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红色热土上,美好教育之花芳香四溢

2023-06-07高林福

课堂内外·好老师 2023年3期
关键词:弋阳弋阳县家校

高林福

春回大地,万物复苏,大江南北正呈现出一派热火朝天的繁忙景象。在江西省弋阳县,这种繁忙的阵仗在教育战线上表现得尤为突出。

弋阳县是革命老区,是无产阶级革命家方志敏的家乡。一直以来,该县依托红色文化底蕴,传承红色基因,打造出符合新时代少年儿童成长的美好教育,让县域百姓受益无穷。

2017年12月8日,江西省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国家督导检查反馈会评估认定,弋阳县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取得全省第一名。面对佳绩,弋阳教育人再接再厉,沉下心、鼓足劲,2022年“五城同创”动员会后,在弋阳县委县政府的精心指导下,弋阳县朝着义务教育优质均衡的目标一路奋力向前。

如今,大幕拉开,弋阳教育以全新的面貌呈现在公众面前。

本刊记者:教育是最大的民生,近年来,为进一步加快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实实在在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弋阳县在哪些方面做了重点布局?

毛健文:近年来,我们以创建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为抓手,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以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目标,通过“三个优化”和“一个培养”,优化办学条件、优化师生行为、优化教学质量,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着力探索建设“传承红色基因和高质量发展示范区”,走出了一条“小县大教育”的发展新道路。

从幼儿园到高中、中职学校,我们始终以党建为引领,用“百年红”引领“教育红”。一方面,全县教体系统各中小学校(园)全面推广“党建+驻班”模式,全面开展“党员驻班”工作,着力打造一支又红又专的党员队伍,使党建和教学紧密联合起来。另一方面,扎实推进“党建+信箱”教育满意度随手拍举措,架设“弋心向党、弋心为民、微問教”连心桥。全县各校园都设立了书记、校长信箱,并放在最显眼的位置,同时把纸质投件与网络化对接,在信箱上增设二维码,学校与教体局建立台账,与局机关信访办相连接,并纳入学校年终考核重要指标,提高全社会对教育工作的满意度。

同时,县委、县政府始终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的原则,不断加大教育投入,以打造“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为抓手,努力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在前期投入8亿元建设方志敏教育园区的基础上,又投入了24.5亿元用于学校建设、教学仪器设备和校园文化打造,增加学位2.2万个。重点谋划了十大教育重点项目(在城区新建四所中学:开湘中学、谢叠山中学、东兴中学、式平中学;三所幼儿园:五幼、六幼、高新幼儿园;两所小学:高新小学、康伯学校;收购一所民办学校转为公立第六中学),形成了全县“586+N”教育发展格局。

教师是教育的第一资源,我们对教师队伍的建设,常抓不懈。最明显的是教师队伍补充招聘数量及力度持续保持高速增长,尤其是30岁以下具备本科学历的教师占比快速提升,成为弋阳教师队伍的新生力量和主力军。同时,我县教师的待遇保障力度逐年提高,所有涉及到教师工资待遇提升的政策得到全面贯彻落实,义务教育教师平均工资水平均一直高于当地公务员平均工资水平。另外,为了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我们矢志不渝坚持“培训提升和专业成长是教师最好的福利”的培训理念,坚持做好“国培”,做实“省培”,做细“市培”,做精“县培”。近年,全县先后选派70余批近1000人次管理人员和教师到外地学习,有力促进了弋阳本地教师的专业成长。

学生是教育的对象和主体,为了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养,我们事无巨细。立足县情,夯实红色底色,我们提出了“传承红色基因、树立教育新风、提升教育质量、培育时代新人”的教育思想。推动学校加强对弋阳县革命历史和红色文化的发掘,让红色文化进校园、进课堂,全面构筑红色文化课程。同时,做足健康成色,全面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塑造艺术特色,大力开展以美育为主题的跨学科教育教学和课外校外实践活动;增添技能亮色,强化课程顶层设计,积极提升服务质量,扎实开展学生劳动实践教育活动,促进学生核心素养提升。

随着时代发展,家庭教育在孩子成长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做好家校社协同育人,也是我们的重点工作。从2013年开始,我们率先开展制度化家校合作研究与实践,建立合伙人式的家校关系,引导社会各界参与支持教育工作,构建家校社“三位一体”的共育体系。自此,弋阳教育进入一个崭新篇章,2017年全省家校合作现场经验交流会、2019年全国家校合作经验交流会均在我县召开。近年来,弋阳县民间自发成立各类教育促进会43个,累计捐资助学约2100万元。

本刊记者:随着一系列举措的深入施行,目前弋阳教育取得了哪些亮点?

毛健文:近些年,弋阳教育可谓是亮点纷呈。我们推行的“伴随性评价”,探索出了一条关注学生健康成长、激励学生自主学习、推进全员过程育人、密切家校合作的新路径,被上饶市作为典型向全市推广。我们还建立了教学共同体、片区交流等发展模式,经常性开展校际帮扶活动,让农村孩子共享优质教学资源。

我们的校园文化更是有口皆碑。近年来,我们坚持以美育人、以文化人,充分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蔬菜基地等本土特色资源,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形成了百年红、弋阳腔、年糕文化、农垦文化、竹文化、凤凰文化等40多个风格鲜明、个性突出的校园文化体系。方志敏中学获评全国家庭教育创新实践基地,弋阳二中等学校获评全国青少年足球特色学校。

值得一提的是,开学之初,我县通过“最美校园”“最美年级”“最美班级”评比、五谈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书记谈发展,教师谈感受,学生谈获益,家长谈变化,社会谈进步)、全面推行“传承红色基因”和教育现代化学校评选,深化学校内涵发展与精细化管理,使规范、内涵、特色并驾齐驱,提高了学校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树立了良好的社会形象,强化了学校的内涵发展。

如今的弋阳教育,红绿交相辉映,促进特色提升,唱响了“红色弋阳 美好教育”品牌。传承红色基因促进“红”:2022年,我县方志敏中学、漆工中学、第一小学获评江西省首批“红色基因传承示范校”培育创建试点。浪花行动游出绿:2022年3月被省厅评定为“江西省中小学生游泳教育试点县”,春季以后开展了“平安浪花行动”,县政府免费培训,教体局安排课程,到今年基本实现全县中小学毕业生掌握游泳技能。研学基地植出绿:在花亭姚家,充分发挥地域优势打造绿色研学村,形成了产教融合创意园,建立了谢叠山小学玉米研学等植物种植为主题的研学基地。不仅如此,我们还围绕绿色文化为主题,在全县打造一批具有特色的绿色校园。

当前,全县教体系统踔厉奋发、笃行不怠,奋力写好时代答卷,在群众对教育的期盼上彰显担当,建设更高质量、更加公平、更有特色、更富活力的教育,以优异成绩迎接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省检”和“国检”。

猜你喜欢

弋阳弋阳县家校
关于发起创建“家校共育实验校”的函
“万名文艺家下基层”走进弋阳
花生壳上的激情人生
Home-school Cooperation Makes Our Party Branch Activity Colorful 家校共建为党庆生
江西弋阳县姚家铁矿地质特征及成因
弋阳康养旅游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
弋阳县:用好“四字诀”做好扶贫资金使用管理工作
江西省弋阳县弋阳腔初探(下)
弋阳县财政局开展扶贫危房资金核查工作
“弋阳子弟”踏歌来
——弋阳腔传统曲牌抢救性录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