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运动休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问题与路径探索
——对大连海洋运动休闲产业的调查与分析
2023-06-07单福彬程金阳
单福彬,程金阳
(渤海大学 1.旅游学院;2.海洋研究院,辽宁 锦州 121013)
党的二十大对文化和旅游工作作出重大决策部署,为我国文旅产业发展指明前进方向、提供根本遵循依据。我国的“十四五”规划中,明确提出“坚持陆海统筹,发展海洋经济,建设海洋强国”。海洋旅游作为海洋经济的重要构成,在丰富海洋产业、培植海洋文化、拉动海洋经济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海洋运动休闲产业是以海洋为空间,将自然资源、生态环境、海洋文化、海洋产业、居民生活等与体育元素相融合,为广大公众提供具有多重价值的休闲产品和服务的经济活动。海洋运动休闲产业作为融合性产业形态,既是海洋旅游拓展的新方向之一,也是促进公众运动健身、健康休闲的新举措。深圳、三亚、宁波等一些海洋旅游优势地区正积极发展海洋运动休闲产业,涌现出“深圳拓极水运动欢乐海岸”“三亚崖州湾海洋休闲运动公园”“宁波欢乐滨海乐园”等知名的海洋运动休闲目的地。海洋运动休闲产业高质量发展,需要优化产业的发展环境、提升经营主体的市场活力[1];开发多样化、功能性海洋运动产品,融合海洋文化价值[2];进行多维度营销、提升旅游地的知名度[3],同时,也需要专项资金的投入,并加强海岸与海洋环境整治和生态保护[4]。
大连位于辽东半岛最南端,三面环海,海域面积近30 000平方公里,海岸线绵延2 211公里。沙滩浴场、蔚蓝海水组成的山海风光让大连成为我国知名的滨海旅游目的地。老虎滩海洋公园、圣亚海洋世界、发现王国等主题公园,皇家加勒比、地中海邮轮、公主邮轮等海洋邮轮,以及海岛民宿、滨海餐厅、海滩休闲等业态,已经成为大连海洋旅游的主要业态。海洋运动休闲产业作为大连市积极拓展的旅游新业态、新模式,处于快速发展阶段。本文以大连为例,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借鉴现有研究成果,从供给侧、需求侧和发展条件三个维度总结海洋运动休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问题,通过比较分析和归纳总结探寻海洋运动休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路径。
一、大连海洋运动休闲产业发展现状
(一)各级政府积极规划产业发展
2021年9月颁布的《辽宁省“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提出将大连建设成全球海洋中心城市,打造世界级旅游度假区和国际知名海岛避暑旅游度假区[5]。2023年6月,《辽宁省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3—2025年)》出台,把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列入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重点任务。提出以大连市为龙头,以丹东、锦州、营口、盘锦、葫芦岛等滨海城市为支撑,发挥各市旅游资源优势,开发高质量避暑旅居、滨海休闲、海岛度假、沿海湿地系列旅游产品,推进滨海旅游设施升级和服务提效,建设“中国最北海岸”休闲度假旅游带[6]。沿海经济带六地市先后签订了《辽宁沿海经济带六城市协同推进优化营商环境框架协议》《辽宁沿海经济带六城市海洋环境保护、监测与治理合作框架协议》《辽宁沿海经济带六城市体育产业高质量协同发展合作框架协议》,提出要加快在人才、场地、资金、信息以及项目等资源的整合与共享等方面加强合作,共同推进辽宁沿海地区的滨海运动休闲区建设和协同发展[7]。
大连市作为辽宁沿海经济带的龙头,按照辽宁省委、省政府“一圈一带两区”战略决策部署,先后出台了《大连市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2021—2035)》《大连市文化和旅游发展“十四五”规划》《大连海洋强市建设三年行动方案(2022—2024年)》等规划,提出要深度挖掘大连的海洋文化和生态资源特质,推动文化旅游与一、二、三产业融合,加快发展滨海疗养度假、海洋体育运动基地、海洋旅游综合体等旅游新项目,构建完善的海洋休闲度假产品体系,着力打造辐射带动能力强的国家级海洋旅游目的地[8]。
为更好地贯彻落实国家海洋强国战略,全面完成在辽宁沿海经济带高质量发展中大连承担的“一核引领”重要使命,大连在积极推动海洋发展管理体制改革方面也走在前头。2022年大连市委成立海洋发展委员会,市政府设立大连市海洋发展局,市、区(市、县)两级党委成立海洋发展委员会,上下联动、协同作战的海洋统筹工作格局初步形成。大连市依托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积极筹建大连海洋旅游领域的项目库,加大海洋旅游的招商力度,重点推进长海县海岛旅游综合开发、甘井子区山海文旅休闲集聚区、老虎滩湾度假区、金石滩国家旅游度假区、南部海域文旅与渔业融合区等海洋旅游项目的开发和建设。
(二)知名景区成为产业集中地
大连作为我国知名的北方滨海旅游目的地,具有得天独厚的海洋资源。海上旅游是大连旅游独具魅力的重要部分,突出海上旅游特色已经成为大连旅游由观光型向观光度假转型转变的重要方向之一。目前,大连市海洋运动休闲产业尚处于探索发展阶段,主要集中在大连金石滩国家旅游度假区和小窑湾国际游艇中心等著名景区。
大连金石滩国家旅游度假区是1992年国务院批准设立的综合性旅游度假区,是国家5A级旅游景区,拥有国家地质公园、十里黄金海岸等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和资源优势,素有“东北小江南”的美誉。度假区内涵盖“潮玩沙滩、精致露营、海上运动、潮流商业”四大核心业态。2022年,金石滩旅游度假区接待游客658万人次。度假区内的“快乐海岸项目”由海南宁生旅游集团有限公司旗下趣玩水运动有限公司团队运营。该项目以其丰富的海岸旅游资源为依托,以海上主题公园形式,立足“四季皆旺季、昼夜有精彩、动静两相宜、老少可同乐”的发展理念,以“好玩、玩好、吆喝好”为标准,围绕“海、陆、空、水下”四维空间布局运动休闲项目。其中,“动感海上”项目涵盖海上拖伞、摩托艇、尾波冲浪、水上飞人等26种运动产品;“潮玩沙滩”项目包括UTV越野车、沙滩海骑、陆地冲浪、沙滩排球等运动产品。这些运动项目与休闲渔业海洋牧场、房车商业市集、海滩“阿拉伯神坑餐厅”“千里走单骑网红民宿”、滨海观光公路小火车、文化演绎、5D光影水幕秀等相配合,共同打造中国第一滩、第一海上运动嘉年华的品牌[9]。
由大连德泰控股有限公司和大连光伸企业集团有限公司共同投资约40亿元联合打造的大型海洋文化旅游综合体项目于2021年正式启动。其中,小窑湾国际游艇中心项目投资额10亿元,包括游艇俱乐部、游艇4S店、游艇码头、游艇泊位、游艇特色酒店、服务式公寓和国内首个室内立体游艇库等设施,项目建成后将成为集国际游艇中心、海鲜美食休闲娱乐、海洋牧场、海上运动休闲为一体的国际化的大连海洋旅游新地标。另外,海上运动休闲项目投资5亿元,项目围绕小窑湾海域,包含卧龙河、翔凤河及近海划定海域范围,兴建无动力帆船、皮划艇运动等绿色环保运动的基础设施,项目建成后将为面向普通游客的海上运动中心和专业水上运动的训练、教学和赛事基地[10]。
二、海洋运动休闲产业发展的现实意义
(一)适应公众休闲需求的变化
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休闲已经成为公众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内容之一。随着收入增长和休闲观念的变化,公众的休闲需求也发生变化,在层次上逐渐向前演进、类别上逐渐向外延伸,新的休闲需求不断衍生[11]。国家体育总局、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自然资源部、文化和旅游部等部门,也先后出台了多项鼓励海洋运动、海洋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政策和措施。在全民休闲消费升级和国家政策的双重驱动下,海洋运动休闲正从“小众”活动变成人人愿意参与、人人皆可参与的“大众”活动。摩托艇、帆船、皮划艇、冲浪滑水、海钓、水上三轮车、沙滩排球、沙滩足球等各类海上、海下、海岸的运动休闲项目正逐渐成为公众运动休闲的新选择。
集运动、时尚、休闲等功能于一体的海上运动项目正成为公众运动休闲的新热点。海洋运动休闲以海洋资源为依托,将运动、科技、文化、生态等元素融合,让运动、休闲与娱乐融为一体,让公众在参与中强身健体、愉悦精神。创新“海洋+”“运动+”,加快海洋运动休闲产业的发展,开发具有地域特色的海洋运动休闲产品,正是对新时代求新、求异、求质、求趣的运动休闲消费需求的积极应对。
(二)提升区域旅游产业竞争力
我国的海洋旅游正从最初的海洋观光、海滩休闲,向健康养生、体育运动、休闲度假、文化体验、娱乐表演、餐饮住宿等功能拓展。单一功能、单一产品的海洋旅游目的地已经难以吸引游客。多功能、多产品、生态化、休闲化成为海洋旅游发展趋势,打造涵盖滨海、海面、空中、海下的立体化海洋旅游产品,正成为海洋旅游目的地的发展所需[12]。海洋运动休闲作为海洋旅游的新业态、新模式,把区域内优良的海洋生态环境、自然资源、海洋文化和体育运动等特色资源汇集,以“海洋+运动”形式,把体育与旅游、文化、渔业等要素融合,实现“体、文、旅、康、养”深度融合发展,构建起“吃、住、行”到“游、购、娱”,再到“运、健、学”的完整的产品体系。
大力发展海洋运动休闲产业,拓展海洋旅游的产业链,不仅有利于推进区域文旅产业、运动休闲产业的结构优化和产品升级,培育区域海洋旅游经济的新增长点;更有利于促进旅游、体育、文化、餐饮等各类经营主体间的协同互促,以“联动”“抱团”的发展,实现“1+1>2”的效果。同时,发展海洋运动休闲,让海洋旅游由“浅水”走向“深蓝”,还可以拓展区域内海、滩、涂、岛、礁等资源的开发,提高资源的经济价值转化,打造海洋旅游的新动能,促进地区旅游经济增长。福建省的厦门、漳州、平潭,浙江省的宁波、舟山,海南省的三亚、万宁、陵水等地区,正成为海洋运动休闲的先行地区。
(三)促进海洋文化传承与繁荣
加快建设海洋强国,必然要求大力推动海洋文化的繁荣发展。海洋文化是人类在认识海洋、开发利用海洋的社会实践过程中形成的精神成果和物质成果,体现一个国家和民族关于海洋的思想、观念、态度、行为等[13]。它包含了与海洋生产、生活相关的民俗、信仰、文学、环保、航行、渔业、军事、商贸等各种文化形态。我国海洋文化历史悠久、丰富,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伴随着我国海洋事业的发展,海洋文化也获得了长足发展。精彩而厚重的海洋文化所蕴含的忘我情操、吃苦耐劳的品德、海纳百川的广阔胸襟、勇立潮头的冒险精神、放眼四海的广博胸怀、以苦为乐的奉献情怀、永不放弃的顽强意志,与海洋运动休闲有着“天然”的联系。
发展海洋运动休闲产业对促进海洋文化繁荣大有裨益。立足海洋文化的内在价值,创造出特色文化体验项目,公众在活动参与中,感受海洋文化的魅力,培育不畏困难、昂扬向上、积极进取、砥砺前行的精神。通过运动休闲活动,还可以传播海洋知识、提升民众的海洋意识,形成全社会关注海洋、保护海洋的良好氛围,有效提高海洋强国建设的软实力。同时,借助旅游开发,在充分展现我国海洋文化核心价值观的基础上,还可以推动海洋文化的创新与繁荣,建设服务于维护国家领土主权完整和海洋合法权益、服务于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服务于深化国际交流、服务于人海和谐发展的新时代海洋文化体系。
三、海洋运动休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问题
(一)消费市场亟待扩容提质
从“看海”到“玩海”,海洋旅游正在升级。游客对海洋运动的热情日趋高涨,越来越多的游客喜欢深度参与海洋运动。国家自然资源部发布消息称,2023年一季度我国海洋旅游市场复苏明显,春节假期,江苏、山东、浙江等沿海地区接待游客量同比增速均超20%。一季度,江苏、福建接待游客总人数分别为1.8亿和1.1亿人次,实现旅游收入2 400亿元和1 323亿元,同比分别增长54%、42.9%[14]。海洋运动休闲作为海洋旅游和体育运动产业发展的新方向和重要构成,对拉动旅游与运动消费具有重要意义。我国海洋运动休闲产业虽然已经显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但是仍然处在产业生命周期的初级发展阶段。消费的整体规模不大、消费层次不高、消费动能不足导致产业的规模经济远远没有形成。发展海洋运动休闲产业尚需进行长时间的市场培育,以达到理想的消费规模。
面对海洋旅游消费大众化、需求多元化和市场层次化的发展新趋势,深圳、珠海、厦门、三亚、青岛等沿海地区为拓展海洋运动消费市场,各展所长,纷纷出台针对性的政策和措施。在如火如荼的海洋运动休闲发展态势下,面对国内外竞争和游客需求,大连市要立足建设世界级海洋旅游目的地的定位,用积极有效的措施开发适宜的消费市场。坚持政府主导、企业跟进、精准营销、注重实效的原则,充分发挥现有优势,创新推广营销方式,对不同细分市场分别施策,巩固省内市场、拓展国内外市场,构建起大连海洋运动休闲的形象品牌。地方政府各部门要充分履行工作职责,加大市场监管力度,完善消费维权机制,着力营造诚信、安全的海洋运动休闲消费环境。同时,科学制定海洋运动休闲产品的价格机制,让海洋运动休闲成为公众“买得起”“玩得起”的海洋旅游产品和服务。
(二)产品供给亟待升级丰富
如果消费需求因为没有有效的供给而不能满足,或者说没有高质量的供给保障,就必须对产业的供给侧进行改革[15]。海洋运动休闲作为一个综合性产业形态,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在于以创新性的产品体系供给来满足消费者需求。既要求产品体系结构的合理,也要求供给的较高效率和稳定性。要保证产品供给有效,就要求产业具有普遍较高的创新能力。海洋运动休闲产业亟待用创新性的理念,开发具有地域文化特性、运动特性和广泛参与性的产品,给公众带来全新的、别具韵味的运动体验,增强公众的愉悦感、幸福感。
目前,大连海洋旅游仍以观光、休闲、娱乐为主,海岛康养、海上运动、海洋文化体验等新兴业态尚处于起步阶段,多元化的海洋运动产品开发和供给明显不足。海洋运动休闲的空间也主要以海滩为主,对海上、空中、海岛、海底空间内的运动项目开发明显偏少,运动项目也偏于简单。大连市要打造世界级滨海旅游度假胜地,关键在于以创新理念构建出具有北方海洋运动特色、彰显大连海洋文化特色的多元化运动休闲产品体系。除产品种类外,还应深入挖掘大连海洋文化的内在运动价值,推动文化、体育和休闲的融合,开发具有文化内涵的运动休闲产品,让游客在享受运动之美时陶冶心灵、涵养精神。这也是大连海洋运动休闲产业高质量发展所面临的产品供给困境。
(三)发展条件亟待健全完善
海洋运动休闲项目建设所需资金量相对较大,尤其是规模较大的项目。资金是海洋运动休闲产业发展所要解决的首要条件。要扩大海洋运动休闲产业发展规模、提高产业发展质量、增加产业效益,亟待加大政府投入,并积极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形成商业化投资与政策性投资并行的态势。海洋运动休闲产业发展所需人员构成复杂,现阶段专业人才的规模、结构和质量都难以充分满足产业发展所需,人力资源也是当前我国各地区海洋运动休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另一个制约条件。技术创新是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根本动力,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蓬勃发展为海洋旅游、运动健身等产业的创新发展提供了支撑。将各类新技术、新设备应用在海洋运动中,开发特色产品,打造高效便捷的服务,保证运动安全,这也是我国各地海洋运动休闲产业亟待完善的地方。
完善大连海洋运动休闲产业的整体条件,关键在于体制机制创新。要锚定大连海洋旅游的发展定位,以体制创新打破资源约束,优化资源利用和经营环境,强化科技、资本、人才、数据等要素的创新应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完善大连海洋运动休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条件。在政府层面,需要加快辽宁沿海经济带六地协同机制的落地,组建六城市海洋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联盟,加快人才、场地、资金、信息等资源的整合与共享,共同推进辽宁沿海运动休闲带的建设。建立大连市、县两级议事工作机制,加快形成上下联动、协同作战的统筹工作新格局。在服务层面,从提升服务品质和整体形象等环节入手,着力打造大连海洋旅游服务网,完善公共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设施。同时,加强创新型、应用型、技能型、管理型海洋旅游人才的引进和培养,为海洋运动休闲产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人力支撑。
四、海洋运动休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路径探索
(一)立足整体规划,合理布局产业格局
科学的顶层设计是海洋运动休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基础和依据。立足可持续发展,在区域海洋产业、旅游产业、体育产业,以及全民健康事业、海洋文化振兴等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整体规划下,做好本地海洋运动休闲产业的发展规划,高水平谋划产业发展战略。在区域内合理布局海洋运动休闲的发展区,构建产业链条和产品体系。在产业体系规划中要根据地区资源禀赋、基础条件,设计出特色运动、体育赛事、技能培训、体育研学、文化休闲等核心产品,以及住宿、餐饮、购物等配套产品。通过科学的规划与战略引导产业规范、高效发展,规避“野蛮生长”带来的风险。
2022年,大连市委、市政府将文化旅游产业列为全市支柱性产业,构建起“1+5+1”规划体系,推进文旅项目建设,补齐发展短板弱项,在全国、全球范围内不断打响“大连旅游”品牌[16]。以《大连市文化和旅游发展“十四五”规划》《大连市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2021—2035)》《大连市文化设施布局专项规划(2021—2035)》等各项规划为引领,立足大连文旅产业整体定位和空间布局[17-19],科学部署海洋运动休闲产业的发展。重点做好长海县海岛运动区、金石滩综合性海洋运动区两个先行区的建设;再逐步拓展到星海湾、金石滩湾、钻石湾三大湾区。推动产业快速、高效、稳定发展,加快形成产业发展的新格局。
(二)提高公众认知,拓展各级客源市场
体育旅游消费随着国民健康意识增强和旅游观念的转变,正迎来一次全新的升级。我国体育旅游市场正在以30%-40%的速度快速增长,远远高于全球体育旅游市场的平均增速。随着体育旅游消费群体扩容及消费需求的升级,海洋运动休闲产业正迎来高速发展良机,将为体育旅游和运动休闲产业带来更多红利。海洋运动休闲产业作为以海洋为载体的体育旅游形式,以其运动性、精神性、休闲性,高度契合当前公众对运动、健身、时尚、休闲、娱乐多元一体的要求。积极开发海洋运动休闲的消费市场,应立足产业发展定位、产品特点和消费环境,创新宣传推广策略,提高公众对海洋运动休闲的认知度,激发起公众参与热情和消费动机[20]。
大连的海洋运动休闲产业,既要应对国内外知名海洋旅游目的地的竞争,又要面临来自青岛和秦皇岛两个北方重要海滨城市的直接挑战。因此,它在市场开发中,首先要占领辽宁本地市场;在实践中,探索政府购买公共服务形式,试点直接发放补贴、全民运动积分、运动银行、发放消费券等方式,支持符合条件的景区向辽宁本地民众免费或低收费开放;以适度的公共消费,在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同时,释放消费潜力;积极开发吉林、黑龙江、内蒙古,以及北京、天津、河北、山西、甘肃等华北和西北地区的市场,再逐步拓展到东南亚地区;培育区域外游客市场,应注重推广渠道的选择,包括旅游线上服务平台、域区间政府合作、各类博览会,以及新媒体内各种新型宣传方式;对外宣传推广应彰显大连优良的海洋环境、淳朴的民风和独特海洋文化,突出大连海洋运动休闲产品的特点和独特价值。
(三)完善产业链条,提高产品供给能力
新时代,公众对运动休闲的需求不只局限于身体康健,还有心理愉悦、精神抚慰、感官刺激等要求。运动休闲产业跨度大,不只有运动体验、体育赛事、技能培训等,还可以立足运动,向观光娱乐、休闲度假、教育研学、音乐艺术、节庆活动、餐饮住宿、商贸购物等领域延伸[21]。海洋运动休闲是“运动+”“海洋+”的延展,是“旅游+”的融合升级。可找准与海洋运动的结合点,挖掘区域内海洋历史、海洋习俗、遗址建筑、非物质文化遗产等资源,以“运动+”形式拓展产业链条,向海上运动、运动表演、体育赛事、休闲娱乐、文化演艺、餐饮住宿等领域延伸。此外,依托海洋运动休闲产业,可发展器具装备及配件、服装服饰、防护用具的销售、租赁,以及运动技能培训、专业训练等产业。如此则可形成多元产业集聚、多种产业协同发展的产业生态系统。
大连市的海洋运动休闲产业在产品开发上,应立足于大连海洋资源的优势和气候环境特点,顺应各类市场群体的消费需求,充分借鉴澳大利亚昆士兰州黄金海岸、美国夏威夷海滩、巴西里约热内卢科帕卡巴纳海滩等全球著名的海洋休闲度假胜地,以及国内三亚、厦门、深圳、青岛等地区的成功经验,打造“看海、玩海、享海”的品类多元、特色鲜明、品质优良、适销对路的产品供给体系。实践中,要注重对体现大连特色的海洋运动休闲产品的开发,重点发展船艇体验型、海岛度假型、户外运动型、海空联动型、滩地娱乐型等产品类型。包括摩托艇、帆船、帆板等强身健体、调节身体机能类项目,海钓、滨海骑行等陶冶情操类项目,沙滩排球、低空跳伞等技能类项目。此外,基于整体发展定位和资源禀赋,可开发海滩运动、海上运动、海岛运动、海空运动等各类海洋体育赛事,发挥赛事的综合效益,做大体育赛事旅游的“经济蛋糕”。
(四)创新管理机制,推进资源高效汇集
海洋运动休闲产业涉及体育、文化与旅游、自然资源、海洋与渔业等多个政府职能部门,需要各类企业、社会机构等各类主体的参与,需要建立起高效的行政管理机制,提高资源要素的配置和利用效率。为此,需要统筹协调各级各类政府主管部门的职责,建立跨部门的协调推进机制,加强对海洋运动休闲的统一领导,营造“共建共治共服务”的管理与服务格局[22];推进商事制度改革,优化海洋运动项目审批与管理,加强体育赛事权利归属和收益保护的制度建设,推进水域航线划定、出海审批的便利化,全力破解产业发展中审批难、监管难的问题,为市场主体创造良好的准入和运营环境;着力突破政策瓶颈,探索政府主办、政府购买、合同外包、政府补助等市场化激励约束机制,充分发挥市场在公共产品供给中的作用,形成政府有作为、社会主体有活力的格局。
为完善大连市海洋运动休闲产业发展条件,政府应结合海洋强市建设的目标和海洋旅游发展的战略定位,根据海洋运动休闲产业规划,出台推进产业优化升级、促进市场消费的针对性政策,完善具体的行动方案和配套措施,有效引导资源要素聚集;积极探索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拓宽社会资本的发展空间,弥补当前产业发展的资金“短板”;有效运用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政策,推行公开招标、委托购买、公私合作模式等形式,引导社会资本参与产业发展和服务供给;利用辽宁省高等教育资源富集的优势,实施“人才引进工程”和“人才培养计划”,大力引进和培养海洋运动竞技型、技术型、管理型等高层次专业人才,建设新时代海洋运动休闲的人才队伍。更重要的是,政府要积极培育和引进海洋运动休闲的龙头企业,培育壮大各类行业协会和社会组织,增强大连海洋运动休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内生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