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书法审美意趣及其在寿县古城环境设计中的创新应用

2023-06-06孙丽许丹桂

美与时代·上 2023年2期
关键词:艺术审美寿县环境设计

孙丽 许丹桂

摘  要:书法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遗产,文章以王献之《中秋帖》为书法作品的典型代表,解析帖中行文内容和题跋印章,分析其蕴含的艺术审美以及魏晋精神。在当代,《中秋帖》的形式和审美意趣为城市环境设计提供创意来源。以安徽省寿县室内外环境设计为例,阐述书法如何与室内展馆和室外书法景观设计相融合,实现艺术审美在环境设计领域的传承创新。

关键词:书法;中秋帖;艺术审美;环境设计;寿县

基金项目:本文系安徽省社会科学创新发展研究基金项目“寿县古城环境与书法之乡城市意象融合发展研究”(2021CX529);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科学研究项目“安徽寿县古城文化空间探索与再造研究”(SK2019A0483)阶段性成果。

当前,国潮文化越来越受到推崇,书法是中国最为优秀的文化遗产之一,以书法为内容的艺术创作也受到大众的肯定和喜爱。以东晋书法家王献之的代表作《中秋帖》为例,可以看出书法佳作的艺术之美。在当代,人们表达对《中秋帖》这类经典书法作品喜爱的方式,不仅仅局限于对书法作品本身的临摹与欣赏。环境设计师从形式到意蕴,尝试多维度地再现书法艺术美,实现了对书法文化的当代传承与创新。

一、《中秋帖》略考

《中秋帖》为东晋书法家王献之创作的草书书法作品,后成为宋内府藏品,至南宋被贾似道所藏,明代墨林山人项元汴收藏时称《中秋帖》為《十二月帖》[1]。至抗战时期,宝帖流落香港,后被国家购回,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中秋帖》与王羲之《快雪时晴帖》、王珣《伯远帖》深得清乾隆皇帝喜爱,藏于“三希堂”,被称为“三希宝帖”。《中秋帖》是纸本手卷,原为五行三十二字,在后世流传中少去两行,现存三行二十二字[2]。《中秋帖》经过多次装裱,最后一次为乾隆皇帝所装裱,画面上百分之八十的纸幅为其所接。

《中秋帖》帖首是两枚乾隆常用的玉玺“五福五代堂”和“古稀天子宝”。帖中是王献之行草,行草虽在作品中所占面积不大,仅高27厘米,宽11.9厘米,却是整幅作品的核心和灵魂。王献之行草二十二字帖文为:“中秋不复不得相还为即甚省如何然胜人何庆等大军”,无款署,围绕帖文密集名家鉴藏印跋,明董其昌、项元汴、乾隆等人赫然在列。帖尾处较大幅面是清宫廷画师丁观鹏奉旨绘制的《秋色平分梧梢月上图》,其后是乾隆两枚骑缝印章和“郭宝昌”“范阳郭氏珍藏书画”两枚郭宝昌印章,最后一行“耽书是宿缘”和“乾隆御赏之宝”印章作为全帖收尾[3]。

二、《中秋帖》审美意趣

(一)《中秋帖》行草之美

王献之,在书法史上被誉为“小圣”,官至中书令后又被称为“大令”,书学启蒙于家父王羲之,兼学张芝,少有盛名[4]。王献之早年学习章草,章草特点是单字的笔画草化,但字与字之间不相连绵。王献之则发展出将字与字之间笔画连续延绵的“破体”之书——行草体,从而将书法艺术推向新的高峰。王羲之书艺趋向于表现中和之美,而王献之书艺则走向以“奇”“媚”为要的艺术状态。羊欣评说:“王献之,晋中书令,善隶、藁,骨势不及父,而媚趣过之。”[5]

《中秋帖》作为行草宝帖,具备王献之“一笔书”的典型风格,是草书中连绕一路、笔势连贯的代表,不仅单字的笔画辗转为“一笔书”,而且字与字之间也顺锋延绵,卓然神姿尽显奇峻奔放。《中秋帖》字的连续性极强,方圆兼用、顺逆交替,辗转变换笔锋非常频繁,尤其宝帖中的第一行字和最后的“大军”二字,线画连绵,丰润圆熟。相比于《十二月帖》的清朗洒脱,《中秋帖》墨色更浓,更加丰满肥厚。因此,《中秋帖》相较于王献之的其他作品俊逸感略弱,有些学者据此认为《中秋帖》为米芾的临帖[6]。

《中秋帖》通篇笔墨云滚龙游,以起伏跌宕为流美,以笔墨洋洒为快意,以笔势奇逸为神逸,意逸乎笔,颇具“媚趣”[7]。王献之的行草之“媚”,表现为富有力量感的雄媚,而不是弱态之媚。墨色流淌中笔力得当,点画之骨势似铁画银钩,结体章法有度而又朗朗有神,明艳照人。

透过《中秋帖》可以看出王献之行草的特点:用笔精熟,劲健圆润,妍媚多姿,注重线条的流畅度。王献之的一笔书行草,充分展示了魏晋时期文人风流潇洒的性格特征。宗白华先生认为:“晋人风神潇洒,不滞于物。”[8]212书法中行草的出现正是晋人精神追求的外化表现,有章法而不拘泥于章法,章法取决于下笔时的点画特点,以及书写者情绪的起伏状态。晋人书作一气呵成,“如天马行空,游行自在。又如庖丁之中肯棨,神行于虚。这种超妙的艺术,只有晋人萧散超脱的心灵,才能心手相应,登峰造极”[8]212。行草的艺术魅力不仅在于其形式上的美感,也在于通过形式把书写者风流洒脱的精神追求展现了出来。自魏晋草书始,中国书法超脱文本字义,发展为一门具有形而上精神的艺术。

(二)《中秋帖》题跋印章之美

《中秋帖》中王献之二十二字文是全篇灵魂,围绕着二十二字文展开的题跋印章也是《中秋帖》的重要特色。《中秋帖》原帖只有普通书籍大小,后世收藏者通过拓展幅面加盖印章,扩大了原帖尺幅,众多名家题拔印章加深了人们对于宝帖的理解。

从卷首的乾隆迎首题跋“五福五代堂古稀天子宝”和“八征耄念之宝”,到卷尾的“乾隆御赏之宝”和“眈书是宿缘”,《中秋帖》全卷收藏印记有110枚,其中明朝项元汴40枚、清朝乾隆皇帝40枚。由于原帖已经满布印章,这80枚印章只在原帖之外延伸的幅面落款。宝帖上除乾隆、项元汴印之外,另有宋徽宗宣和印、宋高宗及其吴皇后印、金章宗的广仁殿印、南宋贾似道的长字印,以及郭宝昌印等。这些题跋印章有的描绘了中秋,有的表达了对书法家和宝帖的赞美之情,有的交代收藏信息,是今人赏读名篇的历史依据。

三、《中秋帖》审美意趣

在寿县古城环境设计中的应用

安徽省寿县被誉为淮河明珠城市,地理文化优越,历史上曾是楚国都城,现在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因书法受众广泛、名家辈出,寿县古城被评为中国“书法文化之乡”。在寿县古城城市环境设计中,越来越多的设计师把寿县古城城市文化特色与环境设计结合,设计出古风典雅的室内外空间环境。

(一)《中秋帖》主题室内设计

安徽寿县文化展馆的室内设计中,以《中秋帖》为提取要素、中秋团圆文化为主题,设计了展现书法审美意趣、尽显书风淡雅的环境氛围,堪称经典。

展馆入口大厅空间方正,玄关处的镂空屏风隔断,以《中秋帖》卷首的两枚印章“五福五代堂古稀天子宝”和“八征耄念之宝”为核心,辅以叶脉做周边装饰,表达五福齐全、长寿康宁的愿望。印章屏风的出现,表明此处是整个空间篇章叙事的开始。

展览主厅是地方物质文化遗产展示,迎门的形象墙是入户空间的亮点。白色墙面的右上方是圆形金属装饰,内置自发光灯带,似一轮明月悬挂天空。该壁面的下方位置是银色金属壁挂,宽约两米,呈连绵群山状。群山壁挂的上方是《中秋帖》二十二字文,雕刻而成,为暖橙色浮雕。整幅墙面展现为旷远的群山上空,一副精美书法赫然再现于朗朗月空,营造安然祥和的环境氛围。展厅墙面采用壁纸铺帖,壁纸的纹样是从《中秋帖》中提取的方形和葫芦形印章。印章大小变化,均衡布白,暖灰底色上的金色印章彰显高贵典雅。

展厅的侧室是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盈门墙面描绘的是宝帖尾部分《秋色平分梧梢月上图》。月上图两边的背景墙面,是乾隆又跋《中秋帖子词叠前韵》:“塞碛宜秋,恰值望蟾佳节,欢同中外,翠瓜并花以分颁,泽逮舆佁。原鹿与野麋遍及,又何必中庭地白,叹秋思之谁家。塞外草衰,感边声之四起者哉。因思鸾笺彩帖,创自去年,便教步韵连吟,用酬今夕。”题跋印章是《中秋帖》的重要特色,侧室空间中,通过将题跋印章与玄关隔断、浮雕等形式融合,实现中国传统文化在继承中的创新应用,使得书法作品审美形式不再僅仅拘泥于平面,而向三维空间创新发展。

(二)《中秋帖》书法景观设计

寿县“花好月圆”主题公园,以《中秋帖》为表现内容,以观览宝帖的顺序为人流动线,以现代审美为观览需求,展开园中布景规划。

景园主入口,迎面是宽八米高四米的照壁。宽大的照壁中心为漏窗,两边各有一字。透过漏窗隐约可见园中美景,起障景作用。漏窗的两边是《中秋帖》卷前引首,有清高宗弘历行书题“至宝”二字。两字一左一右分布两边,既是再现原帖的书写内容,也是在表明主题公园作为园林的高端品质。照壁背面上书乾隆御题:“大内藏大令墨迹,多属唐人钩填,惟是卷真迹,二十二字,神采如新,洵希世宝也。向贮御书房,今贮三希堂中。乾隆丙寅二月御识。”

绕过照壁,来到“邀月”小广场。小广场踏两级而上是圆形地台,地台中央矗立一轮圆月雕塑。圆月一侧是一手捻须一手握笔、仰头望月的王献之,微风飘动衣襟,洒脱倜傥一派风流。另一边是晋代家居风格的圆桌和圆凳,桌面上铺展一幅长卷。围绕圆形地台的是四个弧状的花池,池中月季、百合、牡丹、菊花、紫叶小檗等四时花卉灌木,随季节变化栽植。小广场的设计点明了中秋帖的书写者,表达了对书法家的缅怀之情。

向前漫步经过一片草地,来到了景园的中心节点“中秋宝帖”雕塑。雕塑前景是一块高一米二的泰山石,上书乾隆御题“晋王献之中秋帖”。书法景观雕塑是微倾的石质卷轴,高三米,卷轴起伏有度,上书王献之《中秋帖》中的二十二字真迹,文字以浅浮雕雕刻,红色填墨。书法雕塑高精度还原《中秋帖》神韵,使王献之行草的点画顾盼有情、字字连续呼应、结体筋骨开张有度的特色,实现毫无差别的完整复刻。观览《中秋帖》,感受浑然天成的自然变化之意,顿觉物朗神清,妙不可言。《中秋帖》正文之后是和前景泰山石体量相当的石景,上书“神韵独超天姿特秀”和“张怀瓘书估”作为雕塑的衬托。

《中秋帖》问世以后的临习者、膜拜者从未间断,后世收藏家则以自己的题跋印章出现在宝帖周围为荣。因此,题跋印章作为《中秋帖》的亮点在“花好月圆”主题公园中也是重要组成部分。园区的角园位置矗立着四处新中式景观墙,分别展示宝帖上董其昌跋、乾隆题跋《中秋帖子词》、乾隆又跋《中秋帖子词叠前韵》,以及乾隆又跋《中秋帖子词三叠韵》。每一处景观墙立面都高低变化、凹凸有致,同一首题跋在不同高度的块面上呈现,令人阅读起来饶有趣味。

《中秋帖》中的印章图案,通过与景园中各类设施紧密结合而焕颜新生。户外音箱、道路上的景观灯、休闲座椅等都融入了印章元素。这些印章小品点缀在花丛、草丛和道路边,散布在园区各处。人们游玩在美景中,不经意间已学习了名篇佳作,提升了审美水平和艺术修养。

“花好月圆”主题公园以传统书法名篇为创意来源,在致敬名人佳作的同时,结合当代语境以现代艺术表现形式,建设吉祥美好的主题园林。这使得书法艺术不再是卷本上的阳春白雪,而是以更为亲切、更为立体直观的形式展现艺术和生活的美好[9]。

四、结语

《中秋帖》的艺术审美价值为世人所敬仰,后世书法临摹宝帖笔墨痕迹,高精度复刻原帖是最为直接的传承形式。在当代,对《中秋帖》的审美传承可以与其他门类艺术形式跨界融合,结合当代形式美法则展开创新表达,可以形式多样地传承《中秋帖》书法之美。

空间环境中《中秋帖》的主题设计,提取宝帖的书法文字、题跋印章,结合壁纸、浮雕、雕塑、景墙、灯具、座椅等多种环境要素展开创新构思,从不同角度发展了书法艺术审美形式,使得人们可以在不同维度、不同情境中学习欣赏。

《中秋帖》审美传承还表现在对作品中意趣的传承。合理规划环境要素的布局和人流动线,强调环境中的尚情重趣和遣兴畅怀,是新中式风格设计的重要内容。通过书法要素与环境空间要素的融合,实现无意于新而自成一派,有法而不为法所缚的审美理念。

总之,将书法从传统的二维平面艺术,创新拓展到三维空间中形成书法主题室内设计和室外景观设计,实现了书法与其他门类艺术的多维度跨界融合,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当代的继承与创新。

参考文献:

[1]桂第子,译注.宣和书谱[M].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1999:219.

[2]岳珂.丛书集成初编:宝真斋法书赞(卷四)[M].上海: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46.

[3]邓宝剑.中秋帖的来历与艺术特征[J].中国书法,2014(20):52.

[4]房玄龄,等.晋书(卷八十)[M].北京:中华书局,1974:2104.

[5]羊欣.采古来能书人名·历代书法论文选[M].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1979:47.

[6]沈尹默.书法论丛仁[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78:92.

[7]张怀瓘.书断[M]//历代书法论文选.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1979:180.

[8]宗白华.美学散步[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20.

[9]庄木弟.书画·城市·空间[M].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2017:90.

作者简介:

孙丽,硕士,安徽财经大学艺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传统文化创新及室内外环境设计。

许丹桂,硕士,安徽财经大学艺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地域文化、艺术学。

猜你喜欢

艺术审美寿县环境设计
巧用构造法求解一类抽象函数问题
寿县朱家集楚铜器“前”字补说
意大利歌剧的发展
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现代环境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电视综艺节目主持艺术审美风格探微
传统民居装饰在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的应用探讨
环境设计理念下的城市中心建筑设计
浅析BJD人偶的艺术性
以应用型为驱动的环境设计专业创新培养体系研究
对问题代表说“不”——安徽省寿县人大常委会探索建立人大代表退出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