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高酶抑制率法进行果蔬农药残留快速检测准确性的建议

2023-06-08

食品安全导刊 2023年13期
关键词:氨基甲酸酯抑制率试剂

李 欣

(大连金普新区现代农业生产发展服务中心(大连金普新区植物保护中心),辽宁大连 116100)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于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的关注程度越来越高,随之而来的农药残留问题也日益突显。农药具有防治农作物病虫害,促进农作物丰产丰收等优点。农药在推动农业发展的同时,也对人体健康产生了一定危害。为了确保将“问题”果蔬控制在餐桌之外,农药残留检测技术的使用不可或缺,特别是农药残留快速检测技术,凭借着检测成本低和操作简便等优势,在蔬菜、水果大量上市前的初筛环节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1-2]。

在果蔬种植过程中农药残留超标主要集中在以下4个方面。①部分种植户仍在使用国家明令禁止和限制使用的剧毒、高残留农药。此类农药毒性大且残留期长,甚至会对种植用地造成严重污染。②部分种植户忽视了农药浓度的使用比例,认为使用低毒农药不会有农药残留超标问题,从而出现过量使用低毒农药现象。③无视农药的使用范围和安全间隔期规定。有的种植户没有严格按照农药的标签标识的使用范围和安全间隔期使用农药,扩大农药使用范围、不到安全间隔期时间就采收蔬菜,从而导致果蔬中农药残留超标。④在蔬菜种植过程中忽视其他环节,也有可能造成农药残留超标的情况发生。例如,将发酵后的鸡粪作为蔬菜肥料使用,但是为杀灭鸡粪中的虫害,有的农户会使用剧毒农药,从而致使蔬菜农药残留超标的现象也时有发生。

目前,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是蔬菜种植过程中被普遍使用的杀虫剂。自2002年起,甲胺磷、甲基对硫磷、毒死蜱等66种农药被陆续规定为在蔬菜和果树等农作物中禁止使用和限制使用的农药,其中,有很多种农药是有机磷类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自2024年9月1日起,甲拌磷、水胺硫磷、甲基异柳磷、灭线磷这4种有机磷类农药也将禁止销售和使用,由此看出,对蔬菜中这两类农药残留量进行检测显得尤其重要。

对农产品农药残留量进行测定是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中的重要环节。实验室常采用仪器分析,如利用色谱、色谱-质谱联用等检测技术方法对农产品农药残留量进行检测分析。这些检测技术出具的结果十分精准,但因需要高昂的成本且很难在现场进行检测等因素,在基层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机构中未能得到广泛推广。相比较而言,农药残留快速检测技术因应用简便、使用成本低、灵敏度高等优势,在基层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得到广泛使用。酶抑制率法是目前发展较为成熟的农药残留快速检测技术,能针对蔬菜和水果中的有机磷类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进行快速筛选测定。

1 酶抑制率法的特点

1.1 酶抑制率法的检测原理

酶抑制率法仅适用于对样品中有机磷类农药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残留量进行快速筛选测定。其检测原理是在特定条件下,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能够抑制胆碱酯酶的正常功能,且抑制程度与样品中两种农药的浓度呈正相关。正常条件下,酶能催化神经传导代谢物(乙酰胆碱)进行水解,水解物与显色剂产生显色反应,生成黄色物质。使用速测仪对待测液吸光值随时间的变化值进行测定,得到抑制率。通过抑制率数值即可判断出被测样品中有机磷或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残留是否超标。

1.2 酶抑制率法的优点

①检测过程所需时间短,且样品前处理过程比较简单,单个蔬菜、水果样品检测所需时间仅约30 min,大大节约了农产品农药残留检测分析时间。②仪器设备体积小,重量轻,便于携带,能够满足对样品进行现场检测的工作需求。③操作过程简便,易于掌握,对操作人员不需要太高的技能要求,通过短期培训基本可掌握仪器的操作方法。④经济适用、成本低。目前,市面上有几十种功能相同或相近的农药残留快速检测仪器设备,所以速测仪器的购买、运行、维护的成本与高精农残检测设备相比均比较低,适合在基层日常检测工作中广泛使用。⑤可同时对样品中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类两大类农药残留进行检测。

1.3 酶抑制率法的缺点

1.3.1 容易出现假阳性结果

酶抑制率法对检测条件控制比较严格,检测结果容易出现假阳性现象,造成检测结果误判。假阳性结果是由于酶的活性降低或灭活,导致底物不发挥作用,底物不能水解,不能与显色剂结合。检测样品自身成分、检测环境的温度、操作人员操作行为等因素均可能对酶活性造成影响[3]。

1.3.2 呈现假阴性结果

受提取时间、缓冲液成分等因素的影响,检测结果也会出现假阴性现象。假阴性结果是因为样品中的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没有被完全提取出来,导致检测值比实际值偏低。此外,受酶制剂灵敏度的影响,部分农药有检出限值,样品中农药含量低于检出限也会出现阴性结果。

1.3.3 检测范围的局限性

由于酶抑制率法检测原理的局限性,只能对样品中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残留量进行快速测定,对于样品中这两大类农药以外的其他类农药,如拟除虫菊酯类、有机氯类等农药残留则无法检测。

2 提高农药残留快速检测准确性的建议

2.1 规范抽样过程

抽样过程应严格遵循抽样标准《蔬菜农药残留检测抽样规范》(NY/T 762——2004)的要求进行采样,采取随机抽样的方式。抽取的样品应能充分代表该批产品的特征,且样品应该为成熟的或待上市的样品;抽样过程严格按规程操作,准确记录样品相关信息,认真填写抽样单;抽样人员应了解所抽取样品的生产、管理情况,确保抽取的样品符合农药安全间隔期规定;且需保证样品在运输过程中不得变质、损坏、污染等[4-5]。

2.2 严格遵守检测试剂的适用要求

检测实验中所有试剂配制和贮存条件都有相应的要求,应严格遵守试剂说明书,注意试剂配制前后的贮存要求,避免试剂因配制或保存不当而失活。配制过程中必须使用蒸馏水或纯净水配制缓冲液,以减少对检测结果准确性的干扰。为了使酶保持正常的活性,获得准确的检测结果,检测室温度应尽量维持在20~25 ℃。

2.3 样品前处理过程应区别对待

检测过程中应确保实验室现场清洁,避免其他杂质对样品造成污染,从而影响检测结果。针对有明显污垢的样品,可擦拭表面的泥土和其他杂质后再进行下一步操作,但不能用水清洗样品;针对叶绿素含量较高的蔬菜样品,在制样过程中则不宜切得太碎,以免影响检测结果。针对含植物次生物质等对酶的活性有影响的样品,如蒜、葱、萝卜、芹菜、韭菜和蘑菇等,容易产生假阳性结果,为了降低样品自身成分对结果的干扰,应根据情况采取增加平行检测次数、整株蔬菜浸提等方法进行处理。

2.4 个别水果和蔬菜等样品的取样方式

一般制样过程遵循“食什么部位取什么部位”的原则。通过多年检测实验,总结出个别特殊的蔬菜和水果等样品取样方式,详见表1。

表1 个别蔬菜和水果等样品取样方式

2.5 避免检测设备、检测用易耗品等对结果的干扰

检测人员应重视对仪器设备的养护,为避免湿度因素对检测设备的影响,实验室的相对湿度应保持在45% RH~65% RH。为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农药残留快速检测仪在进行实验时应先进行预热,并按仪器要求进行定期校正,或由相关部门进行定期校准。为避免交叉污染,检测时应使用专用移液器。同时,注意检测试剂的使用应遵循“只出不进”的原则,从容器中吸出后的试剂不能再放回容器中,以免对试剂造成污染。检测过程中使用的易耗品,如试剂反应盘、试管等应及时清洗,且必须使用蒸馏水或纯净水进行清洗,也不能同时将它们置于容器中清洗,以免造成相互污染、损坏等。

2.6 提高检测员的操作水平

在实际检测过程中,每个操作细节都可能对检测结果产生影响,规范地进行每一步操作,才能使检测结果更加准确、科学。检测人员应经过系统地培训才可进行实验操作。检测人员在进行检测过程中一定要规范操作流程,如加入试剂时,应保持移液器竖直,当移液枪头有试剂时,切勿将移液器平放或倒置,以免对移液器造成污染,从而污染其他试剂或样品,加底物与上机之间的间隔要尽可能短等,因此要求检测人员应熟练掌握操作流程。总之,检测人员应不断总结经验并养成良好的操作习惯,能够预判出每个操作步骤可能对检测结果存在的影响因素,尽量避免人为误差对检测结果的不利影响。

2.7 对阳性样品检测结果的处理

根据国家推荐标准《蔬菜中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残留量的快速检测》(GB/T 5009.199——2003),大连市金普新区区级农药残留快速检测出现阳性检测结果处理方法为检测结果抑制率≥50%,判定为疑似阳性样品,对疑似阳性样品应重复检测5次以上,样品阳性重现率≥80%,判定为不合格样品;样品阳性重现率<80%,为合格样品。有条件的情况下,对于不合格样品应通过定量分析实验进行进一步检测,确定具体农药品种和含量。

3 结语

综上所述,酶抑制率法是一种准确性较高的农药残留快速检测技术,在大量蔬菜水果上市前的初筛排查环节中起着重要作用,可广泛应用于基层检测机构、种植基地、农贸市场等场合,然而该检测技术仍存在一定的缺陷,但是只要重视产生误差的原因并尽量减小误差,规范每一步的操作步骤,也可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性。随着检测技术的不断发展,酶抑制率法农药残留快速检测技术也将得到不断优化和调整,在提升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猜你喜欢

氨基甲酸酯抑制率试剂
中药单体对黄嘌呤氧化酶的抑制作用
血栓弹力图评估PCI后氯吡格雷不敏感患者抗血小板药物的疗效
捏合机辅助干法制备氨基甲酸酯淀粉及其在高支毛纱上浆中的应用
国产新型冠状病毒检测试剂注册数据分析
N-丁氧基丙基-S-[2-(肟基)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酯浮选孔雀石的疏水机理
日本荚蒾叶片中乙酰胆碱酯酶抑制物的提取工艺优化*
环境监测实验中有害试剂的使用与处理
非配套脂蛋白试剂的使用性能验证
小形变下聚氨酯/聚氨基甲酸酯纤维复合材料的增强和阻尼性
液质联用技术检测紫薯蓣中5种氨基甲酸酯农药的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