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医体质学说在肺部疾病的研究进展

2023-06-07黄荔媛刘杰峰庞剑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下半月 2023年4期
关键词:中医体质肺病研究现状

黄荔媛 刘杰峰 庞剑

【摘 要】 中医体质学说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研究体质的病理生理特点,分析疾病的发展趋势、预后及病变特点,进而指导临床疾病防治的一门学说。从中医体质学角度出发防治肺部疾病,有利于充分发挥中医“整体论治”和“治未病”的优势。文章通过总结近年来名家经验和学者的相关临床数据,从发病、辨证、防治等方面探讨不同中医体质与各类肺病的相关性,对其研究现状进行概述,以期为肺部疾病的中医防治提供参考。

【关键词】 肺病;中医体质;研究现状;综述

【中图分类号】R2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7-8517(2023)08-0063-04

Abstract:The constitution theor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TCM)is a theory that studies the pathological and phys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constitution,analyzes the development trend,prognosis and pat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diseases,and further guides the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clinical diseases under the guidance of TCM theory.The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pulmonary diseas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is conducive to giving full play to the advantages of “holistic treatment”and “preventing disease”in Chinese medicine. By summarizing the experience of famous scholars and relevant clinical data in recent years,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different TCM constitutions and various types of pulmonary diseases from the aspects of pathogenesis,syndrome differentiation,prevention and treatment,and summarizes the research status,in order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TCM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pulmonary diseases.

Key words:Pulmonary Disease;TCM Physique;Research Status;An Overview

体质是人体生命活动的一个重要特征,早在《黄帝内经》中便有了对体质的初步认识[1],经过数千年的民族医药发展,对中医体质的认识与研究已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近年来,中医体质更是掀起一股热潮,学者们从中医体质角度出发对各类疾病开展研究,关于中医体质在肺部疾病的研究成果硕丰。现将近年来中医体质学在肺部疾病的研究成果综述如下。

1 中医体质学概述

中医体质是在人体生命过程中,在先天禀赋和后天获得的基础上形成的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和心理状态方面综合的、相对稳定的固有物质,是人类在生长、发育过程中所形成的与自然、社会环境相适应的人体个性特征。历代不同医家提出了不同的体质分类方法,目前广泛应用的是王琦教授的体质九分法,即将体质分为平和质、气虚质、阳虚质、痰湿质、阴虚质、湿热质、气郁质、血瘀质和特禀质九种体质。王琦同时提出“体质可分”“体病相关”“体质可调”三个关键问题和“禀赋遗传论”“生命过程论”“环境制约论”“形神构成论”四个基本原理,從而构建了中医体质学的理论体系[1]。

2 体质与疾病

疾病的发生是由个体体质和致病因素两方面决定的,体质决定疾病的发生、发展、转归,具有罹患性、倾向性和可调性[2],因此不同体质人群对某些疾病的患病率不同。利用这一特点,能较早识别不同疾病的易感人群,通过饮食调摄及理疗保健等针对性防治,减少相应疾病的发生。明确中医体质类型与疾病分布规律,建立辨质、辨病、辨证有机结合的中医诊疗模式,有望对疾病的预防和治疗、调摄提供指导。

3 中医体质学说在肺部疾病的相关研究

3.1 体质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是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当前基于中医体质对肺部疾病的研究中该病种最多。研究表明COPD患者的偏颇体质主要为阳虚质、气虚质。如徐倩[3]、王益德等[4]发现COPD稳定期患者多为气虚质、阳虚质。陈家卫等[5]也表明COPD急性加重的患者气虚和阳虚体质多见。这表明中医体质与COPD的发病有很强的相关性。基于中医体质论述COPD辨证论治的报道较少,王维亮等[6]对416例COPD患者中医体质与证型进行研究,结果显示该人群体质类型以气虚质、阳虚质、痰湿质和血瘀质为主,并表明气虚质、阳虚质多表现为肺肾气虚证,气虚质、痰湿质多表现为痰浊阻肺证,湿热质多表现为痰热郁肺证,阳虚质多表现为阳虚水泛证。在治疗方面,目前缺乏统一的标准,刘炜等[7]分析了498例COPD患者的体质,报道了其中医体质以气虚质、痰湿质、湿热质为主,并表示可针对不同体质分别采取补气扶正、健脾化痰利湿和清热化湿的方法调整患者偏颇体质。杨岚[8]则认为针对气虚、阳虚体质患者当以补气温阳。这在COPD的治疗和预防具有指导意义。

3.2 体质与支气管哮喘 近年来,许多学者从中医体质角度出发探讨了哮喘与体质分布的关联性。王雅琦等[9]通过Meta分析总结出哮喘患者体质以气虚质、特禀质、阳虚质及痰湿质为主。邓金钗等[10]的研究表明,哮喘发病人群的体质随着年龄及病程变化而有所不同。如特禀质在低龄患者中占比较高,随年龄增加呈减少趋势,这可能与患者随着生长发育及调理得当其正气渐盛从而对过敏原逐渐脱敏有关;年长患者则多属阴虚质、血瘀质及痰湿质,这应该与饮食偏嗜、气候环境等因素息息相关。在辨证方面,杜云红等[11]报道了缓解期支气管哮喘患者气虚质、痰湿质和湿热质的中医证型以肺脾气虚多见,阳虚质患者以肺肾两虚证多见。从体质角度对支气管哮喘治疗的报道较少,有研究[12]报道哮喘后期患者体内多夹有瘀血,发病多为痰气瘀阻,此时加入活血化瘀多有奇效。王皓等[13]的临床研究发现哮喘患者中特禀质比例最大,并提出了利用冬病夏治进行特定穴位贴敷纠正患者偏颇体质的方法。

3.3 体质与肺结节 随着影像学的快速发展,肺小结节的检出率日益增高,但是绝大部分患者无明显不适症状,导致临床无证可辨,处理方式多为定期随访,增加了患者心理和经济负担[14],如从中医体质角度入手,或可解决这一难题。许海柱等[15]研究了381例肺小结节患者的中医体质,发现以气虚质、阴虚质、湿热质和气郁质较多。吴晨等[16]通过研究424例肺小结节患者中医体质发现气虚质与阳虚质多见肺小结节,而血瘀质多与恶性肺小结节形成相关。刘浩雷等[17]发现良性结节患者偏颇体质多为痰湿质,恶性结节患者偏颇体质多为气虚质。这与陆王娟等[14]报道的恶性肺结节气虚质和阳虚质高于良性肺结节的结果一致。然而叶钢福[18]基于72例早期诊治肺结节患者的研究却表明,良恶性结节各类型体质分布并无差异,这与其他人的研究矛盾,可能受到了样本量和地域等的影响。可见,影像学检查联合体质分析,能更好地排除恶性病变可能,降低误诊率,同时将体质联合常规治疗对患者进行健康管理,有助于加速结节的吸收。肺结节在中医学的范畴尚不明确,也没有正式的辨证分型[19],有学者[20]认为该病总属本虚标实,当辨明虚实主次从而进行补肺益气、化痰散结及活血化瘀等治法。

3.4 体质与肺癌 肺癌的发病率及死亡率居全球恶性肿瘤首位,由于早期无明显临床表现,多数患者确诊时已处于晚期[21]。当前研究证明体质偏颇是恶性肿瘤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利用中医体质学早期识别肺癌易感人群,对肺癌的防治具有重大意义。肺癌的易感人群体质与先前提到的恶性肺结节的偏颇体质基本一致。如崔庆丽[22]等报道了非小细胞肺癌的常见体质为气虚质、痰湿质、阴虚质和气郁质,脾虚痰湿证和气阴两虚证为患者最常见证型,说明体质与证型表现出相关性。董静波等[23]、杨琪等[24]的研究发现不同TNM分期患者体质与辨证分布不同,Ⅰ、Ⅱ期患者多为痰湿质和湿热质,证型多为气虚痰湿,Ⅲ、Ⅳ期患者则多为阴虚质、阳虚质、气虚质及气郁质,证型多为气阴两虚。然而两者研究均显示中医体质与肺癌病理类型无关,这与傅晓青等[21]的报道矛盾。陈世贤等[25]依据体质偏颇的不同,提出了气虚者补肺益气,阴虚者滋阴润肺,血瘀者活血行气的治疗方法。

3.5 体质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自新冠疫情爆发以来,尚未研制出特效药,因此保护易感人群是关键。中医体质可根据体质分类的特点识别易感人群,制定个性化防治方案,早期干预与纠偏,有效降低感染率[26]。有学者基于中医体质的角度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开展了一系列研究,但当前的研究报道多局限于武汉人群,如李少峰等[27]研究95例COVID-19患者中医体质类型分布发现,患者体质大部分为痰湿质、阳虚质、湿热质,且湿热质、痰湿质及并存体质患者的核酸转阴时间延长,同时痰湿体质还是病情加重的危险因素。杨家耀等[28]基于90例普通型COVID-19的研究结果显示患者体质按数量由多至少分别为痰湿质、气虚质、血瘀质、湿热质,患者中医证型主要为寒湿侵肺证与湿阻中焦证。当前的研究表明COVID-19的病因以湿邪为主,这与武汉市地处中南,环境潮湿关系密切。尚罗锐等[29]分析108例重型和危重型COVID-19患者中医体质与证候发现,此类患者以痰湿质、平和质、湿热质及气虚质为主,男性患者以痰湿质和平和质为主,女性患者以气虚体质和痰湿质为主。且不同体质患者形成的证型不同,痰湿质多形成湿热壅肺证、疫毒闭肺证、内闭外脱证;湿热质多形成湿热壅肺证、疫毒闭肺证;阴虚质多形成阴竭阳脱证;气虚质多形成内闭外脱证、阴竭阳脱证;血瘀质多形成疫毒闭肺证;阳虚质多形成内闭外脱证、阴竭阳脱证;气郁质多形成疫毒闭肺证。然而其他地区由于环境和气候差别,偏颇体质会有所差异,刘万里等[30]倡导在治疗上当以对症治疗为主,结合地域与气候及个体体质等辨体施治,做到三因治宜,以取得更好的临床疗效。

3.6 体质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近年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hypopnea syndrome,OSAHS)发病率逐年增高,由于该病危害严重,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基于中医体质对OSAHS开展了一系列研究,然而当前对于该病体质的分布各地不一,但总体以痰湿质和气虚质为主。如李梦真等[31]對106例OSAHS患者的中医体质进行分析,报道了OSAHS患者体质以痰湿质、气虚质为主,与张爱华等[32]的研究结果一致。张爱华等[32]还提出OSAHS以兼夹体质为主,且兼夹体质越多,气虚质与痰湿质存在比例越大。尽管研究者们的研究结果不尽相同,但都表明痰湿质和气虚质是该患病人群的主要偏颇体质,且OSAHS患者多肥胖,这与中医“肥人多痰,乃气虚也”的观点一致[33]。在辨证施治上,靳锐锋等[34]认为痰湿质、湿热质、血瘀质及气虚阳虚复合质患者更易罹患该病,提出化痰利气消瘀的中医治疗思路,针对痰湿体质形成的痰湿内蕴证治以健脾化痰,活血利湿;湿热体质形成的湿热蕴结证治以清热化痰,活血利湿;血瘀体质形成的气滞血瘀证治以理气化痰,活血开窍;气阳虚伴痰湿体质复合体质形成的气阳两虚、痰瘀互结证治以益气温阳健脾,活血化痰利湿。

3.7 体质与其他肺病 关于中医体质在其他肺部疾病的研究较少,阚诗云等[35]报道了感染后咳嗽患者的体质多属气虚质、阴虚质及痰湿质,并指出治疗上气虚质患者以补肺为主,兼补气健脾,补肾纳气;阴虚质患者应滋阴润肺,止咳化痰;痰湿质患者应健脾化湿,止咳化痰。王进等[36]的研究结果表明肺结核患者体质多为阴虚质、气虚质及阳虚质,这与朱丹溪“痨瘵主阴乎”的观点一致。王玉杰等[37]指出支气管扩张稳定期患者多见气虚质和阳虚质,并提出气虚当补气健脾,阳虚当补肾温阳的治疗方案。马君等[38]分析345例关于间质性肺炎中医体质发现,气虚质、特禀质、痰湿质、气郁质为患者主要体质类型,并表明外感六淫、饮食习惯、情志内伤等是导致疾病加重的重要原因。在肺纤维化中医治疗上,马君等[39]、石岩等[40]根据临床诊疗经验提出肺纤维化患者分虚实两种体质,其中虚性体质以阴虚型和气虚型为主,实性体质以阳热型、血瘀型和痰湿型为主。在治疗上,病情发展初期表现为外感表实时以泻肺平喘为主,兼以益气养阴,活血通络;病情发展为正邪相争,正不胜邪而表现为虚实夹杂时则益气养阴为主,兼以活血通络;病情进一步加重为本虚标实时则应益气养阴、培土生金为主兼以活血化瘀、化痰通络。此外关于从体质出发研究肺部疾病如肺动脉高压、慢性支气管炎仍然鲜有报道,因此要开展更多从体质出发对肺部疾病的研究,发挥中医体质指导疾病防治的更大潜力。

4 总结与展望

近年来,中医体质学说已受到医学界的重视,关于中医体质的研究呈持续稳定发展的趋势,大量研究成果表明中医体质在呼吸系统防治中有着重要意义,现有研究表明中医体质与肺部疾病的发病倾向有很强的相关性,且中医体质辨识为一些疾病的早期干预提供了新的思路,如由于绝大部分肺结节无早期临床表现,致使中医和西医都无从施治,而从中医体质角度入手,不仅有助于结节的吸收,还有助于早期推测结节的良恶性,及时针对性治疗以降低结节的恶变率。但同时也发现了一些不足,首先,当前的研究缺乏一定的深度及广度,如大量研究多倾向于探讨不同体质与疾病发生的相关性,关于疾病发生、发展中体质的特点研究较少。且当前研究多局限于小样本与小地区,由于不同环境、气候、地理位置等因素,不同体质易患疾病不同,导致不同地区的研究成果甚至相互矛盾。同时大部分研究为临床研究,缺乏从体质出发探究肺部疾病辨证施治的动物模型实验支撑。其次,中医体质的判定尚未在临床形成系统化、标准化的应用规范。临床应用中体质的判定易受主观因素的影响,容易影响判定结果的可靠性。且易感人群往往不是单一体质,临床常出现多种体质兼杂的情况,目前多数研究都选择以兼杂体质中得分最高的体质为主要偏颇体质来进行相关分析,但兼夹体质往往是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可能影响研究结果的准确性。最后,尽管大量研究表明通过体质辨识能预测相关肺部疾病的发生,但目前缺乏统一的防治标准。

因此目前需要深入基于中医体质理论对肺部疾病的研究,开展大样本、多中心协作调研,总结出更具代表性的体质特点,阐明不同体质导致相應肺部疾病的原因,并针对不同体质肺部疾病的发病倾向制定可行的防治标准,同时还应开展一系列基础实验以丰富理论支撑;更加简化和客观地判定体质,增加结果的可靠性,并在临床应用中形成系统化、标准化的应用规范;探究兼杂体质各体质间相互作用的影响,深入研究以明确临床表现与体质的相关性,以便更好识别易感人群。如能解决当前存在的问题,继续从中医体质学的角度入手研究,探讨不同类型肺病与体质的相关性,有利于充分发挥中医“整体论治”和“治未病”的优势,对肺部疾病的防治具有深远意义。

参考文献

[1]王琦.中医体质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57.

[2]王文锐.王琦中医体质学说“体病相关”研究进展[J].中华中医药学刊,2011,29(11):2501-2503.

[3]徐倩.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中医体质特点研究情况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2022,38(1):90-92.

[4]王益德,李争,李风森.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中医体质分布规律研究[J].世界中医药,2021,16(23):3532-3538.

[5]陈家卫,蔡穗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与中医体质的关系分析[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7,10(31):130-131.

[6]王维亮,林杏华,叶家荣,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医体质与证型的相关性研究[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20,29(13):1369-1372,1378.

[7]刘炜,葛正行,李波.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中医体质分布特点及其与证候的关系研究[J].中国中药杂志,2013,38(20):3587-3590.

[8]杨岚.补气温阳法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的临床研究[D].武汉:湖北中医药大学,2017.

[9]王雅琦,王济,王毅兴,等.哮喘与中医体质关联性研究的系统评价与Meta分析[J].现代中医临床,2022,29(1):44-50,59.

[10]邓金钗,郑小伟,陈圣华,等.支气管哮喘缓解期中医体质的分布特点[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8,33(3):945-947.

[11]杜云红,刘海燕,马文香,等.572例支气管哮喘缓解期患者中医体质类型与中医证候调查研究[J].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19,14(1):78-81.

[12]狄冠麟,刘桂颖,胡珀,等.支气管哮喘缓解期中医体质和证候的分布及分析[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5,30(6):1972-1974.

[13]王皓,张勇,王晓强,等.支气管哮喘与中医体质类型的相关性研究——附205例临床资料[J].江苏中医药,2016,48(5):27-29.

[14]陆王娟,周贤梅.中医体质在肺结节早期诊治中的应用探讨[J].陕西中医,2018,39(4):518-520.

[15]许海柱,祝佳佳,张栩,等.381例肺小结节患者中医体质分布特点研究[J].时珍国医国药,2019,30(9):2178-2180.

[16]吴晨,尹玉洁,贾振华.肺小结节患者中医体质与结节特征分布规律[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21,44(11):1049-1056.

[17]刘浩雷,尹格,王克,等.恶性亚实性肺结节危险因素及中医体质类型分析[J].湖南中医杂志,2022,38(5):105-108.

[18]叶钢福.肺结节早期诊治中应用中医体质学说干预72例分析[J].中外医疗,2019,38(14):153-155.

[19]王庆盛,许朝霞,高慧,等.肺结节病的中医辨证研究进展[J].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21,23(2):506-509.

[20]刘继法,陈宪海.肺部结节的中医认识[J].中医学报,2021,36(7):1392-1395.

[21]傅晓青,杨勇,谢柏胜,等.肺癌患者中医体质研究[J].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17,27(3):209-210.

[22]崔庆丽,胡彦辉,马东阳,等.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医体质证型与EGFR基因的相关性研究[J].时珍国医国药,2017,28(6):1516-1518.

[23]董静波,卢晓峰,翁国爱,等.肺癌患者中医体质及辨证分型与临床TNM分期及病理类型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中医药科技,2016,23(5):506-509.

[24]杨琪,陈文宇,徐玉芬,等.肺癌患者中医体质及中医辨证分型与临床TNM分期及病理类型之间的关系分析[J].中华中医药学刊,2017,35(11):2927-2929.

[25]陈世贤,袁立霞,邱钰芹,等.肺癌与中医体质的关系[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4,30(1):62-63.

[26]田艳鹏,刘善军.浅谈中医体质辨识及其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治中的意义[J].现代中医药,2021,41(2):63-65.

[27]李少峰,黄春燕,印健铭,等.95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中医体质类型分布研究[J].亚太传统医药,2021,17(9):3-6.

[28]杨家耀,苏文,乔杰,等.90例普通型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患者中医证候与体质分析[J].中医杂志,2020,61(8):645-649.

[29]尚罗锐,杜超,刘宇寒,等.重型和危重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中医体质与证候类型及临床特征相关性分析[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21,23(4):61-64.

[30]刘万里,李晓晨,张杨,等.对辽沈地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中医治疗的思考[J].上海中医药杂志,2020,54(4):27-29,35.

[31]李梦真,史良恬,冯淬灵,等.106例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中医体质特点分析[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21,44(10):953-959.

[32]张爱华,杨春艳,苏婷,等.昆明地区OSAHS患者兼夹体质分布规律探析[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7,26(24):4-7.

[33]赵时鹏,李玲孺,陈禹,等.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与中医体质相关性探讨[J].中医学报,2018,33(10):1949-1951.

[34]靳锐锋,崔红生,陈秋仪.从体质角度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病因病机及中医药治疗思路[J].陕西中医,2019,40(10):1440-1442.

[35]阚诗云,陈宪海.从体质论治感染后咳嗽[J].中医药临床杂志,2018,30(2):204-206.

[36]王进,张雪芳.肺结核患者中医体质分布特征及相关因素研究[J].湖南中医杂志,2020,36(12):115-118.

[37]王玉杰,黄东晖.结合中医体质探析支气管扩张稳定期的证治[J].环球中医药,2018,11(11):1750-1752.

[38]马君,周胜红,田虎.345例间质性肺炎中医体质因素及加重病因相关性分析[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7,23(6):813-815.

[39]马君.从中医体质学说辨治肺纤维化[J].河北中医,2013,35(4):600-601.

[40]石岩,庞立健,刘创,等.基于体质学说论特发性肺纤维化中医研究思路[J].中医杂志,2017,58(11):926-928.

(收稿日期:2022-08-05 编辑:刘 斌)

猜你喜欢

中医体质肺病研究现状
《诸病源候论》导引系列之“脾病候”“肺病候”导引法
二十五味肺病丸质量标准的研究
中老年癌症易感人群的中医体质研究*
经HAART治疗HIV/AIDS患者中医体质类型初步探析
我国环境会计研究回顾与展望
浅析电力系统谐波及其研究现状
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呼吸衰竭的治疗体会
Indacaterol获准用于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