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润泽的教室”构建路径

2023-06-07彭红梅

课堂内外·教师版 2023年2期
关键词:以学为中心师生关系

彭红梅

摘  要:教室是教与学的重要场所,教室的氛围与学生的成长息息相关。润泽的教室是合作探究、搁置己见的对话以及尊重倾听的教室,是学生成长需要的场域。文章从环境布置、班级公约、人际交往、班级学习和班级活动五个方面具体阐述润泽教室的构建,助力学生的成长与发展。

关键词:润泽的教室;师生关系;以学为中心

一、润泽的教室内涵

“润泽”的基本解释:1. 雨露滋润;不干枯,2. 使滋润。北魏贾思勰在《齐民要术·栽树》中说到:“时时灌溉,常令润泽。”佐藤学先生认为“润泽”这个词表示的是湿润程度,也可以表示那种安心的、无拘无束的轻柔滋润肌肤的感觉。读着“润泽”这个词语,让人不觉一股甘泉缓缓流入心田;也如和煦的春风轻抚大地;亦如细细的春雨滋润着幼嫩的小苗……总之是一种美美的、令人舒畅的感觉。

那么“润泽的教室”是怎样的教室呢?润泽的教室应该是平等尊重、和谐的、舒服的教育,教室里人人心安气定,人人有目标,人人有事做,人人都存在,人人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在润泽的教室里,教师、学生是学习共同体,是生命成长共同体,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是这个共同体追求的目标。

二、构建润泽教室的意义

朱永新教授曾说过:“一所学校,是由一间间教室组成的。而每一间教室,又都是一所小学校,一个小社会。”润泽的教室,是每一间教室里生命所需要的土壤和空气。在这样的教室里,每一个生命都可以自由呼吸,尽情生长。在润泽的教室里,没有嘲笑,没有讥讽;在润泽的教室里,每个人的言行举止都会得到大家的尊重;在润泽的教室里,每个人都是自信阳光的;在润泽的教室里,学习会真实地发生,即使学得慢一些,也会得到大家的帮助……

润泽的教室是合作探究学习的教室,润泽的教室是对话的教室,润泽的教室是搁置己见地倾听的教室,润泽的教室是师生共同成长的天地,润泽的教室更是师生温馨的家,是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乐园。

三、润泽的教室构建路径

(一)润泽的教室——环境布置

佐藤学先生认为“润泽的教室”是一种氛围、一种心情。环境会创造出一种氛围,从外部影响人的心情。比如作为视觉元素的颜色,会让人产生不同的感受:寒冷或温暖;宁静或烦躁……

教室温馨,书香四溢,幽雅宜人,又不失生机勃勃,因此室内布置特别重要。以六年级学生为例,六年级学生自主意识比较强,有一定审美能力,个人性情初步形成,对人生、世界有初步的认识。学生可以主动参与讨论交流,制定方案,布置教室。温馨、舒适的教室环境打造出来,课桌可以摆成T字形;读书角,一尘不染的书架上,课外书摆放齐整,几盆生机勃勃的绿萝,令人赏心悦目;卫生角,劳动工具排列有序;美丽星空下的心愿墙上,闪耀着每位学生的梦想;进步墙上,记录着成长的痕迹,班规、宣言张贴醒目;一朵朵窗花,由学生亲手剪贴;窗台上一盆盆花草,由学生亲手种植。在这样的环境学习,是一种享受。

(二)潤泽的教室——班级公约

国有国法,家有家规,班级必须有班级的规矩。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凡事先立规矩。因此,笔者利用班会时间,与学生共同制定班规、班级宣言。班级宣言简洁有力量:拼搏进取、自信自律、团结互助、尊重倾听。班规、宣言制定后,学生在国旗下宣誓,宣誓完毕,郑重签名、张贴。每周开展班会,重温班规;每天晨会,呼号宣言。

(三)润泽的教室——人际交往

教室是小型社会。在这个“小型社会”中,教者和学习者因为学习这个终极目标聚在一起。师生关系、学生关系因为“教学”而紧紧地联系在一起,他们是平等互助、相互尊重和教学相长的关系。在教室里,学习的发生,教者是主导,学习者是主体。教者的主导,激发学习者积极向上的主体意识。作为学习的主体,学习者要不断地学习探索,勤勉思考,才能在学知识的过程中逐渐掌握学习方法,学会学习。

(四)润泽的教室——学习真正发生

润泽的教室,应该有润泽的课堂,让学习真正发生的课堂。

1. 让学习真正发生的课堂,应该摒弃教学中的形式主义——虚假主体性

佐藤学先生说:“让学生表现出虚假主体性的教室很多,其中最常见的是利用‘手势进行教学”。“‘手势教学在操作上制约着学生,被强迫使用‘手势的学生割舍了思考、情感的多义性、复合性,发言时强制地将自己内心产生的情感和思想分成‘赞成‘反对‘提问三部分……”

读到这些文字时,笔者不禁汗颜。笔者也曾是“手势”教学的参与者。对学生吞吞吐吐的表达,笔者总会在旁边不断地提醒:“想好后再说,说清楚些!”结果,课堂上那些吞吞吐吐的学生高举的小手就很难见到,课堂逐渐变得静悄悄。这些看似不经意的举动,对学生将会产生非常大的打击,让学生失去思考的时间与空间,忽略情感的多义性和复合性,是对学生的不尊重。因此,在课堂上,笔者时时提醒自己,尊重学生,尊重课堂,从关注每一种不同声音开始,从理解学生那些踌躇不定的、没有把握的发言开始。

2. 让学习真正发生的课堂,应该用心地倾听,搁置己见的对话

佐藤学先生认为:“只有在用心地相互倾听的教室里,才能通过发言让各种思考和情感相互交流。”在课堂上,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只有用心倾听表达者的言语,以应对的身体去面对,表达者才会有勇气、有信心表达自己真实的想法。戴维·波姆在《论对话》中谈到:“我们每个人都有各自不同的思维假定和观念……当这些意识深处的思维假定受到挑战时,人们总是会不自觉地去保护和捍卫它们,而且极易情绪冲动。”“只有搁置己见,认真观察,你才能越来越熟悉思维的作用方式。”

一件发生在课堂上的事,让笔者亲身感受到用心倾听,搁置己见对话的美妙。当时笔者提出问题:“如果可以用一种动物来代替自己,你愿意选择哪种动物?为什么?”学生陆陆续续表达自己的观点,老虎、狼、兔子等是选择最多的动物。当笔者询问小婷,她怯怯站起来,很久才吐出一个词语:“猪!”全班哄堂大笑。小婷满脸通红,欲言又止……笔者意识到大家对小婷的不尊重,立刻制止道:“请大家想想班级公约——尊重、倾听!”学生顿时止住笑,一脸歉意!笔者接着说:“小婷有表达权,我们应该尊重,应该用心倾听每一种不同的声音。”在同学的期待中,用心倾听的姿态下,小婷努力地、结结巴巴地说出原因:“猪虽然给大家印象不好——懒、笨。但猪一身是宝,猪在默默地奉献着自己。这几年瘟疫,猪肉一路飙升,我们应该感受到猪的重要性。”小婷的话,赢得掌声。

总之,笔者认为用心地相互倾听,搁置己见的思维碰撞,让每个人都能够表达自己的想法,真正参与到与同伴、文本和自己的对话中,学习才会真正发生!

3. 让学习真正发生的课堂,应该创造以学为中心的课程,教室中要真正实现“活动的、合作的、探究的学习”

佐藤学认为:“学校教育的单元有必要设计为以‘主题·探求·表现为单位的‘登山型”课程……设定作为教学内容核心的主题,学生能用多种多样的方式,展开活动的、合作的、探究的学习,并能相互表現和共享学习的成果。

那么如何实现“登山型”课程呢?首先是主题的设置,这对教者而言,最具挑战性。主题必须紧扣文本,却高于文本,能够引发学习者深层次的思考,帮助学习者解读文本的同时,又能依托文本跳出文本的框架,获得更多的知识与体验。探求过程最忌泛泛而谈,走马观花。

比如《穷人》一课,篇幅较长,作家对人物心理活动刻画得非常细腻!如何让学习者通过语言文字进入人物心里,体会人物矛盾而挣扎的心理历程,感受人物善良品质呢?经过思考,笔者设计问题:何谓穷人?从哪些描写中感受到渔夫夫妇的贫穷?从这些描写中,还感受到什么?

在探究的过程中,笔者引导学生反复朗读,与文本对话,去揣摩与体验人物内心的挣扎。

如:“渔夫皱起眉,他的脸变得严肃、忧虑。‘嗯,是个问题!”体会到渔夫的慎重与焦虑:他感到问题很棘手。

“他搔搔后脑勺说,‘嗯,你看怎么办?”体会到渔夫正在努力想办法,他在征求妻子桑娜的意见,说明渔夫是一位尊重妻子的好丈夫。

“得把他们抱来,同死人待在一起怎么行!”体会到渔夫的决定是经过思考的,是很艰难的。同时感受到渔夫的善良!

“哦,我们,我们总能熬过去的!”体会到渔夫对未来生活的担忧,同时也体会到渔夫的坚定,以及对妻子的安慰与承诺。

“快去!别等他们醒来。”体会到渔夫对西蒙两个孩子的关切与爱护,担心他们醒来后见到妈妈的样子伤心害怕。感受到渔夫的善良之至。

在一次又一次的品读中,人物的内心活动与学生的体验碰撞,人物的品质在学生心中定格。

(五)润泽的教室——班级活动

班级活动可以丰富学生的生活,让学生获得知识与技能,提高各方面的能力,增强班级凝聚力。班级活动可以促进人际交往,增进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和家校之间的联系与情感交流,让人与人之间心的距离不再遥远。因此,润泽班级的构建与实践,离不开各种各样的班级活动。

因此,笔者将踏春与野炊、集体生日和师生同读同写同生活这些班级活动,做成班级文化。

1. 踏春与野炊

阳春三月,春光明媚,姹紫嫣红。学生背上食材与炊具,在野外开启厨艺大比拼。野炊完毕,开启赏春时刻。学生三五成群,田间地头,在小山坡游玩。田野里绿油油的麦苗,在阳光的照射下,绿得发亮。学生与春天密切接触,学会观察,学会团结协作,学会生活技能。

2. 集体生日

一年一度的集体生日是盛大的节日,更是学生翘首以盼的日子。时间定在每年临近春节、外地务工的家长基本回家时。清晨,学生与父母一同到校。父母亲手将生日帽戴在学生头上,并给予拥抱和祝福,幸福写满了学生的脸。教室的上空弥漫着幸福快乐的味道,漂亮而香甜的生日大蛋糕,烛光在闪耀。在父母与老师的歌声里,每位学生手里捧蜡烛,幸福地闭上眼睛许愿,倒计时“3—2—1”,缓缓睁开双眼,吹灭蜡烛。生日会上,学生之间互相分享蛋糕,收获来自父母与老师的贺卡,滚烫的祝福,温暖心田。

3. 同读同写同生活

朱永新教授说:“儿童时期的阅读,是刻骨铭心的,是历久弥新的,更是深入骨髓的。童年的阅读,是人生的底板。童年时的阅读,决定着人生的未来。”

作为小学阶段的学生,强调阅读是非常必要的。特别是农村小学的学生,父母外出务工,开展亲子阅读很困难。因此,作为孩子的重要他人——老师,就担负起孩子童年阅读的重担。

教师根据孩子的年龄特征、教育专家的推荐以及教材的编排,为学生精心挑选书籍,让学生在最美的童年与最有营养的书籍相伴。在构建的润泽教室里,教师与学生一同阅读、分享、讨论,共同体验书籍带来的愉悦与思考,将碎片化阅读变成深度阅读,实现深度思考、深度理解。使学生对课外阅读存在的盲目性、随意性和娱乐化等不良倾向得以改变。

师生同读同写同生活可以创造相同的话题和相同的语言密码。同时,师生可以一同写作,写读书心得,写班级生活……用文字记载,用文字思考,一同享受成长的快乐。

四、结语

总之,从环境布置、班级公约、人际交往、班级学习和班级活动着手,构建润泽的教室,营造合作探究、搁置己见的对话、尊重与倾听的氛围,有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与发展。

参考文献:

[1]北魏. 贾思勰.齐民要术[M]. 北京:中华书局,2015:409.

[2]佐藤学. 静悄悄的革命[M].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4:20.

[3]朱永新. 新教育实验:为中国教育探路[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6:87.

[4]戴维·波姆. 论对话[M].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17-25.

(责任编辑:向志莉)

猜你喜欢

以学为中心师生关系
浅谈和谐师生关系的作用
掌握谈心艺术 建立融洽师生关系
生成性教学实践中师生关系改善的几点策略
浅谈良好师生关系的培养方法
谈“以学为中心”的英语教学模式构建
以学为中心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如何打造初中化学高效课堂之我见
三喻文化与师生关系
初中英语简约课堂初探
浅谈技校的师生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