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核心素养导向的小学语文教学中思维导图的运用分析

2023-06-08李元涛

名师在线·中旬刊 2023年4期
关键词:思维导图核心素养小学语文

摘 要:思维导图是一种可视化的思维工具,运用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可以将零散的语文知识汇集到一起,使其更加系统化和条理化,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在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师要加强对思维导图的重视,优化课堂教学方式,打破学生的思维定式,拓宽学生思维的广度与深度,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开创语文教学的新局面。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语文;思维导图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7-1737(2023)11-0028-03

引  言

近年来,思维导图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不仅能增添学习的乐趣,实现学生多元化发展,还有利于降低课堂教学难度,增加语文知识之间的联系。《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对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做出了明确的规定,主要包括文化自信、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审美创造四个方面。在实际教学中,小学语文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巧妙地引入思维导图,将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呈现出来,让小学生更加轻松地掌握语文知识,活跃语文课堂的氛围。但是,对于思维导图的运用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在日常工作中加以改进和纠正,促进小学语文整体教学质量的提升。本文先研究小学语文教学中思维导图的运用现状,再论述运用思维导图的具体策略,以期为语文教师提供参考。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思维导图的运用现状

(一)过分追求思维导图的外在形式

作为一种有效的图形思维工具,思维导图可以把概念性较强的生字、课文等化繁为简,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对语文教学起到积极的作用。语文教师虽然能够意识到思维导图的重要性,但是在运用的时候却存在着过分追求外在形式的现象,把思维导图设计得过于华丽,加入了很多装饰性的图案,使学生的注意力难以集中。还有的教师从网络上搜集各种各样的思维导图,然后花费大量的时间进行制作,将一些与学生实际相脱离的内容加入思维导图,增加学生的学习压力。

(二)没有给学生提供锻炼机会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语文教师对核心素养培养有了进一步的理解,他们尝试运用思维导图构建高效的课堂,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但是,有些教师没有给学生提供锻炼的机会和空间,他们将思维导图交给学生后就处于旁观者的状态,师生互动不畅,不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教师在布置思维导图的时候,没有提供相应的实践训练活动,导致学生缺乏自主学习意识,空有理论知识而不会运用,在解决实际问题的时候无从下手,违背了课程改革的初衷[1]。

(三)思维导图的普及程度不高

在当前的小学语文教学中,仍然有一些教师受到应试思想的影响,把主要的精力放在了提高学生语文成绩上,考什么就讲什么,给学生布置大量的习题,在教学中很少用到思维导图。对于一些信息技术水平不高的教师来说,他们对思维导图存在一定的抵触情绪,认为制作思维导图浪费时间,而且学生的使用率也不高。学生对思维导图的接受程度也各有不同,有些学生没有掌握思维导图的使用方法,无法从思维导图中掌握语文知识的本质,需要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加以引导。

二、基于核心素养导向的小学语文教学中思维导图的运用策略

(一)优化课程导入,锻炼语言运用能力

近年来,“核心素养”成了基础教育领域的热点话题。语文教师需要在日常工作中关注学生的核心素养,重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将语文知识灵活地运用于实际生活中,促使他们全面发展。思维导图能够帮助学生理解语文知识,快速进行信息处理,从而发现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提高学生的主动性,可谓“一图多得”。教师可以将思维导图应用到课程导入阶段,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他们快速进入学习状态,跟随教师一起完成学习任务,锻炼语言建构和运用能力,凸显语文学科的育人价值。

在开展课程教学之前,教师要为学生布置一些预习任务,此时就可以运用思维导图,让学生对课文进行总结和归纳,对即将学习的知识有全面的了解,提高听课效率。小学生的思维模式以形象思维为主,看待问题的角度单一,当接触新知识时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教师可以发挥思维导图的作用,将教学内容划分为一个个细小的知识点,让学生围绕每个知识点进行有针对性的学习,从而消除学生的畏难情绪,使学生找到学习语文的乐趣。为了开发学生的语言能力,实现对知识的巩固和记忆,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朗读训练,按照思维导图的顺序分段朗读或者分角色朗读。在朗读的过程中,学生会积累更多的语文知识和技能,拓宽知识面,有效锻炼语言表达能力,为今后的诵读和写作作好铺垫。学生刚刚接触思维导图,难免会存在一些认识上的误区,教师应该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做好疏导工作,通过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方法,让他们掌握有效的学习策略,感受思维导图的魅力,助推语文课堂向更好的方向发展。

(二)突破重点难点,促进学生思维发展

思维导图具有开放性和综合性的特点,在突破语文知识的重难点上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思維水平,使语文学习效果得到显著增强。在引入思维导图以后,学生不再毫无头绪地学习,而是在掌握语文学习方法的基础上串联相关知识,不遗漏任何一个关键点。语文知识纷繁复杂,不仅要学习生字、词语,掌握阅读、写作,还要学习修辞手法、写作技巧、人文情感等。语文教师可以利用思维导图进行专题训练,帮助学生扫清学习障碍,达到深入理解和运用语文知识的目的,使语文难题迎刃而解,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潜力。

思维导图凭借图形、线条、符号等形式,将语文知识清晰地表现出来,有利于学生对所学内容形成宏观的认识,合理利用课堂资源。阅读是小学语文的重点,但很多学生在阅读的时候都感觉到力不从心,主要是他们没有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每当拿到一篇文章后,不知道该如何阅读。为此,教师可以利用思维导图辅助阅读教学,让学生跟随思维导图开展阅读理解,准确把握文章的脉络,使语文自学能力实现质的飞跃[2]。思维导图可以锻炼学生的发散思维,当学生阅读完一篇文章后,教师可以根据思维导图引出相应的知识点,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进行探索,总结出更多有价值的信息,形成相互关联的知识网络。长期以来,写作都是小学生感到头疼的事情。对此,教师可以引入思维导图,将写作的步骤和方法教给学生,让学生从选题、立意、组织材料,到谋篇布局、书写作文,都形成清晰的思路,写出具有真情实感的作文。

(三)创设教学情境,提高审美鉴赏意识

小学生性格开朗活泼,他们喜欢具有新鲜感的事物,对于枯燥的知识感到厌烦。针对学生的这一特点,教师可以通过思维导图来创设教学情境,营造充满知识性和趣味性的环境,让每个学生都能够活跃起来,在情境中潜移默化地提高审美能力和文学素养。在核心素养背景下,语文教师要重视对学生审美意识的培养,不能把课堂教学局限在教材上,而是应该让学生在更加宽广的舞台上学习和创造,达到学以致用的目标。值得注意的是,教学情境的运用要合情合理,避免贪多求快,应根据教学要求进行选择,使学生乐于探索知识。

对小学生来说,学习生字是重中之重,只有掌握了生字,才能够进行深度的阅读和交流,为其他学科的学习奠定基础。在实际教学中,有些小学生记忆生字不牢固,而且没有养成课后复习的习惯,这导致他们对学习生字产生厌烦情绪。语文教师可以通过思维导图构建故事情境,讲述生字的结构和由来,让学生一边听一边思考,从不同的角度认识生字,在内心留下深深的烙印。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在课后收集关于生字的故事,拿到课堂上与同学分享,这样能够增强他们的学习动力,使学生形成美的感受,提升学生语文学习水平。在语文教学中还存在一个问题,就是学生不善于提问,总是被动地听课,教师让他们学什么就学什么,这不利于长远发展。在新时期,教师要通过思维导图构建问题情境,将学生置于一系列的问题中,让他们学会思考和研究,总结出学习语文的方法。同时,教师应鼓励学生质疑问难,让学生提出自己不理解的问题,在课堂上进行讨论,这不仅能够优化师生关系,还可以提升学生团结协作能力。长期进行这样的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会得到提高,他们会自行探索学习方向,掌握鉴赏的技巧,提高自主认知和辨析能力。

(四)指导学习方法,实现优秀文化传承

由于学习能力、认知水平、兴趣爱好等存在差异,学生的语文水平参差不齐,有些学生没有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成为语文课堂的学困生。所以语文教师应该加强对学习方法的指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循序渐进地学习语文知识,形成个性化的学习方式,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在语文课堂上有所收获。教师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有层次性的思维导图,有效开展学法指导,不仅能节约语文课堂时间,还能给学生带来更多自由发挥的空间和机会。

思维导图的要素包括中心点、分支线、关键词以及个性标识。学生只有掌握了这些要素,才能在学习语文知识时得心应手,做到“既见森林、又见树木”。小学语文教材中包含了很多传统文化知识,如果仅凭教师的口述,学生很难理解其中的深意,更谈不上传承传统文化。对此,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利用思维导图进行学习,对储藏的传统文化信息进行提炼和重组,并更好地展示出来,从而厚植文化底蕴。教师可以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都体现到思维导图上,然后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解,引导学生生成一个生动直观、系统完整的知识网。有些学生没有养成课后复习的习惯,学习态度不够端正,课堂上所学的知识遗忘速度过快。为解决上述问题,教师可以将思维导图上传到学习平台上,指导学生在课后随时随地观看和学习,遇到不懂的问题可以进行在线答疑,真正实现“因材施教”,促使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浸润在语文知识的海洋里。此外,教师要加强语文知识库的构建,将课堂教学的课件、网络收集到的优质资源、学生课堂表现的视频、绘制思维导图成果等纳入其中,使它们更好地为语文教学服务。

(五)绘制思维导图,指导学生健康成长

思维导图的运用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传统教学模式的不足,为学生带来了更多的学习资源,改善了传统应试教育的弊端。但是,通常情况下,语文教师都是提前绘制好思维导图,学生只能跟随教师的思维导图进行学习,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不到体现,语文能力无法实现突飞猛进。教师一般是站在自己的角度设计思维导图,有时候难免会脱离学生的实际学情,选择一些学生不感兴趣的内容,降低了课堂教学效率。所以,在核心素养指导下,教师要鼓励学生自己绘制思维导图,给他们提供帮助和支持,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随着“双减”政策的落地,小学生有了更多自主的时间,可以开展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绘制思维导图就是其中一个有趣的活动。比起被人灌输知识,小学生更喜欢自己探索知识,所以在绘制思维导图的时候,教师应放手让学生操作,挖掘他们的潜力,使语文课堂呈现出勃勃生机。思维导图要展示语文知识的生成过程,教师应引导学生全面看待问题。目前的小学语文教材都是以单元的形式存在。在绘制单元思维导图时,教师可以将学生划分为不同的学习小组,鼓励小组成员之间相互交流和讨论,互相借鉴,取长补短,梳理单元知识脉络,掌握相应的学习技巧。另外,教师还要指导学生建立错题思维导图,对于在日常作业中出现的错题,可以按照题型或者知识点的不同进行分类整理,集中成册,提高学习效率。同学之间可以互相交换错题思维导图,将关注焦点集中在这些重点知识与难点知识上,避免以后出现同样的错误。

结  语

综上所述,思维导图在小学语文课堂的运用符合教育改革的要求,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有利于发展小学生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将思维导图灵活运用于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使语文知识具体化和形象化,满足学生的需求。此外,教师还要善于运用信息技术,为学生构建和谐、愉悦的课堂学习环境,从而切实提高小学语文教學的效率和质量。

[参考文献]

廖小永.核心素养下思维导图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22(04):8-10.

吴艳娣.基于核心素养导向的小学语文思维导图运用分析[J].新课程,2021(48):3.

作者简介:李元涛(1977.9-),男,甘肃凉州人,

任教于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河东镇九年制学校,一级教师,大专学历。

猜你喜欢

思维导图核心素养小学语文
思维导图在初中物理概念课教学中的应用
思维导图软件辅助初中数学教学的应用研究
巧用思维导图提高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究
高中英语阅读文本中融入思维导图的研究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
“1+1”微群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