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控量减负 创新增效

2023-06-07张燕

天津教育·下 2023年1期
关键词:数学知识作业内容

张燕

“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作业设计需要严格遵循控量减负、创新增效的发展需求,以此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学以致用,真正掌握数学学习这一活动。“双减”政策的出台使作业内容有了根本上的优化,教师需要在降低作业数量的基础上,提高作业效果和作业质量。在小学数学教学这一教学活动中,教师需要明确小学数学作业的设计关键性要点,并且结合实际教学需求,设计出生活化作业、探究性作业、分层化作业、混合性作业,同时根据实际落实效果展开针对性调整。

一、“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作业优化的必要性

数学作为基础教育中必不可少的科目,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作业在数学教学体系中不容忽视,科学的作业形式和作业内容可以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态度、学习意识、学习习惯,同时巩固数学知识,增强理解应用能力。新时期,教师要以“双减”政策为基础,创新教学方法、优化教学活动、完善教学内容,充分发挥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与此同时,还要制定科学、合理的作业计划。在实施“双减”政策的前提下,教师应从整体上优化作业形式,既要注重运用多元化的教学手段,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数学计算能力。在布置小学数学作业的过程中,需要遵循趣味性、灵活性和动态性等原则。在实施过程中,全新的教学理念使师生在课堂上的角色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而在实践中,学生的整体状况有了很大的改善,学生的课堂参与程度和核心素养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在以往的作业活动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并未完全发挥出来,许多学困生的参与程度也不高,随着作业内容的改革发展,学生可以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真正做到全身心地投入、思考、学习,各个方面的素质都得到了最大程度的提高。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教师还要对作业内容进行更深入的设计,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二、“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作业优化的要点

作业改革是目前我国教育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许多小学教师针对作业的形式和内容进行了创新,希望能使学生在做作业的过程中获得快乐,感受到数学知识的魅力,从而获得全面的发展。随着学生学龄的增长,接触的数学知识更加系统化、规模化,数学公式、概念等内容也在不断增加,对学生的日常积累能力以及数学思维理解能力的要求不断提高。“双减”背景下的小学数学作业设计,既要追求自由个性,又要有更多的开放性,加强学生的认识。从双减政策出发,教師可以让同学们集体做一些实践类的作业,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到更多的学习氛围,创造出一个体验式的学习圈子,让小学数学作业有更多的表现形式。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对学生的完成情况进行综合性的判断,确保学生可以对抽象的数学知识有一个具体的认识。

全新的小学数学作业,既可以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又可以把学生置于作业活动的核心位置,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发展,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对数学和数学作业产生新的认识。在全新的小学数学作业中,学生的信息处理能力、逻辑分析能力和学科核心素养都会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学生也能够更好地应对未来的数学知识,进而自主、高效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例如,在时间秒钟的教学内容中,教师会在课后的作业中展示不同的时刻,让学生找到相应的时间和含义。“现在是17:34,你们还能去哪里?”通过逐步深入各种问题,学生对时间的流逝有更为完整的认识,树立起正确的时间观念。同时,通过深入地交流,学生可以了解到时间的价值,感受到时间的长短,在这样的数学作业中,不仅对学生的数学思维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也在无形之中融入了正确的、科学的思政元素内容,对学生个体成长具有重要意义。

三、“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作业优化的措施

新时期,教师必须对作业形式、作业内容、作业类型、作业反馈等工作展开深入研究,借助作业帮助学生梳理知识,形成完善的知识框架,提高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在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过程中,教师要紧密依托教材内容、教学目标等落实切实可行的设计工作,满足“双减”政策要求,真正意义上实现控量减负、创新增效。

(一)优化作业内容,设计生活化作业

生活化作业在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学习素养、逻辑分析能力上效果突出,同时在生活场景中可以不断巩固基础概念和基础内容,进而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随着教学难度的提高,学生接触到的数学知识抽象性特点也会更加明显,围绕着生活素材展开作业设计,既提高了数学知识的实效性,也让作业内容更加合理,学生的学习素养、数学素养都会在完成作业的同时得到提高。从心理层面来讲,生活化作业的设计和引入在降低学生学习压力、调整学生学习状态上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教师需要对学生的生活情况、生活需求进行针对性调查,充分了解学生的发展现状、兴趣爱好,找到最优切入点。生活化数学作业设计实现了作业内容的横向拓展,在培养学生自主分析、自主思考等方面的能力上效果突出,在完成作业的同时,学生会对数学知识形成充分理解,久而久之,在未来的生活、学习中学生也可以灵活运用知识。

教师在布置作业的过程中,可以设计一些实践作业活动,让学生在不同的情境中完成数学任务,以此实现生活化数学作业和课堂上的教学内容的联动。比如,让学生和父母一起去超市,用30元钱购买两个自己喜欢的零食、文具或者其他东西,在购买前直接计算或者进行估算最终还剩多少钱。又或者在学习长方形周长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在课后对自己的步长进行测量,让学生沿着操场走一圈,对操场周长进行计算。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计算身边长方形或者正方形物体的周长,手机、书本、桌子、电视、电脑、相框等都可以作为计算素材。上述两种作业内容的设计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巩固计算知识,还可以让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切实增强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学习活动中。

(二)调整作业结构,设计分层化作业

“双减”背景下,教师要实现“控量减负,创新增效”的目标,不仅需要对作业内容进行优化,还要对作业结构进行调整,遵循分层作业设计理念,打造出个性化的作业结构。教师要想打破传统的作业结构,在作业布置的时候就要避免一刀切,落实“菜单式”“模块化”“趣味化”的作业结构体系,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作业。在这样的作业结构下,教师可以更好地了解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情况,从而开展针对性、个性化的教学活动,学生也可以更系统地学习基础数学知识,进一步得到综合发展。

比如,在学习小数乘法计算后,教师要进行分层作业设计,基礎必答题为直接写得数、给乘积结果点上小数点、比大小、列竖式计算;阶段拓展题为应用题,如“玻璃和科技的发展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很多实验和技术都离不开玻璃,如果没有也就没有相关的工业。一块玻璃长3.1米,宽2米。每平方米玻璃售价8元,买这块玻璃需要多少元?”学生通过思考进一步强化思维训练,巩固现有学习基础。上述作业设计中不仅对数学作业进行了合理分层,强化了数学作业的梯度,同时也实现了文化渗透,让学生感受到数学背后的文化和精神,培养学生的探究思维。

又比如,在学习了负数后,教师除了设计基础的问答题、选择题之外,还设计了开放性问题“班级的班费每月为500元,购置班级公共书柜花去200元,购置运动会服装花去400元,那么班级班费结余多少元?”“黑龙江地区天气近五天的变化情况,根据数据回答:10.15号温差为多少?10.17号最低温和10.16号最低温之间温差为?哪一天的温差最小?(如表1所示)”在这样的题型设计中,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提高,在巩固基础的同时学习能力也在不断提高,基本照顾到了每个学生的学习需求。

(三)改变作业形式,设计探究性作业

“双减”背景下,教师应设计出多维度作业内容,实现多感官联动,强化探究式学习。尤其是在体验式学习圈这一概念提出后,强调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去体验、尝试,在实践中获得知识,最终达到强化学习效果、学习质量的目的。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得到了全面发展,在讨论、交流、沟通中提高了合作能力和思维能力。在下面的案例中,作业形式得到优化,充分调动了学生不同的感官,让学生的多元化智能得到开发。通过数学知识和语文知识的有机整合,学生的综合素养得到了提高,改变了较为沉闷的学习效果,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得到了切实提高。

比如:在学习了统计知识后,教师设计了合作作业、跨学科作业,以求提高数学作业的深度和广度,在第五单元数据处理作业设计中,要求学生对家中的图书进行统计,并且对图书类型进行划分,绘制出具体的折线统计图。同时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针对大课间展现不同类型的统计工作,包括大课间活动人数、活动类型、活动时间车辆通过情况等,还可以统计班级图书角的书籍类型、书籍情况。小组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设计具体的数据处理内容,分别采用扇形、折线、条形统计图进行呈现。又比如,让学生统计古诗词中出现月亮、燕子、柳树等不同意象的频率,以此对古诗词内容进行分析,将数学知识和语文知识相结合,凸显数学的感性之美,让学生对数学知识产生全新的认识。

(四)创新作业载体,设计混合型作业

在教育现代化程度不断提高的今天,设计混合型作业,借助线上平台开展多元化作业完成活动,不仅可以让双减政策得到真正落实,也是未来教育行业发展的核心。教师可以科学合理地利用信息化、现代化技术设计作业,如蓝墨云班课、电子白板、钉钉、微信、问卷星等内容。这些软件在日常教研活动中的应用,可以更好地统计学生的情况,包括答题正确率、听课时长等,另外,其中一部分软件能提高教学的便捷性,在立体图形绘制上优势突出。教师可以利用上述软件布置预习作业,帮助学生利用课后时间观看微课,在减负的基础上,利用碎片化时间完成学习。学生也可以利用这些平台展开高效率的交流,为小组合作学习创造新的平台,相关数学问题也能在第一时间得到解决,沟通交流效率得到最大限度地提高。

以北师大版小学数学长方体体积这一课内容为例,在此之前,同学们就对平面几何有了初步的认识,所以在微课上,老师可以利用定格动画的形式,让学生对三维几何的基本原理有一个比较全面的认识,并在学生观看后,布置预习作业问题,包含:“生活中有什么东西是长方体或者正方体?一个矩形的立方体中有多少个矩形,它们的面、棱和顶点分别在哪里?正方形和长方形的不同之处是什么?你有没有问题要询问?”在完成上述作业的过程中,学生的自主思维能力得以提升,并在提问的指导下完成探究式学习,同时,通过定格动画,学生对长方体、正方体的平面图形有了基本的认识,使其空间立体感更强,在实践中的学习更为顺畅,同时也加强了数学基础知识的培养。

(五)重视作业反馈,打造多元化评估体系

作业反馈和作业评价也必须得到重视,在进行作业设计过程中,教师要对反馈模式进行优化,尤其是在混合式教学活动不断落实的今天,可以借助线上教学平台在第一时间进行反馈,避免等级评价,可以引入学生互评、优秀作业展示、小组内作业互评等方式,配合表情包、积分卡、集赞制等创新的评价方式,让学生主动积极地完成作业,切实提高数学作业的完成质量。教师也要对学生的作业给出可行性建议,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反思自身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找到正确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方向,切实提高学生学习效率。比如,在每次批注作业的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到学生的进步,为学生提供个性化指导。与此同时,引导学生自主分析、自我调整、自主评价,使学生感受到学习的快乐。另外,错题集、专题作业的落实也应该得到重视,帮助学生定期整理错题,对过往题目、单元知识进行总结分析,绘制思维导图,切实提高对知识点的理解能力,完成二次学习,强化综合素养。比较传统作业,错题集制作、专题作业整合容量较小,开放性较强,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熟练度也会得到根本上的提高。例如在四则运算作业设计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的思维,帮助他们回顾运算法则、运算性质,改变运算公式,从而提高教学的效率。在复习课堂上,教师可以布置错题汇总作业,让学生对过往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错题进行汇总分析,重新计算,以此提升学生的归纳总结、自我反思能力。

四、结语

综上所述,作业是学生课后学习活动中最为主要的内容,但过量的作业不仅会让教学效果大打折扣,还会影响到学生的综合发展。从控量减负、创新增效的发展需求出发,教师应为学生提供思考、学习的空间,打造出多元化、灵活性的数学内容,确保学生得到综合成长,切实提高学习效果。这就需要教师设计出动态化、趣味化、分层化的作业内容,强化作业的驱动性,确保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在作业中有所收获。

猜你喜欢

数学知识作业内容
内容回顾温故知新
节拍器上的数学知识
快来写作业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作业
主要内容
让学生在生活中探索数学知识
我想要自由
三十六计第七计:无中生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