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道路的三重逻辑

2023-06-07陈雯姜木枝

老区建设 2023年1期
关键词:实践逻辑历史逻辑理论逻辑

陈雯 姜木枝

[提 要]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中国共产党在新征程的中心任务就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且明确强调,中国式现代化的特色之一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中国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道路是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和实践逻辑三重逻辑的统一。理论逻辑上,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道路坚持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理念,坚持可持续发展理念;历史逻辑上,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道路不论是处在艰难起步阶段、初步探索阶段还是奋力开创阶段,中国共产党始终是领路人;实践逻辑上,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道路,要从抓实顶层设计、推动绿色发展、弘扬生态文化、生态回归民生等方面来丰富其实现路径。

[关键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实践逻辑

[作者简介]陈雯,江西農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姜木枝(通讯作者),江西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基金项目]江西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生态文明坚持人民主体性研究”(21KS06)

15—17世纪的地理大发现,打破了各大洲之间相对独立的状态,拉开了资本主义全球扩张的序幕,工业革命使英国率先迈入现代社会,其后一个个资本主义国家身披现代化的霞光轮番登场,而这光环的背后是人与自然的关系愈发紧张,这种掠夺式发展逐渐带来了生态破坏、资源紧缺等全球性生态风险。站在建设现代化国家和保护生态环境两相博弈的十字路口,我国要把推进现代化的力量放在自己国情的基点上,坚决不能走资本主义依靠殖民扩张、战争暴力、野蛮掠夺的老路。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社会主义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党的二十大报告再次强调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之一[1]。习近平总书记于2022年11月17日在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上强调,“中国式现代化必须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新路”[2]。这些重要论断进一步彰显了人与自然关系在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的全局性和基础性地位,明确了我国要走的是一条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道路。这条道路坚持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理念,坚持可持续发展理念;这条道路凝聚了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磅礴力量,但不论是处在艰难起步阶段、初步探索阶段还是奋力开创阶段,中国共产党始终是领路人;这条道路需从实践上抓实顶层设计、推动绿色发展、弘扬生态文化、生态回归民生。中国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道路是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和实践逻辑三重逻辑的统一。

一、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道路的理论逻辑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必须坚持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理念,必须坚持可持续发展理念,这是中国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道路的理论逻辑。

(一)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理念

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理念是立足于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聚焦新发展理念的整体布局和全球生态治理遇到的新风险、新挑战、新机遇而提出的科学理念,既符合绿色发展理念的价值旨归,又顺应全球环境治理的实然趋势,赋予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生态转向。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任何一方受到伤害都会牵一发而动全身,对整个生态系统造成巨大的冲击与破坏。在存在视域下,表现为人与自然是和谐共生的关系;在发展视域下,表现为人与自然是双向共荣的关系。

1.存在视域下表现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人因自然而生,人与自然是一种共生关系。”[3]这一科学论断表明,自然界具有先在性,人依赖自然并与其存在着一种本质的、必然的、不可分割的联系。自然界在其漫长的发展演变过程孕育了人和花鸟虫鱼、山川湖泊等自然物,自然界是人的无机的身体。一方面,人类的生存、生产、生活都需要大自然提供丰富的物质资料基础。马克思曾从人的现实层面指出:“自然界是工人的劳动得以实现,工人的劳动在其中活动、工人的劳动从中生产出和借以生产出自己的产品的材料。”[4]自然界为人类活动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大量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从而使人类的历史能够持续地发展。另一方面,作为人类进行科学活动和艺术创作的实践对象,自然界不仅为人类提供宝贵的生产生活资料,创造了丰富的资源,还不断地为人类文化事业提供精神源泉和动力支持。

2.发展视域下表现为人与自然双向共荣

从人与自然关系的产生上看,二者之间的对象关系并非“一帆风顺”。在人与自然的交互过程中,人的心理及行为都会和大自然以及生产力的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人通过与大自然的相互作用,产生对大自然的认知,继而用产生的认知来影响或改变人的行为方式。根据生产力的发展程度和人们对自然的认知程度来划分,人与自然的关系可以分为三个时期:远古时期,生产力发展程度较低,人类无力抵抗恶劣的自然环境所造成的灾难,加之人类的主体意识缺乏,人类对自然是敬畏和服从的,对自然也是充满恐惧的;近代以来,生产力迅速发展,人类的主体意识提升,人类中心主义日益显现,人类逐渐从自身利益出发,对自然进行探索与征服;在现当代,生产力已经发展到一定程度,人类因为早期过度的生态破坏遭到了大自然的严惩,人们开始逐渐反思以往对待自然的态度,从自然的主体角度出发,开始对大自然尊重、顺应和保护。人与自然关系经过这三个阶段的发展,逐步趋于协调,人们认识到人与自然是共荣的。人与自然的共荣不断警醒着我们,要使中国式现代化得以全面、持续、稳定的发展,就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

(二)可持续发展理论

1972年于斯德哥尔摩举行的第21次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上发表了《人类环境宣言》,该宣言首次将可持续发展概念确定为国际性议题。1980年的《世界自然资源保护纲要》系统地界定和阐明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1987年,在世界环境与发展大会上题为《我们的未来》的报告则更详细地阐述了可持续发展的内涵;1992年,在环境与发展大会上通过了《里约热内卢环境与发展宣言》,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正式从理论上走向了实践。可持续发展理论反映了经济发展由传统的无规则发展到追求国际公平、代际公平的转变,在国际上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并被运用到建筑、土地利用、经济产业、乡村农业等宽领域多层次的实证研究中。

为响应国际上倡导可持续发展的呼吁,江泽民同志在十五大正式提出,“促进人和自然的协调和谐、坚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5]。可持续发展理论在中国社会发展和变革中不断地被赋予新的内容。目前,我国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视和实施也都是基于可持续发展理论的一种有效的实践。作为人口众多的世界大国,我国近年来经济的快速发展也导致了资源的高消耗和环境负荷的持续增加,日益减少的可用资源和持续增长的需求之间的矛盾不断加剧。资源的不可再生性使得资源型区域的发展面临着社会、经济、环境等诸多问题,不仅存在着资源的开发利用与经济发展的问题,还面临着一系列的区域性失业、贫困、经济结构失衡、环境负担等问题。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赋予了“可持续发展理论”新的参考视域、新的内涵、新的要求,重视生态文明建设,不但可以直接或间接地为发展带来大量的经济利益,而且可以保护发展,为发展提供有利的環境与资源,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目标的最终实现。

二、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道路的历史逻辑

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史,不仅是一部党领导人民书写的发家史、革命史、建设史,还是一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道路的探索史和实践史。百年来,中国共产党一直站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将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纳入治国理政中,遵循人与自然在协调平衡中达到双向生成和双向发展的客观规律,从中国文化、中国实际出发独立自主地创造出一条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党的百年辉煌历程,见证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之路的艰难起步、初步探索和奋力开创,无论历史如何变迁,无论时代怎样发展,中国共产党始终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道路的领路人。

(一)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道路的艰难起步

为了保护人民生命健康与财产安全,保障民族生存与发展,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以谋划并推进水利建设为重点,大力推进水环境保护和水生态建设。早在1934年初,毛泽东同志在江西瑞金针对苏区发展现状就作出了“水利是农业的命脉”“应予以极大的注意”的重要指示。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接连吹响了“一定要把淮河修好”“要把黄河的事情办好”“一定要根治海河”的集结号,发出了南水北调的最强音,阐发了兴修三峡工程的规划设想。这些指示和部署无不体现着中国共产党人对兴修水利、治理水患的高度重视。这种“摸着石头过河”的艰苦奋斗精神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道路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和实践探索。

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还主张植树造林,绿化祖国。面对我国当时森林整体覆盖率仅为8.6%的严峻状况,强调以植树造林为基础,消灭荒山荒地,自然恢复林木植被,绿化祖国,美化环境,造福人民,成为了新中国成立之初首当其冲的民生工程。1956年1月,中共中央政治局颁布《1956年到1967年全国农业发展纲要(草案)》,提出“绿化一切可能绿化的荒地荒山,只要是可能的,都要求有计划地种起树来”[6]。毛泽东同志也于同年三月发出了“绿化祖国”的铿锵之声,要求“实行大地园林化”。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这些水环境保护、水生态建设、植树造林等实践活动体现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道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开始了艰难的起步,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指明了前进方向。

(二)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道路的初步探索

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以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这一时期的生态环境问题进行了大量的理论探讨与实践治理,完成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道路的初步探索。

邓小平同志深知,生态环境保护与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息息相关,提出“植树造林,绿化祖国,是建设社会主义,造福子孙后代的伟大事业”[7],认为要想实现可持续、后劲足的发展,必须重在“生态治理”。以江泽民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始终把生态环境作为人们追求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的重要影响因子,强调“促进人与自然的协调与和谐,使人们在优美的生态环境中工作与生活”[8],强调在现代化建设中,必须把实现可持续发展作为一个重大战略,提倡走经济、社会和生态互利共赢的可持续发展道路。以胡锦涛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提出了科学发展观,认为“全面、协调、可持续”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向度,要有力促进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和谐,提出“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和中华民族生存发展”[9]。

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在推进人与自然和谐的现代化之路上的不懈探索,为中国式现代化进程注入新的生态环境元素。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道路的奋力开启

党的十八大以来,“美丽中国”成为我国现代化建设的目标之一,以习近平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抓牢抓实生态文明建设,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搭建起了生态文明建设大厦的“四梁八柱”主体框架,奋力开启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道路。

确立“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的生态自然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蕴含着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的深刻内涵,习近平同志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思想,运用整体性、系统性和科学性的辩证唯物主义思维方式,于2013年11月首次提出“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10],清晰地揭示了人的生产生活等一切活动离不开自然生态环境的孕育与滋养,深刻展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本原性诉求。

贯彻绿色发展理念。习近平同志在对马克思、恩格斯的自然观和生产力学说深入理解后,以中国的生态环境为切入点,提出“生态环境问题归根结底是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的问题”[11],绿色发展方式、生活方式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道路若要达到相得益彰,需正确认识人在发展过程中创造的财富与保护自然环境之间的辩证关系,去除由物质主义膨胀和奢侈浪费所造成的生态沉疴,推动形成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生产方式以及健康、文明、环保的生活方式。推动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形成绝非一朝一夕之功:一是,要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和升级,利用科技创新来解决“绿色发展”的问题,构建一种以自然资本增值和生态效益驱动为主导的新型经济增长方式。二是,要倡导绿色消费,加大环保宣传力度,增强市民的环保意识、法制观念、道德品质,让绿色发展的理念深入人心并引导人民共筑精神家园。

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之路。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推进,各国所凸显的生态环境问题再也不单纯是一国的问题,全球极端气候变化的严峻挑战也逐渐演变成全球性的生态危机。习近平同志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六次缔约方大会世界领导人峰会上将以气候变化为代表的全球生态问题上升为当前时代重大课题。中国始终坚定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的立场,将承诺化为实际行动,维护国际生态问题重灾区的正当利益和合理关切。中国与世界各国携手共谋生态文明建设,有效地推动和引导世界各国同舟共济、共渡难关,为实现公平合理、互利共赢的全球生态治理注入强大动力,彰显我国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道路的格局和情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奋力开启人与自然和谐现代化道路为中国式现代化化道路绘就绿色发展新底色。

三、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道路的实践逻辑

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道路需要在实践上抓实顶层设计,推动绿色发展,弘扬生态文化,生态回归民生。

(一)抓实顶层设计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12]。这是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后,社会的主要矛盾发生变化的现实着眼提出的新要求。党和国家将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上升到国家战略的新高度,以顶层设计为抓手,强化高位推动,足以表明以习近平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坚持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道路的信心、决心和恒心。

“制度是文化与文明的重要载体,制度建设是生态文明的根本保障。”[13]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道路,必须推进生态文明制度现代化,须加快与之配套的法律、法规的修订和完善,用法律体系严防生态系统各个环节存在的漏洞与偏差。如加快构建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和使用管制制度,并对自然生态空间统一登记、统一确权,明确国土空间开发的边界、自然资源资产的保护责任,以期实现各项自然资源的优化分配和高效利用。坚持红线管理制度,树立底线思维,严守资源环境生态红线,严守水资源“三条”红线管理,严守环境质量底线。完善资源有偿使用和生态补偿制度、环境治理和生态保护市场体系,建立公众参与生态环境保护制度等。严明生态环境考核评价与责任追究制度,依法明确干部的生态责任与担当,用刚性倒逼机制确保生态环境的无恙。以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为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之路提供刚性保障。

(二)推动绿色发展

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应坚持推动绿色发展。推动绿色发展要建立系统完备的绿色发展体系,包含推动绿色经济发展,加快绿色科技创新,树立绿色消费观等。要推动绿色经济的发展,关键要实现生产方式的绿色化,必须通过转变经济发展模式和统筹发展新兴绿色产业来实现。如要鼓励企业更新绿色、节能、环保的生产设备,建立绿色产业发展体系,重视开发和利用清洁能源,推动传统高能耗、高污染、高排放的企业实现绿色转型,力争在有限资源达到高效利用的同时实现废弃物低排放甚至零排放。加快绿色科技创新,以市场为导向引领低碳技术的开发,用科技来解决生产过程中的浪费和污染问题,让科技速度助力自然恢复速度。要培养绿色消费的思维,唤醒公民的生态自觉,提倡广大公民从自身做起,从身边的小事情着手,积极参与到社区、城市公共区域的环境管理中来,凝聚绿色环保共识。

(三)弘扬生态文化

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之路,需要从文化的角度来思考生态问题的解决,需要弘扬生态文化,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文化观。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需要下真功夫,费真力气。生态制度和法律法规等刚性制度固然重要,但生态文明理念的学思践悟最终要靠人的主观能动性。要把生态文明的思想意识根植进人们的思想中,使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生态转变。首先,要充分发挥教育的作用,学校教育从娃娃抓起,根据不同阶段学生的特点,有针对性地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由浅入深,由易到难,逐步引导学生提升生态素养,增强公民对建设美丽中国的责任感和认同感。其次,要将生态文明宣传普及推广到全社会,充分利用社区和民间环保组织的宣传和指导,向公众宣讲生态文明最新政策、知识和法规,努力营造全社会爱护生态环境的良好氛围。

(四)生态回归民生

现代化的本质是人的现代化,“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本质是以人民为中心的现代化。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但生态环境问题与人民美好生活的矛盾却在不断加剧,成为社会健康发展中的“阿喀琉斯之踵”,人民对于美好环境的需求越来越迫切。越来越多的人渴望有清新的空气、洁净的饮用水、绿色有机的食品、良好的气候、宜居的环境等优质生态产品,生态回归民生便是众望所归。以生态城市的建设为例,完善城市空间布局的关键是处理好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关系,两者的合理转化才可为城市发展创造新动能。人作为城市建设者、参与者、享受者,要抱着尊重自然的态度去合理规划和利用城市空间、生态资源,便可创造出生态良好、生活宜居、令人民满意的生态城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建设要以人民为中心,尽可能地为人民的美好生活提供数量多、质量好、性价比高的优质生态公共产品,以期促进人们身心健康的可持续发展。

四、结语

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是人类社会的永恒话题,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人类孜孜以求的重要目标。“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擘画出“中国之治”的美丽蓝图,实现了人与自然的耦合与共生,它的提出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生态文明建设以及现代化建设规律的深刻认识和把握。在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乘势而上开启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征程中,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道路是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和实践逻辑的统一。

[参考文献]

[1][12]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報告[N].人民日报,2022-10-26(01).

[2]习近平.坚守初心 共促发展 开启亚太合作新篇章[N].人民日报,2022-11-18(02).

[3]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

[4]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

[5]江泽民.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1997-09-22(01).

[6]毛泽东选集:第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7.

[7]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邓小平年谱(1975—1997):下卷[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

[8]江泽民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9]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N].人民日报,2007-10-25(01).

[10]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

[11]习近平.论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21.

[13]刘燕,薛蓉.生态文明内涵的解读及其制度保障[J].财经问题研究,2019,(5).

[责任编辑:李佳佳]

猜你喜欢

实践逻辑历史逻辑理论逻辑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依赖与超越
列宁从严治党的思想实践及其现实启示
文化传承视域下大理“三月街”千年发展的实践逻辑
精神养老研究取向及其实践逻辑分析
中国政治发展的历史逻辑揭示中国模式的政治图谱
基于宅基地置换的新型集中社区建设类型及其实践逻辑
政府雇员制历史与理论逻辑
浅谈供给侧改革
红船精神融入创业教育的理论逻辑与实施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