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设适宜游戏情境 支持幼儿自主学习

2023-06-08刘婷

求知导刊 2023年7期
关键词:游戏情境支持自主学习

摘 要:游戏是幼儿最喜爱的活动形式之一。在大班数学活动中,创设适宜的游戏情境,不仅能够激发幼儿学习数学的热情,也能够很好地支持幼儿进行自主学习,提升其数学思维能力,促进其良好学习品质的形成。因此,教师要把握数学核心经验,通过趣味化游戏满足幼儿的数学学习兴趣,带领幼儿感受数学活动的乐趣。

关键词:创设;游戏情境;支持;自主学习

作者简介:刘婷(1981—),女,陕西省安康市幼儿园。

一、以趣促学,趣味化游戏情境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幼儿园的数学活动要让幼儿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游戏是幼儿的天性,也是他们的权利。数学活动具有较强的逻辑性、抽象性,如果教师只是按照传统的教学模式组织教学,幼儿就难以理解抽象的数学知识,会感到枯燥、乏味,还会打击幼儿作为学习主体的积极性,降低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因此,在大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为幼儿创设适宜的趣味化游戏情境,调动幼儿的积极性,使幼儿感受到数学活动的乐趣。

“模式”是大班数学中常见的教学内容,如进行“模式排列”的数学活动时,活动目标是帮助幼儿了解“ABACABAC”的模式。对此,教师创设了“小兔搬新家”的游戏情境,先引导幼儿观察小兔家的桌椅、碗勺、灯具等,然后将它们按照“ABACABAC”的模式排列,使幼儿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能够自主观察模式排列,大胆表达自己的发现。

大班幼儿好奇、好问、好挑战,教师把握住幼儿年龄特点和兴趣需求,在活动导入部分为幼儿创设“神秘探险”的游戏情境,请幼儿和故事中的小主人公一起进行探险游戏,幼儿的兴趣被极大地调动了起来。在游戏中,教师还为幼儿创设了循序渐进的闯关挑战游戏,使幼儿在闯关挑战中完成任务,并感受到闯关成功的喜悦,也较好地达成了活动目标。

再如,在“认识空间方位”的数学活动中,由于幼儿存在一定的学习困难,枯燥的内容也很难调动幼儿的学习热情。于是,教师结合幼儿的兴趣,设计了“学做理货员”的游戏情境。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呈现真实的游戏情境,询问幼儿:“超市里的物品需要帮忙整理,你们想做小小理货员吗?”如此,幼儿参与游戏的浓厚兴趣和作为学习主体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了起来。

创设趣味化、生动化的游戏情境,更容易调动幼儿的参与热情,教师要抓住“趣”字,将抽象深奥的数学知识融入趣味化的游戏情境中,使幼儿在轻松快乐的游戏氛围中,激发对数学活动的兴趣。

二、连接生活,生活化游戏情境

数学来源于生活,也服务于生活。教师可以利用生活中的学习契机,引导幼儿感知数学、理解数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发展逻辑思维能力,使幼儿走进数学、探究数学、喜欢数学。

对于大班幼儿来说,他们更喜欢贴近生活实际的情境,这样的情境能够使他们有代入感,也能够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兴趣。生活中蕴含着丰富的教育契机,其较容易调动幼儿的生活经验。教师要联系生活,创设贴近生活实际的游戏情境,使幼儿在生活中学数学、用数学,领悟数学的奥秘。如在大班“各种各样的帽子”活动中,教师创设了“帽子商店”的游戏情境,使幼儿在生活化游戏情境中观察和认识各种各样的帽子,并尝试将帽子进行多维度分类。这样联系生活的活动,不仅使幼儿感受到了帽子形状的丰富性,拓展了生活经验,也促进了其数学能力的提升。

随着课程游戏化理念的不断深入,教师的教学观、儿童观也在发生变化。在数学活动中,教师要选择贴近生活实际的活动内容,满足幼儿的学习需求,带领幼儿感受活动的乐趣[1]。如教学“1—5的序数”时,教师在导入部分不仅创设了“水果超市”的游戏情境,请幼儿观察不同水果所在的位置,还进一步联系生活,不断拓展幼儿的生活经验。生活中有很多关于序数的应用,教师请幼儿观察区域活动柜中材料的摆放,要求其用清晰完整的语言描述,使幼儿能够学用结合,巩固他们的直接经验。

大班教师要时刻关注生活中、身边的素材,时刻关注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利用这些资源进一步丰富教學内容,使教学内容生活化、趣味化。尤其是对于大班幼儿来说,他们的好奇心强、思维活跃、表达能力较强,教师一定要关注幼儿的兴趣需求。春游是幼儿特别喜欢的活动,教师结合幼儿兴趣创设“去春游”的游戏情境,使幼儿能够辨别上下、前后等不同方位。这样不仅将幼儿的学习与生活进行了连接,还提升了幼儿数学思维的灵活性,使幼儿在轻松、愉悦的游戏氛围中进一步掌握相关的数学知识。再如,在大班幼儿关于“模式”的数学活动中,为了进一步拓展他们的数学经验,教师鼓励幼儿积极寻找模式在生活中的应用,最终幼儿发现了不同颜色的彩旗、衣服图案、地砖图案等都是按照一定的规律排序的。融入生活的数学活动,使幼儿拓展了数学经验,也掌握了相关的数学知识。

生活即教育,教师在数学活动中要根据幼儿的兴趣,巧妙利用生活化的场景,使数学和生活建立紧密联系,这样有助于幼儿积累、迁移生活经验,将所学数学知识应用于生活。

三、有效融合,绘本化游戏情境

绘本是非常好的学习资源,也一直受到幼儿的喜欢。绘本是开展数学活动很好的载体,其中蕴含着丰富的教育价值。教师要发挥绘本的教育优势,充分挖掘绘本资源,将绘本与数学活动进行充分融合,选择适宜的绘本内容设计成游戏情境,明确数学教育目标,以拓展幼儿的数学经验,使幼儿在轻松愉悦的游戏氛围中体验到乐趣。

在对大班幼儿开展数学活动时,教师可以从绘本中选择适宜的内容,结合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制订明确具体的活动目标,使幼儿通过绘本获得数学领域核心经验,发挥自主性,在寓教于乐的游戏氛围中主动建构数学概念,获得丰富的数学知识[2]。这需要教师转变教育理念和教学方式,充分分析绘本内容,明确数学领域核心经验,有效支持幼儿自主学习。如对于绘本《母鸡萝丝去散步》,教师在充分分析绘本内容的基础上,设计了角色扮演游戏,请幼儿扮演母鸡萝丝散步的场景,利用绘本中的数学元素,通过不同的方式让幼儿理解了数学核心概念,体验空间方位。

为了帮助大班幼儿树立时间观念,教师一般会安排相关的活动,帮助幼儿感知和理解时间。其实绘本中就有关于时间的内容,如绘本《时钟的书》,其内容特别生动、形象。教师可以利用该绘本设计适宜的活动,创设有趣的故事情境,帮助幼儿在趣味化的故事中更好地认识钟表。教师可在导入环节结合绘本故事内容,设计轻松愉悦的“钟表店”游戏情境,使幼儿能够正确认识整点和半点。将绘本资源融入数学活动中,可帮助幼儿进一步提升对于数学活动的认知经验。

将绘本资源和数学活动融合时,教师要找到切入点,选择适宜的内容和游戏化情境,使二者进行巧妙的融合。如绘本《一颗纽扣》,教师可以在数学活动中以该绘本内容为主线,为幼儿创设“送扣子”的游戏情境。幼儿可在游戏中直观观察到扣子形状、颜色等不同方面的特征,拓展数学经验。此外,教师可请幼儿进行点数、匹配等活动,挖掘出更多适宜教育的契机,让活动充满趣味性和生动性,让幼儿体验到绘本学习的快乐。教师通过生动有趣的绘本故事和直观形象的游戏情境,尊重幼儿学习主体地位,可使幼儿直接体验、操作、感知,从而实现自主学习。

四、多元互动,角色化游戏情境

皮亚杰指出,儿童学习数学最初是通过亲自动手操作物体来完成的[3]。幼儿是活动的主体,寓数学学习于丰富多彩的游戏活动中,让幼儿通过与教师、同伴、活动材料进行多元互动,从而实现自主学习,是教师践行新课改理念的最好体现。如教师引导大班幼儿进行数学活动“邮递员送信”时,就将其和角色扮演游戏很好地结合了起来。教师为幼儿准备了充足的信件(每封信上都写有楼层与房间号码),请幼儿扮演邮递员为小动物送信,使幼儿掌握楼层与房间的正确对应关系。这样,在操作过程中,幼儿就能与教师、同伴、活动材料等进行互动,体验到数学活动的乐趣。

再如,在户外游戏活动“跳房子”中,教师和幼儿共同画出有着不同图案、不同形状的“房子”,同时,教师引导幼儿进行观察,幼儿通过观察,对于形状、图案和空间方位有了更多的感知经验。在游戏中,教师鼓励幼儿进行單脚跳、双脚跳。幼儿在跳跃的过程中,认识了不同形状的图形,丰富了数学经验,激发出对于数学学习的兴趣。教师要开展幼儿喜欢的角色扮演游戏,使游戏情境为幼儿自主学习提供基础和条件。

五、家园共育,拓展经验

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教师要充分发挥家庭教育的优势,利用家庭教育资源,实现家校共育。

(一)使幼儿在情境中感知数学

生活中有着各种不同的情境,这是幼儿学习数学的最佳时机之一。认识了数字之后,家长可以请幼儿继续寻找生活中的数字,如楼层号码、公交车车号等,幼儿在熟悉的情境中,会进一步了解数字代表的实际意义。为了使幼儿初步了解和感受“匹配”的概念,家长可以请幼儿为大小不同的玩具娃娃穿衣服,或在进餐前帮助家长摆放碗筷等。

再如,家长和幼儿乘坐交通工具出行的时候,幼儿能够了解起点、中转、目的地,以及要乘坐几号地铁线、乘坐几站、换乘几次等。在家人过生日时,家长可引导幼儿动手分蛋糕,使幼儿掌握“等分”的概念,引导幼儿将蛋糕二等分、四等分,增强其分享的意识。去朋友家做客,到了对方小区之后,家长可以将地址中的“×号楼×单元×层”等信息提供给幼儿,请幼儿做小向导,利用不同路线和标记找到相应位置。幼儿在不同的情境中,能轻松获得数学经验,感受数学的魅力。

(二)使幼儿通过购物情境体验数学

家长带幼儿到超市购物时,幼儿会看到各种各样的商品,家长可以引导幼儿观察不同商品的价签,使幼儿初步了解商品上数字代表的意义。如幼儿要买玩具、食物时,家长可以引导幼儿制订购物计划,商量好购买商品的总价。结账时请幼儿使用纸币付款,让幼儿在了解商品价格的基础上,提高对加法运算的认识,同时感受到购物的乐趣。

(三)使用熟悉的材料拓展游戏

家长可以寻找家中比较熟悉的材料,如各种大小不同的纸盒,和幼儿开展“纸盒秘密”的游戏,让幼儿从最外层的纸盒逐层打开,感受纸盒大小的变化。当幼儿打开最里面最小的纸盒时,给予他们惊喜,对于幼儿来说将会特别激动和兴奋。除了进行“纸盒秘密”的游戏,家长可以引导幼儿利用纸盒来搭建“高楼”,感受在搭建纸盒的过程中空间造型的变化,激发他们的兴趣和欲望。再如,幼儿都喜欢玩水,在玩水时,家长可以为幼儿提供不同形状的容器,如圆形、方形、菱形的容器,引导幼儿将水装入不同的容器中,初步提高幼儿对“容量”的认识。家长还可以利用生活中的积木、玩具等,鼓励幼儿按规律排序、分类,拓展幼儿更多的思维。

生活中时时处处都有教育机会,家长要善于引导。家长可以引导幼儿测量家中不同物品的长度,使其掌握多种测量方法。家长也可以将幼儿喜欢的玩具放置在不同位置,引导幼儿感知“前后左右”等空间关系。家长还可以引导幼儿按照大小、颜色等不同特征整理玩具、衣服、图书。这样将数学融入幼儿的日常生活中,使幼儿通过亲身体验、直接感知、实际操作的方式获得数学经验,有助于其养成良好的学习品质,形成初步的数学概念。轻松愉悦的情境和氛围,有利于激发幼儿的数学学习热情,使其喜欢学数学、玩数学、探究数学,感受到数学的生动与有趣。

数学无处不在,与生活息息相关。教师要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将数学教育与生活联系起来,在生活中发挥教育的价值。通过将数学与生活连接,使枯燥的数学问题生动化,使抽象的数学知识具体化。生活中数学学习的机会很多,教师要善于观察、思考,用适宜的方式引导幼儿发现数学、学习数学、运用数学,使幼儿时时刻刻感受到数学学习的无穷乐趣。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教师要珍视幼儿生活和游戏的独特价值,创设丰富的教育环境,合理安排一日生活,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在幼儿园数学教学中,教师的教育理念要由教师“教”转变为幼儿“学”,把握数学领域核心经验,创设适宜的游戏情境,多关注幼儿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性,以“趣”促“学”,使幼儿积累数学学习经验,感受到数学活动无穷的奥秘与魅力。

[参考文献]

刘文,秦梦嫄,陈楠,等.幼儿数认知发展特点及其促进:平板电脑与面对面教学的比较[J].学前教育研究,2018(11):3-14.

马雯芳.如何将数学教学生活化[J].考数周刊,2018(11):89.

杨柳.微课在数学学科中的应用[J].东西南北:教育,2018(2):168.

猜你喜欢

游戏情境支持自主学习
情境导入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乐在读中
多元情境建构多彩英语课堂探究
金融支持辽宁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对策
中职学校“生本课堂”的调查研究与实践
践行少教多学,构建高效课堂
对学生自主学习的探索
元认知策略在大学非英语专业自主学习中的应用
英国政府对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发展支持模式研究
印媒称中国“支持”印度斡旋马局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