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渗透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研究

2023-06-07邵祎晗

南北桥 2023年6期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传统文化

邵祎晗

[摘 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国各族人民在日常生活、社会实践中不断努力创造并传承下来的宝贵精神财富。在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有机渗透,能够以其独特的感召力发挥思政教育的实际作用。本文将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内联性出发,分析将二者有机融合的效用价值,同时阐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传统文化式微的主要问题和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探索二者融合互促的具体可行路径。

[关键词]中华民族发展史;传统文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41文献标志码:A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千百年发展历程中广大劳动人民积累并传承下来的思想精华,不仅是我国人民独有的文化价值观念与民族心理认同的高度凝练,更承载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内核。现如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我国培养大学生思想道德观念的重要阵地,将传统文化渗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之中,能够有效提升大学生的文化认同感、民族自豪感,提高思政教育的基础水平。

1 高校思政教育与传统文化的内在联系

首先,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进行传统文化的渗透,能够令学生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吸收更多的传统文化精华,在思想政治理论的学习过程中,以我国的民族发展史为基本脉络,厘清传统文化的发展路途,从而更加深入、全面地理解传统文化,正确地认识传统文化的基本含义,以此来提高对传统文化的基本认知,帮助大学生塑造正确的“三观”[1]。

其次,在高校思政教育中进行传统文化的渗透,能够培养学生的民族精神。在整个中华民族的发展历史中,传统文化是根植在各个民族的灵魂与血脉之中的文化符号,是中华民族血脉同胞的共同信仰,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进行传统文化的渗透,以传统文化为具体的切入点,激发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兴趣,能有效地帮助学生认识到自身的民族文化属性,在思想上提高对于民族、国家的精神认同,从而形成强大的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

最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渗透传统文化,能够在高校校园中营造良好的文化环境。校园的基础文化环境能够表现出学校的基本校风及学风,良好的学校文化环境能够使学生在学习中更快地进入状态,并通过校园的传统文化环境将思想政治教育潜移默化地渗透进自己的思维当中,实現对学生个人情操的陶冶效果[2]。

2 传统文化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式微的主要原因

2.1 部分高校对传统文化的价值理解不足

在近些年的发展中,我国的基础国际竞争力不断地提高,因此在文化竞争方面需要进行重点建设。在这种情况下,高校应当积极发挥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将其作为思政教育的重要部分进行重点融入,但部分高校并未充分重视传统文化的应用价值,在教学规划方面仍保持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方式,在教学环境的营造方面没有充分考虑传统文化在环境中的作用,校园文化建设缺少民族文化特色;在教学观念方面,只关注学生毕业以后的就业率,仅对大学生的专业课程进行重点建设,忽视了思想政治课程建设的重要性,导致思政课程的教学质量相对低下。

2.2 高校大学生未对传统文化形成正确认知

现如今,在高校中大部分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仍停留在表面,甚至有部分大学生积极追求新鲜的文化事物,认为传统文化是已经过时的思想,并未对传统文化进行深入的了解,对于民族发展历史的学习也存在着自身的片面性,没有辩证地看待传统文化。同时,在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的当下,学生接触信息的渠道越来越多,大量西方文化冲击着学生的思想观念,使部分学生偏离了正常的思想观念建设轨道。这就使得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学生对于其中渗透的传统文化观念兴趣较低,课堂教学的实际效果较差,并未实现良好的文化塑造效果,影响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质量[3]。

2.3 思政教师对传统文化并未做到深入了解

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是通过教师的课堂教学来实现的。传统的教学方式缺乏新意,大学生在这种教学和学习形式下普遍出现兴致不高的情况,在教师将传统文化内容融入思想政治教学以后,此问题有了明显改善,但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往往缺少对传统文化的深入学习,在进行表层传统文化引导以后无法继续深入,这就导致课堂思政教学难以引导整个思想政治教育往更加深入的方向发展,教学后续效果较差。此外,部分教师在教学结束以后,在日常生活中并未践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学生会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只是停留在口头上的内容,因而对思想政治教育失去学习热情,导致其在后续的学习中敷衍了事,忽视了对自身思想道德的塑造,没有形成正确的民族思想观念,产生专业能力强但思想道德水平低的短板状况。

3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渗透高校思政教育的现实路径

3.1 创新传统文化与高校思政教育融合载体

在将传统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应当积极创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传统文化环境,创新传统文化与高校思政教育的融合载体。学校在进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知识教学时,还应当重点进行隐性文化的建设,要结合中华民族发展史中优秀的传统文化内容,在学校内部不同的功能结构区域进行传统文化的建设。比如在食堂中可以设置与节俭、勤劳相关的诗句宣传栏;在图书馆周边摆放鼓励读书主题的雕像作品;对教学楼、校内道路、校内绿化等进行传统文化命名,如“笃学路”“致知楼”“明德林”等。此外,学校还可以在文化塑造上,以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为主题,开展一系列传统文化活动,根据中华民族发展时期进行不同的文化展出,或选取重点的传统文化项目开展知识问答活动,在校园内形成自己独特的传统文化活动日,以此来创建高校基础的传统文化环境。

此外,学校可以充分发挥内部媒体的宣传作用,利用校内广播、学校微信公众号、短视频平台等方式在校园内进行传统文化宣传。例如在每日的校园广播中进行传统文化节日的讲解,为走在校园中的学生进行传统文化背景科普;通过短视频平台来进行趣味传统文化短视频拍摄,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新颖形式来宣传传统文化及其背后的精神实质,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

3.2 深入发掘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神实质

在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時,不光要渗透传统文化内容,更需要挖掘传统文化背后的主要精神内涵,以此来提升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匹配度,达到良好的思想政治教学效果。现如今,大学生等青年群体是信息时代的中坚力量,也是网络的主要使用者,大学生每天都会通过网络接触到许许多多的信息,除了国内文化,往往还包含大量的外来文化,会对大学生的思想产生一定的影响。在这种情况下,思想政治教育渗透传统文化就需要重点挖掘其背后的主要精神实质,以正确的思想观念来引导学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文化观念,并以此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效果。同时,教师在进行传统文化精神实质的挖掘时,应当重点参考中华民族的发展历史,从中梳理出正确的传统文化脉络,逐渐地深化自身对传统文化精神内涵的理解,并将其融入教学环节中,以提高教学质量。

3.3 深入挖掘文化资源,强化学生文史素养

在思想政治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教师应当以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为基础视角,在教学过程中逐步强化学生的基础文史素养,深化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实质理解。大学生正处于寻找自我思想、构建人生价值的重要关口,正在逐渐地建立属于自己的理解方式,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应当针对大学生群体的特征,通过挖掘传统文化的价值,来帮助大学生深化对传统文化的理解。

在具体措施上,首先要开展传统文化的讲座、课题报告、班会和团党学习等工作。既要保证活动的专业性,邀请和聘请相关领域的专家为学生讲述和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相关理论知识,又要激发学生的兴趣,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相关报告和团党学习活动,在丰富的传统文化活动中丰富自身的文化涵养。其次要加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线上宣传力度。高校工作人员要充分利用网络媒介,实现传统文化的线上传播和教学。教师在实际教学中需要从传统文化的起点入手,引导学生跟随自己的思路一同来分析、了解传统文化的起点及各个发展的阶段。

比如,在带领学生了解中秋节的来历时,教师可以通过网络对中秋节的相关信息进行挖掘。从上古时期开始,秋夕赏月是对月神的崇拜,随着历史的推进、基础生产力的提升,古人认为月的周期变化与农耕生产有着离不开的关系,从而转变成为一种祭拜活动,在汉朝得到普及,并逐渐延伸出敬老的习俗。随着时间的推移,中秋节在唐代已经推广到了北方地区,成为官方认定的全国性节日,同时诗歌文化的盛行也为月带来了更加浪漫的色彩。后来,出现了月饼这种节令食物,并随着历史的不断发展,吃月饼成为中秋节的习俗,象征着团团圆圆。以这种方式进行传统文化的历史性讲述,或者利用信息媒体进行线上教学,能够为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添加更多趣味性的内容,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传统文化的主要内涵,树立正确的传统文化意识导向,以此起到端正学生思想的教育效果。

3.4 丰富教材实际内容,健全融合机制

在中华民族发展史视角下进行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教学,应当改进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

首先,规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学课程体系。完备的课程体系和学分制度能够增强传统文化教学的系统性和规范性,这也是课程教学的重要前提,同时合理的课程安排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效果,避免产生生拉硬套的现象,教师可以根据学生不同的特点创新教学机制,还可以在学分制度上进行适当的调整,对于思政课程的评分结构进行重点调整,将传统文化的实践与理解作为评价中的重要部分,以此来提高学生对传统文化内容的重视程度。

其次,建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专业课堂。一方面,教师在进行专业课堂建设时,应丰富教材的实质内容,按照学科方向进行重点分类,在进行思政教育教学时,渗透传统文化,以此来增强思政教育的实践性。比如,针对艺术专业的学生,思想政治教师可以选取传统美学中艺术技巧表达的思想观念,而针对理工类学生就可以提取传统文化中手工艺品设计思想进行讲述,结合时代发展和时代教学的要求,实现思政课堂教学创新,在思政教学中融入中华传统文化元素,提升思想政治教学课堂的丰富度和多元性,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积极性,提升学生的课堂参与度。

最后,建设专业的高质量教学能力的文化教学队伍。高校思想政治教师需要具备扎实的文化基础和传统文化素养,保证教学的深入浅出,在吸引学生兴趣的同时,保持充足的理论深度,以高质量的教学水平保证整体教学效果。因此,思想政治教师需要积极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与相关领域的专业人士进行深入交流,不断地提高自身的传统文化素养,并在学习中举一反三,思考文化背后的思想政治教育意义,以此来提升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的融合程度。教师在教学中还应当充分学习传统文化中的优秀教育理念,如因材施教、学思结合等,从而在教学实践上以身作则,对学生起到重要的启发作用,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效果,坚定学生的理想信念。

4 结语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向我们展示了整个民族生生不息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持续发展将传统文化融入实际的思想政治教学中,以高度的内在文化认同培养大学生的民族精神,能让大学生形成家国情怀,更好地认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坚定自身的理想信念,从而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参考文献

[1]莫莉. 传统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合初探——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传统文化融入问题研究》[J]. 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20(1):103.

[2]孟玲. 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路径分析——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文化融入》[J]. 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20(2):97-98.

[3]柴艳萍. 新时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路径——评《传统文化视域下大学生文化自信探究》[J]. 科技管理研究,2021,41(23):239.

猜你喜欢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传统文化
微博文化与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碰撞与融合
就陕西平面外宣出版物创意设计谈几点看法
浅析日本“世袭政治”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大学生国学教育中相关概念辨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