СССР. 1952 г.

[6] Николаев А. А. Фортепьянное наследие              Чайковского. —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ое музыкальное                издательство,1958 г.

[7] А.Д.Алексеев. История фортепианного                искусства, часть 2, глава 10: ?Русское фортепианное       искусство конца XVIII-первой половины XIX века        М.Глинка? // "Музыка", 1988 г.

[8] М.И. Глинка, ?М.И. Глинка записки? А. С. Розанов, Москва"Музыка", 1988 r.

[9] А. Н. Захваткин, Фортепианное творчество М. И. Глинки и его возможное место в репертуаре                студентов музыкальных колледжей Росси. Разработка     лекции, Киров ,2017 г.

王舒桐 哈尔滨音乐学院2019级音乐学系本科生

孙兆润 哈尔滨音乐学院副教授,俄罗斯音乐艺术博士

(责任编辑 李欣阳)

猜你喜欢

夜曲菲尔德浪漫主义
漫谈诗的革命浪漫主义
十九世纪法国浪漫主义大师
戴卫·奇普菲尔德
——造梦城市中的精神绿洲
论浪漫主义对新诗功能的影响
月夜曲
爱心夜曲 (女高音独唱)
12点敲13下
快乐新年
丰富的能源
快乐新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