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青年党员在家风建设中的角色及作用研究
2023-06-07张梦恬邢云文
张梦恬,邢云文
(上海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上海 200240)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加强家庭家教家风建设。”[1]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承担着培育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的“摇篮”作用。新的历史起点上,家风建设面临着内外环境交困和新旧价值冲突的双重挑战,急需在家庭与社会、传承与发展之间构建价值融通的桥梁。“当代中国青年生逢其时,施展才干的舞台无比广阔,实现梦想的前景无比光明。”[1]青年党员是新时代的先锋力量,应承担起新时代建设新的家风的历史重任,在角色成长中不断推动新时代家风建设的现代性转化,并赋予其生机与活力。
一、研究缘起:家风的现代性转化与青年党员的出场
中国历来重视家庭教育,家风文化深刻影响着一个家庭或家族的盛衰荣辱。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旧的意识和观念被打破,新的价值体系为家风的现代性转化提供了新的机遇,也带来了新的困惑。谁来担当“解题人”这一角色?青年党员应运出场。
1.家风的现代性转化
家风的文化定位和历史地位决定了其现代性转化是必要的,亦是可行的。从文化上看,家风是一个家庭或家族世代沿袭的生活作风和处世之道,体现着其精神风貌、道德品质、审美格调和整体气质,是一种长期形成的、稳定的“深层次结构”。家风既可以物质形态蕴含于文字记载的家规、家训和家谱之中,也可以非物质形态潜藏于日常的言传身教中。可以说,家风是一个家庭的精神内核。从历史上看,家风的产生根源于中国古代宗法制度,“血亲关系是家国同构社会的基础。这种纽带把家庭与家族联结在一起,而不必依靠法律和行政管理的强制。这种家族产生以后,为了维系族人正常生活,延续宗族,就有了家庭管理、成员关系调节、子女教育等问题,这就有了教家、治家的家范和宗规、族训,形成了家族的家风”[2]。统治思想和意识形态通过家文化深入社会的微观因子之中,以此建立起统一的秩序法则,实现最大覆盖面的社会教化。因此,家风也是一个社会的价值缩影。然而,新时代的语境之下,原有家风的张力已然无法容纳新家风内涵和外延的更迭。传统社会中,家风文化的作用发挥根源于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和以血缘为基础的宗法制度为其提供的稳定的客观基础。进入现代社会,传统的小农经济已然解体,取而代之的是以市场化、法治化为基本原则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血缘为纽带的宗法制已然解体,取而代之的是以人民当家作主为本质特征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这表明,新时代家风建设已经远离了其原本赖以维系的社会基础。倘若仍固守传统的家风家教理念,便会阻碍现代文明的发展进程。在此背景下,对传统家风实施现代性转化必须重视古今之变带来的碰撞与挑战,充分认识其本质功能和历史现实,联系新的政治、经济、文化特点,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家风建设之路。
2.青年党员的出场
青年党员是新时代家风建设的领军人,是广大青年群体的先锋和榜样,对家风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青年党员能够承担起“解题人”的重任,是由其独特的双重身份决定的。青年这一主体是历史与未来交汇的枢纽。青年自小在家庭中成长起来,接受家风文化的洗礼和灌输,切身的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为其投入家风建设事业培植了丰厚土壤。此外,青年在交往、求学等社会化进程中所习得的新思想、新理念也为其“反哺”家风建设提供了理论支撑,使其能够坚持先进的方向而不为陈旧的理念所束缚。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青年是引风气之先的社会力量。一个民族的文明素养很大程度上体现在青年一代的道德水准和精神风貌上。”[3]于社会、民族如此,于家庭亦是如此。党员这一主体则是国与家联结的桥梁。所谓修身齐家而后治国平天下,党员干部的家风关系着党风、政风。从种种腐败案件看,家风败坏往往是领导干部走向严重违纪违法的重要原因。唯有在家庭中就培养起正确的价值观,才能在工作中坚守初心,不犯颠覆性错误。因此,家风是党员干部为官从政的必修课,青年党员为家风建设献策献力,义不容辞。
本研究基于新的历史语境,以问题为导向,对新时代青年党员在家风建设中承担何种角色、如何发挥作用等进行了研究,试图探讨新时代家风建设的主体选择和合理路径,为家风文化的现代性转化提供一些参考。
二、问题解读:新时代家风建设的历史语境
新的问题催生新的思想。厘清新的历史坐标下家风建设所面临的问题和挑战,能够为青年党员在家风建设中发挥作用指明方向、奠定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家风建设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新境遇,具体表现为传统文化与现代思想的交融、原有家风与新型家庭的碰撞以及家风建设与党风政风的交汇。
1.传统文化与现代思想交融
现代化与传统文化的冲突与融合,是家风文化传承、发展所面临的关键性问题。一方面,传统家文化中蕴含着许多智慧和思想。诸如“家和万事兴”“仁义礼智信”等理念都可以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稳定的道德基础和精神支撑。家庭成员在家风、家训、家法的相互规范与熏陶下,也逐渐养成了孝亲敬长、亲睦家齐、和谐处世、乐善好施的人文底蕴与民规社风。民众之间深厚的情感联结作为一种柔性的调适与引导,潜移默化地完成了敦风厉俗的目的,推动了农耕文明的进步与发展。另一方面,传统家风所遵循的基本伦理是“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一个家族的家风多代表其核心成员,即父亲的价值理想和道德追求。这些观念通过家规、家法、家训等形式呈现出来,用以规范引导其他家族成员的言行举止。父权不可侵犯,违背父权,即为不孝。子女的个人事务,从婚丧嫁娶到财产支配,无不由父亲决定,谓之“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在此不平等的家庭结构中,妇女、儿童等“弱势群体”缺失了对于家风建设的参与权和话语权,无法实现甚至无法找到自身的价值,这无疑是与近代社会所倡导的自由平等民主思想背道而驰的。随着生产力水平的进步,“被控制者”的自由意志不断觉醒,必然要从不平等的关系中解放出来,摆脱传统“父权”“夫权”家庭规范的枷锁,构建“以夫妻相互性爱和真正自由的协议为基础”的完全平等的新型家庭关系。
基于唯物史观,落后的社会生产决定了传统家风文化中不可避免地存在糟粕的成分,这些糟粕的成分本应随着生产力发展被舍弃,进而形成能够与现代社会共生共存的新时代家风文化。但事实却并不尽然,“父权至上”“夫妇有别”的观念至今仍在影响着其他家庭成员,女性家庭成员在家庭关系中仍处于不平等地位。在公共领域,女性与男性的地位渐趋平等;但在家庭这种私人领域,女性仍承担着料理家务和生儿育女的重任。联合国妇女署发布的题为《世界妇女进步:变动世界的家庭(2019—2020)》的报告显示:在全世界范围内,单身妇女的就业率低于三分之二,25~54岁已婚妇女的就业率略高于百分之五十,而已婚男子的就业率却高达百分之九十六。尽管妇女不断持续地进入劳动力市场,但妻子和母亲的角色显著降低了她们的就业参与率,从而减少了随之而来的经济收入和社会福利。观此可知,传统文化与现代思想的交融过程难免“水土不服”,家文化的发展并没有赶上社会现代化的速度,由此带来的后果是处于低位的家庭成员无法在家庭中满足自我发展、自我实现的需要,愈加厌弃其所处的家庭关系或索性拒绝进入婚姻,长此以往必然会动摇社会和谐稳定的根基。
2.原有家风与新型家庭碰撞
在社会结构的不断变化中,原有家风的价值理念与新的家庭结构和家庭模式产生碰撞,这一冲突表现在亲子关系、两性关系、代际关系等多重维度中。家庭结构是家庭的组建方式,即家庭成员之间较为稳定的关系和联系模式。家庭结构的变迁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宏观上包括国家政策、社会环境、文化生活等,微观上包括家庭收入情况、家庭教育和信仰、主要家庭成员的脾气秉性等。在不同历史时期、不同文化背景下家庭结构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对当时的家风理念产生了重要影响。传统社会中,家庭结构普遍庞大而复杂,五世同堂、枝繁叶茂的大家族是居主要地位的家庭模式。在人口众多、规模庞大的传统家庭结构下,家庭成员之间关系紧密,一个社会个体往往不是以个人身份,而是以一个家族成员的身份参与社会活动的。家族利益凌驾于个人利益之上,家庭成员的婚姻选择、生育选择等都服务于家族利益的最大化。直到鸦片战争时期,内忧外患之下,家族成员数量急剧减少、居住离散化,频繁的战乱使得越来越多的大家族被拆分成多个小家庭分散在各个地区,自立门户,以宗法制为纽带的传统家庭结构随之解体。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计划生育政策的落地和女性经济地位的提高,家庭结构又呈现出新的特点。从规模上来说,成员关系简单的小型家庭形式已是大势所趋,几世同堂共居的大家族模式已然没落。自1982年第三次全国人口普查至今,家庭户人口规模持续下降,三辈及以上共居的家庭户数量逐年降低。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平均家庭户规模为2.62人,已跌破“三口之家”的最基本数量底线。从类型上来说,现代家庭结构在核心家庭的基础上又衍生出了新的种类,家庭类型相较以往更具多样性。单亲家庭、丁克家庭、同性家庭、单身家庭、留守儿童家庭等多种类型的新兴家庭结构层出不穷,致使人们的性别观念、婚姻观念和生育观念发生了巨大的嬗变。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和网络时代信息沟通的便捷化,现代人对婚姻和家庭的选择渐趋多元,也更能够承担起选择的代价。相比婚姻家庭,人们更加重视自我成长的需要和个性的解放,尤其女性人格获得了更多的独立和自由,有权利、有勇气推翻不利于自身完善的家庭结构。
家庭的功能不仅在于稳定,更在于发展。家庭结构的嬗变必会召唤出新的家风建设理念。原有家风文化所宣扬的观念早已不适应现代家庭结构的发展需要。新时代家风建设要积极迎合新时代家庭规模小型化、家庭类型多样化、婚姻关系平等化和家庭功能社会化的特点,革除与现代化发展相背离的成分,更加强调民主平等和为每个家庭成员提供继续发展的平台和支持,即成员能够在家风的引导下通过与亲人、爱人的互动去发掘“真我”的意义。唯有开拓创新,增添新的内涵使之不断趋于完善,家风建设才能更好地增强家庭成员凝聚力,构建稳定的内部环境。
3.家风建设与党风政风交汇
将教天下,必定其家,必正其身。新时代家风建设与党风、政风建设交汇,良好的家风是社会安定有序、国家长治久安的基础,党员干部的家风是党风政风的风向标。在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模式中,“齐家”是承前启后的重要环节。尽管儒学思想所依托的社会结构已然更迭,但其中所蕴含的家国天下意识对当代家风建设仍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经过改革开放四十余年的努力,中国已经拥有了实现更高目标的雄厚物质基础。然而,新时代家风建设是否做到了紧跟经济发展的步伐,却是值得商榷的问题。“精神文化创造是一定社会形态下自由的精神生产,是在一定的历史发展和特殊形式下按照精神生产的特殊规律进行的。”[4]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同时,个人主义、功利主义、拜金主义等社会思潮也相继涌现,一些家庭教育过分强调子女个人的成长成才而忽略了对其进行社会和国家责任意识的教育,甚至培养出了缺失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的精致利己主义者。一些“95后”“00后”从小浸润在“个人至上”的家庭风气之中,迷失了共产主义信仰,套在名缰利锁之中自我庸俗化,缺乏超越一己之利的人民情怀。这不仅丢失了传统家风文化中“家国天下”的优良传统,更是偏离了社会主义国家所坚持的集体主义原则和核心价值观。因此,谁来引导、如何引导家庭成员社会责任意识的培养是家风建设的重要方面。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家风问题,他多次阐述了良好家风的重要意义:“家风好,就能家道兴盛、和顺美满;家风差,难免殃及子孙、贻害社会。”[5]2021年6月30日,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等七个部门共同出台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的实施意见》,就做好家庭教育家风建设工作提出了深层次、宽领域的整体要求,将家风家教提升到了党政建设的高度。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再次强调,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需“加强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推动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提高人民道德水准和文明素养”[1]。“家”是“国”的底层逻辑,家风建设既关系到微观个体的幸福生活,亦关系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家风建设的目标应始终与国家大政方针保持高度一致,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随着国家发展进步不断解决新的问题、注入新的内涵。
三、主体力量:青年党员在家风建设中的角色成长
家风现代化,不仅要厘清问题、看清窘境,更要正确认识解决问题、冲破窘境的主体力量。虽然青年和党员的双重身份赋予了这一主体优势和责任,但是青年党员不是天生就能堪当家风建设的重任的。青年党员在角色成长的过程中武装了先进的理论,锻炼了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眼力和革故鼎新、开辟未来的魄力,才能最终以成熟的姿态加入并引领新时代家风的重塑与建构。
1.从继承者到创新者
青年党员是家风文化连接过去到未来的重要角色,其在成长过程中经历了从原有家风的继承者到新型家风的建设者的角色转换。继承者是青年党员的第一个角色,这一群体从家庭的“摇篮”中成长起来,家庭的烙印构成了青年党员的“初始状态”。家风作为一种“深层次结构”,其基因通常不会轻易改变,其中最基本最核心的价值理念会外化为“家规”“家训”“家戒”“家法”等形式,成为教化的资源,一代一代地不间断地传递、延续,口耳相传地保存下来,具有熏染影响、沾溉浸濡的重大意义。青年党员从小浸润在家庭长期形成的家风文化中,耳濡目染地接受父母或祖辈主导思想和意识形态的灌输和教化,家风的核心价值观在青年成长的点滴生活中积蓄、内化,最终成为一种具有稳定性的品格和气质,再以同样的方式传给后辈,流风余韵,代代不绝,如此便完成了这一代青年党员对家风理念的继承。伴随着青年党员知识、阅历的增加,其角色也在社会化的进程中逐渐由继承者转换为创新者,面对种种新形势新挑战新问题,青年党员在传递家风文化的过程中不再机械地“搬运”既有的原则和规范,而是会创新性地赋予其自身的价值选择和理想信念以适应时代的潮流和社会的发展。如面对传统家风中男主外女主内的婚姻分工、“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养儿防老”“传宗接代”等死板僵化的成规陈说,青年党员就会舍弃或加以改造,代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倡导的“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等现代性理念,使老一辈所创造的家风文化能够服务于当代家庭的和谐幸福,打上时代的烙印而具有生生不息的活力,如此便完成了从家风建设的继承者到创新者的角色转换。
2.从服从者到引领者
伴随着青年党员在成长中知识和阅历的增加,其自主性也在日益增强,在争取更多自由和尊重的过程中,青年党员的角色也完成了从服从者到引领者的转换。在传统家庭中,青年作为晚辈通常是服从者的角色。长辈德高望重,智慧丰富,受人尊敬,是家庭的领导者,拥有家庭中大小事务的最高决策权;晚辈则通常被认为是有待培养的年轻人,应当尊重长辈,向长辈学习。无论长辈行为决策是否得当,子女都要无条件遵从之。到今天为止,这一“顺从的和睦”仍是为很多家庭所接受的观念。因此,在家风建设中,作为家中晚辈的青年群体往往是缺少话语权的,只得作为服从者维护现有的秩序和法则。在这一单向度、缺乏民主性的伦理之下,家庭教育容易培养出或愚孝或叛逆的子女,也不利于青年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和独立人格的养成。进入现代社会,服从与被服从的家庭关系所赖以供养的社会基础已然变化。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家庭关系已经由以父权夫权为主转变为夫妇平权和亲子平权,要求所有家庭成员不论男女、长幼和辈分高低,权利与责任一律平等,由此为青年党员的角色转换奠定了基础。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教育不是长辈的断然命令和晚辈的恭顺服从,而是长辈和晚辈参与其中的紧张和复杂的共同精神活动。”[6]伴随着一个以信息多源、易得、可选为特征的后喻文化时代的来临,青年党员以其独特的直觉和敏锐迅速在认知环境不断扩大的背景中,在接受系统理论教育的过程中,知识储备日趋丰富、视野格局日渐开阔,具备了能与新型家庭关系相适应的现代家风思维。相较以往,青年党员更加注重成员之间的平等和尊重,也更加怀有摒弃陈腐观念、建设新型家风的勇气和智慧,他们逐渐从家庭的边缘走向中心,逐渐从服从者、参与者转换为家风建设的主导者和引领者,为家风建设树立起全新的榜样形象,指明正确的方向和道路,积极推进家风养成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融通,引领老一辈家庭成员理解、内化新时代所倡导的良好互动、互敬互爱的家风理念,在“后喻文化”下以正确的理念和价值引领父辈祖辈携手向前,共同创建和维系良好的家庭关系的形成,如此便完成了从服从者向引领者的转换。
3.从批判者到建构者
作为主体力量,青年党员从批判者到建构者的成长,是新时代家风建设实现从“破”到“立”的重要一环,也是青年党员角色成熟的最终环节。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当代青年思想活跃、思维敏捷,观念新颖、兴趣广泛,探索未知劲头足,接受新生事物快,主体意识、参与意识强,对实现人生发展有着强烈渴望。”[7]青年有着强烈的彰显个性和表达自我的需求,在大数据的影响下他们的视野更加开阔,信息搜集能力更强,善于独立思考,评判事物的标准愈加多元,反对来自外界强加的说教和灌输。青年党员在不断接受共产主义教育的社会化进程中会逐渐培养起与家庭中的既定法则和成员公知相疏离的“批判精神”,或批判抱残守缺的刻板规范,或批判故步自封的家庭成员。这种“批判”以求真、公正、反思为核心,既有积极作用也有消极影响,倘若以正确的价值理念采取正确的方式方法加以引导,就能够转化为新时代家风建设的合力而发挥重要作用。根据建构主义的基本观点,认知发展受三个过程的影响:同化、顺应和平衡。理论上讲,青年党员这一行为主体在“批判者”的角色中完成顺应的过程,而后能够再次建构认知体系,进入一个新的平衡状态。认知结构在从平衡到不平衡再到新的平衡的循环中得到上升和发展,形成闭环。在正确的理论教育和实践探索中,青年党员完成了对家风理念的不断“扬弃”,完成了对于家风认识的深化和从“立”到“破”再到“立”的成长,能够作为新家风的建构者不断对原有观念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将批判的力量转化为建构的力量,“淬厉其所本有”“采补其所本无”、发挥独特优势,开拓新的生存空间,使之适应当下的家庭结构和时代特征,“同这个民族、这个国家的人民正在进行的奋斗相结合,同这个民族、这个国家需要解决的时代问题相适应”[8],以建构起促进家庭和睦和社会稳定的“新型家风”,使家风文化拥有强大而持久的生命力。
四、路径选择:新时代青年党员在家风建设中的作用发挥
青年党员在家风建设中完成了自身的“扬弃”和角色成长,能够作为创新者、引领者和建构者为家风建设奉献自身。完成新时代家风建设的时代使命,还需要选取正确的路径,只有不断赋予家风建设新的内涵,才能使其拥有生生不息的活力。
1.加强自身建设,发挥榜样力量
家风建设离不开主体力量的发挥,青年党员是新时代家风建设的生力军,应不断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强化情感认同,激发内生动力,发挥榜样力量,进一步引领更多的群众加入到构建新时代良好家风的队伍中来。一是要加强理论学习,筑牢思想根基。广大青年党员应充分认识到,理论是基础,用理论武装头脑,不仅有助于提高党员干部政治素质,而且有助于跟上新时代,开辟新思路。首先,青年党员要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家庭观的基本思想,正确认识资本主义家庭的不平等本质和未来家庭的发展方向,厘清长幼伦理、两性婚姻、子女教育等家庭问题的基本逻辑,从根源上理解家庭建设是以人为核心的,根本价值追求在于成就每一位家庭成员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以此来强化政治认同,达到入脑入心。其次,青年党员也要认真研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家风建设的重要论述,明白“领导干部的家风,不是个人小事、家庭私事,而是领导干部作风的重要表现”[9],廉以修身,廉以齐家,以优良家风引领党风政风建设。二是要率先垂范,发挥好榜样的引领示范作用。青年党员既要主动借鉴传统家风文化、红色家风文化中的精髓,深刻领会其本质精神,带领、鼓励家庭成员学习践行古往今来优秀家庭的行为习惯和治家理念,又要积极推动新时代家风建设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结合,在“后喻文化”视域下向家中长辈普及新的家风知识、理念和讯息,增益其所不能,以自身的品质、修养、能力、习惯和作风为家庭成员带好头。结合家庭成员的特点制定符合党章党纪的家规并监督其严格执行,以身作则自觉抵制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通过对身边人的引领示范使得良好的家风在社会范围内辐射至更多家庭。
2.挖掘家风内涵,讲好家风故事
新时代家风建设坚持马克思主义家庭观,传承并发展了中华优秀传统家文化和革命前辈的红色家风,顺应了新时代党风政风建设的现实需要。青年党员应当充分挖掘其内涵,完善其体系,在新时代讲好家风故事。一是要继承优良传统,筑牢家风文化的根基。首先,青年党员是历史与未来连接的桥梁,要不断阅读经典典籍和文献,学习传统家风家训的内在逻辑和精神内涵,了解不同文明时期、不同社会背景下家规家训的产生、成熟和衰落,充分汲取传统家文化的精神养分,融入自身思考,实现古为今用;其次,青年党员也可以定期组织参观各地名人故居、家祠等,通过参观游览其建筑格局进一步深化对传统治家理念的认识和理解,组织集体诵读名人家训,汲取其精髓并观看家风家训主题的电视节目,集中分享自己的所学所思。此外,青年党员要重视传统节日的作用。中国人对团圆最为看重,传统节日以阖家团圆为主题,是感受、传承家风家教的良好契机。二是要讲好红色故事,锚定正确方向。红色家风文化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长期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实践中形成的家庭文明和习惯,传递着早期共产党人的治国、治家理念,是宝贵的精神财产。青年党员要自觉组建红色家风故事宣讲队伍,积极整合各高校、社科院、党校、党史和文献研究室等部门的相关资源,全方位、多渠道地征集红色家风史料、资料,不断充实红色家风“故事集”,如毛泽东的“不失原则,不搞特殊”、孔繁森同志的“两袖清风、忠心耿耿”、朱德同志的“立德树人、勤俭持家”等,都代表了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一以贯之的红色家风精神,展示了我们党动态的、不断发展的家庭教育文化。青年党员要认真学习、领悟先辈红色家风的意蕴和价值,以身作则,“把理想信念的火种、红色传统的基因一代代传下去,让革命事业薪火相传、血脉永续”[10]。三是要持续挖掘新时代家风建设的时代意蕴,将家风教育同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需要相结合。作为青年党员,应以时代引领为航向,洞悉现代社会的新变化,从而对症下药、有的放矢地推进家风建设的现代性转化。青年党员要密切关注日常生活,从点滴小事中收集、整理当代家风家教的典型事例,对身边的幸福家庭事迹适时加以凝练和宣传,树家风模范,引导人们见贤思齐;同时对不正家风加以警示和纠正,谨防由风及腐,覆水难收。
3.创新话语体系,提升传播效能
新时代家风文化的弘扬要紧跟时代的潮流,多维构建数字时代家风传播话语体系,创新传播路径和手段,让群众不仅“听得到”更要“听得懂”,真正实现家风文化“飞入寻常百姓家”。首先,青年党员作为党组织的“喉舌”,要发挥自身优势,将宏大的政治话语转化为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更加“接地气”的生活话语。众所周知,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战争年代能够把深奥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到工农群体中并使其理解、接受、认同,很大程度上归功于朴素生动的话语转化。如艾思奇所著的《大众哲学》,就是将晦涩哲学思想转化为了通俗易懂的语言和生动的案例,达到了唤醒群众、解放思想的目的。青年党员在传播家风文化的过程中也应如此,要摒弃“假、大、空”的口号式、说教式传播风格,避免理论传播的“孤岛化”趋势,政治话语、哲学话语要“入乡随俗”。青年党员要不断提高自身的宣讲能力和沟通能力,要善用直白易懂、干净利落的语言,善用生动具体、有趣活泼的故事和形象,让群众听得懂、愿意听。其次,如果用群众喜欢的文艺节目形式把新的家风理念讲出来,则更容易被接受,更容易入脑入心。青年党员要充分利用好学校、社区等场域,用家风故事宣讲会、家风模范分享会、情景剧活动、观影活动等具有广泛参与性的方式,激发更多人了解、参与家风建设的兴趣,实现新时代家风文化感性化、大众化发展。最后,青年党员要充分利用现代互联网技术和新媒体平台,将家风文化资源以数字化、信息化的方式保存下来,以动漫、短剧、小视频和文创产品等新的数字化方式传播出去。家风文化传播是一个理性话语与感性话语融合使用的过程,蕴含着感性意识形态的图片、声音、动画、视频和各种象征符号相比于纯粹的文字更容易引起受众的价值和情感认同。青年党员对大数据时代下新鲜形式的适应性更强,要学会创新形式、用活各种资源来推动家风文化走进千家万户,以达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传播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