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桐城派文人的群体研究

2023-06-07叶当前

关键词:方氏姚鼐桐城派

叶当前

桐城派作为一个延续时间长、人数规模大的散文流派,有一个师门薪火传承、文人群体聚集而不断建构的过程。桐城派研究本身就是文人群研究,但从不同角度划分桐城派内部次群体,在比较中凸显桐城派发生、发展的嬗变特征,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刘声木《桐城文学渊源考》分卷撰述师门文人小传,依次专记师事及私淑归有光、方苞、刘大櫆、姚鼐、张惠言、恽敬、吴德旋、姚椿、梅曾亮、方东树、李兆洛、张裕钊、吴汝纶、朱仕琇、鲁九皋等人的弟子,便在桐城派内部划出15 个师门文人群。吴闿生编《吴门弟子集》选录吴门弟子创作,展示了同门文人的文学特点。师徒授受时间交集明显,同门受学同质化特征鲜明,同门群是桐城派群体研究的重要对象。林岗《“姚门四弟子”考》考辨“姚门四弟子”的姚莹与曾国藩两说,黄霖《论姚门四杰》在鸦片战争的时代语境中发掘近代桐城派第一代代表人物的文学思想,柳春蕊《晚清古文研究——以陈用光、梅曾亮、曾国藩、吴汝纶四大古文圈子为中心》以空间与师承相结合论述晚清四大古文圈子等,便是桐城派师门文人群的重要研究成果。

汪孔丰《麻溪姚氏与桐城派的演进》从桐城麻溪姚氏家族文人与桐城派的交集入手,勾勒出桐城派姚氏家族代际传承的文人群。宋豪飞《明清桐城桂林方氏家族及其诗歌研究》全面考察明清桐城桂林方氏文人诗歌,为桐城派方氏文人群的研究提供了文学背景。周成强《明清桐城望族诗歌研究》在对桐城望族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梳理桂林方氏、麻溪姚氏、桐城张氏、左氏、马氏等家族代表文人的诗歌创作,还在家族诗人群中总结出方氏女性诗人群、张英父子诗群等小群体,对桐城派群体研究有一定的参考价值。近十年来,桐城家族研究的学位论文亦不在少数。家族文学研究时间跨度长,作为流派群体研究的一个向度,仍有较大空间。但以血缘关系构筑的文人群,必然存在代际阻隔、时间断裂现象,家族文人群的异质化、变异性难以避免。如何抓住时间交集建构桐城派家族文人群,是一个值得深入思考的问题。

桐城派文人籍贯范围、活动区域都大于桐城,新城桐城派、徽州桐城派、湘乡桐城派、粤西桐城派等便是如此。按籍贯划分桐城派文人群体或按区域考察桐城派文人活动,便很有必要。桐城派的地域传播研究不乏上乘之作,桐城派文人的时空分布已有初步统计,桐城派文人活动较多的书院空间也是学术界关注的重点。桐城派的文学空间很丰富,无论是城市空间,还是建筑空间,必然容纳大量人物往来,是桐城派文人交往的物质载体;而经典化的空间被意象化以后,又是诗文作品中的共同符号,成为联结文人群体的纽带。故以文学地理学的方法探索特定时空中桐城派文人的文学活动,是桐城派文人群体研究的一个有效手段。

本期刊出的一组论文,研究对象是姚鼐及其弟子,对照起来读,可以视作姚门群体研究。《桐城派的另一面:姚鼐舆地之学初探》集中考察姚鼐舆地学著述、舆地研究方法与遵循原则,开辟了姚鼐学术史研究的一个新视角。《管同从学姚鼐考》考证管同结识姚鼐、管同入钟山书院、管同正式从学姚鼐三件史实,考订时间顺序,可以算作师徒文人群的研究。《方东树〈书林扬觯〉论》属于专人专书研究,试图从一个侧重还原方东树的学术思想,揭示方氏人格品质,可为姚门弟子的思想共性研究作参考。当然,本期论文并没有文人群体上的关联,如果将文人交游、文本阐释与文人群体结合起来讨论,桐城派研究将呈现一种什么样的景象,值得期待。

猜你喜欢

方氏姚鼐桐城派
作为礼物的书籍:姚鼐赠书与桐城派的流传
桐城派的山水书写与文脉传衍
乾嘉诗坛“混江龙”姚鼐
周作人“桐城派”批评之梳理与反思
融通诸体的桐城派文学理论
佛禅老庄思想与姚鼐文学创作
头皮针配合传统体针治疗梅核气临床疗效观察
疏逸文气 清雅超然
方氏·瓷盘置景
方氏·瓷盘置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