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方“非遗”在小学美术教育中的具体应用研究

2023-06-07黄国存

课堂内外·教师版 2023年1期
关键词:非遗文化遗产美术

黄国存

摘  要:在如今的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融入地方非遗不仅能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更能够开阔学生的视野,让学生知晓更多的地方非遗文化,了解我国的传统历史文化。在新课改背景下,小学美术教学受到了更多的关注,小学美术教师将地方非遗引入小学美术课堂,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非常重要。文章便基于新课改背景下对小学美术教学中如何融入地方非遗的实践策略进行了分析,以期为相关学者的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地方非遗;小学美术;应用策略

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中,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非遗是在悠久的历史中沉淀、积累而形成的,地方非遗更是凝聚了一个地区的风情民俗,是我国传统文化瑰宝。而将地方非遗渗透于小学美术课程教学中,既能够让学生了解到更多的传统文化知识,又能够拓展美术教学的内容。因此,小学美术教师需重视地方非遗在小学美术课堂中的应用,在小学生进行美术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一、地方非遗融入小学美术教育中的重要意义

地方非遗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是一种教学形式上的创新,这种创新的教学方式与传统教学方式截然不同。这样的教学形式让学生能够对自身的学习和生活有全新的认识和理解,同时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更能够培养学生传承和发扬传统文化的意识。地方非遗所包含的内容是多种多样的,例如陶瓷、绘画、雕塑等,其中既蕴含独特的地方审美观念,也有深厚的地方文化底蕴,学生在接触非遗文化之后,也会对我国的传统文化产生浓厚的兴趣,爱上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小学美术核心素养的教学目标也得以实现。除此之外,将非遗文化融入教学中,也能够增进师生之间的交流和情感。在教学的过程中,师生之间可以深入了解彼此,教师也能够更加明确学生在学习中所遇到的问题,并开展有针对性的教学工作。在交流的过程中,教师能知晓学生对哪种教学方式更感兴趣,从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能够在课堂教学中学习到更多的内容。将地方非遗融入小学美术的教学中,还能够培养学生解决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对地方非遗的教学,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独立探索和思考,而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欲也得到了激发,在课堂中将更加专注,进而形成独立思考和探索的意识。

二、将地方非遗应用于小学美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新课改的推进与持续深入,小学各学科教师都更加注重对学生的素质教育,小学美术教师的教学也不例外,而将地方非遗的相关内容融入教学中,更有利于素质教育课程的开展。但现阶段小学美术教师在将非遗文化融入教学中时,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例如教师未能对本土的文化遗产做科学的分析和评估,导致学生在学习中很难理解非遗文化的内容,进而无法深入学习。一些教师在开展美术教学课程时,未能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学生未能意识到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性,对地方非遗的感悟还不够深刻。这些问题都直接导致小学美术教学中地方非遗的融入未能达到较好的效果,甚至会影响到地方非遗的传承和发展,因此也无法有效推动对学生学科素養的培养。

三、地方非遗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原则

(一)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原则

在实际的教学中,多数教师十分注重教学内容与学生实际生活的结合,也就是让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的生活中,通过这样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地方非遗的教学而言,教师将地方非遗的相关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结合,学生就能够更多地关注非遗文化。这样的教学方式可使学生对非遗文化有更多的了解,并且学生的视野也得到开阔。除此之外,作为小学美术教师,教师还应注重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利用非遗文化中的部分内容,教师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以及创新能力。创新和审美能力在如今的时代下对学生的发展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既要注重理论与现实生活的结合,也要注重传统非遗文化与时代特征的结合。

(二)选择具有时代特色的地方非遗

在对地方非遗进行选择时,并不是所有的非遗都适合应用于小学的美术教学。教师应选择一些具有时代特色的非遗作品,除了要强调本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外,更要适当利用当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首先,教师要考虑学生的发展需求,对学生的认知能力、理解能力等各方面的能力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选择适合学生学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作品。在选择非物质文化遗产时,要注意选择对学生而言既不是太过复杂,也不是过于简单的作品。要保证教学的内容能够与学生的实际发展相结合,既让学生从中学到了相关的知识,也让学生能够在此基础上进行自我探索,这样才能够满足小学美术课堂的常态化要求。其次,选择非物质文化遗产时,还要考虑所教授的内容,是否能够被小学生所接受,不同的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容也不相同,其中就有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不适合小学阶段学生学习的。所以小学美术教师在选择时,必须要合理进行选择。最后,教师选择的内容还需要符合学生创造力和思维发展的实际情况,既要保证学生学习的有效性,又要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获得一定的成就感。

四、地方非遗在小学美术课程中的应用策略

小学美术课程中地方非遗的融入,不仅能够丰富教学资源,更能够优化课堂教学体系,可更好地帮助教师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及审美能力,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信感也将得到培养,这有利于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进一步传承和发扬。

(一)营造艺术文化情境

在人类文化发展过程中,美术一直占有着重要的地位,美术与社会的发展也有着密切关联。小学美术教师除了要注重对学生技法的教授外,更要让学生明白文化传承的重要性。小学阶段学生对太过深奥的知识及概念并没有过多的认识,教师需要让学生在学习中有较强的情感体验,进而帮助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三观,调动学生对艺术的热爱之情,让学生能够学会尊重多元的文化和艺术。我国有非常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并且在不同的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种类和内容也千差万别。但非物质文化遗产都来自当地人们的真实生活,这能够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更好地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与自己所生活的环境结合在一起,进而强化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与理解。以“灵山跳岭头(傩舞)”为例,这项地方非遗是一种传统的民俗表演。在教学的过程中,如果学生无法近距离感受和体会这种民俗表演,教师便可以通过多媒体的方式,让学生观看相关的视频。有条件的,教师甚至可以与相关的非遗传承人进行连线,让学生提出相关的问题,由非遗传承人进行解答。如果没有条件,教师就可以找到相关的视频让学生了解“灵山跳岭头(傩舞)”这一传统非遗的起源和发展历程。在教师的讲解以及视频播放的过程中,学生就会被苍龙舞这一表演所深深吸引,进而萌发出对地方非遗的喜爱之情。同时,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学习“灵山跳岭头(傩舞)”相关道具制作过程,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制作一批简易的“灵山跳岭头(傩舞)”相关道具,这种直观的体验,会让学生对非遗文化的技艺感到震惊,同时学生对非遗文化的印象也会更加深刻。如果有学生对此非常感兴趣,还会在课后进行模仿。通常情况下,一节非遗课程结束,往往会让学生感觉到意犹未尽。教师就可以充分利用这一机会,布置一定的课后作业,让学生在课下收集自己感兴趣的非遗文化作品,并对其发展和历史进行了解,并体会其中的艺术审美,这就能够进一步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再例如在《京剧脸谱》这一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观看京剧表演,并带领学生感受不同的京剧脸谱的特点。这样能够为学生构建出一个较好的视听结合的情景,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中,能够更好地感受京剧艺术,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会得到充分调动,进而在后续的学习中更加认真和投入。

(二)创造更多的教学素材

多数情况下,小学美术教师开展教学课程所使用到的素材就只有美术课本,尽管其中有许多精美的范例可供学生欣赏,但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如果仅仅依靠教材的内容开展教学活动,所达到的效果可见一斑。学生对这样的教学方式和内容也并不感兴趣,对此,教师应以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为目的,科学地使用美术教材,并在这一过程中丰富教学的素材。地方非遗中蕴含着许多风格独特的教学素材,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实际情况进行深入地挖掘,合理利用地方非遗文化,充实教学的内容。在对非遗文化进行选择时,需要选择一些较为典型的文化。例如在教学到剪纸的相关内容时,教师就可以融入地方非遗文化中的剪纸艺术。可以将皮影戏与剪纸艺术相融合,通过多媒体,让学生了解到不同地区皮影戏的区别,学生便能充分感受皮影戏的艺术之美。蓝印花布也是一项具有特色的地方非遗文化,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体验蓝印花布的制作流程,不仅能够丰富课堂的内容,美术教学的资源也得到了开发,学生在这一过程中,也能够更好地体会非遗文化的独特魅力,使学生的美术学习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三)拓展学生的美术学习空间

如今的小学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探究能力是教学的主要目标。在这样的背景下,如果教师依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开展授课,教学的效果和质量都无法得到提升,要想改变这一现状,就需要教师能够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不断创新教学内容和模式,突破传统教学方式的束缚,突出学生在美术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实现跨界教学。在我国众多的地方非遗文化中,蕴含着许多的视觉文化内容,如果教师能够深入挖掘这些文化,并将其应用于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不仅能够极大地丰富教学的资源,更能够使学生学习的空间得到进一步拓展。例如在美术染纸这一课的教学中,如果教师只是按照传统的方法,让学生自行观看美术教材,并感受染紙艺,学生只能简单地了解染纸这一技法,而对这一文化后所蕴含的历史和社会价值,学生就无从了解,也无法有深刻的体会。对小学美术教师而言,让学生通过地方非遗文化的学习,感受其中蕴含的历史文化知识,进行深度的探索和学习,才是教师应该思考的问题。广西壮族的织锦技艺闻名全国,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就可以为学生介绍壮族民族服饰的制作工艺,进而引发学生对织锦的兴趣,感兴趣的学生还可以利用假期时间,在父母的陪同下开启一场织锦之旅。不仅如此,教师也可以利用这一机会,让学生能够了解织锦的纺织、印染、刺绣,可以在教室内创办一场小型的织锦工坊,让学生亲自感受壮族服饰的制作流程。在完成这一作品的过程中,学生也会被织锦独特的花纹以及色彩深深吸引。这样的地方非遗文化在小学美术课堂中的融入才是有效的,也只有这样,才能够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到我国地方非遗的独特魅力。

总而言之,美术是一门具有较强包容性的学科,在小学美术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开展教学活动。将地方非遗文化融入小学美术课程的教学内容中,既能够激发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又能够使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我国的民俗文化,教师在教学时能更好地对学生进行引导,利用地方非遗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信感,且对非遗文化的传承和发扬也有着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传承非遗,落实“双减”——福州市举办第二届小学美术学科名师课堂教学展示活动[J]. 福建教育,2021(49):65.

[2]戴萍. 小学美术课程中的非遗教学实践思考分析[J]. 美术教育研究,2021(22):172-173.

[3]王高珍,李传玉. 非遗进课堂:基于儿童“在场”的小学美术教学的思考[J]. 辽宁教育,2021(21):25-28.

[4]吴婷婷. 浅析小学美术教学中融入非遗文化的策略——以扬州雕版印刷为例[J]. 美术教育研究,2021(19):170-171.

[5]徐晨佳. 竹香隐隐编童趣,少年志载文化承——浅谈在小学美术教育中引入竹编“非遗”艺术的问题与可行性措施[J]. 教师,2021(27):66-67.

[6]李萍. 让非遗点米成画融入小学美术教育探析[J]. 教育界,2020(13):22-23.

[7]沈沁. “非遗”传承在小学美术教育中的STEAM实践[J]. 课程教育研究,2020(11):193-194.

[8]陈静茵. 舞动星火精灵,传承火狗文化——“两轴两面”框架下乡村小学美术教育传承非遗的探索[J]. 美术教育研究,2019(08):138-139.

(责任编辑:向志莉)

猜你喜欢

非遗文化遗产美术
与文化遗产相遇
酌古参今——颐和园文化遗产之美
创意美术
创意美术
创意美术
《文化遗产》2016总目录
“非遗”走进高校
官渡古镇“非遗”联展
文化遗产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