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学生志愿讲解员选拔培养与激励机制优化探赜
2023-06-07刘一蓓
刘一蓓
摘要:高校与志愿讲解服务组织在加大学生志愿讲解员选拔培养力度的同时,致力于借助健全的激励机制,能全面提高学生志愿讲解员队伍的综合素养,促进学生志愿讲解员的全面发展。文章从志愿讲解服务概述、高校学生志愿讲解员培养价值、高校学生志愿讲解员选拔培养与激励中面临的挑战、高校学生志愿讲解员的选拔培养和激励机制优化策略四方面,对高校学生志愿讲解员选拔培养与激励机制优化进行探讨。
关键词:高校;志愿讲解员;选拔;培养;激励
中图分类号:G421;G64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3561(2023)15-0005-04
基金项目:本文系重庆开放大学、重庆工商职业学院2021年度科研项目“高校红色文化教育实践基地志愿讲解员队伍培养发展研究”(项目编号:SZYB2021-07)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学生志愿讲解员是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高校加强学生志愿讲解员队伍建设,既可改善专业讲解员数量不足的现状,也可为学生提供多元化的实践机会,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新时期,志愿讲解服务对高校学生志愿讲解员的思想政治素养、文化基礎、表达能力、专业技能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高校加大人才遴选力度、严把选拔关,制定完善的培训方案,并配置科学化与专业化的激励机制,可以确保高校学生志愿讲解员合理应对工作中的新问题与新挑战,促进志愿服务活动的进一步发展。本文对高校学生志愿讲解员选拔培养与激励机制优化进行探讨。
一、志愿讲解服务概述
1.志愿讲解员概念
志愿讲解员具有较强的公益性,不计回报,是具有丰富专业知识的志愿服务人员。志愿服务无私奉献于社会,服务于大众,是人类崇高的价值取向与高尚的人文精神。随着我国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逐步提升,社会大众对精神文化有了更高的追求。志愿服务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一环,有利于促进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的同步发展,使两项文明建设互相适应、相得益彰。因此,有效扩充志愿讲解队伍,是非常有意义且被大力倡导的社会文明之举。志愿讲解员的融入,有利于缓解博物馆、科技馆等各类公益性服务组织的讲解工作压力,为广大受众提供高质量的讲解服务。
2.大学生志愿讲解员素质
大学生志愿讲解员可在高校和社会组织间架构起桥梁与纽带。以博物馆志愿讲解员为例,大学生志愿者是观众与文物间的桥梁,其通过志愿讲解服务,将文物之美传达给观众,能促进文化、艺术的传播与发展。因此,为推动志愿讲解服务顺利进行,就需要志愿讲解员具备较高的专业素养。一是拥有良好的品德与职业素养。在志愿讲解服务中,大学生志愿讲解员需严格遵循国家法律法规,热爱祖国,热爱公益事业,具有服务大众的高尚品质。在志愿讲解中,大学生志愿讲解员要以观众为本,全心全意为观众服务。二是具备良好的公众形象。大学生志愿者面对的是广大社会群体,其要身体健康,身高、面容等要符合相应的职业服务条件,以便为观众提供优质的服务。三是具有较高的文化素养。讲解接待工作是志愿服务的重要一环,集中体现着大学生志愿者的综合素养。在讲解中,大学生志愿者要懂得深挖文化内涵,为实现文化传承与发展增添动力。以博物馆讲解为例,为充分赋能陈列教育价值,就需要大学生志愿者掌握基本的博物馆知识,明晰本馆陈列内容或者展品的相关背景知识等,并全面熟知天文地理、风俗等基本知识,掌握语言学、美学、经济学等知识。四是具备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与沟通能力。讲解接待强调专业化知识与语言表演艺术的融合,需要讲解员运用语言技巧与语言艺术将特定的价值理念传递给参观者。志愿讲解员要语音准确、口齿流利、音质优美,能给参观者一种美的享受,并在和谐语言的支撑下,在文化与观众间架构起联结的桥梁。五是具有良好的性格、心理素质与反应能力。志愿讲解员在志愿讲解服务中,面对的观众不一,为了给观众提供高质量的服务,就需其秉承服务意识,认真对待工作中的挑战。
二、高校学生志愿讲解员培养价值
1.有利于推动高校学生的持续性发展
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学生仅仅依靠所掌握的理论知识很难应对瞬息万变的市场环境。积极开展志愿讲解员培养工作,为高校学生提供了接触社会、体验社会的机会,便于引领学生在实践过程中边做边学,有助于学生内化所学到的理论知识,实现知行合一,进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高校积极开展志愿讲解员选拔培养与激励工作,能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自我学习意识与服务意识等,激励学生不断健全知识体系、提高综合素养,为后续融入社会生活奠定坚实的基础。
2.有利于校园文化建设的顺利进行
从校园文化建设来看,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积极开展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可为学生提供融入社会的机会,使学生在志愿服务过程中感受到社会的人情冷暖,加深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理解,并时刻关注公益事业,为公益事业贡献自身的力量。高校合理开展学生志愿讲解员选拔培训工作,便于在学校内部营造良好的志愿服务氛围,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理念,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水平,不断推动校园文化建设的顺利进行。
3.有利于提高大众文化素养
当前,人们对精神文化生活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并且会选择以旅游等方式来丰富自身的精神文化生活。尤其是节假日,旅游人数急剧攀升,博物馆、文化馆、科技馆等各类文化宣传组织的游客接待数量也在短时间内剧增,导致讲解员数量供不应求。高校学生具有个人基础素养较好、学习时间充沛、学习能力较强等优势,因此,高校要积极培养学生志愿讲解员,并选出形象好、气质佳、专业知识丰富、表达能力强的志愿讲解员,以推动社会文化的传播,提高大众文化素养。
三、高校学生志愿讲解员选拔培养与激励中面临的挑战
1.学生存在认知上的不足
在志愿讲解员选拔过程中,部分学生对志愿讲解员存在认知上的不足,将志愿讲解服务与学雷锋、做好事等相挂钩,忽视了志愿者服务的深层内涵与价值。究其原因,多是一些高校的宣传工作不到位。在日常宣传工作中,有些高校仅仅停留在志愿者工作的表面,忽视了志愿讲解服务精神的内涵,导致学生对志愿讲解服务缺乏兴趣,抑或认为参加志愿讲解活动会占用自身过多的时间,不愿将时间分配在志愿讲解服务活动上。
2.缺乏健全的社会扶持机制
因我国大学生志愿讲解活动起步时间较晚,社会中仍有一些人无法理解大学生志愿活动的意义,甚至将大学生志愿讲解服务简单地理解为大学生的免费社会实践活动,将大学生看作免费劳动力。从就业层面来看,大学生志愿讲解经历并不能作为用人单位考核与衡量人才的重要标准,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大学生参加志愿讲解活动的积极性,抑或降低大学生对高校志愿讲解活动组织的认同感。
3.缺乏完善的激励机制
从现有的情况来看,高校学生志愿讲解队伍激励机制仍有待进一步完善。高校学生志愿讲解活动若缺乏相对应的激励机制,将无法激发学生志愿讲解员的工作热情,使得志愿讲解服务流于形式。对于高校学生志愿讲解服务而言,若缺乏一套完善的法律保障机制,会使得一些社会性组织钻法律的空子。比如,有些社会性组织为了缩减用工成本或者增加单位效益等,可能会将学生志愿讲解员作为免费劳动力,本单位员工则被派遣到其他高回报的工作中,淡化了学生志愿讲解服务的价值,阻碍了学生志愿讲解服务的持续性发展。
四、高校学生志愿讲解员的选拔培养和激励机制优化策略
1.加大宣传力度,规范选拔程序
一是注重宣传,为选拔工作奠定基础。为端正学生对志愿讲解员的思想认知,高校应做好准备工作,合理组织宣传活动,积极弘扬志愿服务精神,促进学生领悟志愿讲解服务宗旨,增强学生的社会服务意识与社会责任感,继而吸引更多的学生加入到志愿讲解服务之中。宣传形式应突出多元化,以实现课堂教育、组织机构讲座、校园网络平台等宣传形式间的融合,引导学生合理看待志愿讲解活动,激发学生参与志愿讲解活动的热情,扩大学生志愿讲解员的选拔基数。高校要注重抓典型、树榜样,将优秀志愿讲解员的事迹介绍给学生,激励学生向优秀志愿讲解员看齐,积极投身到志愿讲解服务活动中,并在活动中争优创优,实现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
二是规范选拔程序,优化选拔标准。不同的志愿讲解活动,所需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综合素养等各有不同。在组织选拔工作前,高校应制定一套科学完善的选拔程序与选拔标准。选拔程序应包括公示选拔信息、组织初试与复试、初次确定入选人员、安排试用培训、组织试用与考核,并结合试用与考核结果确定最终选用人员等。公示选拔信息阶段,学生能获取更多的选拔信息,高校能初步确定选拔对象,并吸引具有竞聘意向的学生参与到选拔环节。初试应突出精准性与细致性,以筛选出符合志愿讲解岗位需求的学生,并择优进入复试环节。复试应突出针对性与严格性,从选聘标准入手,对复试人员进行深入考核与分析,初步确定入选人员。高校要对入选人员进行岗前培训,并提供试岗机会,以考核入选人员的综合素养。高校还要制定相应的考核标准,并结合考核结果,确定最终入选名单。凭借规范与针对性的选拔程序,能保证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高校的选拔标准应突出全面性与针对性,并从竞聘人员思政素养、知识储备、语言表达能力、外部形象、职业技能等方面进行全方位考核。比如,从思政素养层面来看,志愿讲解员需遵纪守法,热爱文化宣传事业,具有服务意识,乐于投身到博物馆、科技馆等多元化的文化宣讲服务中。从知识储备、语言表达与职业技能等层面来看,志愿讲解员需符合岗位所需,具备历史、旅游、考古、文博、播音等方面的专业知识与技能,懂得应用通俗易懂、专业化的语言进行文化宣传。从外部形象层面来看,志愿讲解员需衣冠整齐、精神状态良好、积极向上,能够在传播文化知识的过程中感染受众,激励受众提高文化素养。
2.健全培养机制,提高综合素养
一是丰富讲解活动,拓展实践途径。高校学生志愿讲解员不仅活跃在校内博物馆、校内文化讲解活动中,也分布在地方博物馆、科技馆等校外组织机构讲解活动中。为推动学生志愿讲解服务的持续性发展,相关部门应调动社会各方力量参与的积极性,整合校内外资源,为学生提供多元化的志愿讲解服务,使学生在实践中强化与社会间的联系,并以社会需求要求自身,不断积累社会经验,继而高效应对志愿讲解活动中的挑战。
二是突出以生为本,提高讲解成效。高校应强化与学生间的互动与交流,了解学生的切实所需,并融合当地发展特色、现有资源等,为学生提供针对性的志愿讲解活动,以提高学生对志愿讲解活动参与的积极性,促使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掌握更多的志愿讲解知识与技能,大幅提高志愿讲解服务成效。
三是加大培训力度,提高综合素养。在选拔工作结束后,高校要积极开展培训工作。组织培训工作前,工作人员应明确培训目标、健全培训方法、优化培训内容等,以全面提高志愿讲解员的综合素养。从培训目标来看,应通过常规化培训,提高志愿讲解员的表达能力、专业技能、职业素养等。从培训方法来看,应突出多元性,依托完善的培训计划与培训机制,持续丰富志愿讲解员的知识储备,提高志愿讲解员的讲解技能。博物馆、科技馆、文化馆等不同的文化宣传平台,可邀请专家或优秀讲解员开设专题讲座,抑或参与到志愿讲解实践中,并结合实践向学生志愿讲解员传授专业知识与技能,使学生志愿讲解员能积累更多实用的讲解技巧。从培训内容来看,应注重专业知识培训、专业技能培训两手抓。担任校内志愿讲解員与校外组织志愿讲解员所需的专业知识有较大的差异性,高校只有结合具体的志愿讲解内容,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培训效果。比如,地方科技馆或地方博物馆讲解工作具有较强的专业性,高校在培训中需将专业化知识、科学原理或特定文化等告知学生志愿讲解员,以保证后续的讲解服务质量。以博物馆讲解为例,学生志愿讲解员应使用精准、专业化的用语,将馆藏信息传递给受众。这就需要高校或者相关志愿者服务组织加大理论知识培训力度,将讲解活动中所需的理论知识告知学生志愿者。在培训过程中,高校要有针对性地向志愿者传授科学文化知识,锻炼志愿者的表达能力。在志愿者讲解活动中,往往需用到专业技能,相关志愿者组织应注重开展专项技能培训,提高学生志愿者的专项技能水平,增强学生志愿者的责任感。技能培训内容多体现在仪容仪表、礼仪素养、讲解技巧、表达能力等几个方面,相关志愿者组织可借助专家讲座、直播平台等多样化的培训形式,将线上培训与线下培训相融合,调动学生志愿者参与培训活动的积极性,帮助学生志愿者积累更多的专业化知识,促进学生志愿者掌握更多的实践经验。
3.完善激励机制,激发工作热情
一是优化社会扶持机制。从资金来源来看,我国志愿者服务活动资金多源于政府扶持。为助力高校志愿讲解服务的持续性发展,并在社会范围内形成良好的口碑,相关部门应进一步加大资金扶持力度,拓展资金来源,为志愿者服务活动争取到更多的资金支持。相关部门还可将高校学生志愿讲解服务与其日后的就业挂钩,对参与志愿讲解服务的学生给予同类型企业优先推荐权。
二是注重精神激励。在给予高校学生志愿讲解员以物质支撑的同时,也应注重精神激励。相关志愿者组织应结合志愿讲解员的现实需要,制定人性化和针对性的精神激励措施。比如,积极开展评优工作,为志愿者过生日,发放参与实践组织机构的纪念品等,以激发学生志愿者的工作潜力,激励学生志愿者以积极饱满的工作状态投身到志愿讲解活动中。
4.实施人性管理,优化服务质效
志愿者服务组织本着自愿原则而设立,志愿者的专业、班级、兴趣、爱好、特长、服务年限等各有不同,这也加大了高校对志愿者的管理难度。若志愿者服务组织缺乏凝聚力,则不利于志愿者的稳定、健康发展。因此,高校要注重建章立制,加大组织管理力度,积极推行人性化的管理理念。在日常的管理中,高校要做好沟通,注重考核,重视管理,以推动志愿者服务工作的有序开展。在管理中,高校还应突出服务的高质效,并从考勤管理、岗位考察等多方面入手,保障学生志愿讲解员的出勤率,使其能够积极到岗。对于年度表现优异的学生志愿讲解员,高校要为其颁布优秀志愿讲解员证书。
五、结语
综上所述,新时期的高校学生志愿讲解员队伍建设面临着新的挑战。为充分发挥学生志愿讲解员的社会价值,高校应结合现实发展的需要,从宣传工作入手,以多样化的宣传手段,在校园内外形成良好的志愿服务氛围,为志愿讲解员选拔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高校还应结合志愿讲解服务活动的情况,规范选聘流程,优化选聘标准,从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等方面制定完善的人才培养对策,继而全面提高高校学生志愿讲解员的综合素养。从激励机制来看,应注重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等多元化激励手段的融合,将学生志愿讲解员的参与热情和潜力充分激发出来,全面提高志愿讲解服务的质量。为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高校应做好志愿讲解员的服务管理,合理平衡志愿讲解服务与学生学业间的关系,以促进学生成长成才。
参考文献:
[1]潘宇.博物馆志愿者讲解员队伍建设之探讨[J].文物鉴定与鉴赏, 2020(01).
[2]刘海霞.对高校博物馆学生志愿讲解员工作的思考[J].江苏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02).
[3]古志明.高校博物馆学生志愿者讲解员的培养与发展———以广东金融学院廣州货币金融博物馆为例[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09).
Exploration of the Selection and Training of College Student Volunteer Interpreters and the Optimizationof Incentive Mechanism
Liu Yibei1,2
(1. Chongqing Open University, Chongqing 401520, China; 2. Chongqing Technology and Business Institute, Chongqing 401520, China)
Abstract: While strengthening the selection and cultivation of volunteer interpreters for college students, universities and voluntary interpretation service organizations are committed to comprehensively improving the comprehensive quality of the student volunteer interpreter team and promoting the comprehensive development of student volunteer interpreters through a sound incentive mechanism. This article discusses the selection, cultivation, and incentive mechanism optimization of college student volunteer interpreters from four aspects: an overview of voluntary interpretation services, the value of cultivating college student volunteer interpreters, the challenges faced in selecting, cultivating, and motivating college student volunteer interpreters, and strategies for optimizing the selection, cultivation, and incentive mechanism of college student volunteer interpreters.
Key words: collegesand universities;volunteerinterpreter;selection; cultivation;excit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