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日用俗字·庄农章》解读札记

2023-06-07焦浩

蒲松龄研究 2023年1期

摘要:蒲松龄《日用俗字》之《庄农章》具有重要的农学参考价值。通过细读文本及相关文献,综合运用语言学研究成果、方言词语和文献用例进行佐证,对《庄农章》中的数例难解词语进行解读。这些词语涉及农具、农作物、牲畜及农事活动用语,对于解读《庄农章》全文和中国农史研究有所补益。

关键词:《日用俗字》;《庄农章》;难解词语;农史

中图分类号:H131.6    文献标志码:A

蒲松龄因一部《聊斋志异》闻名于世,成为有清一代著名的文学家。“蒲松龄不仅文学成就斐然,而且在农学著述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他的农学著作主要是《农桑经》,另有一些涉及到农业的诗文或篇章,主要有《秋灾记略后篇》《蝗来》《捕蝻歌》,《日用俗字》中的《庄农章第二》和《养蚕章第三》” [1]107。这些著述反映了17、18世纪之交山东淄博一带的农业生产生活情形,但其影响绝不仅限于这一时期的山东淄博,而是对更广阔时间与地域中的农业生产都具有指导意义。这些著述不仅是对17世纪及以前北方农业生产生活经验的总结,也是17世纪之后直至现代农业生产生活的重要参考资料,更是我国农业史的重要文献与珍贵的农业文化遗产。

科技与机械化的发展以及土地流转政策,使得如今的农业生产方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很多牲畜、农具、农业术语已经不再使用。历史文献中的一些农业术语更已不为人知,抑或意义模糊,所指不清,亟待理清源流。这是农史学者和语言学者的研究任务之一,这项工作有其学术价值和时代意义,可以有效避免我国优秀农业文化遗产被丢进故纸堆并随着时间的流逝而烟消云散。

学界对蒲松龄农业著述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农桑经》和《日用俗字》,对农业术语的研究则主要集中于《日用俗字》。张树铮《蒲松龄〈日用俗字〉注》,何茂活《〈日用俗字〉庄农章解疏——兼以〈农桑经〉及现代淄川方言为证》,蒲先和《〈日用俗字庄农章解疏〉补正》,董淑慧《蒲松龄〈日用俗字〉注词语校释商榷》,张文冠《〈日用俗字〉疑难农业词语考释六则》等先后对《日用俗字》中的农业词语进行过系统或个别考释,但其中依然存在一些值得研究或悬而未决的问题。本文拟对《日用俗字·庄农章第二》中的几例难解农业词语进行考证,以期达到对优秀农业文化遗产进行更准确解读的目的。“庄农”即农民、农夫之义。庄农章共112句,每句7字,总共784字,简要、概括地写出了我国北方从冬月农闲时节到第二年年终的农事活动。根据《中国语言地图集》(第2版),淄博方言和笔者母方言河北辛集方言同属冀鲁官话石济片,本文将适当参考辛集方言例证进行解读和论述。

一、犁里钩、 釒眔头钗

原文:犁里钩折须另打,釒眔(官)头钗缺亦重添。(第17、18句)

张树铮认为“钩折”为一词,释为:“当指在犁上起支撑作用的弯形铁件。” [2]28对于“釒眔”字,张树铮引《字汇》释义:“‘釪或写作‘釫,即犁铧。” [2]28对于“钗”,张树铮注:“未详。疑为犁上的叉形铁制构件。” [2]28何茂活仅注:“‘犁里钩及‘釒眔头钗均为犁上的部件。” [3]104

按,“钩折”非词。何茂活以“犁里钩”“釒眔頭钗”各为一词 [3]104,是。这里的“里”“头”均为方位词的领格用法,但“犁钩”“釒眔钗”形制不详。

第17、18句对仗,“釒眔头钗”对“犁里钩”,“缺”对“折”,“亦”对“须”,“重添”对“另打”。这两句是说春耕开始前要检查农具,有损坏、缺失的要及时添置。因清代犁的具体细小构件暂不可考,只能推测“犁钩”为连接犁和牛轭绳索的钩形构件,根据“釒眔”的“犁铧”义以及“钗”的作用,推测“釒眔钗”是将犁铧固定于犁身的钗形构件。插入“里”和“头”原因有二:一是为了凑足每句七字,二是两者都承担着领格标记“的”的语法功能。

汉语史上处所词、方位词发生虚化是一条普遍规律。祖生利指出,“六朝以来,特别是唐代以来,汉语方位词的方位义普遍虚化” [4]72,如“里”“内”“上/行”“下”“根前”“根底”等方位词均发生了虚化,这种虚化包括方位词承担格标记功能。“犁里钩”“釒眔头钗”中的“里”“头”是领格用法,相当于结构助词“的”,即“犁的钩”“釒眔的钗”。近代汉语中,这种用法的“里”“头”比较常见,尤其是“里”,相当于“的”或“里的”。蒲松龄《聊斋俚曲集》中就有同样的用例,《磨难曲》:“四班里衙役,马老爷都照着《西游记》里起了名子。”“四班里衙役”即四班的衙役;《禳妒咒》:“心头冤苦对谁言?”“心头冤苦”即心里的冤苦。

二、钓膁搨胯

原文:犁上摘来 ① 耙上使,钓膁搨胯亦堪怜。(第23、24句)

张树铮认为:“‘钓膁意义似与今语‘掉膘相近,指因为劳累或疾病腰间的肉消瘦下去。如此,则‘钓就是‘掉。” [2]30何茂活认为“膁”也作“肷”,“钓膁搨胯,形容耕牛瘦弱可怜的样子”。[3]105

按,“钓”本字为“弔”,一般写作“吊”。“吊膁”“搨胯”结构相同,均指牲口腰胯部瘦弱。

“膁”又称“膁窝”,指牲口肋后胯前的凹陷处。从词源上来讲,从“兼”得声的形声字词源意义可为“并”,如“缣(并丝缯)”“鹣(比翼鸟)”“鳒(比目鱼)”;可为“少”,如“歉(食不满)”“嗛(不足)”“慊(贫;约;恨不满)”“飠 (少;廉洁;食不飫;小食)”。“膁”之得名应是因为“肉少”,膁窝处肉少皮软。“钓”是“弔”或“吊”的同音字。《字汇·口部》:“吊,俗弔字。”《正字通·口部》:“吊,俗弔字。”因此,“吊”是“弔”的俗写体,“弔”是“吊”的本字,现在一般多写作“吊”。“吊”有“孤单;孤独”义,“孤形吊影”“形影相吊”之“吊”均为此义。汉语的“瘦弱”义与“孤单;孤独”义相通,如“零丁”“伶仃”既形容孤单又形容瘦弱,“孤苦零丁”“孤苦伶仃”和“瘦骨零丁”“瘦骨伶仃”是其例。因此,用来形容孤单的“吊”也可用于形容瘦弱,“吊膁”即指牲口膁窝瘦骨零丁貌。“吊膁”与“搨胯”结构相同意义相近。“搨”为“耷拉、下垂”义,词义与“塌”有别,文献中有“搨翼”“搨翅”之例,描写翅膀耷拉、下垂之貌。“搨胯”不是动宾结构,而是定中结构,即“搨”修饰“胯”,指瘦得耷拉了的胯。故“吊膁”也是定中结构,“吊”修饰“膁”,指羸瘦的膁窝。

因此,“钓”的本字是“弔/吊”,而不是“掉”,“钓膁”非“掉膘”之义。方音可以佐证。冀鲁官话辛集方言“掉”声母送气,读为tiào,与“跳”音同;而“钓”“弔/吊”音同,均读为diào。第23、24句是说春耕伊始,牲畜劳累,刚犁完地又要去耙地,累得膁窝、胯部都瘦了。这两句与第21、22句“索头穿绠才上犋,多加吆喝少加鞭”体现了庄农对牲畜的怜悯之心。

三、茩淖

原文:蒲笠蓑衣防备雨,打扫茩(括)淖(闹)瓦(殿)猪栏。(第31、32句)

蒲松龄于“茩”下注“括”,“淖”下注“闹”。张树铮注:“茩淖:混着土的柴草碎屑等。今方言仍说,‘括音各。聊斋俚曲中写作‘各闹。……其实‘茩淖(各闹)的语源不清,蒲氏选取这二字仅是因为其声符(从艹、从水)与意义有关联而已。” [2]33何茂活认为,“茩淖,指细碎秸秆、草茎、树叶等,用以墊圈造肥” [5]112。

按,“茩淖”“各闹”都是记音字,本字应为“谷穘”。

清代马益著《庄农日用杂字》:“谷穰和谷穘,喂牛不甚甜。”冀鲁官话辛集方言把去掉谷粒的谷穗叫做谷穘。《汉语方言大词典》将“谷穘”释作“碾去粒的谷穗。冀鲁官话” [6]2773,该词典还收录了“穘子”一词,释作:“脱粒后的庄稼穗子。北京官话。”例词列“高粱穘子”“谷穘子” [6]5504。“茩淖”“各闹”应是“谷穘”的方言记音词形。

辛集方言“谷穘”一般和“柴火”一起使用,作“柴火谷穘”。作为一种贬义的评价常带“哩”使用,“哩”即“的”,“柴火谷穘哩”表示谷子、麦子、玉米等粮食里混杂了谷壳、麦芒、叶子、碎秸秆等。如“你这谷子柴火谷穘哩,得扣点儿秤”,未去皮的花生带着很多尾巴、叶子等也可叫做“柴火谷穘哩”。经过词义引申,“柴火谷穘”指某处充满烂柴草,如“院子里柴火谷穘哩,快收拾收拾!”第32句“打扫茩淖瓦猪栏”,是说打扫、收集细碎的柴火垫到猪圈里,应不仅限于谷穘。

四、种耜

原文:耢过才着种耜耩,耧斗石沉种金尖。(第35、36句)

对于“种耜”,张树铮注:“当指耧。按照蒲氏《自序》中的说法,方言中实际上读为‘种使,只不过蒲氏根据《正字通》认为其正字应该写作‘耜。……‘种使的‘使音上声,与‘耜读去声(古读上声,但因为是全浊声母,所以后代读去声)不同,况且声母也不相同,所以‘使的本字是否即‘耜还有可疑。今方言不说。” [2]35《汉语方言大词典》收“种实”一词,释作:“〈名〉耧,用以同时完成开沟和下种两项工作的播种工具。冀鲁官话。河北井陉。1934年《井陉县志料》:‘邑人名种地时所用之下种器为种实。按,实为种子,种实,即下种子。” [6]4200

按,“种耜”与“耧”名异而实同,“耜”就是本字。

今河北辛集、井陉等地“种耜”和“耧”的说法并存,所指相同,应是两种命名方法导致的两个不同名称。“种耜”即用来播种的耜,耜是古老的耕地工具,犁就是由耜发展而来,犁上增加播种功能就发展为种耜,种耜可同时完成开沟和下种两项工作。“耧斗”就是耧上盛种子的构件,“耧”又叫“耧车;耧犁”,“耧犁”这一称呼似乎也昭示着“耧”源自“犁”。“耧”的命名理据是“空”,中空的部分是种子从耧斗入土的通道。与“耧”同源的“楼”“篓”“镂”“瘘”“蒌”等字均为“空”义,“空”义均源自声符“娄”,《说文解字·女部》:“娄,空也。” [10]264因此,“种耜”与“耧”异名同实。第35句用“种耜”,第36句用“耧斗”“种金”,应是出于词汇变换和字数限制考虑。“耧斗”是放种子的斗,“种金”是种耜、耧铁质的脚。《周礼注疏》卷四十二郑玄注曰:“古者耜一金”,贾公彦疏:“云‘耜,为耒头金,金广五寸。”“郑云‘古者耜一金。者对后伐耜岐头二金者……云‘今之耜岐头者,至后汉,用牛耕种,故有岐头两脚,今之犹然也。但以牛种用二耜,则畎下布种与古异也。”故“耜”本只有一脚(金),后来变为“岐头”两脚,后代的“耧”有独脚耧、两脚耧、三脚耧,且后汉牛耕用二耜,可同时完成“耕”与“布种”两项工作,实为“耧”之前身。此亦可证“耧”来源于“耜”,“耧”就是“种耜”。

张树铮因语音差异而认为“耜”是否为“使”的本字应存疑。我们认为,不必以严格的语音关系或规律来求俗字之本字。在老百姓的笔下,音近之字皆可用于记音。笔者曾见过河北辛集农村小商店记账本把“露露1箱”写作“入入1箱”,把“弄”写作“能”的用字现象。“种耜”读“种使”有两点需要说明:第一,s与sh混淆,方言习见;第二,冀鲁官话辛集方言中“种耜”之“耜”有的地区(如前营乡)读为上声shǐ,有的地区(如和睦井乡)读为轻声shi,shǐ或shi均是方音,不必纠结声调上、去之不同。《日用俗字》中大字旁边的小字起注音作用,应是蒲松龄以某字的官话读音注淄博方音,如第52句“杈扒翻晒趁(陈)晴天”,“趁”下注“陈”。依据蒲松龄《日用俗字·自序》“土音之讹,如‘豭读为‘脚,‘种耜读为‘种使之类,悉从《正字通》” [7]743的规定,“豭”“耜”“趁”为本字,“脚”“使”“陈”为本字淄博发音的记音字。声调等读音差异只表明官话与方音的差别,不一定能够作为判断本字的标准。

至于《井陉县志料》所载,实为臆测,不足为据。冀鲁官话不把“种子”称作“实”,文献中的“种实”皆为名词,指种子。“种实”之“种”非“种耜”之“种”。辛集方言中,“种耜”读为zhònɡshi或zhònɡshǐ,义为播种用的耜,年纪大的人说“种耜”,年纪轻的一般说“耧”。

五、燊燊锄刃

原文:燊(身)燊锄刃安锄橿(杠),得力全在鹤头弯。(第43、44句)

张树铮注:“今方言中将锄或锨的刃部加热后锻打以使其锋利称为‘燊(对镢头作同样的处理称‘焵,见本章‘大钁焵来劚地边注)。……盛本注音字作‘莘,同《字汇》。今方言‘莘‘身同音,或因‘莘字不常用而抄写者径改。影印本亦作‘身。” [2]37何茂活认为,“燊,《说文·焱部》:‘燊,盛貌。《广韵·臻韵》所臻切:‘燊,炽也。此二义均与文意不合。……据上下文分析,‘燊锄为加工锻打、使锄刃锋利之意。” [5]114

按,“燊”本字为“伸”,指通过加热、锻打而使锄、锨等的刃部伸展并变得锋利。“燊燊”即“伸伸”,是动词“伸”的重叠。

以前庄农节俭,用钝了、秃了、卷刃的锄、锨等会请铁匠进行再加工。加热、烧红后加以锻打使其伸展、锋利。若锄、锨已缺材,可以加热、烧红后加一些铁,再加以锻打使其伸展、锋利。冀鲁官话称这一再加工的过程为“伸锄”“伸锨”,伸过的锄、锨又可以使用一段时间。伸锄、伸锨时,会把木柄卸下以方便铁匠操作,伸好后再安上,所以蒲松龄说“燊燊锄刃安锄橿”,“锄橿”即“锄杠”,也就是锄的木柄,“燊燊锄刃”四言形式应是为凑足一句七字。《日用俗字·铁匠章》有“焵钁燊锄真有益”,“燊锄”与“燊燊锄刃”意思相同。

古代文献中有“伸锄”用例,《资治通鉴》第二百零三卷:“山东豪杰以武氏专制,愤惋不平,闻公举事,皆自蒸麦饭为粮,伸锄为兵,以俟南军之至。”“伸锄为兵”是說山东豪杰之士把伸过的锋利的锄头等农具当做兵器。宋代岳飞《奏乞本军进讨刘豫札子》:“天下之愚夫愚妇莫不疾首痛心,愿得伸锄奋梃以致死于敌。”这句话是说老百姓都把锄头伸锋利、拿起棍棒参加战斗,战死亦不足惜。可见,“伸锄”不是伸出锄头这一表面意思,而是使锄头刃部伸展、锋利,已经词汇化。“伸锄”不见于《汉语大词典》等工具书,应予以收录。

蒲松龄为何不用常见的“伸”字,而选择了较为生僻的“燊”字?盖因“燊”字从“焱”。《说文解字·焱部》:“焱,火华也。” [10]212《说文解字·焱部》:“燊,盛貌。从焱在木上。” [10]212《广韵·臻韵》:“燊,炽也。”段玉裁《说文解字注·木部》“木”下注曰:“木与燊同意。三马、三火皆盛义也。” [9]250“伸锄、伸锨”需要用火加热,所以蒲松龄才选用了含有“三火”的“燊”字来记音。

六、布、拔秕

原文:刚刚布过二遍谷,麦子拔秕穗粒圆。(第45、46句)

对于“布”,张树铮注:“指锄(谷地),而非播种。因为上文已经提到了谷子已经播种并且经过了间苗(剜),这时候需要的是锄地。《农桑经·农经》在‘剜谷条后是‘刨二遍:‘麦未开镰,务将二遍刨完,收之多寡,全在此遍,最要用心。……为何称‘布,不详。今方言不说。” [2]38

按,谷子第二遍深锄平垄称作“布”。

元代王祯《农书·农桑通诀·锄治篇》讲到“锄谷”时说:“第一次撮苗曰镞,第二次平垄曰布,第三次培根曰壅,第四次添功曰复。一次不至,则稂莠之害,秕稗之杂入之矣。谚曰:‘谷锄八遍饿杀狗。为无糠也。其谷,亩得十石。斗得八米,此锄多之效也。” [8]65这段话表明,谷子锄的遍数多则长得好,蒲松龄在《农桑经·农经》“三遍谷”条中也说:“谷多锄,则粒成而粃少;故地少者锄至六七遍,广田者不能也。” [7]779蒲松龄认为锄第二遍至关重要,“收之多寡,全在此遍,最要用心”。每遍的深浅随着谷子植株生长的不同阶段而有不同要求,第二遍的要诀在于“深”,《农桑经·农经》“刨二遍”条云:“诀曰:‘深锄过陇,前后留窝;只要如法,不要贪多。……锄杠勿长,只宜半尺许;长则不能深。” [7]775对于“第二次平垄曰布”,缪启愉、缪桂龙译注为:“第二次深锄平垄叫做‘布。”故“平垄”即深锄,深锄有平整田垄的作用,锄第三遍时会重新给谷子根部培土。锄第二遍命名为“布”应与“布”的“遍布”义有关,即指深深地整个锄一遍。第二遍最重要,要深锄,第三、四遍则要浅,第65句曰“三遍四遍全要浅”。《农书·农桑通诀·锄治篇》引《齐民要术》曰:“锄谷,……第一遍锄,未可全深;第二遍,唯深是求;第三遍,较浅于第二遍;第四遍,又浅于第三遍。” [8]65第三、四遍浅锄的原因是“盖谷科大则根浮故也” [8]65。谷子植株长大后根也增多,侧根扎得浅所以要浅锄。

对于“拔秕”,张树铮注:“今方言中称地温回升后麦子迅速长高为‘拔秕,也叫‘拔节。‘秕字《字汇》《正字通》均无,当为俗字。今方言音亭,指小麦、高粱、玉米等秸秆上长穗的那一节,也说‘秕秆儿。《汉语大字典》引例即为《日用俗字》本句。其本字当为‘莛,《字汇》:‘唐丁切,音亭。草茎。” [2]38何茂活认为:“秕,字本作‘莛。《说文·艸部》:‘莛,茎也。拔秕,指作物拔节。” [5]114

按,此处“拔秕”当指麦子抽穗,“秕”本字为“莛”。

“秕”本字是“莛”,此说是。据字书释义及文献、方言用例,“莛”应有两个义项。第一个义项是“草茎”,《说文解字》释“莛”为“茎”,植物根部以上的主干是“茎”,《说文解字·艸部》:“茎,枝柱也。” [10]22段玉裁据《玉篇》改释为“草木干也”,并注曰:“依玉篇所引,此言草而兼言木。今本作枝柱。考字林作枝主,谓为众枝之主也。盖或用字林改说文,而主又譌柱。” [9]37故“茎”为草木的主干部分。这一义项有文献和方言用例可资印证,清代陈恒庆《谏书稀庵笔记》:“地亩植小麦者,多加粪力,再遇雨水调和,麦莛可高三四尺。……麦秸者,山东土语。皇太后迟疑片刻,曰:‘麦莛耳。”“麦莛”即麦子秸秆。河北辛集方言中,芹菜、香菜的秆均可称为“莛”。因此,“拔秕”可指麦子拔节长高。第二个义项是“茎上挺出以长穗或长花苞的秆”,张树铮说是,但不限于庄稼秸秆,蔬菜茎上长出的部分也叫“莛”。谷子莛上长谷穗,麦子莛上长麦穗;蒜薹是蒜苗长出的“莛”,韭苔是韭菜长出的“莛”。蒜薹头上、韭菜莛上长出的是花苞。

“莛”的词源意义来自“壬”,音tǐnɡ,“象物出地挺生也” [9]169,与“挺”“梃”“珽”“侹”等同源,词源意义为“挺”。

蒲松龄说“刚刚布过二遍谷,麦子拔秕穗粒圆”,布二遍谷即指《农桑经·农经》中的“刨二遍”。“刨二遍”条属于“四月”农事,“五月”前五条分别为“刈麦”“晒麦”“禾朵麦”“打麦”“晒粒”。农历四月谷子“刨二遍”,五月收割麦子。可以推知,“麦子拔秕穗粒圆”是农历四月的事。农历四月麦子抽穗,开始灌浆,五月成熟、收获,符合山东、河北麦子的生长规律。因此,第46句中的“拔秕”应是抽穗,而不是抽穗前的拔节长高。“抽穗”即麦莛和麦穗一齐从麦子茎上抽出。蒲松龄用“秕”而不用“莛”,盖因麦子是禾本科植物,故写作从禾亭声的“秕”,就像他把“垛麦”写作“秕麦” [7]777一样。

七、发刂

原文:钐刀发刂来 ① 网包接,摋绳捆绑积如山。(第49、50句)

张树铮注:“发刂:《字汇》同‘钅发。钅发,《字汇》:‘普活切,音泼。刈草器。即今镰也。又刈也。从文意看,此处当是动词,即刈,割。” [2]39何茂活认为:“发刂,同‘钅发,一种两边有刃的长柄镰刀。这里是动词,芟除之义。” [5]115

按,“发刂”同“钅发”,此处为动词,与“泼”同源,指两手抡起长柄镰刀收割谷物的动作。

“发刂”与“钅发”同,《说文解字·金部》:“钅发,两刃木柄,可以刈草。” [10]296“钅发”是一种两面有刃的用于收割的长柄农具,人使用该农具的动作也为“钅发”,或“发刂”。“钅发”“发刂”与“泼”同源,其动作与泼水类似,两手向左、向右抡起长柄镰刀收割谷物。这组同源词的词源是“癹”,《说文解字·癶部》:“癹,以足踏夷草。” [10]38其词义特征是动作对事物产生片状的影响,“癹”“钅发”“发刂”“泼”都是如此。用长柄镰刀割麦称为“发刂麦”,元代《农桑辑要》卷五:“发刂麦时,人多食(蒜),解暑毒。”

“钐刀”是长柄大镰刀,一面有刃,只能向一个方向收割,其动作也是“发刂”。今河北辛集一手抡起镰刀砍草而另一手并不抓草,任凭草倒成一片,这样的收割方式也叫“发刂”。根据“钐刀发刂来网包接”一句,钐刀无刃的一面应可以装上“网包”,抡完一次钐刀,所收割的麦子会集中在网包中,然后再倒在一起捆起来。现在某些地区还有类似农具,长柄大镰刀无刃的一面用铁皮围起来,可以把抡起镰刀收割的麦子、稻子、油菜等收集在一起,“发刂”的动作只能向一个方向运行。

八、苠、坠圈

原文:苠麦打完才上囷,稙(质)谷秀齐已坠圈。(第63、64句)

张树铮注:“苠麦:指晚熟的麦子。今方言仍说,‘苠音民。” [2]43对“苠”字,张树铮注:“《字汇》:‘弥邻切,音民。众多貌。《太玄》:“苠苠而处乎中也。”《正字通》略同。此字与此处意义不同。《汉语大字典》和《汉语大词典》所注‘苠的晚熟义都引《日用俗字》的例子,可见‘苠为方言字。” [2]43何茂活引《汉语大字典》释义:“庄稼生长期较长,成熟期较晚。如:苠高粱;黄谷子比白谷子苠。” [5]116

按,“苠”指庄稼晚熟,本字当为“民”。“民”的晚熟义由其“懵懂无知”义引申而来。

庄稼晚熟义的mín字形见“苠”“榧”“苠”“民”等。蒲松龄《农桑经·农经》“种谷”条:“榧谷宜早,秕谷宜晚。” [7]773《汉语方言大词典》:“苠:庄稼晚收。胶辽官话。山东胶县。1931年《胶志》:‘稼晚收曰苠,音民。” [6]5951《汉语方言大词典》:“民:晚熟的种子。北京官话。河北香河。1936年《香河县志》:‘晚熟之种子曰民。冀鲁官话。天津静海。1934年《静海县志》:‘禾稼晚熟之种子曰民。” [6]1532

我们认为,庄稼晚熟义的mín本字为“民”,此义源自“民”的“懵懂无知”义。《说文解字·民部》:“民,众萌也。” [10]265《周礼·地官·遂人》“致甿以田里”,郑玄注:“变民言甿,异外内也。”贾公彦疏:“民者,冥也。甿者,懵懵。皆是无知之貌也。”“民”训“无知”者习见于故训,例不多举。今河北辛集方言形容词“民”可指外表高大、粗壮的人憨厚、愚笨,多形容男性,如:“他小子有点儿民。”“愚笨”义与“晚”义相通,如“迟”既有“晚”义又有“迟钝”义,头脑不敏则给人迟慢的感觉。若人心智晚熟则常会被人评价为“傻;憨”,也就是“民”。因此,庄稼晚熟也可以“民”相称。辛集方言中,庄稼早熟叫做“勤”,与“民”相对。“勤”义与“早”义相通,“辛勤”“勤劳”“通勤”等义都意味着“早”,所以庄稼早熟也叫做“勤”,如:“这谷子品种勤,一点儿也不民。”

对于“坠圈”,张树铮注:“指谷物穗头下垂。《农桑经·农经·二遍谷》:‘谷多锄,则粒成而粃少;……盖至三遍,则谷已秀,其根四布,若深而伤之,旱则不能坠圈……” [2]44。何茂活认为:“似指谷穗下弯呈圆弧形,未知确否。” [5]116

按,“坠圈”应是蒲松龄自造之词,是对谷物抽穗、灌浆和结实这一动态过程的形象描绘。“圈”有“弯”义,“坠圈”即“坠弯”。用“圈”不用“弯”是因为对仗要求的限制。

“圈”音quān,有“弯”义,“坠圈”就是谷穗把植株上部坠弯。“坠圈”一词仅见于蒲松龄《日用俗字》和《农桑经·农经》,共2例,其他农书及文献中未见用例,应系蒲松龄的自造词,是对谷物抽穗、灌浆和结实这一动态过程的形象描绘。抽穗、灌浆和结实是谷子生育期的关键阶段,此时水肥多少、锄地深浅都会对产量产生重要影响。抽穗前后如遇干旱又不能及时人工浇水,就会造成不能抽穗,或抽穗后不能充分灌浆,谷穗轻、秕就不能“坠圈”。李长年《农桑经校注》:“‘坠圈,就是‘卡脖旱。” [11]31“卡脖旱”是“坠圈”期间容易出现的干旱,因其是关键时期,故称“卡脖旱”,今天很多地区仍这样说。宋湛庆认为“不能坠圈”“即不能抗卡脖子时旱而正常抽穗结实” [12]156。可知,“坠圈”指从抽穗到结实这一过程。第64句“稙(质)谷秀齐已坠圈”,“秀”即抽穗,這句话是说“早谷子全部抽穗已经坠圈”,即完成了从抽穗到结实的整个过程。《农桑经·农经》“三遍谷”“旱则不能坠圈”后为“谓之仰雨”,李长年注:“‘仰雨,文管会代抄本作‘仰脖。” [11]30“仰雨”即仰望盼雨,“仰脖”即抬着头,都是指谷物不抽穗或灌浆不实植株上部不向下弯,也就是不坠圈。“仰”是向上的动作,“坠”是向下的动作,二者常对言,如《宋书》卷六十八:“二祖之业,将坠於渊;仰瞻鸿基,但深感恸。”蒲松龄用“坠”与“仰”来形容谷穗的实与不实,是十分形象的。

《日用俗字·庄农章》全文偶数句均押ɑn韵,“圈”和“弯”均可作韵脚字。蒲松龄用“圈”不用“弯”,应是因为受到对仗规则的限制。第63、64句对仗,“稙谷”对“苠麦”,“秀齐”对“打完”,“已”对“才”,“坠圈”对“上囷”,两句词性、语法结构均对仗严整。上句“上囷”是“动词+名词”,而“坠弯”是“动词+形容词”,形容词“弯”不能对名词“囷”。虽然“圈”为弯义,但“坠圈”读起来给人以“动词+名词”的感觉,两相比较,显然“坠圈”更为合适。据《日用俗字》蒲松龄自序,该书成书于“康熙甲申岁正月下浣” [7]743,即1704年;据蒲松龄《农桑经序》,《农桑经》成书于“康熙四十四年,岁在乙酉,正月念四日” [7]768,即1705年。因此,《农桑经》中的“坠圈”用例应是沿用《日用俗字》中的说法。

结  语

蒲松龄《日用俗字·庄农章》是重要的农学文献,本文综合运用语言学研究成果、方言和文献例证,或阐明特殊用法,或分析本字本义,或探求用字意图,或梳理形义源流,或考镜词源理据,对《日用俗字·庄农章》中的数例难解词语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考证与解读。这些难解词语均与农业相关,涉及到农具、农作物、牲畜及农事活动等用语。本文的研究对于解读《庄农章》全文和中国农史研究有所补益。

参考文献:

[1]焦浩.蒲松龄《农桑经》的农业管理学文献价值[J].蒲松龄研究,2017,(2).

[2]张树铮.蒲松龄《日用俗字》注[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15.

[3]何茂活.《日用俗字》庄农章解疏——兼以《农桑经》及现代淄川方言为证[J].蒲松龄研究,

2013,(3).

[4]祖生利.元代白话碑文中方位词的格标记作用[J].语言研究,2001,(4).

[5]何茂活.《日用俗字》庄农章解疏(续)——兼以《农桑经》及现代淄川方言为证[J].蒲松龄

研究,2013,(4).

[6]许宝华,宫田一郎,主编.汉语方言大词典[K].北京:中华书局,1999.

[7]路大荒,整理.蒲松龄集(上册)[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8]缪启愉,缪桂龙,译注.农书译注(上)[M].济南:齐鲁书社,2009.

[9][清]段玉裁.说文解字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

[10][汉]许慎.说文解字[M].北京:中华书局,1963.

[11]李长年,校注.农桑经校注[M].北京:农业出版社,1982.

[12]宋湛庆.我国古代田间管理中的抗旱和水土保持经验[J].农业考古,1991,(3).

Unscramble Notes on Zhuangnong Zhang of Riyong Suzi

JIAO Hao

(School of International Cultural Exchange,Lanzhou University,Lanzhou,730000 China)

Abstract: The Zhuangnong Zhang in Pu Songling's Riyong Suzi has important agronomic reference value. Through reading the text and related literature,using linguistic achievements,dialect words and literature examples for evidence,this paper interprets several difficult words and sentences in Zhuangnong Zhang. These words and sentences are related to farm tools,crops,livestock and farming activities,which are helpful for the interpretation of the full text of Zhuangnong Zhang and the study of Chinese agricultural history.

Key words: Riyong Suzi;Zhuangnong Zhang;Difficult Agricultural Words;Chinese Agricultural History

(責任编辑:朱  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