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师电子备课优化研究
2023-06-08郭生
郭生
在当前我国教育环境下,教师不仅需要针对学生需要掌握的知识点进行教学设计,更需要重视不同学段学生的感受,基于学生的情况对语文教学进行优化设计,真正做到以学生为本。在新课标、“双减”等一系列政策的导向下,小学语文作为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主阵地,教师更应当积极响应变革,基于当前的教育改革背景对小学语文教学进行优化。电子备课是利用当前校园网络和局域网所进行的一种数字化备课模式,大大节约了教师的备课效率,为教师的备课过程提供了许多方便。但是也有不少教师反映电子备课出现了相应的弊端,本文基于政策导向和改革推动,对小学语文电子备课出现的问题进行研究,然后基于交互式电子白板对小学语文电子备课进行优化,希望能为其他一线语文教师优化教育模式提供参考依据。
一、当前小学电子备课现状调查及结果分析
(一)访谈调查
本次调查主要根据小学语文电子备课的现状对教师进行了访谈调查,共对11人进行了问卷调查,涵盖了教研组组长和组员,调查主要集中在教师年龄、电子备课应用熟练度、对待电子备课的态度、电子备课过程中语文核心素养问题的应用情况、备课成果的检验形式、电子备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电子备课评价过程中的困难等方面。本次调查的目的在于了解小学语文教师使用电子备课施教育信息化提供科学依的情况、收集教师的实际需求,为下一步改进教育信息化提供参考。这些调查结果将有助于识别教师使用电子备课的情况,有效利用教学资源,提高教师的电子备课质量和效率,为更好地实据。
(二)结果分析
1.打击了部分教师的备课积极性。
基于调查结果可以发现,本次调查的语文教师教龄普遍集中在1~5年左右,说明调查的语文教师的教学经验尚且薄弱,但学习能力较强,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在选择备课方式时,教师普遍选择以线下备课为主,占到总体教师的63.18%,这说明小学语文电子备课模式尚未得到广泛普及。在学历案的编写方面,有75.59%的教师从未编写过学历案,这说明当前学历案备课模式并没有得到普及,使得教师缺乏统筹性思维。当前电子备课主要是集中于电脑上,设计软件较多,使得部分年龄较大的教师对于电子备课的积极性不高。计算机技术对于部分年龄较大的教师有一定的难度,同时网络上的相关课件资料众多,教师东拼西凑地复制一些现成资料也不容易被发现,使得部分教师对电子备课的态度仍停留在应付差事的层面,无法对网络上的资源进行有效利用,也懒得对已有教材进行深入研读,而在实际教学中这部分电子备课内容也无法进行有效应用,对教师的备课积极性形成了一定的打击。
2.备课质量堪忧。
基于调查结果可以发现,部分教师在对核心素养的认识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根据调查内容显示仅不到30%的教师对核心素养选择了非常了解和有一定了解,说明还有超过半数的教师对备课目标存在一定的认识误差。另外核心素养对小学语文教学的指导程度方面,仅有 21.59%的教师在每节课的课前备课中会有体现,仍有38.64% 的教师从未在备课中体现过。
3.评价体系难以确立。
基于调查结果可以发现,有73%和60%的教师更倾向于用作业和考试成绩反馈教师的备课成果,其他教师也都倾向于用习题等方式反馈,但是这种反馈方式缺乏即时性和连续性,无法对教师备课过程进行有效评价。需要针对教师备课的实际情况和教案设计呈现的成果进行针对性的评价,才能实时反应教师在备课过程的有效性。
二、基于交互式电子白板的小学语文电子备课设计
针对上述三个问题,笔者认为基于信息技术2.0开展小学语文电子备课优化十分必要。信息技术2.0的主要解决方向分为两类:第一类是信息技术2.0要求现有教学模式与信息技术进行深度融合,实现小学语文教学的高效化和深入化,可利用信息技术的便利性节约备课时间,让教师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去应对小学核心素养的渗透;第二类是教师基于学生的主体性,选择更为多样的教学模式,进而让学生更富有创造力和探索精神,从而在语文的道路上越走越远。通过这样的方式,将各个知识點之间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任务等要素整合起来,形成一个整体。交互式电子白板是信息技术2.0应用的代表,它兼具普通白板和局域网多媒体的功能,能够实现教师与学生的多重交互。通常意义下的交互式电子白板功能包括内容互动、多屏互动、配件互动、智慧教学、资源互联和智能管理等模块,电子备课环节优化也主要基于上述功能开展,本文涉及的电子备课设计的交互式白板主要为希沃白板5和相关软件。
(一)交互式电子白板优势
1.备课内容呈现清晰。
教师利用交互式电子白板进行备课,可以由录屏软件生成相应的小视频,在教师进行交流的时候节省了对备课过程的操纵和演示。经过交流与实践,电子白板上的小学语文教学课件有十页,其中第一页为相关动图,教师利用简洁的动图可以帮助学生建立相关语文课文的背景框架;第二页为情境架构,教师从作者、时代、课文问题在实际生活中的类比等几个方面出发,基于交互式电子白板,从视频、图片、音频等多个角度进行情境构建;第三页为知识点导入,通常基于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归纳出相关语文知识点;第四页是将知识点以语文角度进行呈现,将学生归纳出的问题抽象为语文概念;第五页是引入学生的学习目标,同时与已学的知识进行宏观性的统筹,打通知识点之间的关系;第六页利用GeoGebra等软件呈现知识点的动态形成过程;第七页引导学生思考知识点的深层含义;第八页布置相关任务;第九页让学生上台完成任务;第十页教师与学生共同归纳出教学任务,教师帮助学生完成知识点的梳理和总结。基于这个模板,教师的备课内容能够清晰地进行呈现,同时其他教师也能够利用交互式电子白板的功能对相关页数进行提问和批注,教师之间利用白板的功能进行更为高效的交流。
2.教师间可实现资源共享与智慧教学。
相较于在电脑上进行备课,交互式白板的备课模式更为简便,对于部分年龄偏大的教师来说门槛更低,在经过相关培训之后就能够熟练进行运用,能够提升教师的备课积极性。同时交互式白板的教学资源集中于校内网和局域网,由相关教师进行提供,教师能够实时基于资源互联功能对其他教师电子备案的成果进行评价,甚至可以把讲台交给其他教师进行演示,实现了教师间的互动。教师可利用平台上传课堂实录,邀请其他评委对课堂教学成果进行点评,提升了评价的效率。
(二)交互式电子白板的备课应用
1.教学目标体现基础性。
要使教学目标和教学要素的设计更贴合教材实际。基于交互式电子白板的呈现功能,对教学目标进行修正,一是要坚持以语言基础知识为主线,培养善教材要求的相应基础知识,利用白板的思维调动学生的兴 ,增强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导图功能整理出学生的培养路径,重视培养学生的汉字知识和语法知识,加强学生的语音、语调和语义基础知识,使学生具备正确的语言习惯,为学生以后学习语文打下坚实的基础。二是要注重语文素养的培养,使学生喜爱语文,养成良好的语文习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当利用交互白板的展示放映功能,利用图片或者视频构建起相应情境和趣力,增强学生文化自信心。三是要重视语言应用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重视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让学生进行更多的写作练习,同时也要重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利用交互白板的播放功能展示正确的口语读音和语言应用。
2.教学内容体现科学性。
交互式电子白板的小学语文电子备课要基于科学性的原则,教学内容设计一定是有逻辑的、科学的、合理的。具体而言,应该思考问题的提出是否有逻辑关系、教学环节是否紧密联系、有没有教学主题帮助学生理清学习方向、情境的设计是否自然、教学活动能否启发学生思考、教学活动设计的展开是否符合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比如在《少年闰土》的教学设计当中,教师在课程开始之前要求学生收集关于鲁迅的相关知识,在创设情境的时候就可以以鲁迅的多重面貌为导入,基于智慧课堂云平台创设《少年闰土》所处时代的时代特色,创设符合清末民初江浙地区村镇背景的阅读环境。教师可以展示相关照片、影视作品、文化风俗等,能够将学生代入到文章所处的环境中,同时教师要在情境中设置相应问题,让学生带入情境自行探索。比如在《少年闰土》的相关教学中,教师可以设置诸如文章标题是“少年闰土”,作者为何在结尾又描绘了“成年闰土”这样的问题。可以使学生将少年闰土与成年闰土进行对比,并思考闰土转变的深层原因。总之,这样的阅读语境具有引导性,能够激发学生深度思考的欲望。小学语文的阅读迁移主要是指阅读与写作之间的迁移,让阅读和写作互相促进互相进步。首先,做好读写迁移,在阅读课堂上可从“小练笔”做起。在《少年闰土》中,作者运用大量的心理描写、动作描写及借景抒情的手法,表达了“我”跟随闰土在乡间玩耍的心情。教师在课堂上可以让学生也试着写一个小片段,让学生通过动作描写、心理活动以及借景抒情的手法表达当时的感情。其次,拓展阅读迁移的内涵,打通课堂阅读和课外阅读的壁垒,了解阅读材料背后的故事,建设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之间的链接,让学生们真正爱上阅读。利用智慧课堂的多媒体呈现当时小说所处的背景,教师通过创设相应的情境,从根本上调动起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同时基于智慧课堂的表现力,把鲁迅所处的时代表现出来,让学生体会到鲁迅先生所面临的时代,了解鲁迅为何会创作这篇小说,了解他笔下歌颂的、批判的、叹息的、嘲笑的分别都是什么样的形象。从而让学生在进行阅读的时候更能体会文章中所蕴含的情感。
3.教学总结体现阶段性。
阶段性是小学语文课程的重要特点,在电子备课阶段教师需要考虑阶段性对学生的影响,教学内容应该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以螺旋上升式建构知识内容体系。教师要对教学内容的层次有一个清晰的认识,为了使学生对教学内容进一步理解,需要重视教学内容的阶段性。“写出人物特点”是小学写作课程的重要内容之一,该课程围绕着学生如何抓住人物的特点进行教学,所以教师可以根据课程的要求,利用多媒体设备将人物特点用動画的方式表现出来。比如播放《老夫子》《铁臂阿童木》《恶魔人》等漫画形象时,让学生们通过夸张的漫画形象归结人物的特点:大番薯的矮胖、天马博士的英俊、美树的美丽等等,然后基于这些外在形象来探索人物的性格,进而发现其多面性。总体来说就是从漫画人物夸张的形象入手,去探索人物多面的性格,达到由点及面、由单一变多元的效果。引导学生掌握提炼人物特点的方法,同时利用信息技术呈现的动画与漫画题材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三、结语
通过对小学语文电子备课的优化,笔者发现学生的实际测试成绩普遍有所提升,说明本次研究成果确实有一定成效。基于交互式电子白板的电子备课优化,是当前数字化教学的一种新型尝试,身为教育从业者应当思考如何基于信息技术2.0开展相应的研究,进而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相关知识点,以及在潜移默化中构建学生的核心素养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