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远程预学情况调查及策略探究
2023-06-07周畅
周畅
[摘 要]文言文是小学语文预学的难点。文章以“互联网+”为支点指导学生远程预学,针对小学生文言文预学中的游离现象展开现状调查并从预学方式、内容、效果、条件四个方面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从目标、指导和评价等方面探索小学文言文远程预学的改进策略。
[关键词]文言文;远程预学;调查;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23.2[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7-9068(2023)07-0056-04
在教育教学的新变革中,远程预学成为现阶段教育实践的中心话题与研究热点。教学环境与形式的改变给师生带来了挑战。笔者所在学校也倡导学生进行远程预学。统编语文教材4~6年级中,每学期都编排有两篇文言文,且多为背诵篇目,教师要求学生在预学时要会背、会默。文言文枯燥乏味,离学生的生活较远,加之隔空学习,让它成为预学的难点。学生的预学情况看似风平浪静,实则波涛暗涌。
一、危机:文言文远程预学的游离现象
(一)缺少互动——自编自演的“独角戏”
学生预学文言文时朗读和理解都面临着困难。但是由于班级人数较多,为保证网络运行流畅,教师远程指导文言文预学时,经常要求学生不开摄像头,不开麦克风,点名提问和交流讨论环节因此滞后、迟缓,甚至无人应答,没有师生互动。这导致教师无法及时了解学生是否听懂,也无法发现学生在预学过程中的问题,教师只能照本宣科,唱“独角戏”。远程预学指导成了教师的“一言堂”,自说自话、自编自演,忽视了学情。
(二)忽视过程——准时完成的“作业帮”
在线课堂虽不尽如人意,但家庭作业却令人“不胜欢喜”。文言文的预学作业多为读、抄、背、默,检查以抄、默为主,辅之以检测题。出乎意料的是,学生完成得不错。在私信交流中,学生表示,学习时和手机为伴,遇到问题他们可以查“百度”,求助“作业帮”,还可以在线联系小伙伴,只要一机在手,消息一发,答案随后就到,应付检查绰绰有余。教师容易被结果蒙蔽,忽视学生学习的过程,这也造就了一群能准时完成作业的“作业帮”。
(三)忽略会学——机械复制的“搬运工”
文言文远程预学的评价标准也比较单一,教师多是以标准答案为依据。有些学生为了简单快捷地获得答案,或是直接照搬参考书,或是在网上寻找答案。就拿检查学生的文言文抄写情况这一环节来说,一些教师只注重学生是否书写正确,并不关心学生在语言隔阂的情况下是否会读、是否理解以及获取知识的途径是什么;还有一些教师直接把文言文的解释出示给学生,让学生抄写、背诵,既没有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也没有给学生提供知识建构的机会。一味地“拿来主义”遏制了学生的自主思考,千篇一律地抄写让学生成为只会机械复制的知识“搬运工”。
二、契机:文言文远程预学的情况调查
远程学习带来的危机,有的需要教师进行反思应对,有的则需要家校协同化解。有学者指出:“这次危机再次凸显了长时间困扰人们的两个问题‘教什么与‘怎么教。”文言文看似遥不可及,远程预学指导该如何下手呢?为全面了解小学生的文言文预学情况,以调整预学指导策略,我对所任教学校的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采用自编的“小学文言文在线预学现状调查”问卷,选取4~6年级部分班级的学生展开测试。问卷共10题,涉及文言文预学方式、内容、效果、条件等方面。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411份,回收397份,回收率为96.59%,其中有效问卷380份,有效率为92.46%,符合统计学要求。全部有效问卷通过问卷网进行数据分析,基本符合小学生文言文远程预学的真实情况,可以初步得出以下结论。
(一)预学方式
根据调查显示,在回答“你喜欢哪种预学方式”这个问题时,87.18%的学生选择书上批注,84.62%的学生倾向于观看视频,69.23%的学生选择朗读、背诵,而画思维导图、听音频、抄写默写、探究方案(导学案)的运用均低于50%。这个结果表明远程预学中,学生在使用随文批注的同时,普遍接受了互联网支撑下的新型预学方式——观看视频。为此,教师可将远程视频指导和学生的线下随文批注相结合,以线上线下混合式学习的方式来增强学生预学的兴趣,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二)预学内容
在预学文言文时,51.28%的学生会关注中心思想的领悟,41.03%的学生关注内容的理解,仅有5.13%的学生重视读准字音,2.56%的学生重视读通、读顺。对于预习来说,内容的理解、思想感情的把握均是建立在读准、读通、读顺的基础上的。“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学生对朗读的忽视,对思想內容舍本逐末的关注亟须教师进行科学的引导。
(三)预学效果
调查中,76.92%的学生认为通过预学就可以掌握读音,84.62%的学生认为可以掌握重点字词的意思,79.49%的学生认为自己能掌握半数以上句子的意思,76.92%的学生认为自己能领悟中心思想。可见,学生对自己文言文预学的评价比较高,对自己的自学能力比较有信心。这给我们带来启示:文言文预学目标究竟是什么?是否在实施的过程中拔高了对学生的要求?我们在设计文言文远程预学作业、布置预学任务时要充分考虑学情,让学习目标和学习内容更有弹性和梯度。
(四)预学条件
在促进学生完成文言文预学任务的条件中,被选率最高的两个因素是“老师对预学作业的批改”和“老师的在线表扬”,分别占比78.95%和57.89%。可见教师的评价和反馈是促进学生完成预习任务的最有效因素。在预学时间方面,52.63%的学生认为30分钟比较合理,24.19%的学生认为40分钟及以上合适,选择20分钟以内的学生仅占21.05%,还有一些学生则需要更长时间来进行预学。可见小学生文言文预学时间普遍较长,教师在设计预学任务时应充分考虑容量和难度,增加趣味性,尽量减少学生的在线学习时间。
三、转机:文言文远程预学的改进策略
本次调查让我们进一步理解了教育目的、教学方式,这对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来说是一个契机。以往学生预习,似乎只要完成了导学案就大功告成,由于紧跟其后的是新课教学,所以预习方法指导和评价反馈无关大局。当下我们强调预学,更注重的是学习。师生隔空相伴,发放导学案已行不通,互联网正以其强大的功能,化千篇一律的学习模式为个性化学习,化单一的学习资源为多样化资源,化滞后的学习评价为即时性评价,将教育的及时、鼓励、指导、纠偏作用发挥到了极致。“互联网+”背景下的文言文预学与传统预习存在着明显的不同,二者对比见表1。怎样抓住契机以“互联网+”促进学生进行有效的远程预学,如何引导学生用好网络资源自主建构知识,这成为我们研究的重点。
(一)制订预学目标——让模糊的要求清晰化
妮特·沃斯在《学习的革命》中指出:“如果有了清晰的目标,你学习任何东西就更容易了!”文言文预学目标是否明确直接关系着学习效果是否突出,因此我从亮标导学和目标分层两个方面为学生制订远程学习目标。
1.亮标导学,让目标引领学习
学生预学之前,是否知道 “为什么学”“该学到什么程度”“怎样就是学会了”。如果不知道,则是缺少明确学习目标的体现。这样,无论在线听多少次预习指导课,或是线下完成多少抄写、背诵的作业,都是盲目预学,不仅耗时多,而且效率低。因此,教师应制订单元、单篇、单课学习目标并远程推送给学生,让学生看得懂、做得出、达得到,以便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并自我检验学习效果。远程预学目标的表述要明确,比如,“学会本课生字词”是能认识、能读准、能写对,还是能理解它在文言文中的意思、它的古今异义呢?在开展远程学习时,教师要具体阐明达到要求所应呈现的各种表现性学习行为,驱动学生有目的的学习。清楚、明确的学习方向和目标是提高学生文言文预学效率的前提。
2.目标分层,让差异变成意义
学生是独立的个体,他们的认知水平、接受能力、思维方式等都存在着差异。根据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分析,学生的能力侧重不同,学习的方法与接受的方式也会有所不同。有学者指出:“在学习的过程中,学习者必须觉得自己能够胜任老师布置的任务,否则他很快气馁。”当我们看到一些学生作业完成的质量超乎他们平时的状态时,是否想过这并不是他们的真实水平?文言文对小学生而言并不简单,对基础薄弱的学生来说,在没有教师面对面讲解的情况下,让其理解、背诵、默写,谈何容易?正如杰斐逊所说:“再没有比以相同的态度去对待不相同的人更不平等的。”因此,我们应该根据不同层次、不同类别的学生确定不同层次、不同要求的远程预学目标。例如,基础薄弱的学生只要能正确朗读即可,识记能力强的学生则要求其背诵默写。
如在指导学生预学统编语文教六年级下册《两小儿辩日》时,我将学习目标分成基础性目标和挑战性目标(见表2),让学生在线自选完成预学。分层制订预学目标,使每個学生都能明确应该掌握哪些知识,掌握到何种程度,在达成所属梯队的目标的同时努力去挑战更高层级的目标,最终使得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完成本课的预学任务。
表2 《两小儿辩日》基础性目标与挑战性目标
[基础性目标 挑战性目标 1.借助注释尝试理解课文内容
2.正确朗读课文
3.正确抄写课文 1.积累文言知识,理解课文内容
2.在理解的基础上对课文中的人物进行客观评价
3.正确背诵并默写课文 ]
(二)开放预学指导——让封闭的学习敞亮化
调查显示,学生的预学时间过长,学习负担过重。因此,教师在进行远程预学指导时,应统一时间发布学习目标和学习任务,先让学生自主学习10分钟,再根据学生自主学习时出现的问题进行点拨、指导。叶圣陶先生曾指出:“预习的事项无非翻查、分析、综合、体会、审度之类;应取什么方法,认定哪一些着眼点,教师自当测知他们所不及,给他们指点,只是实际下手得让他们自己动手。”可见,教师要注重对学生进行方法指导,使预学成为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有目的的自学活动。在文言文预学中,教师除了给予内容上的补充、知识点的讲解,更应注意给予学生方法上的指导、学法上的引领。学生只有学会了“点金”之术、“猎渔”之法,才会获得学习能力的提升。
1.导学微课,为目标达成提供支架
调查显示,观看微视频是学生喜爱的文言文远程预学方式。微视频的质量直接关系着学生的预学效果。我们学校就将江苏省空中课堂的预学视频推送给学生以指导其预学。此外,我还根据学情将教科书中需要背诵的课文制作成导学微课。微课的特点在于微和精。为保证学生学习的时间,导学微课的时长一般为5~10分钟。考虑到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导学微课一般以范读为主,提醒学生注意重点字音和断句,并穿插讲解重点词句的意思、写作背景等几个重要知识点,不对某个知识点展开深入讲解,不对课文内容进行全面解读,旨在帮助学生了解文言文的大致内容。在视频最后,我将需要学生思考的探究性问题呈现出来,促进不同层次的学生思考探究。此外,我也鼓励班级学生就某一知识点展开研究,做导学小主播。学生可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不同类型的导学视频在任意时间观看。导学微课为学生提供了便捷的学习材料,不仅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促进了学生学习新知,还给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了学习动力,促使学生完成学习任务,实现学习目标。
2.及时点拨,让“自主”与“引导”相加
以往的预习在学校进行,学生在学习中出现疑惑时,可以马上获得教师面对面的指导。如今远程预学,教师应充分发挥互联网不受时空限制的优势进行有效指导,可以一对一,也可以面向全体学生发语音、拍视频、上直播课……教师要敢于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打开麦克风,变“一言堂”为“议事厅”,引导学生通过互联网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此外,还可以采用分散点拨的方式,把学生分流到不同的群组,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让更多学生受益。有学者指出:“在学生遇到问题时,教师不必立即讲,立即纠,而应该积极引导学生协商,让学生自己先解决问题,再相互帮忙解决问题,在自我和相互解决问题中培养自己、提升自己、发展自己。”比如,统编语文教材六年级下册《学弈》和《两小儿辩日》中,“为是其智弗若与”和“孰为汝多知乎”两句话中都有“为”字,读音却不相同。在听了学生的朗读语音后,我发现了学生遇到的共同难题。由于文言文和我们今天使用的语言存在差异,准确判断“为”字的读音确实不易。于是,我对学生的预学朗读情况进行梳理:两个音全读错的学生有12人,读错一个音的学生有16人,两个音都读准的学生有23人。我以直播的方式进行指导,先让学生说说本课中容易读错的字,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再呈现学生的问题,请朗读准确的学生说一说自己的断音方法。这就把解决问题的方法教给了学生。此外,我还在线发布“招募令”,鼓励学生把直播中或QQ 群里大家针对某一知识点的发言进行整理、归纳、提炼,总结成一系列学习经验。于是,这样一段文字在 QQ 群亮相——
各位同学:
听了你们的发言后,我总结出读懂文言文的五种方法。
1.借助注释,注释里出现的都是文中难理解的字词。
2.根据生活经验,有的内容需要加入我们的想象。
3.朗读理解,“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4.把文言语句放到上下文中去理解。
5.遇到单个不理解的字,可以通过组词去理解。
感谢大家的分享!你们让我变得更好!
平时,学生在QQ 群里有发言、有补充、有讨论、有总结……而这个学生成了网络平台上的“小先生”,将零散的信息加以整合,并把学习经验进行推广。远程学习使“自主”与“引导”相加,让学生既习得知识,又获得学习的能力。
(三)优化预学评价——让单调的评价多元化
我们要改变教学评价和教学管理方式,变结果导向的单一评价为综合性的多维度评价,由仅注重知识传授向更加注重能力素质培养转变。
1.利用互联网,改变评价方式
传统的预习评价主要依据探究方案(导学案)的完成情况来进行,这种纸质测评和等级评定的局限性不言而喻。远程预学时,教师在线运用语音评价、图画评价、文字评价等多种方式,除了可以以 A、B、C 等级对学生的预学情况进行评价,还可以发送带有情感温度的语音评价或形象直观的图画评价,如用大拇指和玫瑰花表示称赞等,这让评价的过程成为与学生进行温情对话的过程,也成为学生成长的过程。每一次预学评价都会留有记录,自动生成预学评价“记录袋”。此外,教师可充分利用互联网的优势,采取选择性评价方式、针对性评价方式对学生进行评价,充分发挥评价的发展功能。选择性评价就是重点评讲一部分有代表性的学生的预学作业,如文言文的断句和停顿等。教师可以把它当作“靶子”进行重点反馈,引导学生反思。针对性评价是指根据课文预学的内容重点评价一个方面,如四年级下册《囊萤夜读》中的“囊”和“萤”字的音和形是学生学习的难点,教师可在评价中重点强调。
2.家校合作,优化评价视角
调查显示,影响学生预学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是教师的评价。在新课程改革中,教师不再是唯一的评价主体,学生、家长也可以参与其中。更何况如今学生的学习时空已经发生了变化,学习地点由学校转入家庭,家长比教师更加了解学生远程学习的真实状况。因此,预学评价应由家长、学生和教师三方实施。教师可在线反馈学生的预学成果,并将优秀作业推送到班级群;家长如果发现孩子身上值得肯定的地方:或是早起晨讀,或是为达成挑战性目标不断思考,或是主动质疑问难,或是自己查找资料……也可给予孩子鼓励性评价,并实时发布;学生也可以为自己评价,为同学评价。我有时会将一些预学中朗读得较好的学生的录音在线共享,比比谁收获的点赞数多;有时组织线上朗读会,让学生自选篇目独自展示,或自由挑选角色合作展示,让学生之间互相学习,互相鼓励;有时鼓励学生在朗读平台(如喜马拉雅)上做“小主播”,把文言文朗读音频推送给熟悉或陌生的人,得到他人的倾听和肯定,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这样构建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评价视角,为文言文预学评价体系的科学建立提供了可能。
特殊的学习方式,既是对教育教学的挑战,也是学生跨越式发展的契机。一线教育工作者应正确认识危机,牢牢把握契机,切实抓好转机,化被动为主动,充分利用这一时机优化教学。“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学生是一个个鲜活的个体,教师只有站在儿童立场,针对具体学情进行预学设计,充分运用多种学习资源,不断调整指导策略,加快完善评价体系,才能激发学生文言文预学的积极性。但不可否认的是,对于远程预学指导,我们才刚刚起步,仍存在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我们只有不断反思、探索、实践,才能获得教与学的双赢。
[ 参 考 文 献 ]
[1] 王荣生.新课标与“语文教学内容”[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2004.
[2] 张春华.“疫情+网课”带来的危机与契机[J].江苏教育,2020(18):18-20.
[3] 安德烈·焦尔当.学习的本质[M].杭零,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
[4] 刘金玉.课堂教学的革命:高效课堂的理性思考与自觉实践[M].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16.
(责编 刘宇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