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
2023-06-07史一涵
史一涵
[摘 要]近年来,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的事业单位在管理机制、用人机制等创新改革方面都有着重大的变化,财务管理工作也不例外。随着新预算会计制度的不断完善,施行不同的核算方法可以将事业单位会计与行政单位会计区分开来,同时我国发布了单独的《事业单位会计准则》,这是预算会计法规建设上的一个重大转折,但同时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方面存在的各种问题也日渐突出。本文就当前我国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如何进一步优化管理制度、资产管理、全面完善人员配置等方面以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求进行阐述与探讨。
[关键词]事业单位;财务管理;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F27文献标志码:A
事业单位是我国重要的职能部门,是不以盈利为目的。事业单位的性质是公益性的,是为了更好地服务群众设立的服务性职能机构。同时,事业单位肩负着社会经济、政治及文化的发展工作。
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目的是提高单位资金的使用效益,服务于社会。事业单位资金大多源于当地财政拨款,必须按照拨付款项的具体用途进行使用。随着国家政策的不断出台,事业单位筹集资金不仅可以依靠财政拨款,还可以通过依法开展经营活动等方式获得资金。
1 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制度存在的问题
1.1 财务管理制度不规范
在实际工作中,无论是企业单位还是事业单位,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都是极其重要的。财务管理制度作为内控制度的重要制度之一,并没有引起事业单位人员的足够重视,加之财务人员文化素质参差不齐,个别人员办理款项支付等具体业务时没有严格按照管理制度进行核算审批。另外,财务管理准确性、时效性不强,导致单位内部财务管理的失控,造成了大量的资金浪费。同时,缺少与其他部门的沟通和联系,从而导致新的制度和政策没有在有效的时间内让财务人员和其他部门人员得以全部消化和理解[1]。长此以往,财务管理制度将形同虚设。
1.2 资产管理中存在问题
1.2.1 固定资产购置过程中的管理和约束机制不健全
近年来,我国部分事业单位中存在财务管理混乱、资产购置制度不规范、账实不符等问题。究其原因,一是当前政府采购管理制度不完善,导致人为因素过多,影响了采购客观性和经济效益性;二是部分单位财务部门没有设立固定资产明细账及资产卡片,导致在对资产审查及盘点时不能进行有效核对;三是对固定资产采购的经济效益认识不足,忽视客观需要、财力状况,没有按照合理、节约、有效的原则购置固定资产;四是没有严格执行政府集中采购制度,造成了资源浪费及采购时间的过多消耗;五是单位形成多元化的固定资产渠道,入账不及时,容易产生账外资产,从而造成账上资产与实际资产严重不符等现象。
1.2.2 对固定资产缺乏规范的保管和使用制度
固定资产是事业单位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固定资产的保管与使用能直接影响事业单位的日常办公与正常运转[2]。实际工作中,部分单位财务领导未重视对固定资产的保管与使用,各部门人员无法知悉单位资产情况,重复申请同一资产,导致资源严重浪费。另外,固定资产没有专门的人员分类保管、登记调配,也会使资产利用率降低,最终大大降低了工作效率。
1.3 预算管理水平不高
1.3.1 专业预算管理水平不高
事业单位工作中,会计核算实行新预算会计制度,其中专项经费预算并不能完全反映专项活动的全部成本,每个项目的预算和实际支出很难完全一致。另外,项目负责人在申请项目预算时,习惯按照以往的经验来预估,与财务部门协商不细致,进而导致专项预算经费的金额不准确。项目人员法律常识淡薄,不能按章办事,通常经费到位后,任意改变资金用途,随意改变项目预算,从而导致项目预算与实际预算相差很大。财务人员在项目进行中没有实时监督管控专项资金,对违规使用资金预算等行为处罚不够严格,最终导致很多问题无法根本解决。
1.3.2 预算编制方法落后
预算不仅仅是财务的工作,需要统筹安排,需要单位各个部门的配合与协助。依据合理的预算编制方法展开具体工作是关键。我国改革后的预算编制方法为零基预算法。零基预算是不考虑上期的实际,也就是把上期数以零为基础编制预算的方法。经验表明,零基预算法好处颇多,有利于资源的最佳配置,有利于上级领导人根据计划项目的排名表制订高水准的预算计划,同时对照既定的工作目标,对各决策方案作出适当的修改与取舍,进而提出配置资源的最佳方案,达到资源的有效分配与合理使用。
1.3.3 预算监督机制不完善
在我国,事业单位由政府扶植,因此事业单位的财务运行状况应当受到相关部门的监督和掌握。但是在具体的工作中,经常出现监督不到位的情况,给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带来了巨大的资金安全隐患[3]。另外,有些事业单位对于预算管理没有设立监督机制或者监督机制形同虚设,工作任务执行结果往往只看表面,不对结果进行深入分析,缺少相应的监督机制,大大降低了预算管理的作用。
1.3.4 预算编制工作中存在虚假现象
近年来,有些事业单位在进行预算时故意隐瞒财政收入或者其他经营收入,任意扩大财政支出项目金额,从而获得偏离事实的预算金额,这就导致政府在依据事业单位预算进行拨款时出现预算造假的单位拨款金额过高的现象。
1.4 财务人员素质有待提高
财务人员过去的工作主要是熟练记账、核算、出具财务报表等基础工作。但是随着知识时代的发展,原有的财务制度与现今新型的事业单位会计准则、预算制度有著很大不同,这就要求财务领导人加大力度,督促监督财务人员悉心学习,全面理解并实施新准则、新制度。然而在实际工作中,某些事业单位并没有对此加以重视,没有定期对财务人员进行业务培训,没有设立考核机制,也没有对下属所掌握的专业技能及专业知识进行检测,这就导致财务人员意识松懈,工作态度不正,加之财务人员隶属于编制内人员,其工作收入较为稳定且不与业绩挂钩,更容易使财务人员不断放松对自身的工作要求,降低了工作效率。事业单位财务人员综合素质不过关,大大影响了财务管理制度的发展。
2 完善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制度的对策
2.1 完善财务管理制度并贯彻执行
当下,要想为财务管理提供一个完善的运行环境,就需要从根本出发,完善财务管理制度。应建立合理有效的内部牵制制度,按照不相容职责分离的原则设置工作岗位(如会计人员不可担任出纳人员),确保各岗位职责的明确性。具体工作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实行。
第一,财务领导作为责任人首先要完善财务管理制度的具体内容,结合各业务部门的具体工作内容进行专业性的修改与调整,最大限度地推动事业单位业务的开展。
第二,预算管理是财务管理的重要环节,因此事业单位要规范预算编制,依法行政,做好预算的执行和调整工作。事业单位要根据实际情况合理编制预算,将单位各个部门的全部财务事项纳入预算管理范围,严禁随意变更预算用途,严禁出现预算超支的情况。
第三,合理分配项目经费,确保每个人员的经费开支,保证必要的办公经费,按计划安排各个项目的开支。
第四,建立严格的开支审批制度,财务人员对每项支出都要按照制度进行严格审批与把控。同时,财务领导人要建立严格的报销管理制度,项目所有开支都要符合计划并且获得真实发票,不符合条件者一律不可进行报销。
2.2 加强固定资产管理
固定资产作为事业单位的重要资产,是事业单位运转必不可少的部分,相关人员必须予以重视。在对固定资产进行管理时,行政事业单位应派专人参与,设置专门的岗位,明确工作职责。另外,财务领导要建立专门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并督促财务人员及业务部门人员严格遵守。首先,在预算会计管理制度下,报批后同类固定资产要进行集中采购,杜绝账外资产。然后建立固定资产明细账及资产卡片,定期盘点,做到账实相符、账卡相符。其次,要重视资产闲置问题,避免出现资产利用率低的情况,尽可能地发挥固定资产的增值作用。第三,如有固定资产已变卖、报废、拆除,要及时进行帐务处理。最后,单位对主管部门下拨、社会捐赠的资产要实施严格管理,妥善存放,消除资产毁损、流失的隐患。
2.3 培养财务管理意识
事业单位财务领导要以身作则,加强对《事业单位会计准则》的学习与实践,全面提高财务管理意识,除了单位提供的培训机会之外,还要自己带头寻找多种方法提高自身财务管理能力,发挥良好的榜样作用。同时,要注重自我监督,进一步强化遵纪守法意识。作为领导者,要认识到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要意义,提高财务管理水平。除此之外,单位领导要全面了解会计岗位的工作内容,主动完善修订财务管理制度,树立正确的财务管理观念,提高团队综合素质。
2.4 提高财务人员综合素质
财务团队每位财务人员的业务水平、工作态度对事业单位日常工作的顺利开展都是十分重要的,人员的因素是直接影响财务工作准确性的关键因素。因此,各事业单位提高财务人员综合素质势在必行。首先,财务人员自身要具有主动学习和创新意识,紧跟信息化时代对财务工作的质量要求;其次,要提升自身的职业修养,积极参与专项培训课程,不断提升自己的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第三,要提高对财务人员的学历要求,早一步吸纳各方面专业的优秀人才,为新时代财务制度改革培养新鲜力量;最后,要改掉财务人员的僵化思想,制定财务人员的绩效管理制度,激发员工积极的工作态度。除此之外,单位及财务领导还要对财务人员的工作实行季度、半年度或者年度工作考評,考评方式可以为书面报告或者当面交流,加强领导与员工的工作衔接,提升员工的个人工作能力。只有做好以上各项工作,事业单位才能达到组建一支高质量的财务管理团队的目标。
2.5 强化会计核算,采取会计集中核算制
2.5.1 强化会计核算
首先,加强事业单位专项资金的会计核算,按照类别分类核算,从而了解专项资金的使用情况;其次,明确财务部门会计核算流程,梳理报销流程并传达给各部门,方便各部门年终结算,同时在年终结账前,要对各单位、各人员往来款项进行分类清理;最后,严格按照财务制度进行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的编制和填写,保证符合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使财务工作更加规范,从而提高部门财务管理的效率[4]。
2.5.2 采取会计集中核算制
事业单位会计集中核算通过统筹安排,改变会计人员管理机制和会计业务处理模式,可以通过强化会计核算与会计监督,做到从单位内部源头遏制事业单位人员铺张浪费的工作作风,从而达到实现财政资金使用效益最大化的目标。事业单位要建立财务理财制度,将单位全部账户及会计业务集中处理,统一核算,以达到核算监督管理成本最小、效率最高的目标。
2.6 开展事业单位财务信息化建设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信息时代已全面到来,这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同时这也给我国事业单位财务信息化工作的发展带来了机遇与挑战。财务人员不但要改进实体工作,还要吸收新鲜事物,将财务管理工作与互联网充分融合,积极引进网络代理记账、云记账、云财务等新鲜模式,多方位实行财务管理制度,推动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5]。充分利用大数据的便利,提高财务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3 结语
事业单位在社会发展中有着重要的社会责任及社会影响力,而财务管理部门作为事业单位的核心部门,其工作内容对于单位各项事务的顺利发展有着积极的引导作用。同时,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始终是经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财务管理制度的改革与进步有着重要且深远的意义,不仅关系到国有资金的安全使用,也关系到社会的安定发展。因此,事业单位要建立健全内部控制体系与外部审计相结合的审计程序,完善财务管理制度并加大力度严格执行。同时,财务管理工作者要不断提升自身专业技能,树立责任意识,充分发挥岗位作用,促进单位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工作目标。
参考文献
[1]李雪琴. 行政事业单位基建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 生产力研究,2017(1):110-112.
[2]褚晓红. 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 经贸实践,2017(5):173
[3]孔晓霞. 当前形势下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中出现的新问题及其应对策略分析[J]. 现代经济信息,2015(7):326
[4]刘志君. 企业财务管理与会计核算有关问题的探讨[J]. 纳税,2017(36):69.
[5]赵秋梅,靳玉平. 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存在地问题及解决对策[J]. 财会研究,2007(9):44-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