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生本理念的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

2023-06-08曾建华

名师在线·下旬刊 2023年4期
关键词:生本理念以生为本高效课堂

摘 要:随着国内新课程改革的持续推进,众多新的教学理念逐步融入教学实践。在此背景下,教育教学领域开始重视高效课堂的构建。高效的“教”是高效的“学”的基础,而高效课堂则承载着教师高效的“教”。对此,文章将国内教学改革作为研究背景,以初中数学学科教学为例,针对以生为本教学理念在高效课堂构建中的应用展开分析,旨在归纳出行之有效的课堂构建策略,促进生本理念在教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以生为本;生本理念;初中数学;高效课堂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7-1737(2023)12-0023-03

引  言

从近年来国内教学改革的趋势上看,义务教育模式自实施至今,始终是为了给予国民均等就学的机会,其本质目的是积极的。但实际上,义务教育虽然解决了均等就学的问题,但并未解决学生均衡发展的问题。而“生本”理念在义务教育领域阶段学科教学中的应用使这一问题的解决存在可能。

一、基于生本理念的初中数学高效课堂构建思路

(一)明确生本理念内涵

基于生本理念的教育活动,提倡教师合理利用教学引导,在一改以往说教性质教学模式的基础上促进学生主动质疑、主动探究以及主动学习[1]。与其他教学理念不同的是,生本理念在汲取西方教育思想的基础上,立足于国内的教育实际,所以极具本土化属性。于教师而言,若想将一个教育理念适切地应用于教学实践中,并发挥出教育理念对高效课堂构建的作用,要充分理解教育理念的内涵。因此,本文认为教师在思路上、认知上应对生本理念有一定的理解,并能够将自身对生本理念的理解与现阶段的教学改革现状相结合。教师还应关注生本教育理念的其他转变,即除“师本”向“生本”转变外的其他方面。从学生的学习过程层面上看,传统的知识观强调了知识是唯一不变的、极具真理性的,由此,教师开展课堂教学的主要任务即是传达给学生教材知识,学生的任务则是记忆教材知识,这一知识观衍生了“死记硬背”的学习模式。在教学改革持续推进的背景下,现阶段的知识观强调知识是主体基于自身经验自行构建的一个过程。教师需要创设一定的情境,加强情境内各要素间的相互作用,帮助学生构建知识体系,而学生的主要任务不仅在于牢记知识,还在于对知识进行应用,形成核心素养。由此可见,当代知识观是生本教育理念的重要体现。在生本教育理念背景下,当代知识观的转变在无形中丰富了学生学习结果的内涵,除认知提升外,还在思维、学习情感、学习态度等多个方面得到提升。对生本理念内涵的解读能够使教师对生本理念产生更深层次的认知。

(二)遵循生本理念教学应用原则

遵循生本理念在学科教学中的应用原则能够最大限度使教学改革避免重蹈覆辙。教学应用原则是为教师顺利开展教学工作所制订的要求,亦是教师开展教学实践的重要依据。生本理念教学应用原则较多,本文仅甄选较为重要的两个原则进行叙述。其一,自然性原则。教师应明确初中生属于一个自然的生命体,生命体的生长需要顺应自然之道。如果将学生对数学学科知识的学习视为生命体生长,那么教师应保证教学活动顺应学生学习的自然规律。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开展的各项教学活动均是维护和促进学生学习的,而非侵入、干扰,甚至决定。我们可以将教学活动比作“插秧密植”,学生为“秧”,教学方法为“密植”。如果教师强行“密植”,那么学生的思维能力与积极性将会受到影响。其二,主体性原则。教师应明确,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学生不仅是生命体,还是教学意义的对象。随着学生不断成长,其具有的意义也不断被丰富,此种意义的产生不仅仅依赖于外部的环境、资源,还需要内部的体验、理解。如果以教学内容为资源,以课堂教学为环境,那么资源与环境只有在与学生参与、质疑、探究等行为融合的情况下,才能够产生意义,即实现高效学习。在生本理念背景下构建初中数学高效课堂,教师不仅需要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尽可能多地为学生提供思考、探究、质疑的空間,还需要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利用学生的质疑、探究提高学生学习的有效性[2]。

二、基于生本理念的初中数学高效课堂构建策略

(一)顺应学生认知,开展情境教学

在基于生本理念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顺应学生的认知规律,通过优化外部的环境,将学生置于具体的情境中,促使学生进行知识建构。情境教学法可以将情境细分为问题情境、多媒体情境等。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将教学问题与多媒体情境相结合,最大限度地发挥情境教学模式的育人价值[3]。例如,教师在讲解“立方根”的过程中,课堂初始环节可以操作教室内的计算机,控制多媒体大屏幕,为班内学生展示不同大小的魔方图片,并依次提出“已知魔方棱长求魔方体积”“已知魔方体积求魔方棱长”的教学问题。待教学问题提出后,教师分别板书“棱长”“体积”,并在“棱长”的对应区域依次写出2 cm、3 cm、4 cm、5 cm、6 cm。学生依照教师所写出的棱长能够分别求出体积8 cm3、27 cm3、64 cm3、125 cm3、216 cm3,

此时教师盖住棱长,在已知魔方体积的情况下,要求学生通过计算求出魔方的棱长。以魔方体积为64 cm3为例,其棱长求解过程如下。

解:设该魔方棱长为x cm,则有x3=64,∵x3=64,

∴x=4,答:该魔方棱长为4 cm。

而后,教师基于此种求解形式,要求学生分别写出体积为125 cm3、216 cm3、343 cm3、729 cm3的魔方棱长求解过程。经过一系列的计算求解,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x3的算法,此时教师提出问题:“如果将魔方的体积与魔方棱长之间的关系应用公式的方式表达出来,应该如何表达”,经过前期的求解换算,学生能够轻易地提出“棱长3=体积”的公式。待公式总结后,教师则可以借助魔方棱长与体积之间的关系引出本节课程重点内容:“棱长等于体积的立方根”。

相较于传统的教学方式,由师生共同推导立方根远比教师直接告知学生立方根更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虽然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可能会多花费2~5 min的时间在不同魔方体积的棱长求解上,但实现了学生认知结构的完整构建。所以教师在构建数学高效课堂的过程中,要遵循自然性原则,顺应学生的认知规律,致力于增设教学活动中学生参与的环节。

(二)包容学生喜好,开展游戏教学

初中生虽然已经养成了一定的学习习惯,懂得主动遵守课堂纪律,约束自己的注意力但对游戏尚存喜爱之情,相较于传统“听讲”的教学形式,更乐于参加游戏活动。基于生本理念的数学高效课堂构建,教师应就初中生的这一喜好特点给予更多的包容,并在包容的基础上利用学生的喜好特点去设计教学活动[4]。其中,游戏教学法作为近年来教学改革所推崇的一种教学手段,不仅尊重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还助力于教师改善课堂教学氛围,使课堂教学更为生动有趣,帮助教师实现寓教于乐。例如,在讲解“勾股定理的逆定理”的过程中,教师可设计如下教学游戏。教师结合班级人数准备与人数相匹配的棉线,每根棉线的长度约30~50 cm。在课堂教学初始阶段师生问好后,教师直接与班级学生交互:“今天我们先做一个游戏,老师的手中有棉线若干,哪位同学可以帮助老师分发一下,每人一根。”待棉线分发后,教师提出游戏规则:“将手中的棉线分成13个等距点,用圆珠笔在等距点的位置上画线,完成后用直尺测量是否等距,并以目前的座位为基础,前后四人为一组,每小组同学完成后可举手报告已完成,最先完成的3个小组每人奖励1支圆珠笔。”待班内整体学生全部完成后,教师贴合新知设计下一步操作:“同学们,请再次核对自己手中的棉线各等距点之间的线段是否等距,然后将手中的棉线,按照等距点以3个点、4个点、5个点为基础,将其作为边长,围成一个三角形,然后用量角器测量其中的一个角是否是直角”。最后,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获得了由棉线围成的直角三角形。在学生意犹未尽时,教师抓住时机引出勾股定理逆命题,继续展开新课讲解。

(三)给予学生耐心,开展例题教学

在初中数学教学实践中,因班内学生存在智力、思维、学习习惯等诸多方面的差异,少部分学生无法达到当堂内化的学习效果,甚至相对简单的例题也不会计算。基于生本理念背景的课堂构建,教师应给予班内学生更多耐心,站在学生的角度上去看待数学知识,而非持以“此例题简单,不需要仔細讲解”的心理。数学教材、练习册及网络教学资源中均给出了诸多的典型例题,教师可以用此类例题提升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帮助学生巩固知识、理清思路。例如,在讲解“正比例函数”的过程中,在课堂练习阶段,教师可以就某一例题做深入讲解,抑或是邀请班内的中等生、后进生走上讲台为班内学生讲解。一方面,教师的深入讲解有助于提升正比例函数课堂教学效率。另一方面,学生的讲解有助于班内其他学生的理解,同时也有利于帮助班内中等生、后进生树立学习数学的信心。例题及解题讲解过程如下。

例题:已知正比例函数y=mx的图像经过点(m,4),且y值随着x值的增大而减少,试求m值。

解题讲解:教师首先应就正比例函数图像的性质展开分析。其次,结合题目为学生进行例题讲解,题中给出点(m,4),那么可以求得m·m=4,m=±2。根据正比例函数图像的k值取值范围可知k<0,即m<0,

由此获得答案m=-2。

通过解题讲解过程,学生对正比例函数增减性的应用有了更深的认知,但在教学实践中,部分优等生往往会表示出不屑的学习态度,因班内优等生的知识掌握速度较快,所以此类例题对这一部分学生并不存在挑战性。对此,教师应随即呈现出具备拓展性、提升性的例题,在照顾班内后进生的同时兼顾班内优等生,例题如下。

例题:如图1分别为函数y=k1x、y=k2x、y=k3x、

y=k4x的图像,用不等号将函数与0依次连接起来。

该例题并未给出学生具体的数值,仅要求学生判断k1、k2、k3、k4大小,考验的是学生对正比例函数图像性质的进一步应用,需要学生更为细心地分析各个函数图像的性质。

(四)关注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开展转化教学

在教学改革深化的背景下,教育领域越来越重视学生对知识的应用。基于生本理念的高效课堂构建,教师应关注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赋予教学讲解更多的渗透性。例如,在教学“一元二次方程”的过程中,学生需要将实际问题转化成为数学问题才能达成解题的目标。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学生的数学转化思维不仅影响着学生的解题效率,还决定着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有效性。教师应在教学实践中向学生渗透转化思维,在课堂教学初始阶段以课件形式呈现人体雕塑,并要求学生阅读问题内容:“设计师在设计雕塑的过程中,为了增强作品的视觉美感,使雕塑的上部与下部高度比控制在下部与全身高度比相等的数值。假设图片中的雕塑高度为2 m,那么雕塑的下部设计高度为多少?”在解答该道问题时,教师可启发学生利用题目中的等量关系列数学计算式,假定以C为中间,雕塑的上部为AC距离,下部为BC距离,则有=,简化为BC2=2AC,而后将所求设为x,那么将雕塑上部、下部,下部与全身高度的关系再次进行转化,可以获得方程x2=2(2-x),整理得x2+2x-4=0。

结  语

综上所述,本文基于生本理念围绕初中数学高效课堂构建从构建思路与构建策略两个维度进行了简要分析,明确在生本理念教学应用的条件下,所谓的数学高效课堂不应是教学课堂,应是学生的学习课堂。教师只有在明确区分师本与生本差异的情况下才能真正领悟到生本理念的初心。总体来看,生本理念在初中数学高效课堂构建过程中具备较强的适用性,且在教学实践中并不存在操作性问题。在教学改革持续推进的背景下,高效“教”与“学”是每位一线教育人员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虽然高效“教”与“学”的实现无法一蹴而就,但广大教育工作者可以将课堂构建作为切入点,将教育理论作为依据,以此为高效“教”与“学”的实现奠基。

[参考文献]

王颖琰.生本理念下的初中数学“探究性趣动课堂”构建[J].数学学习与研究,2021(19):32-33.

李波.生本理念下的初中数学课堂构建策略[J].广西教育,2021(17):148-149.

陈金霞.生本理念下的初中数学“探究性趣动课堂”构建[J].考试周刊,2020(92):57-58.

张刊刊.生本理念下初中数学高效课堂建构策略[J].新课程(中),2019(06):187.

作者简介:曾建华(1976.10-),男,福建莆田人,

任教于福建省莆田市城厢区九华学校,一级教师,2016年获“校级优秀班主任”称号。

猜你喜欢

生本理念以生为本高效课堂
“生本教育”理念下高中有效体育教学模式探索
小学低年级语文阅读生本课堂实践探索
以学生为中心的小学数学教学漫谈
论强化基础 突出能力 塑造品格的职教语文教学新模式
浅谈初中班主任如何“以生为本”做好班级管理工作
新课标下书法高效课堂教学探究
影视资源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如何构建语文高效课堂
提升教育智慧,打造高效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