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教学与科研能力协同发展研究
2023-06-07沈慧
沈慧
(天津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天津 300384)
在国家现代化建设人才培养中,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因其具有意识形态传导责任与立德育人使命而具有不可替代性,习近平总书记在2019年学校思政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思政课作用不可替代,思政课教师队伍责任重大”[1],高校思政课教师应责无旁贷地承担起培育强国接班人的历史重任。“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关键在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2]。高校思政课教师使命光荣、责任重大、任务艰巨,其关键性作用的发挥集中体现在思政课教师“六要”标准和思政课改革创新“八个相统一”的具体要求中。在新时代新征程上,高校思政课教师教学与科研能力协同发展问题直接关系到其关键性作用发挥的效能。如何把握教学与科研能力协同发展的核心要义、如何应对教学与科研能力协同发展的现实困境以及如何探索教学与科研能力协同发展的有效路径,这三个“如何”是高校思政课教师教学与科研能力协同发展的核心问题。
一、高校思政课教师教学与科研能力协同发展的核心要义
教学与科研的关系既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也是一个常谈常新的问题。伴随着现代大学教育的诞生与成长,教学与科研的关系成为世界教育领域共同关注的话题。我国高校思政课是在高等教育体制框架内设置的具有特殊性质的课程体系,“是高等学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3],承担思政课教学任务和科研使命的高校思政课教师是落实教学与科研能力协同发展的主体,本文通过分析教学与科研能力协同发展的理念渊源、发展与壮大的历程,以及对相关文件精神的把握来梳理、阐释高校思政课教师教学与科研能力协同发展的核心要义。
1.教学与科研协同发展的认知历程
(1)起源于现代大学的教育理念
现代教育之父、德国思想家和教育改革家威廉·冯·洪堡最早提出了“教学与科研相统一”的原则,并将这一理念引入柏林大学。洪堡认为,“大学应具有教学与科研两种职能,科研是培养学生科学修养、专业能力的特殊教学手段”[4]。在洪堡看来,现代大学要实现育人育才的教育目标,不能仅仅依靠知识传输,更需要科学探索的精神和能力。之后,“教学与科研相统一”这一原则随着柏林大学的成功而成为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一种教育理念,成为现代大学教育的基本原则。
(2)发展于老一代教育工作者们为党的教育事业无私奉献中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教育事业迎来了蓬勃发展的新历史阶段,在恢复中不断探索、在探索中不断发展、在发展中不断提升。当时的教育工作者们不仅在教育一线上为教育事业发展鞠躬尽瘁,同时还在不断思考教育要如何发展,教师要以什么样的姿态去适应和推动教育的高质量发展,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钱伟长院士。20世纪80年代,时任上海工业大学校长的钱伟长在广泛调研深入思考的基础上提出了解放思想的教育改革理念,集中体现在“拆掉四堵墙”①的办学方针上,其中要拆掉的第三堵墙就是教学与科研之墙。“现代大学必须拆除教学与科研之间的高墙,不教课的老师或者不搞科研的老师都不是好老师。没有科研做底蕴的教学,就只是没有观点、没有灵魂的教育。大学教育除了传授知识,更为重要的目的就是通过几年的学习把学生由需要老师教授知识,转化为不需要老师也能获取知识的人。”[5]钱伟长院士的这段话深刻地揭示了教学与科研之间的有机统一关系,不能人为地把教学与科研割裂开来,这其实也是对教师提出的职业要求,有没有科研能力、科研能力是不是能实现可持续发展是教师职业入门和提升的前提和关键。
(3)壮大于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壮阔实践中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根据我国教育改革的实践发展形成了一系列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为教学与科研协同发展提供了更为雄厚的理论基础。
2018年,在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了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重要性,“培养什么人,是教育的首要问题”[6]。对于思政课教育教学来说,教育的方向性就是政治性,“我国社会主义教育就是要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7]。思政课铸魂育人的政治目标不能仅仅依靠教学上的宣讲,它不是空洞的理论说教和机械灌输,它是建立在思政课教师科学研究(包括理论研究与教学研究)的深刻性、广泛性、面向性和方向性之上才能有效实现的价值诉求。这一点习近平总书记在2019年学校思政课教师座谈会上通过“八个相统一”中的“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给予了清晰的阐释。“要坚持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以透彻的学理分析回应学生,以彻底的思想理论说服学生,用真理的强大力量引导学生。”[2]其中,“透彻的”和“彻底的”是对思政课教师科学研究的深刻性和广泛性要求,是教学与科研协同发展的基础;“回应学生”和“说服学生”强调的是思政课教师科学研究的面向性,面向教学实践、面向学生需要和面向现实问题是教学与科研协同发展的关键。只有达到深刻性和广泛性要求的“学理分析”和“思想理论”,才有面向教学、面向学生和面向现实的理直气壮,才会形成“真理的强大力量”,从而实现其“引导学生”的方向性。因此,思政课的政治性目标不能空讲,要用科学研究弥补“学理性不足”[8]的问题,同样也不能泛讲,“从政治到政治的阐述”[9]往往不如“用学术讲政治”更切中要害、直击人心。
2022年4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重申了“经师”与“人师”的统一问题,其中也蕴含了对思政课教师教学与科研能力协同发展的殷切期许。习近平强调:“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迫切需要我们的教师既精通专业知识、做好‘经师’,又涵养德行、成为‘人师’,努力做精于‘传道授业解惑’的‘经师’和‘人师’的统一者。”[10]其一,做好“经师”,是专业素养和理论水平方面的要求,扎实钻研马克思主义理论是思政课教师的“真经”;其二,成为“人师”,是师德师风和人格修养上的要求,用心锤炼思政课教师的师德风范和人格魅力才能感染学生、塑造学生;其三,将“经师”与“人师”统一起来的纽带是“传道授业解惑”的教学过程和师生互动,“传”“授”“解”需要教学资源来实现,“道”“业”“惑”依赖科研基础来破解,教学与科研的协同性至关重要。可见,思政课教师只有立足于教学与科研能力的协同发展,才能发挥好思政课“讲道理”的本质,才能成为新时代的“大先生”。
2.立足相关文件精神,把握教学与科研协同发展的核心要义
党的十八大以来,为进一步规范、推动高校思政课改革、建设和发展,相关部门印发了一系列文件,其中都有关于教学与科研相互关系的论述。
一是2015年中宣部、教育部印发的《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体系创新计划》指出要“坚持教学与科研相结合,努力探索攻克教学难关,强化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和科研对教学的支撑作用”[11],着重强调科研对教学的支撑作用。
二是2019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指出了“培育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家”“加大思想性、理论性资源供给”“强化‘马院姓马、在马言马’鲜明导向”“思政课教学是马院基本职责”[12]等改革目标,围绕思政课教学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纵深发展。
三是2020年3月1日起施行的《新时代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规定》强调“思政课教师的首要岗位职责是讲好思政课”,同时指出,“思政课教师应当加强教学研究。坚持以思政课教学为核心的科研导向,紧紧围绕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内涵开展科研,深入研究思政课教学方法和教学重点难点问题,深入研究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3],本规定不仅阐明了对思政课教师的职责要求是“以教学为核心的科研导向”,而且对其科研的中心和方向也进行了具体部署。
综上所述,思政课教师教学与科研能力协同发展的认知理念是建立在清晰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与实践逻辑之上的,教学与科研协同发展的核心要义可以概括为“教学是中心,教学助推科研;科研是基础,科研支撑教学,两者是同向并驱、双向供给的互动统一体”。首先,思政课教师要立足教学中心地位。搞好教学不仅是教师成长的目标,同样也是教师科研发展的动力源泉,教学实践会为科研带来研究问题和研究热情,要立足教学重视教学,才能让教学真正成为科研的助推器。其次,思政课教师要建立扎实的科研基础。如果说教学是一座大厦,那么科研就是支撑其的“四梁八柱”,“四梁”即思政课教学要不断探索教育教学规律、教书育人规律、学生成长规律和教学相长规律,“八柱”即思政课教学要保证政治性、科学性、思想性、现实性、方法性、文化性、历史性和生动性的有效供给。最后,思政课教师在规划教学和科研协同发展时要找准协同的平衡点,“尽量规避‘一强一弱’或‘忽强忽弱’的不良循环”[13],在同向同行的前提下实现教学与科研资源的双向有效供给,并在此基础上形成良性互动发展的统一体。
二、高校思政课教师教学与科研能力协同发展的现实困境
把握核心要义是思政课教师教学与科研能力协同发展的前提,在对教学与科研的相互关系普遍认同的基础上,思政课教师教学与科研能力的现实发展却面临着种种困难和挑战,“失衡现象比较普遍”[14]。从各种失衡状态中阐释思政课教师可能面临的现实困境及其原因是疏解困境、有效协同的关键。
1.学科背景多元化导致教学与科研各自为战
思政课教师学科背景多元化特点的形成和发展有着复杂的时代背景和历史原因。新中国成立以来,高校思政课建设历经了在曲折中不断探索、在混乱中被迫停滞、在恢复中推进改革和在发展中接力创新的非凡历程。从1980年《改进和加强高等学校马列主义课的试行办法》[15]的颁布到“85 方案”“98 方案”“05 方案”的制定,再到党的十八大以来对高校思政课进行的一系列改革创新,使得高校思政课已经建立起了成熟的课程教学体系、学科建设体系、师资队伍体系和评价标准体系。纵观高校思政课发展的历史过程,形成思政课教师学科背景多元化特点的原因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发展具有滞后性,2005年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增设在法学门类下,高校思政课教师才有了理论学科的统一归属;第二,高校思政课教师扩招具有时代性特征,截至目前有两次典型的规模性扩充,一次是思政课恢复初期急需扩充师资队伍来满足正常教学需求,另一次是自2020年3月1日起,教育部根据《新时代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规定》要求严格按照师生比不低于1∶350的比例核定专职思政课教师岗位;第三,高校思政课教学内容具有交叉性、复杂性、深刻性的特点。正是在这些原因的交织影响下,很多具有相关学科背景或从业经历的人员加入到思政课教师队伍中。
在学科背景多元化特点下,很多思政课教师都面临着教学与科研的平衡问题,一旦平衡不好可能就会出现教学与科研各自为战的失衡状态。具体有这样几种表现形式:其一,受学科思维习惯影响,有些思政课教师死守原有专业方向进行科研,使教学与科研割裂开来,“两张皮”现象突出;其二,受思政课内容繁杂性等因素影响,有些思政课教师始终建立不起研究“根据地”,“打游击”[16]现象普遍存在;其三,受专业素养、理论功底或认知态度等影响,有些思政课教师专注教学、不搞科研;其四,受评聘制度、评价指标体系等影响,有些思政课教师专注科研、轻视教学。无论何种表现,相关思政课教师群体都很难形成教学与科研能力的有效协同和双向供给,教学和科研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放松任意一手,思政课教师都难以行稳致远。
2.问题意识缺失或弱化导致教学与科研脱离现实
问题意识对教学和科研都至关重要,马克思曾指出:“主要的困难不是答案,而是问题。”[17]思政课教师的教学工作要立足于为学生释疑解惑,教学内容既要包括对马克思主义理论问题的梳理阐释,也要包括对中国现实问题和世界发展大势的深入解读。思政课教师的科研工作则要围绕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探索和实践的重点、难点、热点。教学问题的提出与解决有赖于科研根基,科研问题的发现与延伸有赖于教学思考,两者相互依托,有机统一于思政课教师问题意识的培养中。问题意识的培养不仅需要善于发现问题、勤于查找原因,还要勇于破解难题。对于思政课教师来说,问题意识既是职业素养,又是考验挑战,更是责任担当,是教学与科研能力协同发展的瓶颈问题。
导致思政课教师问题意识缺失或者问题意识薄弱的原因具有复杂性和普遍性,如产生问题意识的理论基础不牢、即时性学习意识不强、资料占有有限、关注现实的力度不够、创新动力欠缺、与学生沟通交流不深、青年思政课教师社会体验不足,等等。问题意识缺失或弱化对思政课教师个人发展和队伍建设都会产生负面影响,集中体现在教学与科研脱离现实。如果不紧跟形势及时更新教学内容,思政课的教学与科研就会滞后于时代发展和理论创新前沿。在教学中,缺失或弱化问题导向意识,不关心学生的所思、所想及所惑,无疑会拉远教学与现实的距离,直接影响到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认同感,更无法有效彰显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理论魅力和实践价值。在科研中,缺失或弱化问题导向意识,不关注中国的过去、现在和未来,无疑会割裂理论与现实的关系,往往是在既有的研究中重复性堆砌观点,既不能促进理论向前发展,也无法有针对性地解决中国的现实问题,这就失去了科研工作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3.时间精力分配不均导致教学与科研发展失衡
造成思政课教师时间精力分配困难的主客观因素有很多,这里总结一些具有共性的客观因素。其一,思政课备课频率高。一种是教材大规模修订下的系统性备课,思政课教学体系和内容要紧随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实践发展进行及时更新,思政课相关课程教材大规模修订频率明显高于专业课程教材;另一种是平时性、经常性备课,修订的教材对于思政课教学来说仍具有明显的滞后性,更需要广大思政课教师时时关注、常常跟进,做好常态化备课工作。其二,思政课与多元化知识结合多。高校思政课立足于培育民族复兴的时代新人,要把道理讲好、赢得学生的真心认同,就需要思政课教师具备丰富的知识储备和深远的眼界格局。有学者形容思政课教师要“既专又博”[18],在关注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前沿发展的同时还要学习多学科知识,如社会学、法学、心理学、管理学以及自然科学所包括的相关学科内容,并针对学生的专业背景施教。其三,思政课教师压力大。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强调思政课教师的重要性,其中主要原因之一就是“讲好思政课不容易,因为这个课要求高”[19],“要求高”不仅体现了思政课的特殊地位,更突显了思政课教学效果的重要价值。广大思政课教师在教学任务繁重的工作中还要承受反复录课、随时听课的压力,力求每一节课都充实完善、精益求精。
除了上述共性的客观性因素外,思政课教师还有很多其他客观原因或主观因素导致其在教学和科研上很难均衡分配时间和精力,这种困境同样导致了教学与科研能力的失衡发展。首先,双向兼顾、身心俱疲。有的思政课老师在教学与科研上都竭尽全力,却没有形成教学与科研双向供给的协同发展关系。从某种程度上说,教学与科研其实存在一种资源竞争关系,在时间精力分配上只能相互挤压,长期下去自然是以牺牲休息和休闲为代价,不利于持续发展。其次,侧重一方、单一发展。有的老师主攻教学,忽视或不搞科研;有的老师主攻科研,教学应付了事。这种表现是把有限的时间精力分配给了价值优先的一方,对于很多青年教师来说这种倾向往往会形成重科研轻教学的发展趋势,而一些有一定工作年限的思政课教师则可能仅仅把完成教学任务作为职业追求,这会导致教学与科研能力的发展失衡,不仅不利于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也不符合现代教育发展目标。最后,顾此失彼、疲于应对。这可能是教学与科研能力失衡发展的最糟糕状态,疲于应对各种硬性要求,失去了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感受不到作为思政课教师的成就感和价值感,甚至在竞争制度下时常感到焦虑甚至是恐慌。
三、高校思政课教师教学与科研能力协同发展的路径探索
高校思政课教师教学与科研协同发展应在现实困境中找到疏解对策,探索有效路径。一是在研究方向上保证教学与科研同向同行,二是在问题意识上形成教学与科研的良性互动,三是在职业感受上成就教学与科研的双向供给。
1.在马言马,确立适当的研究方向
首先,要立足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思政课虽然关注面广泛,但其鲜明的政治性、理论性、实践性以及立德树人的育人导向、意识形态学科属性决定了其理论学科的专属性。所谓适当的研究方向首要的就是在马言马,思政课教师要在其位谋其政,任其职尽其责,这是思政课教师的职业使命和职责担当。正如朱炳元教授所强调的:“要确立符合思政课学科性质的研究方向。”[16]无论思政课教师以往的学科背景是什么,都要主动转变、积极适应,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下确立符合自身情况的研究方向。
其次,要保持相对稳定的研究范围。思政课教师在确立适当的研究方向后要保持相对稳定的研究范围,这是科学研究具有持续性、深入性和扩展性的基本保证。思政课教学内容面广点多,还要随着形势变化快速反应,思政课教师科研工作“打游击”“跟风跑”等现象普遍存在。思政课教师成就自我发展的关键素质是具备良好定力,良好定力体现在对研究方向的选择力上,体现在对形势发展科学研判的洞察力上,体现在心无旁骛排除干扰的确定力上,体现在久久为功奋斗到底的意志力上。在良好定力的加持下,思政课教师才能立足相对稳定的研究范围,建好自己的“根据地”,才能真正将科研工作做深、做透、做好。
最后,要保证教学与科研同向同行。适当的研究方向和相对稳定的研究范围在斟酌选择时都要确保教学与科研同向同行,做不到这一点就很难实现科研成果与教学实践的显性双向供给,不利于实现教学与科研协同发展。对此问题,刘建军教授建议思政课教师应“研究教学内容本身,提倡对教学内容本身的专业性研究”[20]。这是一个非常好的思路,尤其是青年思政课教师或确定研究方向有困难的思政课教师,都可以尝试在教学内容中寻找研究的突破点,进行深入持久的专业探索,这不仅能够有效提升自身的科研能力,而且能够切实反哺教学。对于科研能力较强的思政课教师来说,“更需要成为能够主动把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内容的‘学者型教学能手’”[21]。总之,对于思政课教师来说,无论处于职业生涯的任何阶段,都要坚持教学与科研两条腿走路,保证教学与科研同向同行、相得益彰。
2.重思善思,培养成熟的问题意识
首先,要不断拓展问题来源的获取渠道。这是培养成熟问题意识的关键。其一,从经典中来。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强调:“共产党人要把读马克思主义经典、悟马克思主义原理当作一种生活习惯、当作一种精神追求,用经典涵养正气、淬炼思想、升华境界、指导实践。”[22]思政课教师要把读经典悟原理作为每天的必修课,将所读所思所悟所疑记录下来。其二,从现实中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指出,思政课教师要“保持家国情怀,心里装着国家和民族,在党和人民的伟大实践中关注时代、关注社会,汲取养分、丰富思想”[2]。思政课教师要时刻关注国际、国内形势变化,站在大历史观角度上将历史与现实紧密结合,主动融入社会,切身了解现实。其三,从教学中来。思政课的教学内容丰富庞杂,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对教学内容从学理研究、教学研究等各个不同角度都有分析探讨的可能。其四,从学生中来。大学生是高校思政课教学的对象,要把课堂上大学生的点头微笑、低头不语等“表情包”作为关注焦点,通过课堂下的沟通与交流,了解大学生的所思所想所惑所盼,这其中蕴含着丰富的问题线索。除以上四个基本途径外,问题来源的途径还有很多,这里不一一赘述,思政课教师要逐步形成适合自身稳定且开放的问题渠道。
其次,要打造系统的问题意识培养机制。问题意识的培养是教师与学生双向发展的过程,南宋理学家朱熹在谈到读书之法时曾强调:“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23]这一方法同样值得思政课教学借鉴。思政课教师不仅要培养自身的问题意识,还要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让提不出问题的学生产生问题,让有问题的学生学会思考分析进而找到解决问题的思路或对策,这个过程就是问题教育。思政课教师要把问题教育融入教学与科研协同过程中,形成系统的问题意识培养机制,从而提高教学相长的效果。
最后,要形成教学与科研的良性互动。思政课教师要在问题意识培养的基础上,以问题为主线,搭建起教学与科研的良性互动机制。对应不同的问题来源,形成不同的互动关系和教学模式:其一,经典来源模式(经典—学理—教学),用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助力教学学理性的提升;其二,现实来源模式(现实—实践—教学),用与社会现实的紧密结合彰显对教学内容时代性的把握;其三,课程来源模式(课程—学理—教学),用课程教学回应质疑,加强理论认同;其四,学生来源模式(学生—学理/实践—教学),用深入细致的学情分析指导学理研究和教学实践,不断增强学生收获感。正如上述教学模式所展现的,一方面,教学与科研的良性互动离不开问题意识的有效培养和逐步成熟;另一方面,教学与科研的良性互动是一个有机统一的过程,不能把上述互动关系和教学模式割裂开来,不同问题来源与各自对应的教学模式是相辅相成、互为补充的。
3.敬业乐业,成就良好的职业感受
首先,要高效管理时间与精力。思政课教师要善于管理自己的时间和精力,才能高效率地安排工作和生活,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一方面是解决时间、精力不够用的问题。毛泽东在《在延安在职干部教育动员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工作忙就要‘挤’”[24]。习近平总书记也强调,“工作太忙绝不是放松学习的理由”“学习要善于挤时间”[25]。对于思政课教师来说,更关键的问题是在繁忙的教学工作和琐碎的日常生活之余要怎么挤时间进行科研。这里提出三个原则,即一保、二断、三替代。一保即保证充足睡眠和充分运动,这是我们奋斗的根本;二断即断绝、舍弃不必要的形式性工作或生活环节;三替代即在工作中和生活中要积极寻找耗时最小的替代性解决方案,且不以牺牲质量为代价。另一方面是解决在有限的时间里提高工作效率的问题。郑又贤教授提出“以零构思”和“以块写作”[9],根据时间的宽裕程度来安排合适的工作,这一思路对于精力分配同样适用。
其次,要坚守价值理念,保持积极心态。习近平总书记对好老师提出了四条标准,即“要有理想信念、要有道德情操、要有扎实学识、要有仁爱之心”[26],这四条标准也指明了思政课教师应践行的价值理念。树立好教师的价值理念不是认知上的口号,而是内心与行动上的认同与坚守。思政课教师的职业发展离不开正确的价值理念和健康向上的心态,只有理念、心态、身体步调一致,实现身心平衡,才能在职业生活中迸发出澎湃的激情和奋斗的热情,感受到作为思政课教师的获得感、充实感和荣誉感。
最后,要实现教学与科研双向供给。这是高校思政课教师教学与科研能力协同发展的最终目标。教学与科研双向供给,即教学与科研目标一致、互为依托、相辅相成、共同发展。如前文所述,教学与科研双向供给的前提是确立适当的研究方向,确保教学与科研同向同行;其关键是培养成熟的问题意识,形成教学与科研的良性互动。高校思政课教师应潜心科研、深耕教学,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将敬业与乐业有效结合起来,最终实现教学与科研双向供给,提升综合能力的同时促进自身职业发展。
四、结语
高校思政课教师要立足“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一教育的根本问题,发挥关键性作用,着力解决教学与科研能力协同发展的相关问题,主要包括深刻思考协同要义、冷静应对协同困境、不断探索协同路径等。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增强本领、完善自身,真正展现出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师的理论素养与人格魅力,进而感染学生、影响学生;才能建设一支基础扎实、功底深厚、素质优良的思政课教师队伍,进而打造出值得学生信赖、引领学生发展的育人品牌团队;才能使思想政治理论课成为学生趋之若鹜的优秀课程,培养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注释:
①“拆掉四堵墙”是钱伟长教育思想的精髓,即:拆掉学校和社会之墙,校内各系科、各专业、各部门之墙,教育与科研之墙,教与学之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