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三教”改革的高职英语课程思政建设刍探

2023-06-07陈芳

成才之路 2023年15期
关键词:职业道德立德树人课程思政

陈芳

摘要:课程思政建设是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任务,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战略举措。文章从高职英语的课程性质和任务、高职英语课程的育人目标、基于“三教”改革的高职英语课程思政建设、高职英语课程思政建设成效、高职英语课程思政建设模式的特色与亮点等方面,探讨基于“三教”改革的高职英语课程思政建设,以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优良的学风,使学生成为能用英语讲好中国故事的高素质人才。

关键词:高职;立德树人;“三教”改革;课程思政;职业道德

中图分类号:G71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3561(2023)15-0013-04

基金项目:本文获2021年“河南省首批职业教育与继续教育课程思政示范课程示范项目”资助(项目编号:河南省教育厅教职成〔2021〕138号文件)、2022年度河南省教师教育课程改革课题研究项目“乡村教育振兴背景下高职师范专业英语课堂革命路径研究”(项目编号:2022-JSJYYB-146)资助

2020年教育部印发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指出:“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战略举措。”英语教育是中西方语言、文化、意识形态交融碰撞的高热区,也是“课程思政”的前沿阵地,教师应根据高职英语课程学时较长、学分较多、受众面广和影响面大的特点,积极探索在大学英语课程中有效融入课程思政的途径。

一、高职英语的课程性质和任务

高职英语是学生的公共基础课之一,兼具工具性、人文性。该课程要求学生熟练掌握英语语言知识,且具备听、说、读、看、写、译六项语言技能,能将所学的英语知识和能力应用拓展到学习、生活、职场中去。因此,教师要重视培养学生知行合一的智慧和自主学习能力、跨文化沟通能力,不断提升其运用英语服务本专业学习的能力,以适应个人成长、社会发展、经济建设和国际交流的需要。

二、高職英语课程的育人目标

依据《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高等职业教育专科英语课程标准(2021年版)》(以下简称《标准》),基于部分高职学生思维活跃,但理想信念和职业规划缺乏、价值取向有偏差、文化素养和职业素养需要提升的学情,教师立足英语学科的特点,制定了语言和文化知识、语用技能、思政价值相融合的课程育人目标:在传授英语语言知识时,引导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和多角度思考,能正确面对校园生活、职场和社会热点问题;在传授多元文化知识时,引导学生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在进行听、说、读、看、写、译六项语言技能情境交流时,引导学生知行合一、德技兼修,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培养和发展学生跨文化交流技能时,要提升学生的思辨能力,使学生能具有中国情怀,用英语讲好中国故事。

三、基于“三教”改革的高职英语课程思政建设

“三教”改革是提升高素质人才培养质量的必要渠道,基于“三教”改革,高职应从教师、教材、教法三个方面推进英语课程思政建设。

1.“思政赋能”教师,提升中国文化素养

英语教育的根基是英语教师的发展。一方面,“育人者必先育己,立己者方能立人”。英语教师要适应新时代高等教育的形势,牢记“为党育人”的使命,明确“为国育才”的目标,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新时代“四有”教师。英语教师要深学细悟习近平总书记的系列讲话精神和重要论述,如《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等,不断转变教学观念,提升思想政治修养,利用英语教学阵地做好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另一方面,新时代要求全方位提升教师整体素质,坚定文化自信刻不容缓。本世纪初,南京大学教授从丛在《光明日报》上发表了《“中国文化失语”:我国英语教学的缺陷》一文,并在文中指出:“外语教学不仅包括语言教学,还应该包括文化教学,这已逐渐成为我国外语界的共识。然而,纵观我国多层次英语教学,仅仅加强了对英语世界文化的介绍,而中国文化之英语表达,基本上仍处于忽视状态。”据此,她提出了“中国文化失语”这一概念。而《标准》中的多元文化交流目标是:“能够通过英语学习获得多元文化知识,理解文化内涵,汲取文化精华,树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通过文化比较加深对中华文化的理解,继承中华优秀文化,增强文化自信;坚持中国立场,具有国际视野,能用英语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华文化……”因此,高职院校应定期组织中文教师和英语教师进行交流研讨,以帮助英语教师提升中国文化素养,体认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增强国际传播意识与能力,具有国际视野和家国情怀,为进一步挖掘英语教学中的思政元素奠定坚实的基础。

2.整合优化教材内容,建设课程思政素材库

为达成育人目标,高职院校要以“双核”———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为驱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将政治认同、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等思政要素落实到教学内容中,助力教师培养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

(1)英语教材的整合优化。依据《标准》,高职院校要整合优化教材内容,形成职业与个人、职业与社会、职业与环境三大主题类别,Entering college life(踏入大学生活)、Making a career plan(职业规划)、When the East meets the West(当东方遇到西方)、Green living(绿色生活)等13个单元话题,深度挖掘教材内容中所蕴含的思政元素,优化课程思政内容供给。课程从单元语篇、语言知识、文化知识、英语技能等方面有机融入政治认同、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等思政要素,最终形成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纵横交织网格化”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体系。

(2)英语课程思政资源库的创建。课程思政是“润物细无声”的教育,不是生硬的“灌输式”教育,思政内容要与英语语言知识有机融合。教师要根据学科特点,深入挖掘教材内容中的思政元素,结合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基于职教学情和教情,提高学生英语语言技能,提升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使命感,把学生培养成德才兼备,具有理想信念、使命担当的社会主义建设者。教师要联手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围绕课程思政教学重点,秉承“六性”原则,即与教学内容的关联性,与学生学习生活的贴近性、趣味性、时效性、权威性、准确性,甄选思政教育素材,积极创建高职英语课程思政资源库(中英双语)。资源库中应含有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跨文化交际内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国家层面、社会层面、个人层面)、中国文化(传统文化、现代文化)、中国外交(“一带一路”、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智慧(中国智造、大国重器、大国工匠)、中原文化(圣贤名流、世界遗产、艺术民俗、舌尖上的河南)等丰富多彩的素材,并以微视频、图片、文档的形式在英语教学中生动体现。该资源库应与学习通教学平台、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电子课件以及课程思政教学案例相融合,形成“四位一体”的大学英语课程资源,并通过线上线下教学活动,积极打造“新文科大外语”,以激发学生的爱国爱家情怀,提升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3.打造“三教学阵地联动”的协同育人模式,实施“言—思—行”教学流程,构建多维多元可视化的评价体系

(1)“三教学阵地联动”的协同育人模式及“言—思—行”教学流程。高职院校要基于“全人教育”学说,将课内课外、校内校外、线上与线下相结合,利用多种教学方法叠加赋能英语教学,形成“三教学阵地联动”的协同育人模式。

第一教学阵地,基于学生价值观塑造,实施“言—思—行”教学流程。流程分为三阶段四环节。三阶段,即课前“思政话题导引”、课中“思政内容融入语言学练”、课后“思政理念践行”;四环节,即Bridge-in(引)、Understanding(言)、Believing(思)、Practicing(行)。

课前,“Bridge-in(引)”环节,教师利用思政教育元素引导学生进入单元话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明确学习任务。课中,“Understanding(言)”环节,教师让学生在真实自然的语言学习与应用中领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髓要义,并就价值观进行正确演说表达;“Believing(思)”环节,教师让学生在内容真实、贴近生活的思想交流中思辨、选择,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并进一步发展口语、阅读、写作等语用能力,达成“言思合一”。课后,“Practicing(行)”环节,教师通过创设交际情境,要求学生将职业道德素养、社会热点问题、专业发展等进行语言成果输出,并物化为可视性成果,如思辨性写作、创意课本剧、拍摄微视频、反思表格等,以实现知识的巩固和迁移,涵养专业情怀和职业素养,达成“言行一致”。

第二教学阵地,打造外语思政品牌赛事。教師根据学生的学习风格、智力特点和特长爱好,引导学生积极参加各类英语比赛,如英语风采大赛、英语口语大赛、英语讲好中国故事大赛、英语写作大赛等,大赛主题内容均与中国国情、中华优秀文化相结合,能让学生在不同情境中用英语讲好中国故事。丰富多彩的英语比赛活动作为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补充和延伸,能锻炼学生的英语语言能力,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教师还要通过指导学生参赛,激发自身的教学灵感,不断创新教学方法,达成以赛养德、以赛强智、以赛促学。

第三教学阵地,开展沉浸式思政实践活动。教师组织学生主题文化参观、志愿者服务等活动,让学生用英语书写收获与感悟,增强文化自信,弘扬劳动光荣、技能宝贵的时代精神。

“三教学阵地联动”的协同育人模式,能有效促进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职业道德、人文素养和优良学风的养成,实现英语教学与思政教育同向而行,达成“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目的。

基于学生倾向于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教师要努力搭建智慧化的学习环境,运用学习通和智慧职教组成的互动教学平台及各种语言训练软件组成的语言训练系统平台,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教学中,教师运用任务型教学法、情境教学法、产出导向法、项目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能高效突破化解英语教学的重难点。教师还要运用互动教学平台监督学生的学习过程,及时反馈教学信息。针对部分学生英语综合能力较弱的情况,教师可借助学习通、Quizlet软件,化解他们的词句重点,借助微视频、学习通、FiF口语训练系统、英语趣配音和讯飞听见软件,化解他们的听说难点,借助FiF口语训练系统、学习通、iSpring和Xmind软件,化解他们的阅读难点,借助Xmind软件和iWrite写作训练系统,化解他们的写作难点,借助微视频、学习通和腾讯会议软件,化解他们的职业实操难点。

(2)多维多元可视化的评价体系。高职院校要对接英语育人目标,依托信息化平台全面、全过程收集并分析、处理学生学习的数据信息和课程思政物化成果,建立多维多元的评价体系。多维是指从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达成情况、思政教育的感悟体会、情感态度、语言知识积累以及任务完成程度的增值变化等方面来进行评价。多元是指评价主体、评价过程的多元化,主要是将教师评价、学生评价与机评相结合,过程性评价、终结性评价和增值性评价相结合,最终实现教学评价的可视化,以实现教、学、评一体化,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四、高职英语课程思政建设成效

1.思政育人显现反哺效应

依托多维度的实践平台,学生展示出思政育人的反哺能力。第一教学阵地的课堂教学中,学生们通过辩论、讨论、演讲、角色扮演、作品展示等,能彰显语言魅力,提升表达自信,践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第二教学阵地的竞技场上,学生们通过英语比赛,发出爱国爱家、民族自信、文化自信的最强音,并且在许多英语竞赛中捷报频传。社会实践中,每一种角色都有力地见证着学生们的成长,尤其是本校的部分师范生志愿赴乡村小学进行中华传统故事英语绘本教学,赋能乡村教育振兴,受到小学生的喜爱,也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还有些毕业生在社会中、岗位上,也凸显着思政育人的成效。

2.思想铸魂赋能团队建设

近年来,本校教师党支部与马克思主义学院携手加强团队党性学习教育,以思想铸魂为根、技能提升为径,打造了一支德高、博学、精技的师资队伍。本校建设了省级“首批职业教育和继续教育课程思政示范课程”、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慕课成功上线“学习强国”,设计制作的思政版大学英语课件在全国高职院校推广,参与了教育部项目“汉语桥”,并用英语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行中华优秀文化的输出。课程思政的建设模式,受到外语界专家的一致好评。

五、高职英语课程思政建设模式的特色与亮点

高职英语课程思政建设模式的特色与亮点,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思政、文化、职业”融通,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学校围绕“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相结合”的课程目标,完善课程思政的顶层设计,充分发挥大学英语课程的价值教育功能,使之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统一,构建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的新格局。教师在英语课堂中能找准思政元素附着点,将思政元素渗透到语言主题的教学中,使英语课堂成为价值引领、知识传授、能力提升的主渠道,真正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使德育与智育同向同行。

2.“言—思—行”教學流程线上线下混合实施,达成“学用一体”

学校设计“言—思—行”教学流程并进行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将语言、文化输入和语言、职业素养输出有机结合,通过多种信息化资源和各种教学活动,形成学习理解、应用实践、迁移创新,使“学”“用”无缝衔接,让学生学会用英语交流,真正做到学有所用。

3.“校内校外”“课上课下”双结合,推进协同育人

学校将校内教学阵地和校外主题文化参观、志愿活动、见习相结合,能助力“三全”育人。而课下丰富的英语比赛活动,是对学生课堂所学知识技能的巩固和补充,能实现以赛促学。校内校外、课上课下紧密结合,凝聚育人合力,能使教学目标得以有效达成,教育效果显著。

六、结语

综上所述,基于“三教”改革的高职英语课程思政建设,达成了教育涵化、文化濡化、价值观内化、职业信念外化。而围绕“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与价值引领相结合”的课程目标,能充分发挥大学英语课程的价值教育功能,使之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统一。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高等职业教育专科英语课程标准(2021年版)[S].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21.

[2]从丛.“中国文化失语”:我国英语教学的缺陷[N].光明日报,2000-10-19.

[3]何再三,涂凌燕.“立德树人”视域下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建设路径探究[J].甘肃教育研究,2021(06).

[4]胡赛儿.高职专业英语课程思政建设路径研究与实践[J].教育观察,2021(18).

Exploration of the Curriculu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Construction of Higher Vocational School English Curriculum Based on the "Three Education" Reform

Chen Fang

(Hebi Polytechnic, Henan Province, Hebi 458030, China)

Abstract: Curriculu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construction is an important task to comprehensively improve the quality of talent cultivation, and promoting curriculu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nstruction is a strategic measure to implement the fundamental task of cultivating morality and talents. The article explores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nstruction of vocational English courses based on the "three education" reforms, including the nature and tasks of vocational English courses, the educational goals of vocational English courses,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nstruction of vocational English courses based on the "three education" reforms, the effectivenes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nstruction of vocational English courses,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highlights of the curriculu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construction model of vocational English courses. It aims to help students form good professional ethics and excellent academic atmosphere, enable students to become high-quality talents who can tell Chinese stories well in English.

Key words: higher vocational school; foster character and civic virtue; "three education" reform; curriculu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education;professionalethics

猜你喜欢

职业道德立德树人课程思政
会计职业道德现状之我见
浅谈会计职业道德的重要性
谈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
学校体育器材管理自助化
论高校教师的基本职业道德修养
在弘扬职业道德中争创“青年文明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