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互动式交流提升音乐学力
2023-06-08岳兆麟
摘 要:音乐课程是素质教育课程体系的关键部分,是引导学生领悟艺术魅力的学科,音乐教学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和音乐审美能力。但是在现阶段的音乐教学中,部分教师并未关注互动式交流,也不了解学生的情况,难以贴合学生的需求,导致学生缺乏充足的学习热情和兴趣,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较低。而对互动式交流的巧妙运用可以为师生间的交流沟通提供有效的支持,有助于充分发挥音乐教学的作用。因此,文章以互动式交流为核心,探讨其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应用,以供相关教师借鉴,促进学生音乐学力的提升。
关键词:互动式交流;小学音乐;音乐学力;教学策略
作者简介:岳兆麟(1984—),女,江苏省苏州市吴江经济技术开发区天和小学。
2016年9月,“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成果正式发布,课程改革从关注“三维目标”转向关注“核心素养”[1],这意味着音乐学力的提升变成了新课程改革的重点目标。音乐学力指学生音乐学习的各种能力。音乐课程是素质教育课程体系的关键部分,是引导学生领悟艺术魅力的学科,音乐教学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和音乐审美能力。但是在现阶段的音乐教学中,部分教师并未关注互动式交流,也并不了解学生的情况,难以贴合学生的需求,导致学生缺乏充足的学习热情和兴趣,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较低。目前,新课程改革正在持续推进,其要求音乐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应用能力。互动式教学的核心特征是通过教师和学生的良性交流沟通,增进师生之间的感情,为学生营造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互动中完成对音乐知识的学习。小学生受到自身年龄的限制,在学习知识和思考问题的时候,以具体化、形象化的思维为核心,同时期待和老师、同学进行交流互动,希望可以在欢快的课堂氛围当中完成对相应知识内容的学习。所以教师在实际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有必要强化对互动式交流的合理运用,以此促进学生音乐学力的提升,真正贯彻“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
一、互动式交流对提升音乐学力的作用
在传统的音乐教学中,教师往往占据主导地位,教学方式通常是教师示范演唱,学生完成跟唱,因为方式相对简单,所以学生很难感悟和领会音乐学习的乐趣。部分学生甚至认为音乐作为一门次要学科没必要重视,音乐教学可有可无,学习的时候存在明显的漫不经心的问题,导致教学活动难以正常开展。在引入互动式交流方法以后,音乐课堂的基本形态发生明显变化,从传统的以教师为本位逐渐转换为以学生为本位,所有环节都是根据学生的需求而設计的。在实际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充分依托自己的爱好和兴趣,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和其他同学沟通交流,而教师则始终将学生的需求放在关键位置,给予学生真正想要的,此举不仅可以有效地拉近师生间的距离,也会使教学效率显著提升,这对学生的深度发展意义非凡[2]。
音乐学力作为学生自主完成对知识内容的学习的重要支撑,教师有必要从更好的视角着手,给予学生全面且深刻的教育支撑,促使教育规划更加稳定地落实下去,避免教学中师生关系过于紧张的情况出现。需要重点明确的是,对互动式交流法的应用可以有效改善师生间的关系,无论是具体课程的安排还是对教学方法的应用,教师均要充分考量学生的学习意愿,进而采取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方法,尤其是对低年级学生,其因为个性相对活泼,所以对游戏类教学等的关注更多,因此教师便需要摆脱传统教学理念的束缚,加强与学生的交流互动,以更好地了解学生,最大限度地提升学生的音乐学力,取得更好的教育效果。
二、借助互动式交流提升音乐学力的措施
互动式交流作为音乐教学中学生学力提升的重要途径,是一种必不可少的有效的教学手段。在互动式交流的过程中,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不再受到彼此间的身份的限制,教师和学生的地位也是相对民主和平等的。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能够扮演各种各样的角色,如教师可以扮演舞蹈指导,学生可以扮演舞蹈演员;教师可以扮演主持人,学生可以扮演观众等。在活动开展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教师是和学生共同融入音乐当中感悟音乐的无限魅力的,促使学生更加积极自主地完成对音乐知识的学习,这往往能够促使学生获得更好的成长和发展,提升学生的音乐学力。
(一)注重引导学生获得充实的体验
互动式教学中应用最为广泛且受学生欢迎的就是课堂游戏互动,并且学生往往能够在游戏活动中相互交流沟通,在轻松活跃的氛围中实现学习目标。在和学生进行互动交流的过程中,教师需要给予学生科学合理的教育引导,让学生充分感悟到游戏的快乐,此举往往能够促进课堂教学质量的有效提升,能够更加有效地保障教学活动顺利开展,同时还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加全面的教育引导和支持,让游戏活动更好地服务教学活动,促进学生身心愉悦地融入其中,起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所以强化对互动式交流的运用,引导学生获得更加丰富充实的情感体验,是互动式交流的主要应用方向,同时也是深化学生对所学知识内容的理解的前提。因此,教师有必要鼓励学生根据自身兴趣完成对音乐知识的学习,此种方式可以提升音乐教学的活性,丰富学生的体验和感受。
例如,教师在为学生讲解《萤火虫》时,可以在教学导入环节播放《虫儿飞》这首歌,并询问学生:“同学们,仔细看看,今天老师带你们来到了哪里呢?”接着继续提问:“夜空中有好多闪亮的光点啊,哪位同学能告诉老师这些光点是什么呢?”之后可为学生播放歌曲《夏夜》,并要求所有学生共同演唱。完成课堂学习以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开展情景表演活动,在播放音乐的同时,让学生自主思考应该如何进行舞蹈创编,教师在整个过程中只起指导和协助的作用。
(二)更新教育理念,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在开展教育工作的过程中,音乐教师若是想要切实有效地摆脱传统教育思想和教学模式的限制,就要结合学生的心理特征,更新教育理念和教学思想,重点彰显学生的主体地位,以此来引发学生的思想共鸣和情感共鸣,这往往能够收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音乐情景体验和探究等多种活动能够加深学生和教师、学生和学生间的互动交流,有助于创造更为开放宽松的课堂环境,将古今中外的各种优质音乐作品呈现出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其创新能力和想象能力的发展,给学生带来良好的音乐学习体验[3]。教师需要综合应用倾听、伴舞和表演等多种方法,让学生更好地感悟音乐的内涵,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音乐学科核心素养,领悟音乐的基本元素,挖掘出音乐作品当中的传统文化和历史元素,这会加深学生对音乐知识和表现形式的认识,从而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进一步提升学生的音乐学力。
例如,在带领学生学习《丰收歌》的过程中,为切实有效地深化学生的理解和记忆,提高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参与度,教师可以将学生分为男生组和女生组,提前为学生播放两个音乐片段。其中,A片段是欢快活泼的,而B片段是抒情、流畅且缓和的,教师可要求男生组和女生组分别派出相应的同学,到讲台上画出旋律线并说出旋律的特征。完成旋律线的绘制以后,教师可以将课前准备好的双响筒与碰铃交给学生,并要求男生组和女生组分别选出代表完成《丰收歌》的伴奏。此种方式可以巧妙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还可以帮助学生形成深刻且具体的感悟,使学生对歌曲的理解更为全面。最后教师要提供课堂总结和评价:“农民伯伯以辛勤的劳动换来丰收的果实,我希望大家也能够努力拼搏,最终收获属于自己的果实。”
(三)创新教学模式,深化学生参与
目前,在音乐课中,部分教师在课上精心设计音乐问题,用琐碎的问题束缚学生的思想,学生看似在思考,实际上只是困于教师的问题中,而不是在自主思考,更不会去主动提出问题、指出问题。部分学生把大部分的精力耗费在机械地记忆标准答案上。小学阶段的学生普遍充满好奇心,这对激发学生的创造意识和创新思维,促进其良好认知能力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所以教师在开展音乐教学的时候,有必要重点抓住学生的强烈好奇心,多问学生歌曲表达的情绪和展现的故事是什么,应该以什么样的方式完成对歌曲的演唱等,让学生在问题的带领下完成对音乐知识的探索,深化学生的音乐学习体验和情感认识。与此同时,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是新课程改革需要重点落实的内容,教师在日常音乐教学中需要予以重视,把更多的空间和舞台留给学生,这不仅可以启迪学生思考,还可以拉近师生间的距离,让学生在良性的思考中获得充分成长和发展,完成对音乐知识的深入学习,从而不断提升自身的音乐学力。
例如,在教师节前,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想法,写出自己想要对教师说的话和歌词,当作教师节礼物送给教师。而后,教师要和每个学生进行交流互动,明确学生书写的内容和想要表达的思想。对小学生写的歌词,教师应该和学生共同探讨如何将此类歌词编成歌曲,如何更好地表现情感,应该怎样做好旋律创编等。对于学生编的简单旋律,教师应该和学生进行深入的交流沟通,尤其是和学生共同探讨如何完成填词等。此种方式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促使其获得良好的学习体验,同时还能够有效地深化学生对所学知识内容的理解,将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际情景中,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
(四)贯穿表演元素,实践学习体验
小学阶段的音乐教学并不是简单地让学生知道应该如何演唱歌曲,更为关键的是让学生在学习音乐知识的过程中,形成对音乐的深刻感悟和理解,并愛上唱歌,进而促进学生自主学习音乐知识,形成乐观的生活态度,让学生在音乐表演的过程中充分感悟到音乐的魅力,深化学生对所学知识内容的理解,以促进学生成长和发展。在日常课堂教学当中,教师可以选取符合学生认知并且适合学生演唱的歌曲,在课余时间,和学生共同排练舞蹈或者音乐剧等。在和学生进行互动沟通的时候,教师有必要示范各种表演动作,引导学生充分发散自己的思维,结合歌曲的旋律自行创编相应的动作。在歌曲排练结束以后,教师可以和学生共同探讨分析舞蹈动作的编排是否和音乐主题、风格等契合,并和学生探讨应该如何在舞台上表演,给予学生更为深刻和全面的教育引导。
例如,教师可以鼓励学生积极思考、练习和表演,同时鼓励学生和教师共同创作相应的音乐表演节目,如在学习《快乐嚓嚓嚓》的过程中,学生无论是在性格还是在认知能力方面均存在差异,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表演方式,充分了解学生对艺术的感知能力和理解能力,在日常表演中积极有效地改良音乐教学方法,更好地完成教学课件的设计,以此为音乐教学质量的提升提供助力。
结语
总而言之,互动式交流是促进音乐教学质量提升、课堂氛围活跃的重要支撑,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通过互动式交流的有效支持,可以充分提高音乐学习的动力和毅力,可以更好地提升创造力和想象力,可以获得更为显著的成长和发展,其对音乐学习的积极性也将会因此而逐渐提升,他们还会在音乐课程中获得快乐,疏解自己的情绪。所以教师要积极有效地强化对多元化教学方法的应用,和学生进行良性交流沟通,深化学生对音乐知识的理解和记忆,不仅要教授学生各种各样的乐理知识,还要逐步提升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不断在教学中提高他们的音乐学力。由此可见,互动式交流的应用具有极为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作用。
[参考文献]
赵骁彤.深入人心 学以用之:探索具有深度学习特征的小学音乐教学策略[J].中国音乐教育,2021(7):11-17.
安相存.基于“以人为本”理念的小学音乐教学策略研究[J].当代家庭教育,2020(8):131.
伍华静.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小学音乐教学策略研究[J].学周刊,2021(22):143-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