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青年教师培养的校本策略

2023-06-07贾宁

教书育人·校长参考 2023年4期

贾宁

[摘    要]青年教师的成长对于学校的可持续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针对影响青年教师幸福指数的关键因素构建培养体系,引领青年教师坚定职业信念、增强职业认同,突出“团队共建”理念,提升对学校的归属感,激发教师自主追求成长的欲望,让幸福成为看得见的生长力,为教师后续发展打下强有力的基础。

[关键词]幸福成长;强师德;提师能

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作为学校两大群体之一,作为“教”与“学”的主导者,教师对于学校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青年教师的成长是学校教师团队专业成长的重要基石,因此,青年教师的培养是学校的一项重要工作。做好这项工作,需要明确学校进行青年教师培养的基本理念。

一、青年教师培养的基本理念

青年教师培养的出发点是青年教师的成长,但是着眼点不能仅囿于此,应该与学生的成长、团队的提高、学校的发展紧密相连。实现这一点,需要基于三个关注,帮助青年教师找到自己的最近成长区,提高他们的归属感、内驱力、责任心、使命感,从而实现自觉、主动地追求成长。

(一)关注青年教师的全面成长

教育部公布的教师专业标准基本理念是师德为先、学生为本、能力为重、终身学习,教师的成长不仅仅是教学水平的提升,职业道德、理想信念、身心健康等都涵盖在内。坚持立德树人,教师的引领示范作用非常重要,学校针对青年教师的培养,一定要关注青年教师的全面成长,培养“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人师,坚持以德为先,注重青年教师学科教学和班级管理能力的提升,引导青年教师掌握正确的教育理念,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实现教学相长。

(二)关注教师团队的共同成长

学校的群体性特征,决定了每一位青年教师工作在各个层面的集体中,班级协作组、教研组、年级组的整体氛围深深地影响着他们。青年教师最初走上教师岗位,遇到的引路人非常重要。作为一位新教师,你必须找到一位指引你越过或避开职业道路上种种障碍的导师,才能生存下去。要找爱护你、关心你、不乏幽默感的人。如果你希望找到有时间陪伴你的人,那么就选择一位善于倾听,并且知道怎样做一位新教师的人。新教师像老教师一样,都能因为获得某位导师的支持而受益。[1]学校应该将青年教师个人的培养与整个教师队伍的建设紧密结合,建立梯队培养机制,浓厚成长氛围,激发成长活力。

(三)关注学校集体的长远发展

特级教师吴正宪说:“当一个教师把深深的爱、浓浓的情奉献给教育事业和学生的时候,将会享受到职业生命的最大快乐。”罗素认为:“真正令人满意的幸福,总是伴随着充分发挥自身的才能来改变世界。”教育作为培养人的一种特殊活动,教师只有通过发挥自身的能力去改变学生、发展学生,才能收获“真正令人满意的幸福”。发展教师才能成就学生,只有教师幸福,才能培育有幸福感的学生,只有教师幸福成长,学生才能健康快乐成长!学校在做发展规划的时候,一定要把青年教师的培养与学校发展紧密结合起来,把青年教师的成长作为学校发展的基石工程,找到他们成长的需求点,通过压担子激发成长的内在动力,借助搭台子给青年教师提供成长的平台,以青年教师的成长激活教师团队发展,促进学生成长,实现学校长远发展。

二、青年教师培养的校本策略

针对青年教师的培养,学校抓住青年教师发展的“关键期”,通过调研分析影响青年教师幸福指数的关键因素,围绕关键因素构建青年教师培养的整体框架,突出“团队共建”理念,抓住发展主线,依托互助工程,搭建成长平台,引领青年教师坚定职业信念、增强职业认同,提升对学校的归属感,激发教师自主追求成长,可以为教师队伍建设打下强有力的基础。

笔者所在的学校构建的青年教师培养的整体框架是,围绕一个核心理念——“幸福成长”,抓住两条主线——“强师德”“提师能”,依托两项工程——“青蓝工程”“青年教师成长联盟”,搭建三个平台——“常态赛晒”“教师读书坊”“白云论坛”,引领青年教师坚定职业信念、增强职业认同,突出“团队共建”理念,提升对学校的归属感,扎实奋斗,阔步前行。

(一)强化师德师风,为成长厚植根基

青年教师要干好教育工作,必须要有强烈而持久的职业理想,有很高的工作积极性。思想决定态度,态度决定行动,规范从教、追求进步、关爱学生、热爱学校,是青年教师成长的思想根基。

一是学规范,让成长有标准可依。将学年初的第一个月确定为“教学规范月”,通过培训会、座谈会、主题讲座等形式,组织青年教师学习法律法规文件,迅速适应学校工作,依法依规从教;组织编写《入职教师手册》,在学生管理、课堂教学、教学研究等方面对青年教师予以指导,为他们起始阶段的教育教学工作奠定基础;研究制定《教师教学工作常规》,帮助青年教师明确学校教学工作的具体要求,引导青年教师关注教学本身。

二是定规划,让成长有目标可循。组织青年教师制定三年发展规划,分析自身现状,分阶段制定发展目标和具体措施,用目标引领发展、激发动力;建立青年教师成长档案,记录成长痕迹,强化过程督促,通过管理把规划分解到具体工作实践中,促进目标逐步实现。

三是弘师德,让成长有榜样可学。学校通过开展“师德典型评选”“最美学科教师评选”等活动,树立宣传高素质教师楷模,对教师奉献教育的情怀给予褒扬和鼓励,为青年教师树立起身边的榜样,让他们明白自己的成长需要扎扎实实的付出,激励青年教师争做人民满意的好老师和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营造人人争先的氛围。

四是多关怀,让成长充满温度。信念和情感是支配和左右人们活动的精神力量,在青年教师的培养过程中情感上的关怀和鼓励非常重要。学校组织活动立足青年教师发展起点,充分考虑老中青的搭配,让青年教师有机会展现自己的风采;各种会议发言要有青年教師的身影,让他们有机会表达自己的心声;引导各科室、各学科组关注青年教师,及时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以肯定鼓励为主,开诚布公地指出解决问题的具体办法,帮助他们融入团队,在团队共进中实现自我成长。作为学校管理者,一定不要吝惜对青年教师的关心和鼓励,发现他们遇到困难时予以关心,抓住他们成长进步的闪光点予以鼓励,在感受到温暖的同时,青年教师的归属感和认同感潜意识里会逐渐递增。

(二)实施青蓝工程,让成长结伴同行

走上教师岗位,多数青年教师渴望在工作中体现自身价值、渴望得到学生、家长、同事的认可,但是往往会遇到一些问题:有的自我意识强、不能很好地融入团队,缺少归属感以及对教师职业的认同感;有的教育理念不明确、专业知识欠缺、不能很好地适应学科教学,特别是课堂管理做不好、课堂效率低;有的缺少沟通能力、不能采用恰当的方式和学生、家长交流,特别是遇到问题学生的时候、会感到很头疼……遇到问题不会处理、不能主动地请教他人,有时候会急于求成、盲目处理,结果适得其反,导致一蹶不振、消极应对,甚至动摇职业信念。这些时候,他们需要有针对性地指导和帮助,需要一个能够对自己细致指导、自己可以随时请教的人。每个人在成长的过程中,都会遇到影响自己的人,学校需要帮助青年教师在成长的关键阶段找到一个可以引领自己的人。美国的托德·威特克尔在《优秀校长一定要做的18件事》一书中提到:“尤其是在那些最优秀的教师的课堂上我才能时刻体会到学校的全部含义。于是我意识到,其他的教师也一定会在这里有所收获,应该让他们也走进这样的课堂。”[2]学校需要给青年教师创设这样的机会,让他们走进好的课堂,遇到优秀的引路人。

“青蓝工程”可以发挥骨干教师的“传、帮、带”作用,促进青年教师的快速提高与成长,形成学校的人才培养机制和人才梯队。在青蓝工程实施过程中,师傅教师主要做到“两个带”:一带职业态度,引领徒弟爱岗敬业、辛勤工作;二带职业技能,帮助徒弟提高学科教学能力、学生管理能力。徒弟教师做好“五个一”:每周师徒互听一节课,每周与师傅共同做一次教材分析,每月写一篇阶段教学反思,每学期上一节汇报课,每学年盘点一次收获。

“青蓝工程”的实施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准备阶段。召开师徒结对动员大会,宣布师徒结对名单,公布实施方案。第二个阶段是帮扶阶段。师傅教师与徒弟教师单兵教练,从一节课的知识点处理到整个学期规划、从“师徒同上一堂课”到“三课两评一反思”,从“立标课”到“对标课”,师徒教师互帮互学,共同成长。在这个过程中,学校跟进检查,量化打分。第三个阶段是总结阶段。学期末,徒弟教师公开汇报一学期的成长收获;学年末,学校根据考核方案总结活动情况,表彰优秀结对师徒。

“青蓝工程”的实施三年为一个培养周期,学校跟进检查、督促、总结,整合优化资源,建立师徒成长档案,形成体系并记录下老师们专业成长的点滴。活动的开展在促进青年教师专业成长的同时,带动骨干教师的自主发展,可以浓厚“团结协作、求实创新”的教学氛围,为学校教师队伍素质提升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组建教师联盟,为成长凝聚力量

学校可以选取青蓝工程实施过程中表现突出的教师组建青年教师成长联盟,以“学—思—研—行”为主线推进“十个一”工程:每学年为联盟成员订阅一本学科专业刊物;联盟成员每学期精读一本专业教育教学书籍;每学期上交一篇优秀教学设计;每学期上交一个精品教学课件;每学期上交一份优秀的自主命题设计;每学期撰写一篇高水平班级管理心得;每学期提供一节高质量的公开汇报课;每学年参加一次外出交流研讨活动;每学年在主题教研做一次中心发言人;培养周期内参与一项课题研究。

青年教师成长联盟作为青年教师自我管理、共同发展的组织,是从传统学科内部师徒带教向打破学科界限的团队共进式研修模式的转化,以跨学科为基础,以“任务驱动”为实施手段,对青年教师进行系列个性化打造和通识性培养。[3]在学校统筹下,成员教师轮值组织开展交流活动,在提升专业素质的同时促进青年教师管理意识的提高,跨学科的交流打开青年教师的思考空间,联盟团队的场效应带动身边教师的发展欲望。在这样的基础上引导教师勇于、善于改变自己,把有成效的优秀教师推向公众,借助公众期待促进其成长为骨干教师。

(四)依托常态赛晒,让成长阳光向上

一是晒常规工作,看一看谁做的实。每日巡课后立即公示、每周集体教研及时公示、每月常规检查立即公示、每学期组织一次全员晒课、每学年青蓝工程师徒结对效果量化公示,常态化的“晒”营造公平竞进的氛围,促进青年教师以阳光的心态积极投入工作。

二是赛教学技能,比一比谁做的专。定期举办青年教师硬笔书法、课件制作、教学设计、实验操作、主题演讲、课堂教学等比赛,提升青年教师专业技能。开展“争做‘四有’好教师”青年教师演讲比赛,引导青年教师从不同角度和层面阐释对“四有”好老师的理解,用“爱与责任”诠释对教育事业的忠诚和担当。开展青年教师“试水中考”主题教研活动,组织青年教师模拟参加本学科学业水平考试,交流考试心得;按照本学科学业水平测试要求,命制本学科模拟考试试题,提高青年教师的学科命题能力和教学研究水平。

(五)借助论坛平台,为成长答疑解惑

论坛是学校开展校本培训的一个平台,针对青年教师在教育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定期举办专题论坛,为青年教师答疑解惑。围绕“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绪”“如何做学生喜欢的老师”“如何和家长、同事相处”“如何让自己的穿着大方得体”“如何进行班级管理”等话题,组织骨干教师与青年教师共同讨论,论坛主题来自青年教师的提出、论坛内容服务于青年教师成长,论坛的持续系列开展可以及时解决青年教师遇到的困惑,帮助青年教师掌握促进工作的具体方法。从最初的聆听、借鉴,到逐渐的参与讨论、分享,参加活动的过程也是青年教师自我成长的过程。

(六)倡树读书习惯,为成长注入活水

陶行知先生说:“要想学生好学,必须先生好学。唯有学而不厌的先生才能教出学而不厌的学生。”如果没有教师的阅读,就没有教师的真正意义上的成长和发展。[4]书籍对青年教师成长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学校可以通过教育类书籍统一配备,专业书籍自主选择的原则,建立“青年教师读书坊”,引领青年教师自主读书,养成读书习惯。

组织老师们阅读《给教师的建议》《教学的革命》《核心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爱心与教育》《魏书生班级管理艺术》等专业书籍,围绕阅读的书籍组织召开“读书报告会”“好书推介会”;订阅《中国教育报》,让老师们了解国家教育大政方针,关注国家教育发展的最新动态,学习国家教育最新思想,为教育教学注入“源头活水”;为每个学科组订阅一种核心期刊,期刊由学科组教师自主选定,学科组集体教研时间交流分享阅读收获。从最初的抱怨没有时间读书,到开始拿起书本,再到每天的坚持读书,多数教师会逐渐养成读书的习惯。当教师有了这样的习惯时,一天不读书就会感觉缺少点什么,就会觉得不舒服。这时,这个教师就成长了。[5]“青年教师读书坊”定期开展学校层面的读书交流会,引导老师们在读书的时候进行思考,把感受写下来进行分享,在提升自己个人认知、精神境界的同时,增添了投身教育事业的热情,分享的过程促进了团队的融合。

纪伯伦说:“要想了解一个人的内心,不是看他走得有多远,而是看他渴望走多远。”当青年教师开始渴望走得远,也就开始了自我的发展。青年教师的积极付出、扎实奋斗影响着整体教学氛围,他们的思维灵活、与时俱进为学校发展注入活力。当老师们能够在“风清气正、温暖和谐、团队共进、积极向上”的这样一种氛围中“安心从教、热心从教、舒心从教”的时候,他们的幸福感、成就感洋溢在学生开心的脸庞上、播撒在辛勤耕耘的讲台上、绽放在教育的沃土上!

参考文献:

[1]杰弗里·科特勒,斯坦利·齐姆,埃伦·科特勒.怎样成为一名优秀教师[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160.

[2]托德·威特克爾.优秀校长一定要做的18件事[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16:84.

[3]朱宏,陈璞.普通高中“青年教师成长工作坊”的设计与实施[J].上海教育科研,2013(6):44-45.

[4]朱永新.新教育[M].桂林:漓江出版社,2014: 105.

[5]赵桂霞.建设一所新学校[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4:55.

(责任编辑:朱福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