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形神同调探讨从心肝论治慢性荨麻疹*
2023-06-06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高 晖 蔺 依 吴治民 刁若涵 齐若舟 段行武(北京 100700)
提要 基于形神同调理论探讨慢性荨麻疹(CU)从心肝论治的方法。CU属于中医“瘾疹”范畴,病因复杂、迁延难愈,同时存在气血功能的失调和精神情志的异常,二者相互影响,互为因果,即“形神同病”。而心肝同调气血、共调情志,与CU形神病变关系密切,临证治疗应注重形神同调从心肝论治,治神重在调肝养心,治形重在调和气血,使形与神俱、气血冲和,以达防治慢性荨麻疹的目的。
慢性荨麻疹(CU)是一种常见的变态反应性皮肤病,表现为大小不等的风团或血管性水肿伴瘙痒,反复发作超过6 w,人群患病率1%~1.5%[1],属于中医“瘾疹”范畴。本病反复发作的风团、瘙痒,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身心健康[2]。有研究表明,约46%的CU患者伴有如焦虑、抑郁、情绪化、人际敏感、失眠、压力大等不良社会心理因素[3],而本病的发生、缓解与患者的精神状态和心理变化密切相关,互为因果,这种关系与中医学中形病及神,神病及形的“形神同病”状态不谋而合。因此临床治疗CU,在考虑局部皮肤异常的同时,也应考虑精神因素的影响,注重“形神同调”。CU病因复杂,气血不和为其发病之本,而心肝同调气血、共调情志,与CU形神病变关系密切。本文基于“形神同调”理论,探讨从心肝论治CU,以期为本病的中医药治疗提供一定思路。
1 形神一体观的理论内涵
“形神一体观”理论始见于《黄帝内经》,是中医整体观念的内涵之一。“形”是指人体的一切有形之体,包括人体的脏腑、皮肉、筋骨、脉络及充盈其间的气血津液等有形物质;“神”则包含广义的“神”和狭义的“神”,广义的“神”指人体生命活动的外在表现,狭义的“神”是指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4]。如《灵枢》云:“五脏已成……魂魄毕俱,乃成为人。”张景岳言:“形神俱备,乃为全体。”中医理论认为人体的生命活动与自身形体和精神密不可分,形神相互为用、高度统一,即“形神一体观”。
生理上形神互根互用。形为神之基础,“形具而神生”。《灵枢·平人绝谷》云:“五脏安定,血脉和利,精神乃居。”人的精神活动由五脏精气化生和充养,脏腑气血调和,躯体功能正常,精神才可居于其中而发挥机能;同时神为形之主宰,人的精神活动亦对人体的生理功能起到调控作用,即“神能御其形”。如《素问·汤液醪醴论》云:“帝曰:形弊血尽而功不立者何?岐伯曰:神不使也。”又谓:“精神不进,志意不治,故病不可愈。”“神去之而病不愈也。”均提示“神”有“生命主宰、造化之机”的涵义[5]。
病理上形神相互影响,“形病则神不安,神病则形受损”。如《灵枢·天年》云:“百岁,五脏皆虚,神气皆去,形骸独居而终矣。”《景岳全书》亦指出“伤形则神为之消”,可见二者任损其一皆可导致形神共病;《黄帝内经》载“得神者昌,失神者亡”“喜怒不节则伤脏”“悲哀愁忧则心动,心动则五脏六腑皆摇”等,也都强调了不当的情志变化可导致气血功能异常或脏腑功能失调,最终导致疾病发生或加重。
可见,“形神一体观”是对人体结构与功能、人体生理属性与精神意识属性的和谐统一的体现。而随着现代医学逐步向生物—社会—心理医学模式转变,心身医学也应运而生,认为精神心理因素在健康的保持及疾病的发生、发展、康复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6],病理变化往往与心理因素交叉形成复杂的病因,治疗躯体病症的同时也要关注其心理因素。这种生理和心理相互作用的心身关系与“形神一体观”具有高度一致性[7]。心身医学中所研究的心理层面即属于中医“神”的范畴,生理层面属于中医“形”的范畴。正如《素问·上古天真论》云:“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只有心理和身体的双重健康才是真正的健康。“形神一体观”理论能够有效地指导中医临床实践,辨证论治实质即为“调神守形”的过程[8],临诊之时应关注躯体病症与心理状态之间的密切联系,做到形神兼顾,将养神与治形相结合,达到“形神合一,阴平阳秘”。
2 慢性荨麻疹形神共病的病机认识
CU属于中医“瘾疹”“游风”等范畴,其发病与禀赋不足、外邪侵袭、饮食或情志内伤、脏腑虚损等因素相关[9]。而其发无定处、骤起骤消的发病规律,符合“风邪善行而数变”的特点。如《金匮要略·水气病脉证并治第十四》云:“风气相搏,风强则为瘾疹。”“风邪”被认为是瘾疹发病的中心环节。风邪有外来有内生,CU反复发作、迁延难愈,主要责之于体内阴阳气血失调之内生风邪[10]。对于CU,气血不和为其发病之本,血瘀、血热、血虚均可化燥生风:或为情志内伤,气机不畅,营血郁滞;或气郁日久化火,煎熬营血;或久病耗伤气血,气血亏虚,化燥生风,外发于肌肤,引起皮肤反复起风团、瘙痒[9]。CU表现在外的风疹团块,即为有形可见的“形病”;而其迁延不愈、瘙痒难耐的症状,常导致患者出现烦躁、焦虑、失眠等情志异常改变,即为CU之“神病”,二者相互影响,互为因果,即“形神共病”。
现代医学研究也表明,精神情志因素与CU的发病存在一定关联性,部分CU患者的发病及迁延不愈可能与焦虑及抑郁症状有关[11];并有临床研究发现,综合性心理治疗可以提高CU的疗效和患者的生活质量[12]。可见CU不是单纯的皮肤疾病,而是在整体背景下发生的复杂的身心性皮肤病,因此临床治疗本病,在考虑局部皮肤异常的同时,还应考虑精神因素的影响,即“形神同调”。
3 慢性荨麻疹形神病变与心肝的关系密切
3.1 气血失和为发病之本——心肝同调气血 《素问·调经论》曰:“血气不和,百病乃变化而生。”CU虽属于皮肤疾患,但究其发病之本在于气血失和,而心、肝在调节气血方面起着相互配合的重要作用。《素问·五藏生成篇》云:“诸血者,皆属于心。”心主血,又主脉,且“心部于表”,心气布散于全身皮表,统领皮肤肌腠,维持其正常生理功能与御邪能力。只有心气充沛、血液充盈、脉道通利,血液才能周行全身、外布皮表,濡润四肢百骸、肌肤腠理。而肝主疏泄、藏血,以血为体、以气为用,既贮有形之血,又疏无形之气,可协调脏腑功能、调节全身气血。同时,肝与心发挥着协同作用,肝主疏泄、藏血为心主血脉提供了条件,而肝藏血的功能也离不开肝的疏泄和心气的推动。如《薛氏医案》言:“肝气通则心气和,肝气滞则心气乏。”《血证论》载:“肝主藏血焉。至其所以能藏之故,则以肝属木,木气冲和条达,不致遏郁,则血脉得畅。”王冰云:“肝藏血,心行之,人动则血运于诸经,人静则血归于肝藏。”都说明心肝相互配合、同调气血,令五脏六腑藏泄得当、营血运行通畅、腠理开合有度。若心血或肝血不足,气血亏虚,生风化燥,则易走窜皮表而发为瘾疹;若心气不利或肝郁失疏,致气机不畅,血运难行,凝滞于内,或郁久化热,腠理失密,毛失润泽,而生内风,引起风团、瘙痒等症状反复发作。
同时,如《素问·四时刺逆从论》曰:“少阴有余病皮痹隐轸。”《外科证治全书》云:“瘾疹……属心火伤血,血不散,传于皮肤。”《医学入门》载:“赤白游风属肝火。”心肝调节气血的功能失常也会导致心肝之火亢害而发为本病。心属火,心气布于表,又主血脉,心火炽盛,燔灼津血,化燥生风发为瘾疹;而肝以气为用,气有余便是火,又肝藏相火,故肝郁易从火化,且风气归于肝,肝郁化火,火发则风生,风火相煽,煎熬血液,气血运化失常,或日久耗血伤阴,而生风燥,发为本病。
由上可知,CU发病之本为气血失和,而心肝相互配合、同调气血是本病“调形”的理论基础。气血失和,日久可形成血瘀、血虚、血热、血燥等交错复杂的证候,风邪内生,导致本病反复发作、迁延不愈。因此维持心、肝的生理功能正常,保证体内气血调和,是防治CU的关键。
3.2 情志失调为神病之根——心肝共调情志 CU作为一种形神共病皮肤病,其精神情志即“神”的异常对本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归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而神志虽与五脏均有联系,但与心、肝的关系最为密切。心主神明,肝主情志,心、肝是主导调节精神情志的主要脏腑。
《荀子·解蔽》曰:“心者,形之君也,而神明之主也。”《灵枢·邪客》云:“心者,五藏六腑之大主也,精神之所舍也。”心主神明,心神得藏则神明有主,而心主神又与心主血脉相互作用,心神调畅,则血脉充盈,肌肤荣润无疾;若情志失调,心火亢盛,心神被扰,或气血不畅,心神失养,则会出现烦躁不安、夜不成眠、焦虑抑郁等精神情志障碍,并可影响心之气血阴阳的正常运行,血脉运行失调,肌肤失养,致本病缠绵难愈。同时,瘙痒作为CU的主要症状,亦与心神密切相关。如《素问·至真要大论篇》云:“诸痛痒疮,皆属于心。”王冰注曰:“心寂则痛微,心躁则痛甚,百端之起,皆自心生,痛痒疮疡生于心也。”都说明心神不安会导致瘙痒愈甚。现代研究也证实,焦虑和紧张状态时人们对瘙痒的感觉更为敏感,且情志因素本身即会引起心因性瘙痒,而瘙痒又不同程度地影响患者的生理功能,对患者的精神状态造成负面影响,从而影响疾病的恢复,形成恶性循环[13]。
除心神外,人的精神情志活动还与肝密切相关。盖肝主疏泄,喜条达而恶抑郁,凡精神情志之调节皆与肝密切相关。肝气条达,则气机调畅,情志平和,气血调和;若情志抑郁,肝郁气滞,或郁久化火,则气血阴阳失调,腠理失和而发病。现代医学研究也表明,不良的神经精神因素是大多皮肤病发生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而荨麻疹亦常于精神紧张、焦虑抑郁等情况下反复发作[14]。且本病病程迁延,亦常导致患者出现情志焦虑、抑郁等症状,最终形成“因病致郁”“因郁致病”的恶性循环。
可见本病出现的精神神志异常等“神”之变,与心肝同调情志的功能失常密不可分。因此对于CU患者,在治其“形病”同时,也要注重调肝治心、安神畅志,以治其“神”。
4 治疗重在治肝养心,调形安神
CU作为典型的形神同病疾病,临床治疗重在治肝养心,以达调气和血、调形安神之功。心肝调畅,气血冲和,神明调畅,则五脏得安,肌肤乃濡,瘾疹乃瘥。另外,对于CU患者,在治疗时除使用药物外,还应配合心理疏导等非药物治疗,即张景岳所言“以情病者,非情不解也”。
4.1 心肝气郁证,疏肝理血以治其形,解郁宁心以治其神 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言:“情志之郁由于隐情曲意不伸,故气之升降开阖枢机不利。”情志因素是本证患者发作的重要诱因。情志不畅,心肝气郁,气机不畅,气血运行受阻,无以输布,内不得宣泄,外不得透达而发病。症见风团、瘙痒反复发作,多与情志波动有关,喜叹息,可伴胁肋不适,失眠多梦,舌红、苔薄,脉弦。治以疏肝理血、解郁宁心,方用小柴胡汤合升降散或丹栀逍遥散加减,使气机条达,经络通,阴阳调,气疏血畅而风团自消。若气郁日久,瘀阻经隧,经络皮部气血不通,营卫之气不宣,症见风疹块黯红,或常发于受压部位,兼有口唇舌质较黯或见瘀斑,脉细涩者,治可偏重活血化瘀,方用桃红四物汤加减。发于上肢者加桑枝、姜黄,发于下肢者加牛膝,痒甚加僵蚕、地龙。
本证患者多忧思善虑,常因情志波动加重病情,或反复发作日久出现情志抑郁焦虑等症状,故治神重在解郁宁心。偏于肝气郁结者酌加柴胡、白蒺藜、香附、薄荷、玫瑰花、佛手、香橼等疏肝解郁,偏于心神不宁者酌加夜交藤、丹参、合欢花、远志、百合等宁心安神。除药物治疗外,还应重视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可配合如情志相胜法、移情易性法等心理治疗,使疗效互为补充、相互促进。
4.2 心肝火旺证,清心平肝以治其形,除烦潜镇以治其神 对于心肝火旺证患者,症见疹块色红,皮肤灼热刺痒,搔后即起风团或条痕隆起,常伴心烦易怒、焦虑不安、夜寐不安,便秘溲黄,舌边尖红、苔薄黄,脉弦滑带数。治以清心平肝、除烦安神,肝火偏重者方用龙胆泻肝汤加减以降泻肝火,使气血通畅,则风团自散;心火偏亢者方用消风散加减以清热凉血、祛风止痒。
本证患者常诉因皮疹反复发作,瘙痒难耐,致心烦急躁;或常发于夜间而致睡眠难安,进一步影响情绪,加重或诱发皮疹、瘙痒,形成恶性循环,因此对于本证患者,治神重在除烦安神、镇心潜阳。因皮疹持续或反复瘙痒导致的情绪烦躁、睡眠不安者方用栀子豉汤,栀子豉汤主“虚烦不得眠……反覆颠倒,心中懊憹”,临证可配伍郁金清心开郁,或伍以生地黄、牡丹皮清热凉血,淡竹叶、黄连清心除烦。对于瘙痒剧烈或顽固,搔抓不止、坐卧不宁者,可酌加珍珠母、生石膏、生龙骨、生牡蛎、灵磁石、代赭石等潜镇安神之品,以平肝潜阳、镇心安神,抑制患者精神情志之亢奋,降低其对外界刺激的敏感性,从而缓解瘙痒症状。现代药理学也证明,重镇安神药物如龙骨、牡蛎等不仅可以镇静安神、抗焦虑抑郁,还可以调节免疫系统,促进恢复免疫平衡状态[15]。此外,因重镇安神药多为金石矿物之品,为防其碍胃,临床应用时可酌加鸡内金、焦山楂、麦芽、山药等健脾助运药物。
4.3 心肝血虚证,养血祛风以治其形,补养心肝以治其神 患者年高或久病阴血内耗,心肝血虚,脉道凝滞,内生风燥,症见风团瘙痒色淡,日轻夜重,迁延不愈,劳累后加重,神疲乏力,心悸健忘,舌淡脉弦细。柯韵伯云:“治风者,不患无以祛之,而患无以御之,不畏风之不去,而畏风之复来。”对于本证,心肝血虚是病情迁延难愈的根本原因,治以补养心肝、养血祛风,使血旺则风自灭,方用当归饮子加减,方中当归、川芎、生地黄、白芍补血养血;何首乌补益精血;防风、荆芥穗、白蒺藜疏风止痒,黄芪、甘草益气固表和中。热盛加金银花、连翘、知母;风盛者加僵蚕、地龙、全蝎;瘙痒甚加白鲜皮、地肤子、乌梅。
本证常因日久迁延不愈而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带来社会及心理压力,常见忧思抑郁,神疲寐差等症状,治神注重补养心肝、养血安神,常用药物如酸枣仁、夜交藤、茯苓、茯神、大枣、丹参等。酸枣仁功擅补血调肝、宁心安神,现代药理学研究证明酸枣仁可镇静安眠、抗焦虑、抗抑郁等[16];夜交藤功擅养血安神、祛风止痒;茯苓、茯神功可健脾宁心,两者伍用可达安魂养神,疗五劳神伤之功;大枣功能补中益气,养血安神;丹参功擅活血养血、养心安神,既能行血又不伤正,《滇南本草》谓其能“补心定志,安神宁心,治健忘怔忡,惊悸不寐”,现代药理研究亦证明,丹参具有安神助眠、抗氧化、免疫调节等功用[17],气虚者可伍生黄芪、太子参益气养血。
5 结语
CU是一种复杂的身心性皮肤病,具有复发性、迁延性和难治性的特点,其发病与情绪因素密切相关。基于中医学形神一体观理论,本病属于形神共病,其表现在外的丘疹风团,即为有形可见的“形病”;其瘙痒难耐导致的烦躁、焦虑等情志异常改变即为CU之“神病”。二者相兼出现,互为因果,因此辨治CU时应注重“形神同调”。CU病因复杂,但发病关键在于气血失和,而心主血脉,肝主疏泄、藏血,心肝同调气血,是为“调形”的理论基础;此外,心主神明,肝主情志,心肝共调情志,是为“调神”的理论基础。因此防治CU的关键在于维持心、肝的生理功能正常,保证体内气血调和、神和志安,治以治肝养心,调形安神。对于心肝气郁者,治形重在疏肝理血,治神重在解郁宁心;对于心肝火旺者,治形重在清心平肝,治神重在除烦潜镇;对于心肝血虚者,治形重在养血祛风,治神重在补养心肝。除药物治疗外,临床中还应注重对患者的心理干预,身心同治以充分发挥中医的优势,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和身心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