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新文旅融合模式 助力文化强省建设

2023-06-07李娇杨

新西部 2023年5期
关键词:婚俗文旅婚礼

根据企查查的数据显示,我国现存婚庆相关企业超105万家,西安以12.32万家婚庆相关企业位居全国榜首。从婚庆行业的区域分布来看,陕西以16.67万婚庆相关行业在全国排名第一。[1]因此在数量优势的基础上,在形式上进行创新,寻找新的经济发展路径,从而推动陕西婚庆行业成为促进文旅融合的新的经济增长点和文旅融合的新模式之一。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文化是陕西的战略性资源,旅游是陕西的标志性名片。按照2023年陕西文旅发展的目标,必须着力推进党的二十大精神在全省文旅系统落地生根、必须加快推进文旅大省向文旅强省转变的步伐、必须持续推进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高质量发展、必须统筹推进各方面工作形成闭环整体进位。新一年,我省应着力弘扬文化优势,积极实施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通过打造万亿级文化旅游产业集群,建设一批内涵丰富、特色鲜明、市场前景好的文旅示范项目,做足“文旅+”和“+文旅”大文章,努力实现从文化大省到文化强省的大跨越。

在历史文化中寻内涵,推进礼俗文化发展与传承

壁立千仞,基础必固。五千年的中华文化在秦岭书写了浓墨重彩的内容。周人不断探究天人之际,制定周礼,“经礼三百,曲礼三千”,从吉、凶、宾、军、嘉的礼制到人们的日常生活起居,[2]皆有相应的仪节规定,礼仪活动已经渗透到国家和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礼仪文化渗透到中国人血液当中。一千多年间,巍峨的秦岭见证了周、秦、汉、唐等十三个王朝兴衰荣枯,西安也成为我国建都时代最早、建都王朝最多、定都时间最久、都城规模最大、历史文化遗迹最丰富的古代政治中心。[3]得天独厚的地理历史文化条件,为陕西留下了丰富悠久的历史文化资源。这里有礼俗文化传承与发展丰沃的土壤和广阔的人文环境,而这些文化也维系着我们民族对共同起源的认知和根基情感的认同。

以最早在此建都的西周为例,周代婚姻服饰在《士昏礼》中已有明确的记载:“爵弁,縹裳缁施。”爵弁,是冠的一种,《士昏礼》郑玄注曰:“爵弁而縹裳,玄冕之次。大夫以上亲迎冕服。”据《后汉书·舆服志下》描述:“爵弁,一名冕。广八寸,长尺二寸,如爵形,前小后大,缯其上似爵头色。”即爵弁之爵读为雀,指弁之颜色如麻雀头,红里带黑,故名“爵弁”,其冠身作两掌相合状,冠顶上有一木质延板,前小后大,其外表细布或丝帛,色赤而黑。縹裳,是一种浅绛色围裳。缁袍,是指裳的边缘为深黑色。縹裳缁拖就是说有深黑色镶边的浅绛色裳。[4]西周时期的礼服已经不常见,更多的是如今常见的唐制、明制汉服,婚姻服饰伴随朝代的更迭异彩纷呈。

婚姻服饰放眼当今世界,民族服饰大多是以礼仪、传统的面貌出现的,跟日常服饰有着本质的区别,成为独立的一大体系,体现着民族、宗教和历史的浓厚色彩。世界其他民族仍然保留了这些传统的服饰文化,如俄罗斯、印度、韩国、日本、马来西亚等就是极好的例证,更不用说印第安、非洲等土著民族仍然拥有自己的民族服饰。[5]除婚俗服饰,婚俗礼仪文化也是“礼”社会中的重要内容,中国传统的婚姻、婚俗、婚礼蕴含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展示了特定时代的社会生活群貌,从微观上来看,也是一个民族的价值观、审美理念和心理发展态势的一种体现。汉民族的婚俗礼仪也有着丰富多彩的形式和内涵,这些传统文化随着时间推移已经渗透到民族的血脉之中,体现着一个民族的自信、自尊和自豪的情怀,她让汉民族有了自己的归属感、认同感,如今婚姻礼俗文化的具体内容在我们的社会生活中逐渐受到西方的婚姻礼俗文化的冲击和替代,汉民族传统文化的认同感也逐渐降低。但是随着文旅融合深度发展的推进,婚庆行业也可以逐步发展为具有鲜明行业特色和广阔前景的文化产业。因此,在深入挖掘阐释陕西历史文化的基础上,把陕西历史文化的内涵拓展衍生出横向发展动力,让传统文化“活”起来,推出民俗文化展馆,加强历史文化资源研究与阐释,深入挖掘历史资源,在陈列展览方面突出特色,通过举办精彩纷呈的社教活动,助力非遗与本土文化传承,打造非遗特色景区,让民俗文化焕发时代光彩,加深陕西历史文化传播力度和广度。

整合资源优势,形成特色化品牌化的发展模式

婚庆行业有婚姻文化、婚俗文化、婚礼仪文化。以汉民族传统文化为基调,以礼俗文化为指引,比如,吸收目前婚礼服饰中汉服的现有内容,将婚庆服饰文化逐步形成一种约定俗成的规范礼仪服饰,在样式、颜色、装饰等方面进行傳承和创新。比如,订婚服饰、结婚服饰,有固定的样式,但又有细微处的不同,反映了不同地域的文化内涵。在订婚结婚这些特定场合,可以穿着这些有着浓厚中华民族文化色彩的特定礼仪服饰,以有意识的宣传作导向为引领,从而扩大品牌的影响力和宣传力,使婚俗服饰文化和婚姻礼俗文化形成一种固定的、大众喜闻乐见的婚俗文化形式。同时注重综合性和关联性,不断完善旅游婚礼一体化服务,这一新兴的合作模式,既有利于旅行社进一步开发新的旅游产品,也有利于婚礼服务企业拓展新业务实现多元化经营,在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的基础上,打造特色化、品牌化的文旅模式。

在文旅融合中谋发展,促进文旅和相关产业延展

旅游的本质是以文化为主的综合性社会活动。旅游从经营到消费主体都是文化,基于传统历史文化内涵的旅游业才更能彰显旅游行业的生命力。旅游业凭借的是独特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旅游业中的人文资源, 植根于中华传统文化之中。由于文化具有地域性、民族性和传承性等特点, 极易形成“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资源优势;而且,在一切可持续利用的资源中, 文化资源的层次相对较高,在开发价值方面也具有更大优势。陕西省发展旅游业必须注重开发文化资源,而开发文化资源又要注重文化资源的独特性。实施文旅文创融合战略,要把握好文化和旅游的关系,实现好“文旅磨合”“文旅融合”“文旅和合”的过程,做到统一性和独特性协同发展,创新文旅融合发展新途径,让“诗与远方”更好地携手前行。

以文旅融合为核心,以文旅和相关产业融合为延展,推动文化和旅游创新发展,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形成富有特色的全链条文旅业态,打造独具特色的旅游圣地。文旅产业涉及面广,与其他产业关联度高,从陕西今年的文旅发展的目标来看,要做足“文旅+”文章,因此文旅+农业、文旅+工业、文旅+商业、文旅+交通业、文旅+大健康、文旅+大教育等领域具有广阔的产业融合发展空间。文旅和相关产业融合发展,可以推动陕西省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加快构建高质量的现代产业体系。[6]从婚庆行业的角度来看,可以与传统文化相结合,以陕西婚俗历史文化为桥梁,整合产业融合发展,践行“‘文旅+’和‘+文旅’大文章”的举措。如“婚俗文旅+工业”,陕西婚俗文化事业的发展,需要工业方面的支持,如制造关于婚俗文化事业发展过程中需要的纺织业、服装业、工艺品等等,给百姓提供特色婚礼服饰和用具等相关产品,从而扩张劳动市场,增加就业,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婚俗文旅+服务业”依托陕西传统历史文化的发展,根据百姓需求,为不同需求的顾客、游客提供具有不同历史风格的特色陕西传统文化的婚礼;加强与餐饮业的合作,在餐馆中进行特色服务;同时,发展传统服饰、婚礼用品等婚礼连带产品,力求实现“一站式”服务。

坚持以人为本、以文铸魂的理念。

一是找准历史与现实的结合点,不断丰富大众喜闻乐见的文旅形式,让文旅融合的实践走进百姓的生产生活中,从而更好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打造彰显中华文明的世界人文之都。包括推出传统文化婚俗表演、策划传统文化婚庆服务项目等,不仅可以感受中华传统婚俗的丰富内涵,领略积淀千年的婚俗文化魅力,同时也增进了消费群体的文化认同感和自豪感。

二是要扩大文旅消费的主体,实现传统文化的价值。坚持以发展传统婚俗文旅产业为载体,依托婚姻文化、婚俗文化、婚礼文化等不同的文化资源和旅游形式,创造出“婚俗文化、婚礼文化+特色旅游”的业态融合,而且还可以根据客户的需求定制特色产品,以此满足國内外不同消费层次客户的需求,为文旅融合发展开辟一条新路,形成独具特色的陕西文旅新形式。相关部门可以支持举办本地区和跨地区的相关活动,深度促进文旅融合,推出新产品、壮大新业态、打造新场景、叫响新营销、做精新IP、做实新消费,丰富优质产品和服务供给,打造更多旅游核心吸引物,以品牌推动宣传。

创新和完善“文旅+婚庆”产业体系,深化产业融合度,助力陕西文旅发展,同时依托陕西文旅本身的优势,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走好文旅融合的高质量发展之路,从而做到更好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厚重与时尚、传统与现代、开放与包容在三秦大地交相辉映。

注释

[1]《“甜蜜经济”不断升温 西安婚庆相关企业超10万家位居全国榜首》,西部网,http://news.cnwest.com/bwyc/a/2023/02/14/21259157.html。

[2][3]《如何理解秦岭是中华民族的祖脉和中华文化的重要象征》,新华网,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20-05/25/c_1126028112.htm。

[4]郝敬:《仪礼节解》,山东:齐鲁书社,1997。

[5]韩纯宇:《明代至现代汉族婚礼服饰600年变迁》,载《北京服装学院》,2008。

[6]《河南文旅文创融合战略的关键:内涵、问题与路径》,中国旅游新闻网,http://www.ctnews.com.cn/gdsy/content/2022-05/20/content_124106.html。

参考文献

[1]林佩、陈惠敏、袁敏:《湘西苗族婚俗文化旅游开发》,载《经济研究导刊》,2019(02):87-89页。

[2]沈从文:《中国古代服饰研究》,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5。

[3]张菡:《陕西关中传统婚俗文化的婚礼策划研究》,西安工程大学学位论文,2015。

作者简介

李娇杨 陕西省社会科学院宣传信息中心干部

猜你喜欢

婚俗文旅婚礼
乘风破浪的日照文旅
《瑶族婚俗古歌都才都寅译注》
文旅融合,从无到无限大
安东:东方的幽静文旅之乡
文旅照明的兴起
巴厘岛婚俗:新人可以为爱私奔
中国各地的“捧腹”婚俗
为什么我们需要一场婚礼
明清小说婚俗描写的特征及功能初探
竹幼婷:那些年我参加过的婚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