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目标下乡村文化振兴政策研究
——基于中央一号文件的内容分析

2023-06-06

关键词:共同富裕工具要素

李 林 黄 璐

[提要]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是共同富裕的题中之义。乡村文化振兴是解决城乡人民精神文化生活发展不平衡问题的重要手段,也是实现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重要途径。作为指导我国乡村振兴的重要政策文本,中央一号文件中沉淀着乡村文化振兴的内容指向,也是党中央引领中国人民走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重要遵循。通过构建“政策工具-政策目标”二维框架,借助 NVivo 12 Plus 质性分析软件对1982-2023年间共25份中央一号文件政策文本进行量化分析。研究发现,我国乡村文化振兴政策存在基本政策工具应用全面但结构失衡、精神生活共同富裕要素分布不均、政策工具与目标要素融合程度不够等问题。未来应优化基本政策工具使用结构、平衡精神生活共同富裕要素分布、推动政策工具与目标要素深度融合。

一、引言

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中国共产党长期以来坚持不懈的奋斗目标。经过百年奋斗,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为实现共同富裕奠定了重要基础。[1]共同富裕不仅包括物质生活层面,还包括精神生活层面。立足于社会主要矛盾转变、社会主义现代化实践以及适应高质量发展的时代要求,2021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次会议上强调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是共同富裕的重要组成部分,并提出“促进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明确要求。[2]党的二十大报告把“丰富人民精神世界”作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之一,强调“物质富足、精神富有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要求”[3]。现阶段,我国文化领域的主要矛盾表现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和文化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之间的矛盾”[4],突出表现为城乡之间在文化资源占有和精神文化产品消费体验方面的不平衡。[5]据国家统计局《2022年居民收入和消费支出情况》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在教育文化娱乐方面的人均消费支出分别为3050元、1683元,农村居民文化娱乐支出远远低于城镇。城乡之间的公共文化服务水平还存在较大差距,乡村文化建设是实现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明显短板。

“中央一号文件”代表了国家“三农”治理政策的权威性,是学界研究国家对于农村政策的重要资料和有效切口[6]。作为指导我国乡村振兴建设的重要政策文本,中央一号文件沉淀着乡村文化振兴的内容指向,也是党中央引领中国人民走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重要遵循。通过对中央一号文件中乡村文化振兴政策文本进行内容挖掘,梳理分析历年来“一号文件”中促进乡村文化建设发展的政策内容, 研究乡村文化振兴和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政策特征,探求从顶层设计视角优化乡村文化振兴政策,对促进乡村全面振兴及共同富裕具有重要意义。

二、文献回顾

(一)精神生活共同富裕

重视精神文化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自2021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精神生活共同富裕”这一明确要求后,学界对精神生活共同富裕问题展开了积极讨论,研究主要聚焦于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基本内涵、制约因素以及实践路径等方面:第一,关于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内涵研究。学者们普遍认同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时代创新[7],是对共同富裕的理论深化和实践拓展[8],深刻体现了人的精神特质、精神需要及精神追求。[9]其富裕的内容是精神生活,富裕的主体是人民,目标是实现共同富裕。[10]第二,关于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制约因素研究。学者们从文化消费主义的膨胀[11]、文化生产力发展不平衡不充分[12]、共同富裕的阶段性发展[13]、公共文化效能不足[14]等方面探讨了促进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存在的制约因素。第三,关于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实践路径研究。学者们从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15]、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16]、健全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17]、加强思想政治教育[18]、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19]、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20]、发挥网络文化阵地积极作用[21]等方面入手,探讨推动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具体路径。上述研究为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构建了一个较全面立体的综合研究框架,呈现了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研究图景,但也体现出在我国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研究中,对农村问题这一短板的关注不足。

(二)乡村文化振兴政策

国内学者对乡村文化政策开展了系列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探讨我国乡村文化振兴政策体系的建设。学者们提出乡村文化振兴政策应包含文化保护传承政策、文化产业政策、文化公共服务政策、文化传播政策四个主要部分[22],提出要注重塑造共识性价值、强化配套、协调、支撑性以及对政策的跟踪问效[23],在国家层面要发挥持续引领作用、在地方层面要精准切入[24]。第二,以中央一号文件为政策文本开展定性分析。从中央一号文件出发探寻乡村文化政策的发展定位[25]、总结乡村文化振兴政策的演进特征[26]、梳理乡村文化政策的演进逻辑[27]。第三,以乡村文化建设相关文件为政策文本开展量化分析。基于政策计量视角,以乡村文化建设和发展的政策条款文本为研究样本,构建外部结构、政策工具、主题特征三维框架分析我国乡村文化发展不同阶段的价值理念及演进脉络[28];或以政策工具为研究视角对乡村文化振兴政策文本进行量化分析,探讨政策工具在乡村文化政策文本中的具体应用[29]。既有成果从宏观层面的政策体系建设与微观层面的政策文本分析展开研究,开始运用政策工具视角进行分析,但研究成果还存在一些不足:一是乡村文化政策研究成果有限,研究总体较为薄弱;二是从研究方法看,乡村文化振兴政策研究以定性分析居多,采用量化分析的研究偏少;三是从量化研究对象看,多关注乡村文化建设与发展的政策条款,鲜有基于中央一号文件开展的针对性研究。

当前,对中央一号文件进行乡村文化振兴专题的量化分析成果较少,基于中央一号文件将乡村文化振兴与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结合起来的研究也鲜见。鉴于此,本文在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目标下尝试构建乡村文化振兴政策二维分析框架,借助NVivo 12 Plus 质性分析软件对中共中央、国务院在1982-2023年间颁布的25份中央一号文件政策文本进行内容分析,进而探讨乡村文化振兴政策工具与目标的组配程度,呈现我国乡村文化振兴政策体系的综合性图景,为乡村文化振兴政策体系优化提供支撑,以促进我国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实现。

三、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目标下乡村文化振兴政策文本分析框架

广义上看很多政策工具就是政策本身,对政策工具的研究即对政策的研究[30]。利用政策工具对政策文本进行量化研究已成为当前政策分析的主流方法[31],学者们基于政策工具视角构建了“民族教育政策”[32]、“文化扶贫”[33]、“乡村振兴”[34]等领域政策文本量化框架。同时,政策目标也是政策研究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35],与政策工具一起常被用来作为政策文本量化研究的主要维度。本文尝试以“政策工具、政策目标”两个维度为基础,构建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目标下乡村文化振兴政策文本量化研究的分析框架(见图1)。

(一) X轴维度:政策工具

政策工具是人们为解决某一社会问题或达成一定的政策目标而采用的具体手段和方法[36](P.6)。通过政策文本中政策工具的使用情况可看出政府对政策工具的偏好以及政策文本存在的问题。依据政策作用特点,Roy Rothwell和Walter Zegveld[37](P.83-104)将政策工具分为供给型、环境型和需求型三种类型。此分类具有更强的包容性和操作性,被广泛应用于乡村振兴、信息安全、节能减排、公共文化服务、县域城镇化等众多领域的政策研究中[38]。本文对乡村文化振兴政策文本分析沿用此种分类,并以此构建X轴维度。其中,供给型政策工具对乡村文化振兴起到投入推动作用,需求型政策工具起到引导拉动作用,环境型政策工具则起到间接的保障作用(如图2所示)。

图1 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目标下乡村文化振兴政策文本分析框架

图2 政策工具对乡村文化振兴作用方式

借鉴学者黄萃[39](P.96-97)、曲纵翔[40]研究成果及乡村文化建设特点将基本政策工具细分成3大类12项基本政策工具(见表1)。其中,供给型政策工具主要指乡村文化振兴的推动力,主要包括公共服务、人才培育、资金投入、公共基础设施。环境型政策工具主要指为乡村文化振兴创建有利环境,通过保障提供支持,主要包括目标规划、组织创新、宣传教育、战略措施。需求型政策工具主要指乡村文化振兴的拉动力,通过刺激推动需求发展,主要包括示范工程、政府采购、市场管制、需求培育。

表1 乡村文化振兴政策工具要素

(二) Y轴维度:政策目标

政策是目标与工具的有机统一[41],政策目标导向决定政策工具选择方向[42]。学者们对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评价指标体系进行了探讨,傅才武基于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独特表征和国民基本文化权利内涵,提出了 “两个维度、四个一级指标、17个二级指标” 的评价指标体系,其中文化获得、文化参与、文化享受、文化发展为一级指标。[43]魏泳安提出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刻度要从“三个层次、两个维度”来构建,将物质生活层、公共文化层和精神生活层置于空间维度和时间维度之中。[44]项久雨指出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是实现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具体指标。[45]上述三种指标体系都有其科学性,为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研究提供了有益参考。考虑指标体系在政策文本归类统计中的实操性,本文借鉴傅才武等人提出的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指标体系中的四个一级指标作为Y轴维度(见图 3)。

其中文化获得主要指乡村文化基础设施、文化经费、文化活动以及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等;文化参与既包含了乡村思想政治教育、政策教育、法制教育的开展,也包含了乡村文化建设的相关利益主体以及乡村文化市场的体制机制;文化享受主要指通过精神文化建设、弘扬民族精神、时代精神等来构建积极向上的农村新风尚、培育文明乡风;文化发展主要指培育乡村文化人才、发展乡村特色文化产业以及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等。

图3 精神生活共同富裕要素

四、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目标下乡村文化振兴政策文本选取及编码

(一)乡村文化振兴政策文本的选取

政府政策文本中的关键词、高频词、重点段落是决策者们普遍认同且注意力集中程度较高的指令[46],真实地反映出政府处理公共事务的思路与行为印记[47]。中共中央在1982年至1986年连续五年发布以农业、农村和农民为主题的中央一号文件,2004年至2023年又连续二十年发布以“三农”(农业、农村、农民)为主题的中央一号文件。本文以1982-1986年、2004-2023年共25份中央一号文件作为研究材料来源进行文本分析①。

(二)乡村文化振兴政策文本的编码

本研究采用NVivo 12 Plus软件进行编码工作,首先将25份中央一号文件中关于乡村文化建设的政策文本按照规定格式导入软件,选择的编码文本内容要直接体现乡村文化建设具体实施措施或者明确体现政府对乡村文化建设的态度。然后在软件中分别建立政策工具、精神生活共同富裕节点,在政策工具节点下建立供给型政策工具、环境型政策工具、需求型政策工具三类子节点,在精神生活共同富裕节点下建立文化获得、文化参与、文化享受、文化发展四类子节点。再次,进行逐词、逐句、逐段的编码,对政策文本进行内容分析并将其归类至相应子节点中。最后,得出基本政策工具与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编码共计267项,将编码结果进行单维度、二维交叉统计与分析,以图表形式可视化统计结果,挖掘政策分布的规律和特征。(部分编码内容如表2 、表3所示)。

表2 政策文本的X维度部分编码示例

表3 政策文本的Y维度部分编码示例

五、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目标下乡村文化振兴政策文本的统计分析

(一)单维度统计分析

1.政策工具维度

按照编码的步骤,结合表2的编码方法可得到乡村文化振兴的政策工具使用情况分布图(见图4)。整体来看,乡村文化振兴政策文本综合使用了供给型、环境型、需求型三类政策工具,不同政策工具的使用存在显著差异。环境型政策工具的参考点数量为157个,使用频次最高,达到总数的58.80%。供给型政策工具的参考点数量为64个,使用频次次之,占总数的23.97%。需求型政策工具的参考点数量为46个,使用频次最少,占总数的17.23%。

第一,环境型政策工具占据主导地位,尤其注重使用“战略措施”和“目标规划”“宣传教育”子工具。如图4所示,环境型政策工具占比将近6成,占据主导地位,成为推动乡村文化振兴的主要手段。从子工具的分布情况来看,“战略措施”的参考点数量为77个,占比高达28.84% ,成为使用频次最高的政策子工具。“目标规划”“宣传教育”的参考点数量分别为35、34个,占比为13.11%、12.73%,使用频次处于环境型政策工具中的第二梯度,仅次于“战略措施”。“组织创新”的使用频次较少,参考点数量仅有11个,占比为7.01%。由此可见,在乡村文化振兴环境型政策工具中,逐渐形成了以战略措施为重点,以目标规划和宣传教育为主要手段,以组织创新为驱动的政策工具结构。

第二,供给型政策工具处于辅助地位,尤其偏好使用“公共服务”子工具。如图4所示,供给型政策工具占比不到三成,对乡村文化振兴的推动力有待加强。从子工具的分布情况来看,“公共服务”的参考点数量为52个,占比为19.48%,是供给型政策工具中使用频次最高的子工具。“人才培育”“资金投入”“公共基础设施”的参考点数量分别为5、4、3个,占比均未达到2%。由此来看,乡村文化建设的“人、财、物”匮乏短板依然存在。

第三,需求型政策工具处于相对弱势地位,主要聚焦使用“需求培育”和“示范工程”子工具。如图4所示,需求型政策工具占比不足两成,处于相对劣势,乡村文化振兴的发展动力还有待提升。从子工具的分布情况来看,“需求培育”的参考点数量为24个,占比8.99%,是需求型政策工具中使用最多的子工具;“示范工程”的参考点数量为11个,占比4.12%,使用频次在需求型政策工具中排名第二;使用频次较少的是“市场管制”和“政府采购”子工具,参考点数量点分别为6、5个,占比分别为2.25%、1.87%。由此可见,需求型政策工具对于乡村文化振兴的推动力量较为微弱,尤其是对政府采购与市场管制的重视程度不够。

图4 乡村文化振兴政策工具使用情况分布

2.政策目标维度

按照编码的步骤,结合表3的编码方法可得到精神生活共同富裕要素分布情况图(见图5)。整体来看,乡村文化振兴政策文本基本涵盖了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四个要素,但不同要素的分布情况存在较大差异。文化获得的参考点数量有90个,所占比例为33.71%,是出现频次最多的要素。紧跟其后的是文化参与要素,参考点数量有78个,所占比例为29.21%。文化享受要素位列第三,参考点数量有56个,所占比例为20.97%。文化发展要素的参考点数量为43,所占比例为16.11%,是出现频次最少的要素。

图5 精神生活共同富裕要素分布情况

由此看来,乡村文化振兴政策文本中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目标的呈现以文化获得和文化参与为重要内容,文化享受与文化发展为添翼铸魂的全景图像。其中,文化获得占据主导地位,是当前乡村文化振兴政策文本中为实现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目标使用最多的要素。究其原因,以完善的文化基础设施、丰富的文化活动以及健全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等为主要内容的文化获得是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重要保障条件,分布最为广泛。文化参与要素主要包含乡村文化建设的覆盖程度与参与情况,是衡量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程度的重要内容,分布较为广泛。文化享受要素关注乡村人民的精神生活水平,是增进乡村人民幸福感的重要路径,还需进一步充实。文化发展要素关系到乡村文化建设的提质增效,是实现乡村文化振兴与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增速器”,其重视程度还有待加强。

(二)X、Y交叉维度统计分析

将X维度的基本政策工具与Y维度的政策目标进行合并建构,可绘制出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目标下乡村文化振兴政策文本的二维分布情况表(见表4),综合呈现出乡村文化振兴文本中基本政策工具与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目标要素的分布情况。

整体来看,文化获得、文化参与、文化享受、文化发展四个要素都使用了供给型、环境型及需求型三类政策工具,说明乡村文化建设已经从供给侧、环境侧、需求侧三个方面着力,共同推动乡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从单个要素来看,不同要素在基本政策工具的使用程度上存在明显差异。在文化获得要素中,供给型政策工具的数量高达54个,成为使用频次最高的工具;其次为环境型政策工具,使用频次为21次;使用最少的是需求型政策工具,数量为15个。在文化参与要素中,使用最多的是环境型政策工具,数量为68个;其次为需求型政策工具,数量为8个;使用最少的是供给型政策工具,数量仅为2个。在文化享受要素中,使用最多的也是环境型政策工具,数量为49个;其次为需求型政策工具,数量为5个;使用最少的是供给型政策工具,数量为2个。在文化发展要素中,使用最多的也是环境型政策工具,数量为19个;其次为需求型政策工具,数量为18个;使用最少的是供给型政策工具,数量为6个。

横向来看,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更依赖于环境型与供给型政策工具,政府较为重视乡村文化振兴的投入和保障。纵向来看,文化获得要素更为偏好使用供给型政策工具,形成了以供给型政策工具为主,环境型政策工具与需求型政策工具为补充的政策工具体系。该要素涉及10个子工具,在大量使用“公共服务”子工具基础上,还重视“战略措施”“示范工程”等子工具的使用。文化参与、文化享受与文化发展要素均偏好使用环境型政策工具,形成了以环境型政策工具为主,供给型政策工具与需求型政策工具为补充的政策工具体系。其中,文化参与要素涉及8个子工具,大量使用了“宣传教育”与“战略措施”子工具,少量使用了“目标规划”“组织创新”等子工具。文化享受要素涉及6个子工具,大量使用了“目标规划”与“战略措施”子工具,少量使用了“需求培育”“公共服务”“组织创新”等子工具。文化发展要素涉及8个子工具,大量使用了“战略措施”“需求培育”子工具,少量使用了“人才培育”“政府采购”“市场管制”等子工具。

表4 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目标下乡村文化振兴政策文本的二维分布情况

六、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乡村文化振兴是解决城乡精神文化生活发展不平衡问题的重要路径,是新时代国家乡村全面振兴的必由之路,也是实现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应有之义。中央一号文件是农业农村发展的纲领性政策,为乡村文化振兴及乡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提供了政策指导、引领未来乡村文化建设的发展方向。本文从“政策工具-政策目标”二维视角下对当前25份中央一号文件中乡村文化振兴政策进行文本分析,有助于深入了解我国乡村文化建设中政策工具的使用以及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目标的要素分布情况,有利于精准把握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目标下我国乡村文化政策存在的不足,从而为我国乡村文化振兴政策的优化提供参考。

(一)研究结论

1.基本政策工具应用全面但结构失衡

基于对X维度政策工具使用情况的分析结果,发现乡村文化振兴政策文本全面应用了3大类政策工具,并涵盖12个子工具,但在基本政策工具及子工具的使用上存在结构失衡现象。在基本政策工具使用中,乡村文化振兴政策偏好使用环境型政策工具,使用占比超过50%;供给型政策工具使用频次适中,占比超20%;需求型政策工具使用最少,占比不足20%。因此,现有政策工具对乡村文化振兴的保障作用最强,推动力量适中,拉动力最弱。在子工具的使用中,环境型政策工具主要聚焦于战略措施、目标规划、宣传教育等方面,对组织创新关注较少。供给型政策工具侧重使用公共服务子工具,较少涉及人才培育、资金投入、公共基础设施等内容。需求型政策工具使用总量偏低,对需求培育和示范工程关注较多,政府采购、市场管制工具应用不足。

2.精神生活共同富裕要素分布不均

基于对Y维度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要素分布情况分析结果,发现乡村文化振兴政策文本中目标要素的分布呈现出不均衡现象,形成了以文化获得和文化参与要素为主要内容,文化享受与文化发展等要素辅助补充的发展格局。其中,文化获得要素所占比重为33.71%,是使用最广泛的要素,主要着力于为乡村文化振兴提供资金、人才、基础设施建设等多方面的保障条件。文化参与要素所占比重为29.21%,主要强调乡村文化振兴的覆盖程度与参与情况,使用频次位列第二。文化享受要素所占比重为20.97%,主要面向乡村的精神生活水平建设,使用不足。文化发展要素所占比例为16.11%,主要关注乡村文化建设的提质增效,其重视程度还有待加强。

3.政策工具与目标要素融合程度不够

基于X、Y交叉维度统计分析结果发现,乡村文化振兴政策工具与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目标要素的融合程度不够,造成在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目标要素中政策工具的使用情况存在显著差异。从基本政策工具使用情况来看,文化获得要素偏好使用供给型政策工具,其比重占到对应要素全部政策工具使用总量的60%。文化参与、文化享受与文化发展要素均偏好使用环境型政策工具,其所占比重分别为87.18%、87.50%、44.19%。从政策子工具使用情况来看,文化获得要素涉及10类90个子工具,是使用政策子工具数量最多的要素。紧随其后的是文化参与要素,涉及了8类78个子工具;接着是文化享受要素,涉及了6类56个子工具。文化享受要素涉及了6类43个子工具,是使用政策子工具数量最少的要素。

(二)政策建议

1.优化基本政策工具使用结构

合理的政策工具搭配可以使政策有效发挥合力。[48]结合我国乡村文化振兴政策的政策工具分布现状,需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优化。一是有针对性调整供给型政策工具的使用结构,如重点提高“人才培育、资金投入和公共基础设施”子工具使用频率,加快补齐乡村文化振兴“人、财、物”短板。二是平衡环境型政策工具使用强度,增强“组织创新”与“战略措施”“目标规划”“宣传教育”子工具的协调配套性,积极探索乡村文化振兴的社会参与、体制机制创新。三是大力增加需求型政策工具的使用,尤其要增加对“市场管制”子工具的使用频次,重视乡村文化市场管制、绩效目标政策的制定,制定乡村文化绩效目标清单,健全乡村文化建设考核体系,加强政策反馈和效果跟踪机制建设。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将实施扩大内需战略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结合,从国家层面强调了刺激内需的重要性,未来加强需求型政策工具的应用、优化需求性政策工具的组合将成为我国乡村文化振兴政策的重要发展趋势。

2.平衡精神生活共同富裕要素分布

实现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目标有赖于文化获得、文化参与、文化享受、文化发展等要素的有机组合与均衡发展,因此需要平衡目标要素间的分布,避免因要素分布不均衡造成乡村文化建设的短板。一是继续着力关注文化获得、文化参与、文化享受要素的分布,优化其分布结构。在文化获得方面,应持续加大对乡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因地制宜推动乡村文化活动的举办,依据实际需要设立专项资金,提升乡村人民的文化获得感。在文化参与方面,应充分挖掘乡村文化建设的内生动力,积极探索如何推动新乡贤、基层党组织、农民精英等多元主体投入乡村文化建设,深化文化参与。在文化享受方面,应重点关注乡村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通过文化赋能乡村建设不断满足乡村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二是大力增加文化发展要素的分布,尤其是要大力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赋能乡村文化振兴。通过深入挖掘乡村特色资源,依托“文旅融合”“数字乡村”等战略大力发展乡村特色文化产业精品项目,培育乡村特色文化产业品牌,以项目建设反哺乡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为乡村振兴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

3.推动政策工具与目标要素深度融合

政策协同的目标是增强政策合力,减少政策交叉与重复,最大限度发挥政策效率。[49]乡村文化振兴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推动政策工具、目标要素进行深度融合。一是适当降低环境型、供给型政策工具所占的比重,整体提高需求型政策工具在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目标中的应用,加强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需求培育、示范工程、政府采购、市场管制等建设。二是提高政策工具与目标要素间匹配度,改变四项目标要素在三大类政策工具上的非均衡分布状态,调适乡村文化振兴政策工具与目标要素间的有机匹配。具体来说,文化要素需加强与环境型、需求型政策工具的匹配,进一步强化需求培育、市场管制、组织创新等方面建设。文化参与、文化享受、文化发展要素需加强与供给型、需求型政策工具的匹配,加强对资金投入、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示范工程等方面的重视程度。三是建立基本政策工具与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目标的融合机制。乡村文化振兴政策的制定涉及文化旅游、国土、农业等多个部门,需要建立明确的责任体系以及协调机制,统一思想与行动,形成多部门的政策合力和政策配套。

注释:

①自1982年以来,国家共发布了25份中央一号文件,其中1983-2003年国家未发布与“三农”有关的中央一号文件。现有研究主要对1982-1986年和2004年以来的中央一号文件进行内容分析,本文遵循了学术的主流研究惯例。

猜你喜欢

共同富裕工具要素
论中国式共同富裕的基本特征
Palabras claves de China
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
金湖:美丽生金,让共同富裕看得见摸得着
波比的工具
波比的工具
掌握这6点要素,让肥水更高效
准备工具:步骤:
观赏植物的色彩要素在家居设计中的应用
“巧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