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在主义下的《沁园春·雪》教学探索
2023-06-07陆静波
陆静波
内容摘要:当前的语文教学仍然存在忽视学生主体地位、凸显教师主导性的现象,不利于新课标中关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海德格尔的存在主义认为人的存在以语言为基础。因此,要培养和生成学生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语文教学就必须以言语实践为本体,引导学生与自然、社会、自我多元互动对话。本文以毛泽东的诗词《沁园春·雪》为例予以探析。
关键词:海德格尔 毛泽东 存在主义 《沁园春·雪》 核心素养
在语文教学中,学习的真正主体是学生,教师在这一过程中起组织和引导作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不仅提出了“文化自信、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审美创造”这四个核心素养,还规定:“欣赏文学作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1]然而实际的教学过程可能存在背离课标精神的现象,表现为丧失学生的主体地位、凸显教师的主导性。
以初三上册语文教科书中毛泽东的诗词《沁园春·雪》一文为例,教师在进行教学时,一般从词牌名入手,先介绍创作背景和作者,然后要求同学们尝试朗读,疏通字音,理解词义;其次教师抓住具体的物象、字词、手法等,一步一步引导学生对词的上阕和下阕进行赏析,再由教师进行讲解,体会作者对祖国大好河山的赞美以及远大抱负和美好愿景;最后要求学生发挥想象,运用语言文字描绘自己心中的北国风光图。基本上整节课大部分的问题均由教师提出,教师带领学生进行欣赏和思考,引导过多,学生自主领悟、思考和体验的机会少;通俗来说,就是教师讲得过多,学生言语实践、自主探索的机会过少,最终压制了学生的生成性。
荷尔德林认为:“我们是一种对话。而一种对话的统一性就在于在本质性词语中……对话及其统一性承荷着我们的此在。”[2]这意味着:人的存在以语言为基础,语言发生在对话中,只有通过对话,语言才是本质的,而语言又需要通过我们人的“能听”和“能说”来实现。
因此,关于《沁园春·雪》一课的教学来说,教师要引导学生与自然、社会、自我对话,在对话中探索事物的真实存在方式,生成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最终达到对人本真状态的追求。
一.归真:找客观的“在者”,生成知识素养
海德格尔说:“诗乃是对存在和万物之本质的创建性命名。诗本身才使语言成为可能。”[2]也就是说,海德格尔认为对于诗的理解要从语言开始,体现在《沁园春·雪》的教学中就是需要去寻找文本当中的“在者”。
(一)理论依据:寻找“在者”
海德格尔穷尽一生一直在探索“存在”这一问题,他的存在主義思想认为“存在”和“存在者”是有区别的,“存在”主要是针对于“存在者”提出的,“存在”表现出的是一种动态的过程,它一旦能被人们用语言表达之时,就被对象化为“存在者”,即客观的“在者”,是指现成的、被规定了的、具体存在的东西,是结果而不是本原。
如果用海德格尔的存在主义解读《沁园春·雪》,应该先读文中有什么,即“此在”,也就是客观的“在者”。联系新课标中规定的关于诗词教学的内容:“诵读古代诗词……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1]。因此,对于诗词教学,诵读是必不可少的,而对于《沁园春·雪》这类古体新作的红色经典诗词来说,不仅要读准字音,还需关注词内的意象,将诵读与诗词中的语言建构点结合起来,培养学生语言运用的能力。
这首词的上阕描写了北国的雪景,其中出现了长城、黄河、群山与高原等许多白雪下的意象。但要读懂这些意象的状态,就需要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在诵读的过程中让学生自主生成。因为人的一生充满了各种可能性,将何种可能性转变现实性,需要取决于其如何行事,取决于自己的选择,学习更是如此。
因此,对待未确定的学生,进行教材解读时,需要借助有助于学生生命可持续发展的事物,使之进行生命化解码。在《沁园春·雪》中,我认为能促进学生具体生成的最突出物象便是“雪”。因为在这宏大壮美的雪景中,融入的是作者特殊的革命实践经历和情感,要体会到这“在者”背后的“在”,当务之急便是把握意象,把握这美丽的语言和画面,促进古典诗词的意蕴“新生”。
(二)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涵咏语言建构点
《沁园春·雪》一开始便将我们带入一个广袤无垠、冰天雪地的白色世界里,但是全文不着一个“白”字,却处处可见其白茫茫一片。为了使学生深切体会到这样的场景,教师便要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与文本中的自然景物对话,在对话中学会生成。生成课堂最核心之处便在于问题由学生提出,当学生提出“这是什么样的雪景?”这样的问题时,教师先认可学生提出的问题是一个好问题,然后请同学们通过朗读,结合文字与生活实际大胆想象。学生读到“千里冰封,万里雪飘”这句运用互文手法的句子时,对“冰封”和“雪飘”用不同的语调进行区分,学生们自然将自己置身于这样的雪景中,来体会这两个词不一样的状态——一静一动,由此想象到漫天皆白的景象。基于以上的生成过程,学生便能自主学习“山舞银蛇,原驰蜡象”一句,脑海中自然生成雪白色山峦和高原的动态之美。在这白色世界之中,作者又不局限于“白”这一种颜色,接下来的“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烧”,此处是将妖娆的红色与白色形成了强烈对比,教师可以提供类似的图片,让学生们自主感受不同颜色带来的视觉冲击。此时的“雪”已经完全脱离了古代诗词中的“雪”之意象,更赋有革命诗词的深情之美。在这里,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对比,感受到古典诗词的现代之美,体会古典诗词语体的意蕴“新生”,使古典诗词也能重新焕发生机,最终让学生乐学,促进其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
二.求善:把握“时空论”,构建社会参与
在语文教学中,由于很多教师缺乏对语文学习本体的思考,从而导致学生的主体性没有得到真正的凸显,“一个毋庸置疑的事实是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学生难以触摸字里行间里蕴含的情感、态度、价值观[3]。”
(一)理论依据:探寻时间与空间
在时间问题上,海德格尔认为时间具有“过去、现在和将来”这三个维度。在海德格尔晚年的那次“《明镜》访谈”中提及的:“我认为荷尔德林是这样一个诗人,他指向未来,他期待上帝[4]。”由此可见,他认为荷尔德林是一位把目光指向未来的诗人,同时海德格尔认同未来是最重要的维度这一观点。这启示中小学语文教师在进行教材解读时,需要把握时间线索,更要将眼光放在未来时空。
《沁园春·雪》的下阕便将时间线从过去拉到现在,再畅想未来。作者列举了过去的英雄人物——秦皇、汉武、唐宗、宋祖。以一个“惜”字总领下阕,饱含对历代英雄人物的惋惜之情,以“略输文采、稍逊风骚、只识弯弓射大雕”对这些历史人物分别进行评价,含有批判之意。最后用“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结束全文,一笔带过中国封建社会,直接转向作者所处的当今时代。在歌颂当代英雄的基础上,还抒发了无产阶级的豪情壮志,又畅想了未来,点出全词“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中心,言有尽而意无穷,引读者畅想未来的无限可能。
(二)引导学生与作者对话,寻找思维提升点
在《沁园春·雪》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与作者对话。在上一节中,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对文本所描绘的场景进行了想象和体悟。在这一环节教师可以利用课件介绍毛主席的生平简介和作品的写作背景,同时请同学们反思:刚才想象的画面是否正确?能体会到作者怎样的情感态度?教师引导学生通过与毛主席对话,对他的情感和抱负进行全面感知。
联系最新版的课标,国家对义务段提出的核心素养之一就是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指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的联想想象、分析比较、归纳判断等认知表现。有好奇心、求知欲,崇尚真知,勇于探索创新,养成积极思考的习惯。”[1]并且诗词的语言简洁凝练,其用词都值得推敲品味,诗词教学可以提升学生的思辨力。
如在学生关注到“欲与天公试比高”一句时,教师可以更改字词,让学生比较感受这其中的差别,鼓励学生大胆表达,促进创造性思维的生成。因为课堂应该为学生的思维与表达提供自由。教师可以提出其中的“欲”字可不可删这样的问题,再给出雪山高耸入云的图片,学生结合图片联系实际生活,想象到山原雄心勃勃、蓄势待发的样子,大胆地表达出静态的山原似乎摆脱了静止的冰封状态,即将与天一争高低的想法。在此处的教学中,教师需要把语文置于学生的人生识见中,学生读到此处,体会到作者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及远大抱负,骄傲之感油然而生,自我人生的理想信念得到初步建构。在这样字词的比较中,既让学生明晰了这首词语体的古典美,訓练学生的思维,有促进学生人生识见的形成。
三.至美:反应背后之“在”,达到自我发展
海德格尔认为诗人在诗中言说的东西,首先是诗化般地言说他自己,即表现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抒发自己情感和抱负。
(一)理论依据:在者之在
海德格尔存在主义思想的核心是根据客观的“在者”,反应其背后的“在”。“在”不是任何现成的、确定的东西,“在”是一种生成、活动的流变过程,用已经形成的、已被规定的在者就无法把握永恒在者之在。《沁园春·雪》的最后一句“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其在者之在所传达的就是一种站在历史的交叉点上要永远往前看的永恒哲思。
对“在”的理解需要借助“人”本身:万物都因在而成为它所是的在者,但物不能意识、领悟自己的在。但人能意识到自己的在,思考自己为什么在,应该如何在,并且决定自己在的方式。由于人一直处在未定之中,是一种可能的存在,即“能在”。人生存着,就是不断地领会他自身的可能性,自我筹划,自我选择,以实现他自己,达到理想自我。
(二)引导学生与生活对话,品味审美创造点
在教授《沁园春·雪》一课时,教师要引导学生与自己的生活对话。一节好课离不开“活动”,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设置相应的教学活动来帮助学生体悟,只有学生动起来,课堂才能活起来,学习动机才有被激发的可能。
教师可以采取情境创设的活动,让同学们闭上眼睛,一边欣赏歌唱家倾情演唱的《沁园春·雪》,一边说画外音:此时,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在这宏大壮美的雪景中,一位刚刚结束长征的伟人,置身于白雪皑皑的高原之上,极目远眺,到处都是一片白茫茫的景象,面对未来不可预知的困境,看着这富有生命感的雪景,却不禁想到了历史英雄人物,又立足当下,畅想无产阶级的美好未来。当学生沉浸在作者所描绘的恢弘雪景中遐思翩翩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们慢慢睁开眼睛,提出“此时的你,看见了什么?想到了什么?”这一系列问题,学生不仅读懂了文本,品味到“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动静结合、意境开阔之美;还读懂了作者面对困难始终怀揣着乐观心态,以及这首词所蕴含的哲思:事物是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由此,学生读懂了生活,教师顺势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进行写作,仿写原词创写一首小诗,渗透自己关于生活的理解和哲思,进行审美创造。
四.圆融:所学为我所用,古典诗词意蕴“新生”
海德格尔在《诗·语言·思》中说道:“诗意和思想一样同属存在。真正思想的语言是诗意的,因为真正思想的语言是真理的言说,而诗意语言也正是真理的言说。”[5]他在思考诗之诗意时,寻找到一种可以在诗人言说的东西中体现自己最初立足点的东西,即诗意点。也就是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把握诗意点,并以此作为教学的起点。
(一)以诗意点为基础
诗意点作为真正的起点,它的存在必须是其他存在者存在的基础。这需要从人着手,因为人既是在者也是在。海德格尔的存在主义理论认为人将实现何种可能性,取决于他自己的选择。
这启示中小学语文教师在对待未确定的学生进行教材解读时,需要将学生与解读者共同融入到文本当中,使之与文本发生切己的联系。
(二)传承文化,树立自信,意蕴新生
海德格尔认为荷尔德林是“诗人的诗人”,他诗意地表达了诗之本质,即“荷尔德林的诗蕴含着诗的规定性而特地诗化了诗的本质[2]”。而词的本质是人类精神附着在自然和民族文化上的浓缩与放大,它高度集中地表現了社会生活和人类的精神世界。《沁园春·雪》这首词虽运用的是古典诗词的语体形态,但既暗含作者未来愿景,又内蕴着现代哲思之美。
学习红色古典诗词,把握诗意点——古典诗词意蕴新生,即《沁园春·雪》这一古典诗词获得新生后,将其作为“定篇”:朗读课文,引导学生对话经典,用文学的方式彻底、清晰、明确地领会焕发青春的古典诗词中特殊的革命性及独特情感,通过体会词的语言美、音韵美、画面美、手法美,体会其在时代巨变中获得的现代美,目的是使学生把握古典诗词的意蕴“新生”。
学生在诵读《沁园春·雪》,积累文言常识,提高概括、分析能力的过程中,探寻其他红色古典诗词中的意蕴“新生”,以此为例文。
最终要使古典诗词获得新生,可以将《沁园春·雪》视为《沁园春·长沙》、《七律·长征》等红色经典诗词的“样本”,目的是解决学生在鉴赏此文时碰到或者应该碰到的问题和困难,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采用古典诗词的形式进行创作,明晰古典诗词获得“新生”后的现代美,使之发生切己的联系,品味红色经典诗词的现实意义,联系己身,畅想未来,学会生成,展现自我理解的古典诗词的“新生”之美,最终达到圆融互摄的境界。
总的来说,在海德格尔看来,有思想的语言本身就是诗,“一切凝神之思都是诗,而一切诗都是思。”[6]也就是说,诗意和语言处于紧密的联系之中,在培养核心素养的教学中,言语实践必不可少,且贯穿始终。因此,教师需要通过作者对自然的描绘,引领学生感悟其中表达的情感,同时把握学生语文学习的需要,使他们从获得新生的古典诗词中学会生成,注重理解与传承革命传统诗词的时代精神。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2:14,15,5.
[2]海德格尔.《荷尔德林诗的阐释》[M].孙周兴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43,52,47.
[3]冯铁山.诗意语文论[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6:53.
[4]海德格尔.只还有一个上帝能救渡我们[A].熊伟译.海德格尔选集:下卷[M].孙周兴编.上海:三联书店,1996:36.
[5]海德格尔.《诗·语言·思》[M].彭富存译,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0:6.
[6]海德格尔.《在通向语言的途中》[M].孙周兴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