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向阳生长,美丽绽放

2023-06-07余麗柃

课堂内外·好老师 2023年3期
关键词:安吉县班级班主任

余麗柃

郑亚琴

安吉县报福小学教师,高级教师,浙江省“两山名班主任工作室”、安吉县“综合实践名师工作室”领衔人。先后获得浙江省首届中小学班主任领衔人、浙江省春蚕奖、浙江省优秀教研组组长、湖州市教育特殊贡献奖、湖州市年代好老师、安吉县名教师、安吉县美丽教师、安吉县教学能手、安吉县美丽班主任等荣誉称号;所带班级获得湖州市李四光中队、湖州市优秀班集体、安吉县美丽班级等荣誉,多个省级、市级课题获奖,多篇论文在省市级获奖,研究成果在多地讲座。

三十年的从教生涯对郑亚琴来说丰富而精彩。非科班出身的她,扎根乡村教育,从自办幼儿园、小学代课老师成长为县级名师乃至省级班主任领衔人,她的思考、她的实践、她的经验,都实实在在地帮到了成长中的年轻教师。2013年,郑亚琴成为浙江省首届中小学班主任工作室领衔人,在安吉县成立“两山班主任工作室”。在她的带领下,工作室走出过多位赛课一等奖、学科带头人、市县骨干教师、市教坛新秀等,大批新班主任快速成长为学生喜爱、家长认可的好老师。

因为热爱,所以坚持。要做就做最好,无论是育学生还是带老师,郑亚琴一直坚持走在正能量、向阳的路上。看着老师们从初入工作室时的懵懂,到拿到一张张证书,慢慢绽放自己的光彩,郑亚琴心里比他们还开心。对她来说,陪伴师生在成长路上美丽绽放,就是最幸福的事。

逆袭“差班”,组员合作提升质量

在安吉县,“郑亚琴是个奇迹”获得了广泛共识。在郑亚琴三十年的教育生涯中,辗转6所乡村学校,她带过多个“差班”,却总能利用自己的专业把语文教学、综合实践活动和班级管理结合起来,让孩子们变得优秀,让班级变得优秀,甚至冲到全县第一,创造了多项教育的“奇迹”。

2005年,36岁的郑亚琴考进教师编制,来到安吉最西边的姚村小学担任语文教师、综合实践教师和大队辅导员。学校所处的山区,盛产天竺、山核桃等,根据当地特色,郑亚琴带领学生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第一年参加市里比赛就拿了一等奖,就这样坚持16年,年年都能在市里拿奖。山里的孩子能去大城市参加比赛并获奖,见过了“世面”,自信心一下就有了,家长们也很开心,对郑亚琴的工作更加支持了。

2010年,郑亚琴来到安吉县最北部的南北湖小学,被安排接手了在学区垫底的一个班,她的想法很纯粹,“反正都已经最差了,也不可能再差到哪里去。”来到班里第一个月,郑亚琴发现学生之所以成绩上不去,最大的原因是基础差,很多孩子字都不会认几个。当时,安吉县正兴起小组合作学习,郑亚琴就把这个班当成实验班,开始使用导学案教学。“其实很多老师是不喜欢用导学案的,因为这会增加老师的负担。”她介绍,“我们把要讲的知识点放在学案里面,孩子们通过导学案进行小组合作,然后上台讲,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

“开口的过程就是思考的过程。”郑亚琴深知,小组合作要真正发挥作用,需要让学生开口。课堂教学中一般有50%的知识是不用讲的,学生自己看看就会懂,30%的知识可以通过小组讨论、组间交流也能够弄明白,只有20%的知识需要老师进行点拨。所以,合作学习的课堂大部分是学生自己讨论、展示,极大地唤醒了学生的内驱力,发挥学生的自主性。

多年的教学生涯里,郑亚琴一直把学生的行规养成、思维创新、合作探究等作为培养的重点。为进一步激发学生思维,她用一张白纸替代了原来的课前“导学案”,并教给学生用思维导图的方式确定学习重难点,不同层次的学生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内容进行自学,课中大家交流,课后进行完善。

虽然老师讲得少了,但课堂教学质量更高了。一学期之后,这个班的语文成绩、数学成绩均跃升全县第一。其实,郑亚琴最看重的不是学生的成绩,她认为向课堂要质量应该是重点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和思维方式,包括怎样做笔记、怎样进行课堂讨论、怎样建设小组文化等。她表示:“对学生来说,养成的良好习惯和思维方式能让他们受益终身,在这个基础之上,成绩的提升也就成了水到渠成的事了。”

“逆行”乡村,共同助力孩子成长

在郑亚琴的6次换校任教经历中,好几次都是由校长主动邀请她,现在任教的安吉县报福小学就是其中之一。也许是为了发展乡村教育,讓乡村孩子享受优质教育这个共同的理想,郑亚琴接受了报福小学袁恩忠校长的邀请,开启了一段教育“逆行”的旅程。

来到报福小学的第一个月,郑亚琴就发现班上的孩子在行为规范上比较欠缺。于她来说,学生的正向发展是最重要的,即便成绩平常,但价值观要正,行为习惯要好,要有一颗感恩的心,朝着向阳的方向积极地发展。

于是,她带着孩子们从出操队列,教室整理、文明礼仪等基本规范一步步进行训练。“我要求他们站有站样,走路也要有走路的样子,大家一起喊班级口号‘每天进步一点点,幸福快乐一整天来锻炼提升精气神。”一个月之后,她发现孩子们走路头抬起来了,说话声音响亮了,课上课下的精气神也明显好转。

在郑亚琴看来,班级管理更要“走心”。她说:“我跟孩子们强调,郑老师的班要跟别的班不一样,告诉学生走路应该是什么样子,上课应该是什么样子,见到同学、老师应该是什么样子,在校外应该是什么样子……这样在孩子心中勾勒一个优秀班集体的模样,他们就会朝那个方向去努力。”经过一个多学期的努力,教室里学生抽屉整理得干干净净的,出操气势很足,跑步很整齐,喊口号也很响亮。

和上课一样,郑亚琴在班级管理中也会分小组,小组组员有强有弱,大家互帮互助,共同进步。“孩子们都爱自己的大集体,更爱自己的小组。有时候,组员之间要微调,很多孩子都舍不得跟组员分开。因为,组员相处彼此之间都建立了深厚的感情,这份感情就成了人人进步的基础。”

郑亚琴带班有一个原则,要让孩子们明白自己才是班级的小主人,人人都是独特的、优秀的。不仅如此,优秀班集体的建设还得家长助力。开家长会时,郑亚琴会提前告诉家长们:“今天开家长会,孩子晚上不回家吃饭,请家长买好晚餐带到学校与孩子一起共进晚餐。”这样给家长与孩子一次亲子沟通的机会。她让家长坐在孩子座位旁边,小组家长之间就彼此熟络了,家长也可以更好地从组员那里了解自己孩子的情况,共同为建设小组出谋划策。家长会上,郑亚琴都会抓住机会给进步学生颁奖,让家长一起见证孩子的进步。“每次参加家长会,家长们都非常开心,特别是颁奖环节很多家长还会拍照发朋友圈。我们就是希望给孩子一个仪式,给家长一份惊喜。这样家长们就会对孩子的学习更上心,家校合力育人的效用也会更大。”

为了让家长们对孩子多一份了解,每天,孩子们在课上的展示,活动中的表现,郑亚琴几乎都会录下来发到家长群,分享给家长。“做班主任这些年,刚接手的新班,我都会在第一个学期把基础打好,习惯养好,家长也配合好。”所以对郑亚琴来说第一个学期是最累的,但她心中一直怀揣着“向幸福出发”的信念,一步一个脚印,让每个孩子朝着自己的梦想靠近。

辐射“逆流”,积极发挥团队力量

这些年,郑亚琴用自己的经历实实在在证明了一句话: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在我年轻的时候对这句话很不理解。但是到现在终于明白了:每个孩子都有灵性,需要老师去发现和捕捉。只有悟透了这个道理,才能明白你的教育要走向何处。”

这样的话题,也是她常常在工作室里跟学员们一起讨论的。郑亚琴对教育的这番理解,基于多年的教育实践和在教育教学中的思考。她也希望通过工作室引领,帮助年轻班主任快速成长,为当地的教育事业添砖加瓦。在郑亚琴的工作室里,每个月都有一次活动,或是围绕各种比赛,或是教研论文研讨,或是教育故事分享……每一次,她都精心准备,尽心尽责地指导,让每一位成员都有所收获。教育故事、带班方略、情景模拟等都是考验班主任的基本功,也是工作室重点指导的内容。每一次换届开班,郑亚琴都要给成员发聘书,让他们制定两年计划和成长目标。在工作室集体研讨中,她带领大家一起梳理问题,每个成员都会抛出自己在班级管理上最棘手的问题,大家一起想办法。虽然每个月还会有新问题产生,但大家问题会越来越少,解决的办法却越来越多。她表示:“每一次工作室研讨都能让成员感受集体的力量,更好地提升他们参与研讨的积极性,这也是我们领衔人想要的。”这也应了郑亚琴工作室的口号:走进来是团队,走出去是力量。在她眼里,大家不是师傅和徒弟的关系,而是互帮互助、共同成长的姐妹兄弟。她希望大家走到哪里,就要把好的做法、成功的经验辐射到哪里,哪怕能帮到一个老师也好。

“所谓辐射,其实更是一种影响。我们不管参加什么样的比赛,拿出去的作品都要是响当当的。大家既然到工作室里来了,就应该劲儿往一处使,互相帮助、互相鼓励。只有把每一件事情都做好,才能打出我们的品牌。”目前,郑亞琴的工作室在安吉县乃至湖州市都形成了一定的影响力,很多老师慕名找到她加入工作室,吴风莲老师就是其中一位。在工作室两年的学习中,郑亚琴带着她一起磨班会课、写文章、带班级,成长非常快。

像吴风莲这样的老师,在郑亚琴工作室所带的历届学员中还有很多。大家都说,“经过郑老师两年的培养,能找到自己的目标,更清楚了实现目标的路径。”其实,这才是郑亚琴最看重的,循着目标,大家边走边积累、边沉淀,最后一定会美丽绽放。

猜你喜欢

安吉县班级班主任
如何做好一个班主任
班级“四小怪”
千年的回眸
如何构建和谐班级
夸夸我的班主任
班主任
不称心的新班级
安吉县美术教师新作选
高中班主任的自我成长
湖州市安吉县美术教师优秀作品选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