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工匠精神”视域下民办高校设计专业双创教育模式研究

2023-06-07刘星

科技风 2023年15期
关键词:设计专业双创教育工匠精神

摘要:在当前社会形势下,各行各业都在期盼“工匠精神”的回归,“工匠精神”逐渐进入教育者的视野。如何激发学生的双创意识,培养学生的双创能力,提高学生的双创热情,是高等教育应该研究的新问题。将“工匠精神”与提升民办高校学生的双创能力相结合,对国内外大学双创教育现状进行分析;以武昌工学院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双创教育实践探索为例,找到民办高校开展双创教育存在的问题;最后总结出适合民办高校设计专业学生的双创教育模式,以期加强学生对创新创业教育的认同、培养学生精益求精的敬业精神以及学以致用的实践能力。

关键词:工匠精神;民办高校;设计专业;双创教育

在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的背景下,“双创”热潮正在迅速兴起。为了适应知识经济和信息时代发展需要,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成为当前高等教育研究的热点话题。伴随着我国高校招生规模的扩大,大学生就业问题已成为国家层面关注的焦点。党的十七大、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了“以创业促进就业”的发展战略,为大学生就业开辟了新的途径。而目前,社会对公办高校学生的认同感普遍较强,民办高校学生的就业压力急剧增加。许多民办高校对创业创新教育的认识和实践存在偏差,致使创业创新教育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以“工匠精神”来培育设计专业大学生的双创意识,既能够促进大学生双创教育的开展,又能够形成民办高校鲜明的办学特色,同时为全国高校开展双创教育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

一、国内外双创教育现状分析

(一)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历程已有半个多世纪。美国教育部指出,每个学校都要以培养具有自主创新和创业精神的新型人才为目标。而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就是让学生学习新的创新创业知识,锻炼学生的双创意识和能力。资料显示:2005年美国1600多所学校开设了2200门与创业相关的课程。1995年《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政策》出台;1998年10月发表了《21世纪的高等教育》;国外各高校的创业实践体系已经逐渐完善,该教学模式注重实践知识与理论知识的结合,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科学研究能力,鼓励学生参与更多的科研项目,重视学科建设,形成了良好的学术研究氛围。因此,我们有必要借鉴美国高校创业教育的优秀经验,重视我国高校双创教育的教学模式研究和课程体系建设。

(二)国内研究现状

在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的推动下,我国大学的创新创业教育日益兴起。1997年,清华大学举办了“首届创业计划大赛”正式开启了国内创业教育。2015年,李克强总理提出的“大众创新,万众创业”激发大学生双创教育的热情。近年来,在国家部门的积极指导和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双创教育的各项研究正如火如荼的开展:中国社科院刘伟于的《关于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人才培养体系建设的思考》;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副院长、KAB中国创业教育研究院院长李家华发表《创新创业教育融入高校人才培养体系》;黄岱森的《开展创新创业教育,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等大量的学术成果,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创新创业教育理论的深入探索和发展。

二、武昌工学院双创教育实践探索

武昌工学院在20年的办学实践中,不断探索双创教育。近年来,学校以大学生创新创业孵化基地为依托,坚持抓顶层设计,构建校、院两级组织领导体系,以及“五位一体”的双创教育体系,保障大学生双创教育工作稳步提高。2018年,学校还获评“湖北省大学生创业示范基地”。学校一直致力于完善学校分层级的双创体系,厚植基础,突出亮点,通过点面结合、项目引领,营造师生共创的良好氛围。其次,发挥了《湖北省大学生创业示范基地评选细则》的指挥棒作用,结合学校实际做好顶层设计。各部门进一步打破惯性思维,创新工作方式,强化部门间的融合、联动,不断提升创新创业教育水平。

(一)设立创新创业学院

武昌工学院创新创业学院最早成立于2016年,2021年正式更名为创业创新学院。是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联盟成员单位。学院有创业管理科、竞争管理科和创新创业教研科。该学院以大学生创新创业孵化基地为支点,积极构建集理论教学、实践培训、竞赛、平台基地为一体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支持和保障“五位一体”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积极推进大学生创新创业制度化建设

学校制定了《武昌工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管理辦法》《武昌工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管理办法(试行)》《武昌工学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实施意见》《武昌工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孵化基地管理办法(试行)》《武昌工学院创新创业导师人才库管理办法》《武昌工学院大学生学科竞赛管理办法(试行)》等制度文件;同时将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纳入人才培养方案,开设了两门双创基础课和四门专业课,让学生们对创新创业有深入了解,激发学生创新创业的热情。目前校创新创业导师人才信息库共有专兼职导师101人,其中国家级1人,省级17人,校级83人,形成了一支既有理论指导又有实践经验的团队,能够为大学生自主创业进行指导,同时定期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提供咨询和服务。

(三)学校高度重视

学校十分重视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专门设立了“双创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创新创业学院、学院双创工作领导小组”三位一体组织机构。领导小组对创新创业教育定目标、把方向、聚资源,定期商讨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措施和办法,为大学生双创工作给予了重要组织保障。

(四)积极开展学科竞赛和科研活动

近年来,创新创业竞赛活动有声有色。积极组织参加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创青春”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创新、创意及创业挑战赛”、“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等学科竞赛,并获得了1000余项省级以上奖励,全校师生参与人数、获奖数量有明显提高,也在全省同类院校中名列前列。荣获湖北省大学生优秀科研成果奖11项,获批专利52项,发表学术论文445篇;获批立项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30余项,省级70项,校级300余项;获批省、市级创业扶持12项,扶持资金26万元。

(五)鼓励学生自主创业

创新创业教育已融入学校人才培养体系。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开拓意识和创新能力,学校修订了大学生创业创新管理办法,规划了近3000平米的场地,建设双创基地,可容纳80个创新创业团队或企业进驻。同时配备创业导师一对一指导创业学生,定期举办创业讲座、财务培训等活动,来鼓励学生自主创业。

三、民办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开展双创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缺少有效的创新创业实践平台

民办高校的有效资源对比公办院校显得较为薄弱,没有找到校企合作共利共赢的有效途径。同时对创新创业实践平台的建设缺乏探索和经验。注重形式和结果,建设目标不明确,没有针对性、持续性和实用性。且创新创业实践平台服务滞后,不能够进行动态追踪服务,导致有些好的创新创业项目往往虎头蛇尾草草收场。民办高校双创基础设施投入较少,特别是实验实训设施无法较好地满足课堂理论知识和内容,不能为学生提供将理论转化为实践的有效平台。

(二)双创教学体系不完善

目前很多民办高校在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建立上还是空白,仅仅是将各种创新创业比赛作为辅助,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性不高。也有一些民办高校在课程设置上考虑了创新创业教育,但是仅仅只是作为选修课纳入到教育体系中。在创新创业的课程设置上,只有常规的就业指导,信息传达,几乎没有高校把创新创业教育设置完整的课程体系加入到常规教学中去。同时,很多大学在创新创业教育方面存在着课程设置单一,多数课程表现出理论学时多,实践学时少,限制了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

(三)注重形式缺乏创新创业意识

当前民办高校中创新创业的活动和基地不少,但是设计类大学生的整体综合能力相对偏低,社会实践能力不足、创新意识薄弱,容易让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走入浮躁、不切实际,甚至急功近利的误区,轻言创新创业,忽视创新创业的真正内涵,摆不正位置与心态,难以脚踏实地,一旦遇到困难,则容易遭受挫折,甚至一蹶不振,影响大学生在职业道路上的发展,导致设计类专业毕业生在就业、创业的过程中困难重重。民办高校艺术类学生素质参差不齐,但普遍文化素质偏低。有些学生对于学校缺乏认同感。同时民办高校学生家庭情况两极分化较明显:一部分学生家庭条件较好,还有一部分学生家庭较贫困,缺乏创业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缺乏实践。

(四)民办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有效途径

针对当前双创教育繁荣的形势下存在的问题,在认真分析民办高校设计专业学生双创教育现状的基础上,以“工匠精神”为突破口,来推进民办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认同践行,重塑工匠精神,实现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由外在价值追逐向内在价值认同的转向;完善制度,传承工匠精神,实现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从汲汲于功利向久久为功的沉静敬业心态的转变;课程建设,传承工匠精神,提高大学生的适应能力,实现大学生双创教育从课堂理论的学习向社会实践项目的转变;模式再造,深化工匠精神,實现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从单向灌输向双向对话,主动创新探索的教育方式转变。

(五)双创教育与设计专业结合,构建设计专业实践教学体系

将双创教育融入设计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结合设计专业特色开展“专业、学业、创业”的“三业”联动实践教学模式。引导学生立足设计专业开展其他专业的跨学科学习,充分发挥创业专业优势。在专业教学中把双创理念和知识进行融入,从设计师岗位需求的角度出发,引入实际设计项目,使学生在日常的专业学习中参与双创实践活动。将实践课与理论课相结合,从提升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等方面来制定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将创新创业融入于专业课堂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激发学生求知欲和创造欲。

(六)双创教育与设计项目结合,提高学生创新创业实践能力

利用项目教学法,鼓励学生关注社会热点问题,并进行充分的市场调研,以实际项目来完成毕业设计。教师按照企业标准来要求学生规范设计过程,从方案构思到项目设计再到施工图绘制,贯穿项目全过程。武昌工学院艺术设计学院师生与多所设计公司开展了项目教学合作,受到合作单位的高度认可。锻炼学生双创能力的同时,给企业也创造了经济效益,实现了双方合作双赢。学校也应加强项目训练,建立指导和服务的支撑体系,配备导师组件团队提高大学生的综合能力与设计素质。

(七)双创教育与设计课程结合,激发学生创新创业热情

专业教师结合所带课程,在课程结束后举办课程成果展,设计作品将以线上线下图片或视频开放展览的形式展示。在课程中学到的知识转化成实际成果得到推广,增加了学生的自信心和内驱力形成良性循环,同时也扩大了学校和专业的社会影响力。针对艺术设计专业毕业生所举办的毕业设计展,邀请相关企业和媒体进行参观和报道,将优秀作品推出去的同时,学校整体的知名度得到提升,从而最终促进学生创业和就业。本着学业促专业,专业促创业,创业促就业的思路,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专业设计比赛,“以赛促学、以学促创、以创促业”让课程赋予学生力量,让学生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自身能力。

(八)双创教育与企业结合,搭建学生创新创业平台

设计专业学生双创活动必须面向市场,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从注重理论学习到注重实践探索的转变。通过校企合作吸纳企业资源,实现产学融合,建立大学生实习实践基地,,同时加强教学、科研、实践相结合的校企合作模式,鼓励师生参与创新实践项目。教师根据企业的项目需要建立校企合作项目组,同时配备企业导师参与教学,利用企业成熟的技术经验和平台,在实际方案设计和项目实施中锻炼学生的双创能力和社会适应力,同时促进大学生与用人单位之间的沟通与交流。校外实习实践基地的建立,为学生搭建了广阔的实践平台。不仅让学生有机会将理论运用于实践,还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就业或创业。

四、总结

在对比和总结国内外开展双创教育的理论与实践基础上,结合“工匠精神”的内涵,实证研究武昌工学院设计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提出民办高校设计专业学生双创教育的“四结合”教育模式:大学生双创教育与专业、项目、课程、企业相结合,能够有效提高民办高校设计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同时学生的双创意识、双创精神和实践能力以及创业能力也得到了较大提升。民办高校只有整合好资源,建立和建全好双创教育保障机制,搭建好平台,才能够有效支持双创教育持续健康发展,确保教育实效,为民办高校学生创新创业的成功做出实质性的贡献。参考文献:

[1]亚力克·福奇.工匠精神:缔造伟大传奇的重要力量[M].陈劲,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4.

[2]梅强.创业基础[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

[3]吴金秋.中国高校“融入式”创新创业教育[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杜,2013.

[4]理查德·桑内特.新资本主义的文化[M].李继宏,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0.

[5]约翰·杜威.我们怎样思维经验与教育[M].姜文闵,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6]胡娜.当代大学生创业精神培育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2015.

[7]武长虹.杭州大学生创业机制研究和对策[D].成都:西南交通大学,2011.

[8]李艳燕.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方法与路径研究[D].温州:温州大学,2016.

[9]刘亚娟.民办高校大学生“双创”能力培养面临的挑战及其应对[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6.

[10]王新宇.“中国制造”视域下培养高职学生“工匠精神”探析[J].职业教育研究,2016(2):88-92.

[11]黄盈盈.论工匠精神视角下的大学生创业教育[J].当代教育科学,2016(17):33-38.

[12]人民网.十七大报告提出解决就业难题新思路.http://cpc.people.com.cn/.

作者简介:刘星(1984—  ),女,汉族,湖北武汉人,硕士研究生,副教授,研究方向:环境设计、景观设计。

猜你喜欢

设计专业双创教育工匠精神
基于双创教育的高等数学教学方法探讨
以面向市场视角观察高校创新创业教育
高职设计专业“工作室制”教学模式的研究
高职设计色彩教学创造性思维的培养策略探究
社区教育促进高校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模式探索
“发现式教学”在设计类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德日“工匠精神”,中国怎么学
政府官员也需要“工匠精神”
基于社会需求的交互设计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双化”视角下培养高职双创型护理人才的思考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