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与游戏的完美融合
2023-06-07叶亚旭
叶亚旭
在以往的数学教学方式之中,小学数学教师的工作内容主要是通过对书本知识进行详细讲解、示范和演示来实现。这种教学方式不仅耗时耗力,而且效率低下。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教育工作者对教学的趣味化这一方面更加重视,这就要求教师要转变教学方法,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进行趣味化教学,使得学生对教学内容产生兴趣,从而提高教学质量。而在数学课上应用游戏教学法就是一种很好的体现。游戏教学法以其生动直观、趣味性强等特点成为现代课堂教学中重要的手段之一。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化,小学阶段已经不再是一个简单的知识传授时期,而是应该培养孩子们自主探索能力以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基于此,教育工作者应当在数学教学工作当中引入游戏,使得课堂氛围变得活跃,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1. 数学与游戏融合打造开放课堂
教师如果想要打造数学与游戏融合的课堂,了解学生的性格特性以及年龄特点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首先要做到上述两点才能打造开放式课堂。小学生只有在一个开放式环境中才能更好地发挥出自己的潜能。所以在小学数学课堂当中首先要做到以学生为中心,让他们轻松愉快地掌握数学知识,同时让小学生们体验到在数学知识海洋当中的快乐,使他们从此爱上数学,并对数学形成兴趣。利用一些数学游戏来活跃课堂气氛,从而促进学生们自主掌握数学知识。所以,教师要在算术课当中设置游戏类教学内容,从而形成数学教育的开放式课堂,这样既可以适应学生的心理需要,又可以起到调节教学进度、锻炼思维品质的作用。
例如,在学习“倍数”时,教师可以将这一节课在操场中进行。首先,教师应当将学生领到操场,让学生自由分组;其次,每一小组其中一人随便喊出一个数字,排在后面的学生喊出这个数字的倍数,在后面的学生以此类推,说出扩大倍数后的答案。通过这种数学游戏项目,学生就能快速理解倍数的含义,并且通过此次游戏,对倍数有一个更加深刻的理解。在学习了数学知识的同时,还能够激发小学生的兴趣,让数学教学课堂变得活跃轻松起来,使得学生在游戏中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数学与游戏的融合这一教学方法比起教师在教室之中一字一句地告诉学生含义的效果要好很多。
除此之外,教师在数学教学工作当中引入游戏是具有重要意义的教学模式,此种教学模式不仅能够使得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学习数学,还能让他们对数学课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通过这种方法来提升教学质量,还能够使得学生对枯燥乏味的理论知识得到良好理解,从而培养他们良好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游戏中培养小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对于小学生来说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而教师要想有效地开展课堂教学工作就必须将游戏教学与新课改理念结合起来。为了保证小学生能够更加轻松地去进行数学学习,教师应该从实际出发,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法和策略,以便每个小学生都拥有较强的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同时也要注重游戏活动本身所带来的趣味性,使得学生的好奇心理被完全激发,为今后的学习生涯打下良好基础。游戏是一项比较具有艺术性的教学活动,它既包含着有趣的事物又蕴含着深刻的道理。所以,如果教师能够合理利用这一环节,那么一定会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2. 运用游戏培养学生实践能力
数学与游戏的完美融合一方面使得学生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另一方面是为了培养小学生的实践能力,通过将数学知识应用于游戏中,使得学生在不断获取更多数学知识的同时又锻炼了动手能力。在教育不断改革的当下,小学数学教学方式也逐渐朝着多元化、生活化方向发展,以激发小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热情。而游戏作为一种新型教学方式,其具有趣味性强、互动性好等优点,能够有效提高课堂效率,提升教学效果。因此,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并结合不同年级特点设计合理的教学活动,从而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游戏化教学可以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有利于培养他们自主探究精神及创新能力。
因此在教学“容积”这一知识点时,教师便可把游戏内容融入到课堂之中,并借此来训练小学生的数学实践能力。首先,教师可以向学生介绍“乌鸦喝水”这一经典故事,在说完以后再向学生指出问题,因为乌鸦会在杯子内不断投入石子。然后,教师可以给学生提前准备好石头和玻璃瓶,教师可以与学生共同做小试验,由学生自行操作乌鸦是怎样喝到水的这一试验。在每个学生在玻璃瓶内不断投放小石头的过程当中,能够观察到玻璃瓶内的水量在逐渐增加,到实验尾声学生就可以看到瓶子里的水会溢出来。乌鸦喝水这一实验在数学角度看来,是因为石子的投入使得石子和水的体积超过瓶子容积,从而导致了水溢出。而在数学课堂当中学生可以通过自己动手操作进行观察、分析,发现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法。这就为教师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实践教学平台,让师生之间相互交流互动,使他们对自己所学到的數学知识有更深刻的记忆,同时还会将学到的数学知识灵活运用到实际生活当中。所以,通过在学校课程当中加入游戏活动可以促进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被充分激活,拓展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创造力,使教学水平提高一个层次。在实践教育过程当中,教师还需要根据学校课程设计情况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更有兴趣地去探索新鲜知识,从而提高教学效果。在数学课堂当中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特别是一些抽象难懂的问题。所以教师要从实际出发来提高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这样才能真正地实现教学目标,提升教学质量,促进学生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发展。
3. 通过游戏激发学生竞争意识
在小学生平时的学习当中,一旦教师下发任务,小学生们都是抢着干。所以,小学生的竞争意识很强,在小学数学课堂中,教师可以利用学生的好胜心激发他们的竞争意识和学习兴趣。与此同时,还可以设置竞赛、比赛等形式。在运用游戏教学法时,要注意把握好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之间的关系,让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都有参与其中的机会。因此,在游戏教学方法中,还应该充分考虑到小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使其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另外,要根据教材内容设计合理而有趣的活动内容,创设富有趣味性的情境,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例如,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探究;以“数与形”为线索进行知识迁移;鼓励学生独立思考;锻炼思维品质等等。总之,要充分发挥游戏作为一种重要的教学方式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主动地获取新知识,并不断巩固所学知识,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
例如,在学习“小数的混合运算”时,教师可以组织一次竞争性游戏。一开始,让学生根據题目内容列出算式。然后要求每个同学拿出自己最擅长的一项计算出结果并进行讨论(一般是小组内部),最后由教师给出正确答案。这种比赛形式既能锻炼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又使他们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增强了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如教学“分数加、减法”这部分知识时,教师可以设计这样一个竞赛题:有一块大小相等、形状相同的正方形木板,将它分成两份;其中一份用红纸剪成正方体形,另一份剪成方形体,请你把这两块长方形木块分别涂上红色、蓝色或绿色颜料,拼成一幅完整的图画。请注意观察这两幅图是否一样?如果不一样,则要怎样改变它们之间的比例关系呢?接着引导学生思考:a, b, c, d……一共需要多少个图形?B, D……总共应该有哪些数量才合适?通过这样的竞赛,不仅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且还提高了学生的竞争意识;与此同时,也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热情。
通过数学与游戏的融合来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这种教学方式对于以往传统的教学方法是一种突破。在学生不断学习以及进步的过程当中,能够使得他们尝试新事物以及新的学习方法。与此同时,处在竞争环境当中学生更有信心去突破自己。小学教师在利用游戏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时,要注意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游戏内容要新颖有趣,小学生年龄小,好奇心强,好玩。如果教师不擅长使用新型教学模式,就很难激起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更谈不上发挥其创造能力。因此,教师必须充分挖掘教材中蕴涵的教育因素,创建多元化情境使得学生参与数学游戏活动。例如,在教学“百分数”这一课时,可根据低年级学生活泼好动、注意力难以集中等特点,设计出如下几种游戏:第一,猜谜语游戏:出示一个谜语,让同学们猜;然后把答案写在纸条上发给大家看,谁能答对则算赢了。如:“1/5=2”,“3×4=6”……第二,分组竞赛游戏:首先由每组选出一名学生组成小组,要求每个组都有一位组长代表自己组参加比赛,各组分别以抽签方式决定胜负。然后将小组分成若干小团体,每组人数相等。最后进行分组竞赛活动,按一定规则依次上场角逐。这样做既可以培养学生团结友爱的集体主义精神,又有利于增强学生之间相互帮助的互助意识和合作精神,还能够活跃课堂气氛。
数学教学和游戏活动的融入使数学课程变得更为生动有趣,也便于小学生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在新课标改革背景下,教师们应主动革新教学方式和课堂理念,把数学知识寓于各种游戏之中,使学生在快乐的环境中学到知识,以便于有效提高学习质量,从而促使他们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