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安徽慈善公益事业研究》评价
2023-06-07赵辉
赵 辉
(淮阴师范学院 图书馆,江苏 淮安 223001)
2021年底,明成满教授的专著《近代安徽慈善公益事业研究》(以下简称“明著”)由广陵书社出版。此成果受到安徽省2014年社科基金项目“近代安徽佛教的慈善公益事业研究”(AHSKY2014D60)和江苏社科英才人才项目“近代安徽慈善公益事业研究”(苏宣发[2019]18号)两个省级研究项目的资助。除绪论和结语外,全书分为七章,共40万字。笔者细读此著,有如下感受。
一、加强了区域慈善史薄弱环节的研究
目前,慈善史研究是史学界的研究热点之一,出现了大批研究成果。这些成果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对慈善组织的个案研究,明清以来尤其是近代时期,慈善组织在中国社会大量出现,这些慈善组织成为慈善史学者的关注重点。二是区域慈善史研究。中国地域辽阔,各地的自然条件差别很大,由此而带来的各地经济社会发展状况有很大的不同。社会史研究倡导“眼光向下”,各地经济社会发展的差异使得社会史在区域研究方面大有可为,因此近年来区域慈善史就成为社会史研究的重点之一。
区域慈善史,是指某个特定地域范围内的慈善事业发展史。自秦统一以来,大一统始终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在这种历史背景下,中国各地慈善事业的兴起和发展往往具有一定的共同性;又由于各地自然条件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差异,各个区域的慈善事业发展又存在着自身的特殊性,对慈善事业区域发展特殊性的探索正是区域慈善史研究的魅力所在。基于此,区域慈善史与全国性慈善通史不同,它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和功能。
近年来,学界对区域慈善史的研究取得了不少专著成果。关于江南地区的,有黄鸿山《中国近代慈善事业研究:以晚清江南为中心》,王卫平《清代江南地区慈善事业谱系研究》。江苏的有王国权《淮安慈善人物》。浙江的有陈家桢、周淑芳《大音希声:宁波慈善文化》,《鄞州慈善志》编纂委员会《鄞州慈善志》,《浙江慈善志》编纂委员会《浙江慈善志》,施敏锋《湖州慈善史》,王春霞、刘惠新《近代浙商与慈善公益事业研究(1840-1938)》,孙善根《民国时期宁波慈善事业研究(1912~1936)》。山东的有蔡勤禹、张家惠《青岛慈善史》,王林《山东慈善史》,泰安市慈善总会《泰安慈善志略》,赵宝爱《慈善救济事业与近代山东社会变迁》。上海的有李国林《民国时期上海慈善组织》,唐忠毛《中国佛教近代转型的社会之维:民国上海居士佛教组织与慈善研究》。北京的有王娟《近代北京慈善事业研究》,袁熹、杨原《近代北京慈善与公益事业》。天津的有任云兰《近代天津的慈善与社会救济》,王纪鹏《民国时期天津慈善社团研究》。湖南的有周秋光《湖南慈善史》,向常水《民国北京政府时期湖南慈善救济事业研究》。湖北的有黄永昌《传统慈善组织与社会发展:以明清湖北为中心》。陕西的有李喜霞《明清以来陕西慈善事业资料汇编》,陈国庆、安树彬《近代陕西乡村生活变迁与慈善事业》。福建的有王尊旺、李颖《医疗慈善与明清福建社会》,陈金土《李五的慈善之路》。澳门的有黄雁鸿《同善堂与澳门华人社会》。此外周秋光《中国近代慈善事业研究》对近代中国的华北、华东、华中、华南、东北、西南、西北和港澳台地区的慈善公益事业进行了研究。
从以上所列可以看出,目前学界已出版的关于区域慈善史研究的专著有近30部,涉及到10多个省市地区。对于安徽这样一个中部大省,尚无系统的慈善史研究成果。关于近代安徽慈善公益事业的研究,学界仅有少量论文成果,这些论文除了不能系统、完整揭示近代安徽慈善公益事业的面貌外,还存在着以下不足。
第一,在史料采用上,已有成果采用的史料主要有两类,一是安徽地方志材料,二是近代安徽慈善界知名人士的年谱文集;对近代安徽慈善公益信息相当丰富的另两类史料却较少使用,一是近代安徽慈善公益团体征信录,二是近代报刊资料。
第二,在研究内容上,学界对近代安徽慈善公益事业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近代安徽慈善人物上,如赵朴初、高鹤年、吕碧城等,而对近代安徽慈善公益事业兴起和发展的背景、慈善公益团体、慈善公益思想、慈善公益资金、慈善公益内容等方面的研究较少或基本没有;从慈善团体上看主要集中在安徽省红十字会,而对其他种类众多的传统善堂善会、佛教慈善公益团体等类型的慈善公益团体则基本没有涉及。
第三,在研究方法上,已有成果所采用的方法比较单一,多是就事论事,没有采用多维度的研究方法。主要表现在,很少综合运用历史学、社会学和宗教学的方法进行研究;没有将近代安徽慈善公益与当时其他地区慈善公益进行比较,没有将近代安徽慈善公益与传统慈善公益进行比较;没有注重考察近代安徽慈善公益事业与变迁中的当时社会主要因素间的关系。
明著克服了以上不足,充分使用近代报刊资料以及近代安徽慈善公益团体征信录等多种史料,综合运用历史学、宗教学和社会学的方法,对近代安徽慈善公益事业兴起和发展的背景、慈善公益团体、慈善公益思想、慈善公益资金、慈善公益内容等进行了全面的研究。
二、研究内容详实丰富
明著以近代安徽的慈善公益事业为研究对象,从政治、经济社会和思想文化等三个方面分析了在动荡转型的社会背景下,近代安徽慈善公益事业与近代安徽社会变迁的关系。明著重点探讨了近代安徽慈善公益资金来源、活动内容、组织团体、慈善思想、特点和评析等。具体来说,全书内容分为这样几个部分。
第一部分,近代安徽慈善公益事业兴起和发展的社会背景研究。本部分内容为第一章,从政治、经济社会和思想文化三个方面展开。在政治方面,晚清民国时期政府出台了一些管理各类慈善公益团体的法律法规,为近代安徽慈善公益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政治保证。从清末开始的庙产兴学运动给安徽佛教以沉重的打击,使安徽佛教界感觉到有灭顶之虞,这是近代安徽佛教界兴办慈善公益事业的直接原因。在经济社会方面,认为近代安徽民间慈善公益事业之所以有了较大发展,主要在于这一时期安徽的各种灾害很多且政府的救灾行动软弱无力,近代安徽慈善公益事业发展的物质基础主要包括近代民族工商业的发展,近代通讯、交通和传媒的发展。在思想文化方面,明著认为近代佛教变革的思潮和安徽基督教的发展对近代安徽慈善公益事业的发展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第二部分,近代安徽慈善公益思想研究。本部分内容为第二章,具体包括郭介梅和段祺瑞等人的赈灾济贫思想,江谦等居士的佛教对于维护世界和平重要性的思想,安徽佛教界对于兴办慈善公益事业重要性的认识,佛教的救国救世的思想、戒杀护生和廉俭救国思想等。在亡国灭种的紧要关头,安徽佛教界形成了奋起抗争的抗日救国思想,佛教界的抗日救国思想是近代安徽慈善公益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此外,还包括赵朴初及皖省苦儿院创办人的慈善教育思想等。
第三部分,近代安徽慈善公益资金研究。本部分内容为第三章。通过研究可知,近代安徽慈善公益事业的资金来源包括商人捐款、宗族人士捐款、会员捐、寺庙捐、寺庙自有田产收入、慈善团体的自办工厂和开荒收入等。近代安徽慈善团体采取刊登启事、讲经说法、派员劝募、为捐者设禄位或莲位、赠以荣誉称号、登报致谢等多种方式促进募捐。近代安徽慈善团体的非捐款收入包括官府的津贴和补助、慈善团体的自营收入、区域统筹等。对募捐资金的监管包括三个层面,即慈善团体的自我监管、法律法规的监管、捐款人和社会各界的监督。
第四部分,近代安徽慈善公益团体研究。本部分内容为第四章。近代安徽慈善公益团体种类丰富,数量较多。从慈善公益团体的主办者来看,包括传统善堂善会、宗教组织兴办的慈善团体、宗族人士主办的慈善团体和社会人士兴办的慈善团体。从所从事的慈善公益事业内容上看,可分为综合性团体和专门性团体。从存在时间的角度看,可分为常设性慈善公益团体和临时性慈善公益团体。
第五部分,近代安徽慈善公益内容研究。本部分内容为第五章和第六章。第五章主要研究了近代安徽的慈善教育,慈善学校有普通小学、佛化小学、平民夜校、平民学校和佛学院等,还阐述了江谦等居士的教育改良思想。在社会教育层面研究了安徽佛教界人士走进监狱宣扬佛法的情况及其效果。第六章主要研究了近代安徽的慈善医疗和救护、赈灾济贫、农赈和以工代赈、护国卫教、戒杀护生、施棺掩埋、农禅工禅等慈善公益事业。
第六部分,近代安徽慈善公益的评价。本部分内容为第七章,从促使经济恢复与发展、促进医疗卫生等社会事业的发展、推动教育事业的发展等方面介绍了近代安徽慈善公益事业的历史作用,指出近代安徽慈善公益事业比较落后的特点,并从近代安徽的经济比较落后等方面分析了其原因。近代安徽慈善公益在慈善理念上从单纯救济转为教养兼施,在慈善目的上从积德行善转到服务社会,在运作程序上近代的制度意识比较明显,这些都说明了近代安徽慈善公益事业由传统向近代转型。此外,近代安徽慈善公益事业还有分布区域广泛性和不平衡性并存、参与社会阶层广泛、官方色彩明显等特点。
三、创新特色明显
明著着重弥补学界已有研究成果的不足,创新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在资料使用上,明著综合运用近代报刊、征信录、地方史志、档案史料、政协文史资料、年谱文集等多种类型的史料,以求最大程度还原近代安徽慈善公益事业的本来面目。在这些史料中,学界较少利用的近代安徽慈善团体征信录和近代佛教报刊资料是本研究的重要史料。值得一提的是,本研究使用的徽商会馆公所类征信录是徽商慈善公益活动的原始档案材料汇编。遍及全国多地的徽商建立了作为慈善公益机构的义园善堂和会馆公所,这些征信录全方位展示了义园善堂和会馆公所的兴建过程、运行机制、经费收支、管理体制等多方面的情况。这些资料除了帮助我们了解徽商的慈善公益活动外,还反映了多方面的信息,如徽商的商业网络和商业经营状况、徽商与当地民众和官府的互动关系等,使人们更加重视这批文献在政治史、社会史、商业史、教育史等方面的研究价值。
第二,在研究内容上,明著克服前人零散研究的不足,对近代安徽慈善公益兴起和发展的背景、慈善公益思想、慈善公益团体、慈善公益内容、慈善公益的评析等方面进行系统全面的研究。通过研究,探讨社会变迁与近代安徽慈善公益兴起发展之间的关系,上述问题前人大都基本没有涉及。
第三,在研究方法上,明著克服多数已有研究成果就事论事的不足,将研究对象放在近代社会变迁的时代背景中考察,将近代安徽慈善公益与传统慈善公益进行比较,将近代安徽慈善公益与其他省区慈善公益进行比较;综合运用历史学、宗教学和社会学的方法进行研究。
目前,在区域慈善史研究中,许多学者将目光仅仅局限于本区域内部,对于本区域的慈善史料搜集得非常全面,但往往忽视本区域慈善事业与全国慈善事业发展整体情况以及其他区域之间的比较研究。明著则为试图改变这一研究现状做出了可贵而有益的探索。作者在阐述近代安徽慈善公益事业特征时,将近代安徽慈善公益事业与同时期上海的慈善公益事业进行了比较,认为与上海相比,近代安徽慈善公益事业具有慈善事业的总体水平相对落后的不足,并从地理位置、人文因素、经济条件等方面分析了形成这一状况的主要原因。
第四,在理论提升上,揭示了近代慈善教养兼施的特征。在古代社会,慈善救助主要由政府承担,民间慈善组织积极参与,处于辅助和补充的位置;传统社会的慈善“重养轻教”,属于消极救助,而近代社会的慈善“教养并重”,属于积极救助,特别是慈善教育可视为慈善理念的一种超越。明著认为,慈善理念的这种转型在近代安徽慈善事业中也有明显的体现:慈善手段从单纯救济转到教养兼施;慈善目的从积德行善转为服务社会;运作程序上制度意识比较明显。在转型时期,许多慈善公益团体如徽宁医治寄宿所成为传统与近代的复合体。
第五,在学术视野的拓展上,不仅仅考察近代安徽知名士绅、官员、富商等精英群体的慈善活动,也注重探讨长久以来被历史风尘掩埋的“平民慈善”现象。慈善史记述不能忽视平民慈善群体的存在,近代以来,报刊杂志、慈善组织征信录等材料刊载了大量的慈善活动信息。明著通过细致的史料发掘为我们展示了近代安徽平民慈善的状况,对安徽各地红十字分会扩充会员的情况进行了探讨。中国红十字总会于1912 年通过《中国红十字会章程》,要求各地分会积极吸收新会员,扩大会员队伍。依据《中国红十字会章程》的规定,加入中国红十字会的捐款门槛较低,只要捐钱一元即可入会。在这种情况下,安徽各地分会开始广纳会员,安徽红会会员数量,尤其是中下层会员人数逐步增多,日趋大众化,会员队伍扩大。通过参加红十字会,安徽更多平民参与了慈善公益活动。
综上所述,明著研究内容详实丰富,在资料使用、研究视野、研究方法等方面都有明显的创新,作为此领域的第一部专著,对于安徽慈善史研究有开创之功,加强了区域慈善史薄弱环节的研究。但不可否认,该著也存在着一些不足。其一,在史料搜集方面,对近代安徽有些慈善组织史料的搜集有待于进一步完善。例如,对于近代安徽宗教组织的慈善史料,明著使用佛教组织的慈善史料较多,而近代安徽的基督教、伊斯兰教及其他宗教组织的慈善史料较为缺乏。此外,明著所使用史料从时间分布上看,多是民国时期的史料,民国之前的近代史料较少使用,这就不利于从整体上把握近代安徽慈善公益事业的总体状况。其二,在区域比较方面,明著仅仅将近代安徽慈善事业与上海做了比较,虽然说这一比较是需要的,但总让人感觉到两者不是最佳比较对象,因为上海毕竟是近代最早开放的地区,是近代中国经济文化最发达的地区,安徽与之相比,多方面条件有很大的差距。如果选择另一个中部省份(如湖南)与安徽相比,这样的比较可能更有意义。希望作者在今后的研究中能避免不足,取得更优秀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