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系统论视域下美好生活多维分析

2023-06-07刘雪婷

新西部 2023年5期
关键词:要素协同主体

让人民过上美好生活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奋斗目标。从系统论视域下探析美好生活,美好生活具有整体性、动态性、层次性的系统特征。新时代美好生活把注重主体深层次需要满足、社会各要素协同和生态环境改善作为着力点。运用系统思维构筑美好生活,要明确美好生活目标引导、增强社会各要素协调,推动美好生活中人与自然的要素协同,促进美好生活生态可持续发展。

党的十九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永远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1]带领人民实现美好生活,这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执政为民的具体体现。新时代美好生活是一个发展目标明确、结构层次分明、各要素协同的有机整体。在系统论视域下探析美好生活的特征和新时代着力点,把系统思维运用到美好生活构建的动态实践中,更有助于深刻把握新时代美好生活的内涵与实践要义。

美好生活的系统特征

生活是人生命活动的总和,是超越动物生存之上的活动,而美好生活是人们基于现存活动对更高层次生活的追求。自古以来人们就有对美好生活的期望,从中国古代的大同社会到莫尔的乌托邦其本质都是对美好未来的向往。但是具体到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地域、不同的主体期待的美好生活可能各不相同,但特殊之中一定包含着一般。美好生活具有整体性、动态性和层次性的一般性特征。

(一)美好生活的整體性

系统论下的整体性强调系统是由诸多子系统与要素相互联系构成的有机整体。美好生活的整体性表现为多种需要的统一和主客观的结合。

美好生活是基于现实世界对未来生活的期许,美好期许是多维多样的。美好生活可以是满足人的衣、食、住、行和后辈延续等自然属性的物质生活;可以是追求地位和权力的政治生活;可以是追求博学多识的文化生活;也可以是追求天人合一的生态生活;还可以是追求天下大同的公共生活。美好生活是多维的,但生活是立体的,美好生活的感受不可能是单向度的。单一维度的经济、政治、文化、生态等期许不能带来美好的感受,美好生活是集经济、政治、文化、生态等需要于一体的有机整体。

美好生活是人对未来的期许,这种期许不是天马行空的,是主体基于现实世界对未来生活的规划和展望。同时,这样的展望也一定是体现在行动中,落实在实践里。实践将人脑中抽象的想象转化为具象化现实,促进世界的改造和发展。美好展望是实践的内在动力和价值指向,最终使世界发生合于人的目的性改变。所以,美好生活是一个主客观结合的整体。

(二)美好生活的动态性

系统的动态性是系统处于流动、变化的属性。美好生活也是一个动态性发展过程。“我的劳动是自由的生命表现,因此是生活的乐趣。”[2]主体通过劳动改善生活环境、提升生活条件、更新生活要素,最终实现客观物质生活的发展;同时在劳动过程中人的道德水平和思想境界也不断提升,从而推动美好生活需求层次的升级,主体通过劳动进一步满足主体的新需求,并最终实现美好生活现实化。每一时代人追求幸福美好生活的意志和劳动都推动美好生活外在物质世界和内在精神世界的共同进步。以我国发展为例,新中国成立以来,人民群众的辛勤劳动,促使物质水平不断进步。人民的美好生活有三个层次动态发展过程,即新中国成立之初的生存需要层次到改革开放的小康享受需要层次再到新时代中国梦的发展需要层次。因此,基于人民群众的劳动创造,美好生活也呈现物质生活需求的不断丰富变化和精神生活层次不断提升的动态性特质。

(三)美好生活的层次性

系统层次性强调系统内部的元素按照某种排列而有层次的关联聚合。美好生活的层次性在空间上有个体群体之分,时间上有近期和短期之分。

美好生活集个体和社会群体共同期许。人是生命存在和社会存在统一,但本质是社会存在。从生命存在来看,人在生存和发展过程中具有个性化差异,在从事职业、社会地位、经济收入、兴趣爱好、道德素养各方面不同,所以人具有多样性、具体性的个体欲望。但由于主体的社会性本质,人也具群体期许。群体的美好生活向往和个体需要不是割裂开来的,美好生活是无数个体对未来向往的共性要求体现。一方面,个人的美好生活需要在集体美好的图景中得到满足。另一方面,美好生活的实现也必须依靠每个个体实践促进自我能力提升。

美好生活的层次性不仅体现在空间范围上个体和群体关系问题,而且在时间维度上有近期需要和远期目标。近期需要是短期通过实践就可以满足的,而远期需要则包含终极的目标指向。实现美好生活不能将二者混为一谈,远期美好目标为近期人民需求指明未来航向,是人不断向未来发展的动力,近期美好需要则是未来远期目标的现实体现,是远大梦想实现的基石。不能脱离现实生活目标,而空谈远期理想,也不能完全满足于近期目标,要融入相应的未来蓝图。只有近期美好生活需要得到满足,人民对未来的美好向往才会鼓足干劲;心怀远大梦想,人民美好生活实现才充满信心和希望。

系统论视域下新时代美好生活着力点

新时代美好生活是中国人民所追求的愿景,与过去的美好生活相比,其展现出的内容更加丰富、层次更加深刻、维度更加多元。由于不同要素在美好生活针对性不同,所以美好生活以主体深层次需求满足、社会各要素协同和生态环境改善为着力点。

(一)着力主体深层需求满足

新时代美好生活是美好生活进程的一部分,但却是对过往美好生活的进一步超越,这种超越主要体现在更注重主体深层次需要,即致力于解决主体与社会、主体与主体之间、主体自身突出矛盾,进一步提高主体生活质量。

为主体提供有效社会供给是新时代美好生活的关键举措。新时代的美好生活致力于满足人民更高质量、更高层次、更多领域的需要,这依托于社会层面的有效供给。由于我国工业化起步晚,在科技发展、产业转型和产品创新等方面还有一定不足,在社会发展的一些领域存在供给的质量和服务未能满足主体需求的情况,从而造成社会供给和主体需求失衡、主体需求外溢等问题。因此,补齐社会供给短板,“着力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3]是解决主体与社会供需矛盾的重要一步。

人与人关系和谐是新时代美好生活的重要维度。“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4]美好生活的人际关系强调人不是单一孤立的个体,现实的人从社会属性出发,构建起多重社会关系,因而新时代美好生活的实现需要从交织的社会网络中寻求平衡点,需要在互动的社会交往中汲取经验和养料。但是,社会交往的过程中,人与人之间由于成长环境、立场、以及发展目标等不同而产生冲突和矛盾,如果不合理解决或准确规避,会损害共同利益、威胁社会关系、扰乱社会和谐,不利于美好生活的实现。其一,由于生产力没有高度发展,人的需求不能完全自由满足,多数人在学习、就业、生活等方面存在竞争和冲突,造成人与人关系博弈或引发恶性竞争。其二,人与人关系淡薄也阻碍美好生活实现。以自我为中心的思想观念,在价值观或生活方式存在差异时以激烈的、漠不关心的态度表现出来,降低美好生活的人情温度。因此,在新时代美好生活蓝图实践中,国家加强人与人关系的协调。

主体自身的感受性是影响新时代美好生活不可或缺的条件。感受性是主体的一种心理状态,即归属感、满足感和价值感等要素的体现。感受性是美好生活精神世界的重要体现。由于人欲望的无限性和生活环境的复杂性,主体对生活感受产生多元判断,因此部分人存在对社会发展和进步否定和自身的精神世界虚假贫困,丧失美好生活的归属和满足感。新时代美好生活不只是拥有更高生活品质和物质享受而带来的情感的满足和归属,人对社会的贡献也提升主体美好体验,从而满足主体美好生活的价值感。因此,主体树立正确的生活观,提升主体感受性是实现美好生活的必然要求。

(二)着力生态环境改善

“系统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差异与协同”,[5]协同是主导方面。以往美好生活是由经济、政治、文化等要素组成的整体,但对各要素没有达到总体协同的层次,总体呈现不平衡的生活态势。

新时代我国社会矛盾的变化和生产力发展水平提升,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呈现多面性:对物质条件提高的经济要素追求;对“民主、法治、公平、正义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6]政治要素需要;对科学知识、艺术审美和文化涵养的文化要素需求;以保障民生和维护社会和谐关系为社会目标;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是新时代美好生活的生态奋斗目标。

但当前我国处于社会主义阶段,与美好生活的各要素协同还存在一定差距,在制造创新、城乡发展、对外开放等多领域还存在一定短板。在制造创新方面,部分产业处于价值链中低端,产出价值较低,科技创新能力有待加强;在城乡发展方面,城乡在经济发展、社会治理、文化教育等方面存在较大差距;在国际方面,在应对外部复杂国际环境和加强对外开放协同也需要提升。新时代的中国需要协同好社会各要素的发展,是实现美好生活的重中之重。

(三)着力社会各要素协同

在美好生活蓝图中,人与自然的关系如何描绘也至关重要。马克思提出“自然是人的无机身体”,[7]人与自然是一体的,恩格斯也指出“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8]我国在开启现代化历程中,曾经片面理解发展,把发展等同于经济的增长,这样的片面发展观造成产业发展能耗量、排放量以及污染量高,而生产的效益低的问题,人类无限需求与自然有限供给之间的矛盾渐渐显露,人类对自然的利用和征服远远超出了大自然的自我修复能力,生态环境问题逐渐显现出来。人们渴望空气清新、气候宜人、山清水秀的环境,所以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成为美好生活的生态诉求。

立足系统思维构筑美好生活

(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明确美好生活目的性

系统的目的性保证系统的稳定发展,在系统动态发展中,不会影响系统的基本前进方向。以人民为中心,满足人民需求就是美好生活的目的性,增强社会有效供给、促进人民形成良好生活观和尊重主体价值实现是明确美好生活目的性的重要举措。

第一,立足于人民需要的现实性,推进社会有效供给。实现新时代美好生活蓝图,要始终以人民群众的需要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推动社会提供有效供给。其一,增强供给的时效性和针对性。党和国家以实现人民的高层次和多面向性诉求为出发点,面对人民对政治权益、文化教育、社会公平等方面的要求予以及时、具体的回应和解决,让人民有高质量的主体认同感。其二,增强供给的公平性,切实坚持共同富裕的原则,保障各地区、各民族、各阶段的人民都享受到改革开放的果实,让人民体会到公平的社会主义优越性的获得感。其三,增强供给的安全性,始终坚持供给让人民满意,质量让人民放心,不能因追求发展社会转型,而忽视供给质量,增强人民群众的安全感。

第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人民形成良好生活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提升人民思想道德水平,个人生活观的确立和美好生活整体形态的确定具有深远持久的作用。推动社会主义价值观培育和实践,潜移默化地提升人民的爱国意识、职业修养、个人品德等主体要素,改善人与人之间的恶意揣测、恶语相向、恶性竞争等现象,促进人与人之间的相处氛围和谐友爱,提升人民对生活需求的“美好”层次。

第三,尊重人民个人和社会价值的实现,打造奋斗型社会。其一,引导人民树立个体目标,目标的实现可以增强个人对生活的满足感,在奋斗中实现个人价值。其二,引导人民树立社会理想,在实践中实现社会价值。不同的人对美好生活的描绘不同,但总体而言,人们得到更高的精神满足,生活的美好感受性才更强。因此,提升个人的未来生活蓝图美好程度,需要鼓励其树立崇高的人生理想,积极奉獻自己、帮助他人,投身于共产主义事业中。

(二)增强社会各要素协调,提升美好生活非加和性

系统非加和性是指社会各要素进行优化组合,达到各要素整体大于部分之和效果,其中,科技创新和技术创新、城乡协同发展、借鉴外来经验和创新世界思想这三方面的要素协调就体现了纵览全局来助力美好生活的实现。

第一,实现美好生活的蓝图,关键要加强科技创新和制度完善。其一,增强科技要素创新。倡导人民树立科技创新理念,增强高科技人才储备,促进医疗卫生、信息产业、社会设施、军事设备等多领域的技术要素创新,积极解决高科技“卡脖子”难题,推动创新引领美好生活新样态。其二,促进社会主义制度完善。坚持中国实际与马克思主义、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与时俱进,完善社会主义制度体系,为美好生活提供制度性创新优势。

第二,依托城乡要素协同,共享美好生活成果。城乡要素之间的协同发展有利于美好生活空间格局的完善。对此,其一,补齐农村发展短板,坚持区域协调发展。缩小农村在基础设施、文化教育、医疗资源、就业平台等方面与城市的差距,促进城乡发展一体,补齐阻碍乡村美好生活的短板,提高乡村生活质量。其二,发挥农村发展优势,坚持乡村振兴战略。城市扶贫要加强对农村实际情况的了解和调研,结合当地历史传统、人文习性和生态资源等优势,因地制宜地实现乡村美好生活的振兴。

第三,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实现人类美好生活。新时代的美好生活具有包容和开放性,即吸收外来经验成果和传播中国美好生活理念相结合,提升人类社会的美好层次。其一,吸收借鉴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社会生活治理经验,并吸取他国治理弊病的历史教训。其二,积极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走向世界,促进中国人民与世界各国人民共同迈进美好新生活。面对全球化发展带来的一系列风险和挑战,应对美好生活进程的困难、实现人民的美好未来,不单单只是某个国家和地区的局部任务,而是世界全体人民的共同责任。人类命运共同体尊重每个国家、每个民族的利益诉求,致力于形成全球共同的价值理念,实现同舟共济的亲密关系,最终“把世界各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变成现实”。[9]

(三)突破人与自然对立思维,增进美好生活自觉协同性

系统的协同性强调系统间各要素存在相互影响的因素,要正确处理各要素竞争和协同的关系,发挥系统协同作用。坚持生命共同体和倡导绿色革命就是推动美好生活中人与自然的要素协同,为美好生活提供良好的自然环境的重要实践。

第一,坚持生命共同体理念,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当前,我们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还不能完全克服生产力高速发展所带来的人与自然的矛盾,基于此,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10]实现美好生活的生态方面,要坚持生命共同体。其一,坚持以人为本,而不是坚持以生态为本。党和国家要密切关注人民群众的具体问题,力求开发和保护生态环境资源尽可能实现城乡、区域的相对公平,因地制宜推动生态保护,进而实现全体人民对美好生態环境的向往。其二,尊重客观自然规律,强调人在实践活动中获得对自然统治权力的同时,也要肩负起由此而带来的对自然的责任,促进美好生活生态可持续发展。

第二,推动绿色革命,加快生产和生活方式变革。绿色革命是解决资源短缺、环境污染问题重要举措,加快推进绿色发展方式和绿色生活方式变革,是真正提高人民美好生活质量的治本之策。其一,坚持绿色生产方式,即倡导绿色、低碳、循环的发展,优化产业发展结构,淘汰过剩产能和污染产业,促进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协同发展。其二,践行绿色生活方式,即提倡居民选择绿色环保的生活方式,需要增强人民的节约意识,树立环保思维,改变浪费、奢靡的不良习惯,让绿色消费成为人们自觉的生活行动,促进美好生活中人和生态要素的耦合。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载《人民日报》,2017-10-28(1)。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四十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38页。

[3]《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一次会议》,载《人民日报》,2015-11-10(1)。

[4]《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五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3页。

[5]乌杰:《系统哲学基本原理》,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345页。

[6]《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9页。

[7]《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161页。

[8]《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九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4页。

[9]《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433页。

[10]《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39页。

作者简介

刘雪婷 鲁东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发展史

猜你喜欢

要素协同主体
论自然人破产法的适用主体
蜀道难:车与路的协同进化
掌握这6点要素,让肥水更高效
“四化”协同才有出路
观赏植物的色彩要素在家居设计中的应用
论美术中“七大要素”的辩证关系
三医联动 协同创新
关于遗产保护主体的思考
也谈做人的要素
论多元主体的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