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课外阅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开展

2023-06-07张玲玲

文理导航 2023年6期
关键词:开展策略课外阅读语文教学

张玲玲

【摘  要】在我国教育教学改革的过程中,教学观念发生了极大的转变,将提升学生综合素养水平放在了首位。课外阅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具有激发学生兴趣、拓展学生认识、提高学生写作能力及语文综合素养的作用。为了能够最大化发挥课外阅读的价值,需要语文教师根据教学现状,以多元化的路径实现课内外阅读的充分融合,提高语文素养。基于此,本文主要针对课外阅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开展策略进行探讨分析。

【关键词】课外阅读;小学;语文教学;开展策略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通过课外阅读的开展,能够实现对教学形式的创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相对来说,小学生对阅读并没有浓厚的兴趣,并且注意力难以长时间集中,不利于课外阅读的开展。这就需要教师及时转变思想,在实践教学的过程中,合理利用相应的教学手段,以此了解和掌握更多课本外的知识、热点等内容,确保综合素养水平的提升。

一、课外阅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价值

(一)激发学习兴趣

教师在实践教学的过程中将课外阅读与教学内容紧密结合在一起,丰富了教学内容,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促使其积极学习语文知识。并且可以在此基础上,融入情境教学,让学生沉浸式学习,取得更好的学习成效。例如,在学习《草船借箭》这篇课文时,教师可以在教授教材内容的基础上,对其进行深入拓展,让学生课下阅读《三国演义》,并为学生播放电视剧的相关片段,激发学生对这部名著的好奇心,主动去阅读,深化学生对课文内容的认识。

(二)拓展学生的认识

课外阅读的开展,能够对教材的不足进行有效弥补,进一步丰富认知,拓展其视野,获得更多的情感体验。同时,通过课外阅读,学生能够更好地体会到语文学习的趣味,感受语言的魅力,为其今后的语文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并且通过阅读,学生能够获得各种情感体验,完善其价值观,确保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例如采用课外绘本的方式辅助教学。这种将文字和图画相结合的方式,更符合小学生的认知特点,能够让学生快速理解教学内容,增强其学习自信心,有利于学生知识面的拓展。在繪本的基础上,还可以举办相关教学活动,如知识竞赛和辩论赛等,在帮助学生巩固课堂知识的同时,促使其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取得理想的教学成效。

(三)强化写作能力

小学阶段的学生写作能力普遍较低,并且受年龄、阅历等方面的限制,写作素材相对较少。通过强化课外阅读,能够借助“他人”的经历、阅历以及所见所闻、所感所写,教师应引导学生养成摘抄的良好习惯,记录其中自己喜欢或者感觉写得较好的句子,加强素材积累。这样在之后的写作过程中,就可以实现对这些语句的合理运用,写出优秀的文章。在培养学生综合素养的过程中,阅读能力的提升是其中重要的一部分,以大量课外阅读积累不断提高学生写作能力。同时,应加强对作者写作方式的深入分析,让学生进行模仿练习,以优化其写作结构,写出更加优质的文章。在学生养成这一习惯后,不仅能够丰富其写作内容,也能够促进其语言表达能力的提升。

(四)提高语文综合素养

通过开展多元化的课外阅读活动,能够让学生阅读许多文学经典,提高其对语文学习的积极性,让更多经过历史沉淀的经典名著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学生的赏析能力,学习到更多的语文知识,并且能够吸取其中优秀的价值观念,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要想实现这一目的,教师要加强引导,并为学生推荐合适的课外书籍,确保通过课外阅读,能够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够增强学生的语感,了解其中的情感表达方式,并且也能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促使其语文综合素养不断得到强化。

二、课外阅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开展策略

(一)突出小学生的主体作用

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才能逐渐提高其对课外阅读的兴趣,进而促进其课外阅读能力的提升。教师应具有“主线思维”,并将其融入整体课外阅读教学,不断对学生进行引导。通过这样的方式,逐渐增强学生对课外阅读的重视程度,取得理想的教学成效。同时,将其与拓展教学结合在一起,对于课文中涉及的相关人物,引导学生进行拓展学习,通过长期的实践,必然能够增强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但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部分教师的教学方式存在滞后性,在教学中不能突出小学生的主体作用,忽视学生的主观体验,不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因此,教师应及时转变教学理念,在课外阅读教学中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例如,在学习《司马光》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先给学生设置一些问题,然后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阅读,充分激发学生的阅读积极性,促使学生认真进行阅读,提升认知水平和理解能力。此外,语文教师需要做好观察和指导工作,对学生课外阅读的过程进行动态跟踪,为其指出自身存在的问题,并做好课外阅读改进设计工作,不断提升自身的阅读能力。

(二)科学选择阅读材料

国内外存在大量珍贵的名著作品,但并不是都适合小学生进行阅读。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需求,结合教学任务,帮助学生科学选择书籍。这就需要教师加强对学生的了解,掌握其阅读想法,明确各个阶段学生的需求。课外阅读教学一定要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并且是对教学内容的有效补充,这样才能既增加学生的知识量,又增强其对课外语文的积极性。同时,由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比较爱玩,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因此教师可以基于这些特点,选择一些趣味性较强的故事,如故事类书籍,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由于故事书都是虚构的,很多内容需要发散自身思维,将自身思想融入虚拟场景,以此激发其阅读的积极性,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另外,对于小学生来说,科幻书也具有较强的吸引力,并且其中具有一定的科学性,相较于故事书来说,具有更强的阅读性,不仅能够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也能拓展其知识视野。但不管是哪种类型阅读材料的选择,必须符合学生的喜好。

(三)培养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

对于学生的长远发展来说,习惯决定未来的高度,语文教师需要认识到习惯的价值,并借助多种科学手段,助力学生养成主动阅读的良好习惯。小学生由于年龄较小,缺少自我约束能力,在做事情的过程中,很容易转移注意力。因此,不能缺少教师的正确引导,否则反而会对学生的个人发展产生不利影响。教师要引导学生了解文章选择的重要性,合理进行课外阅读。在当前的信息化时代背景下,电子化阅读方式已经逐渐取代传统纸质阅读方式,教师可以加强对线上平台的利用。通过该平台给学生设置阅读任务,实时掌握学生的阅读情况,及时调整阅读任务,及时帮助学生消除遇到的阅读阻碍,确保取得良好的课外阅读成效。在此环节,教师需要做好引导工作,并及时和学生进行沟通,了解其课外阅读中遇到的问题,并帮助其解决。

(四)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

要想取得理想的阅读效果,就需要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对于很多小学生来说,故事书具有较强的吸引力,但学生看完就忘记了,并不能从中收获任何知识。这就需要教师加强对学生的引导,在其进行阅读之前,先让学生了解书籍的目录,明确主要内容,然后再进行阅读。在这一过程中,要深入分析其中的字词句,并标记不理解的内容,在教师的帮助下解决相应疑问后,再精讀一遍文章。例如,在讲解《富饶的西沙群岛》这一课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按照这种阅读方法进行阅读,认真思考每句话的含义,提高阅读质量,促进学生实现高效阅读。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取得较好的阅读效果,并且能够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很快就会忘记学习内容,教师还需引导学生养成摘抄记录的习惯,让学生自己掌握符合自己能力范围和兴趣爱好的阅读方法,能够让其更加主动地阅读课外书籍,并快速、准确地掌握课外读物的知识要点,为纵深阅读习惯的养成提供保障。

(五)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

营造一个良好的阅读环境,让学生主动进行课外阅读。在这一过程中,不仅需要教师的帮助,在课下,还需要家长的支持。教师在帮助学生科学选择课外阅读书籍和培养良好阅读习惯的基础上,还应根据小学生的实际情况,创造良好的阅读环境。教师可以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各类书籍,并在班级设置图书角,让每个学生带一本自己喜欢的书籍放到图书角,与其他学生进行分享。同时,还可以根据课标单元主题,引导学生阅读相关课外书籍,并在学生完成阅读后,让他们自主交流读后感,对其中的内容进行深入讨论。这样不仅增加学生的阅读量,也能提高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并且这样也能加强课内外的有效结合,深化学生对课内文章的深入理解。例如,在学习《开国大典》这一课时,根据课外的主题,可以推荐学生阅读《红星照耀中国》,让学生感受祖国的大好山河,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怀。另外,创造单独的课外阅读场所,让学生快乐地阅读,让课外知识阳光陶冶自身情操。通过各种方法措施为学生营造一个适合阅读的环境,促使其积极进行课外阅读。

(六)深化阅读评价

教师可以从鼓励性评价着手,荣光评价机制的构建,调动学生课外阅读的积极性,提高阅读教学效果。在实际评价的过程中,要确保评价内容和评价方式的科学性,确保能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并激发其对课外阅读的兴趣。在制订评价机制时,教师应从学生的实际阅读情况出发,并结合语文学科的特点。首先,可以从学生的阅读积极性着手,能够积极主动进行阅读的学生,可以奖励其三朵小红花;经过教师提醒能够认真阅读的学生,可以奖励两朵小红花;经过教师提醒,但在阅读的过程中不够认真的学生,给予一朵小红花。其次,可以从阅读能力着手,主要包括学生的摘抄能力、精读能力和查资料的能力,根据实际情况,合理进行评价。最后应从阅读习惯着手,根据学生阅读课文数据的时间、认真程度及摘抄情况,并结合实际阅读量进行评价,这样能够督促学生认真、仔细阅读,并且设置评比奖励,能够让学生更加积极踊跃的阅读,相互激励,进一步扩大阅读范围。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学习任务更轻松些,能够有充足的时间进行课外阅读,也有利于其今后的学习。因此,教师在开展课外阅读教学时,应突出小学生的主体作用,科学选择阅读素材,培养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营造良好的学习范围,并科学进行评价,以帮助学生取得理想的课外阅读成效。

【参考文献】

[1]赵永林.课外阅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及开展策略[J].甘肃教育,2019(1):1.

[2]黄妹妹.课外联课内,阅读促习作——浅谈课外阅读在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中的重要性[J].亚太教育,2020(3):1.

猜你喜欢

开展策略课外阅读语文教学
课外阅读——写作的源头活水
做好课外阅读指导之我见
如何开展生活化的小学数学教学
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的开展策略
初中化学实验教学开展策略研究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
主问题设计需“对症下药”
让语文教学更接地气
核心素养下的语文教学
实践语文课外阅读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