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林学专业《木材学》 课程思政教学体系构建

2023-06-06张志伟

现代农村科技 2023年5期
关键词:林学木材思政

羡 瑜 解 庆 张志伟

(山西农业大学林学院 山西 太谷 030801)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中强调,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要充分发挥课堂教学渠道,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使各类课程能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育人的效果[1,2]。在教学科研过程中,除了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外,对学生潜移默化的价值引领越来越重要。《木材学》作为林学专业的基础课程,主要讲述木材宏观构造、解剖构造、化学性质、物理力学性质、人工林定向培育与材质改良等内容,既有基础理论,又有应用科学,在专业中处于重要地位。针对林学专业《木材学》课程结构和特点,通过挖掘课程中有关概念、理论和思想中蕴含的科学精神、爱国主义、求真奉献、勇于创新等思政元素,将其与课程教学体系深度融合,实现教书和育人的有机融合,形成《木材学》的课程思政教学体系。

1 《 木材学》 课程思政构建目标

基于山西农业大学林学学科特色,在《木材学》的课程思政教学中,强调森林经营、培育保护与木材利用的辩证关系,木材及其加工产品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作用,同时强化对木质资源和生态环保的认知和意识。从资源、能源、社会责任多角度强调木材学课程学习。对《木材学》每个章节的思政要点和内涵综合分析,探索构建《木材学》课程思政教学体系,将知识传授、价值引领与能力培养有机结合,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

1.1 价值引领。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认识到木材是森林经济价值的重要组成,使用木材替代混凝土、塑料等材料,不仅是对环境保护的贡献,而且最大限度地体现森林经济附加价值。通过介绍林业领域前辈在木材学发展历程中所付出的努力,间接培育和弘扬“创新精神”、“林业精神”、“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等[3~5],通过专业案例积极思考木材科学发展与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逻辑关系以及木材科学的发展对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政治文明、社会文明等的具体需求,掌握如何发挥木材学优势提升木质资源利用率,让“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变为现实,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6]。

1.2 知识传授。依托线上线下教学资源,以启发式教学、案例教学、体验式教学等形式进行讲述,在关键知识点融入课程思政元素,让学生感悟到木材科学研究对人类社会文明进步具有重要作用,同时与国外木材科学研究对比,引导学生热爱科学、勇于探索、献身科学,培养学生辩证思维和创新思维,学会运用变化发展的观点、一分为二、全面的观点、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观点处理问题。

1.3 能力培养。通过“任务设置—探索发现—讨论解决”的模式,使学生在查阅文献、凝练关键问题和总结报告的过程中培养组织能力、动手能力和表达能力,掌握解决相关问题的方法,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创新创业计划项目大赛,如“互联网+”、“挑战杯”等,培养专注、勤奋努力的工作作风,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2 《木材学》 课程思政元素的有机融入与探索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理论教学过程中,融合森林经营、森林培育、林木遗传育种及资源环境等专业课程,结合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通过对教学环节和教学方式进行选择和设计,深入挖掘本课程思政元素,优化教学内容,根据教学内容和培养技能要求,将老一辈林业科技工作者艰苦奋斗、勇于创新的实干精神交织融合到课堂教学当中,将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晋商文化、工匠精神、林业精神、三农精神等从各个角度挖掘隐含的哲学思想、爱国教育、专业教育、社会教育思政元素,并找准思政元素切入点,将专业知识点和课程思政点融为一体,让学生明白知识点背后的思政逻辑和价值判断,做到“溶盐于汤”的效果。《木材学》课程部分章节思政教育元素及思政教育目标如表1 所示。

表1 《 木材学》 课程部分章节思政教育元素及思政教育目标

在实验实践环节中,采用标本、模型及多媒体等方法,并注重课程思政教育的融入,建立《木材学》实验教学思政元素与思政目标,如显微构造的学习,充分利用显微镜和木材标本切片,让学生在实验中体会不同树种的构造特点,构造与功能相统一的观点,激发学生求实创新的潜能,鼓励学生从实验中探索未知,培养学生的科研情怀,达到知行合一的目的[7]。

3 《木材学》 课程思政教学模式探索

根据林学专业学生背景和特点,进行思政素材和例证的发掘,并精准的融入到相关知识点,借助线上教学资源,实施“互联网+”教学,线下课堂构建“课堂核心概念剖析+思政要素”路径;实验环节上构建“专业实验技能+思政要素”路径;通过在教学各环节中渗透思政内容,构建“科学思维渗透+思政要素”路径。依据三条路径进行课程思政教学模式与方法设计,组织实施教学活动,保证课程思政实施时间,达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育人效果。

以课程思政培养目标为导向,通从平时成绩、实验成绩和期末成绩考核入手,建立多元化的评估方法,如扩展评估,开放式命题,典型案例分析,交流和讨论等模块,着重评价学生对专业知识理解、综合能力和价值引领作用。完善《木材学》课程思政考核评价体系,如在平时成绩考核中,通过问卷调查等方式量化评价学生思想政治表现,通过学生自评、互评打分方法,增加对思政话题讨论评价;实验实践环节考核中增加思政元素讨论交流、专业认同度、科技竞赛参与度等;在期末考核中减少识记性知识考核,从最新发表高水平文献中进行考核,将课程知识与科技前沿紧密联系起来,注重考查学生基础专业知识运用能力,强调活学活用。

4 《木材学》 课程思政建设规划与建议

实施课程思政是未来高等教育发展要求和趋势,针对《木材学》课程思政建设还需进一步充实思政内涵,丰富表现形式,扩大融合效应。对后期开展课程思政的建议有以下两点:

建设课程思政案例库。以林学学科基础课程为基础,深度发掘专业课程思政元素,做好学科专业课程思政教育的统筹规划,与时俱进更新课程思政资源案例库。通过对思政主题的覆盖面、每个主题的课时占比进行全面掌握,丰富思政教育的方法和表现形式,切实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达到潜移默化和润物无声的效果。同时不断完善课程思政反馈机制,运用大数据分析及时反馈,适时调整思政教育元素,提升育人实效。

扩大思政融合效应。通过线上线下结合、科研项目、创新创业计划的多点联动,并将该课程思政教育与其他课程思政教育互相借鉴融合,使课程思政教育产生融合效应,实现“1+1>2”的功效,将思政教育推向更高水平,全面提升林学专业人才培养质量。

5 结束语

通过《木材学》课程思政教学体系的构建,将思政元素真正融入到本课程的教学工作中,明确了课堂教学的价值导向。探索出适合本课程的思政建设总体思路与教学模式,实现知识传授、价值引领和能力培养的有机融合,达到润物无声的育人成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不断提升学生的课程体验和学习效果,实现培养具有三农情怀、林业精神、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新时代高素质林业科技人才。

猜你喜欢

林学木材思政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橘子皮用来开发透明木材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数字说
林木病理学实验课程教学改革探索——以贵州大学林学专业为例
木材在未来建筑设计中的应用分析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如何构建高效的职业院校林学教学课堂
地方民族院校复合应用型林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