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状与对策:新时代培育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问题探析*
2023-06-07谢嘉梁李芬芬
谢嘉梁 李芬芬 朱 雪
(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 浙江 杭州 310018)
一、引言
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并由后来的马克思主义者继承并不断丰富和发展的关于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全人类彻底解放的造福人民的科学理论,是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伟大认识工具”,是我们洞察时代大势、把握历史主动的强大思想武器。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就是指大学生全面了解、深度学习、准确认知、精细掌握、高效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的程度和水平,以及在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中主动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科学分析和合理解决复杂现实问题的意识、技巧与能力。
大学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生力军,高校必须重视和保障、推进、落实对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的培养工作。高校是新媒体场域下社会意识形态斗争的主阵地和主战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培育与提升新时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的关键课程。
深度开展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问题研究,是新时代大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迫切需要,是稳步提升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和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获得感、幸福感的必然选择,能为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提供有力保障,有助于促进当代大学生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二、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的现状分析
根据我们的调查了解,大学生每周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时间因专业、年级、兴趣、高校类别、政治面貌的差异有着较大的差距,总体上文科类大学生的学习时间明显长于其他学科类学生;大学生研读相对较多的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主要有:《共产党宣言》《资本论》《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德意志意识形态》《自然辩证法》《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剩余价值理论》《反杜林论》《黑格尔法哲学批判》《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论犹太人问题》《神圣家族》《哲学的贫困》《中国革命和欧洲革命》《法兰西内战》等;大学生参加课外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活动的主要途径包括学校、学院统一安排组织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学术讲座和报告会,在图书馆自学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和党在不同历史时期的经典文献,参加学生社团组织的各类理论竞赛活动等。
通过认真地调查分析,我们认为,新时代部分大学生缺乏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和理论自觉,其重要原因在于长期忽视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和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当前,部分大学生忽视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和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突出地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课前课后主动阅读思政课程教材的情况比较少见,甚至有的学生从不主动阅读,上课不带书本的情况也是时有出现;第二,上思政课时“坐后排”现象比较突出,与上专业课和英语、数学课时的情景有较大差异;第三,上思政课时“抬头率”不高,玩手机现象比较普遍和严重;第四,存在一定的逃课率,利用思政课时间干其他事的情况也比较常见;第五,部分学生上交的思政课作业存在一定的抄袭现象,有的学生干脆直接从网上下载;第六,思政课堂上学生和老师的互动性不高,有的学生对老师所提问题不置可否或胡答一通,使得课堂气氛尴尬或引得学生哄堂大笑;第七,课外自觉阅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学生人数极少,图书馆马列类书籍借阅量相对较低。对于存在的这些问题,我们必须予以高度重视,并努力设法解决。
三、培育与提升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的基本思路
培育与提升新时代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理论自觉和理论自信,必须加快建设一支数量可观、视野开阔、思维敏锐、思想过硬、基础扎实的中青年马克思主义理论家队伍,充分激发和广泛调动广大年轻理论工作者的工作热情和责任担当,从而不断增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学术性和系统性;必须深入探究全球化和新媒体语境下马克思主义理论网络传播的有效路径及一般规律,充分发掘与集成整合线上线下的丰富资源,不断创新和开拓延展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传播载体及辐射范围;必须严格遵循“课程思政”的建设要求和教学规律,优化与加强新时代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深度强化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群建设,理直气壮地大力宣传与推广普及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充分发掘与精准阐释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性和真理性;必须始终遵循大学生思想思维特征与心理发展规律,充分发挥经典影视作品及优秀音乐作品在培育与提升新时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和理论自信中的突出作用;必须探寻和把握有力抵御西方不良社会思潮消极影响的应对之策;必须高度重视培育形成社会、学校、家庭、个体“四位一体”协同教育的立体网络和整体合力。
四、结语
马克思主义是一个博大精深、与时俱进、开放包容的科学理论体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不下大气力、不下苦功夫是难以掌握真谛、融会贯通的”。新时代的大学生肩负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荣历史使命,尤其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理论自觉和理论自信。
以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紧密结合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从理论、历史及实践三重维度深度展开对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问题的理性研究,深入探讨和准确把握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的生成机理与提升理路,是新时代广大专家学者尤其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紧迫任务与重大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