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荣誉”风波
2023-06-06宁梦
宁梦
面对得与失,有着不同童年境遇的三代人有不同的态度。一张小小的贴纸引起了年轻父母和老一辈人在教育观上的分歧,该怎么办呢?
每个家庭里每天都在发生各种各样的故事,尤其是家有三代人时,故事经常会向着完全意想不到的方向发展。我家前不久就发生了“小贴纸事件”,很有代表性。
导火索:小贴纸不见了!
园园刚上一年级,老师为了鼓励小豆包们好好学习,发明了一个奖励机制——荣誉存折,就是上课认真、积极回答问题的小朋友,可以获得小贴纸作为奖励,贴在“存折”上,攒到10张就可以找老师换取奖状。
乖巧听话的园园上学第一天就获得了1张小贴纸,他非常开心,每天都要看一眼。接下来的几天,他又接连获得了6张小贴纸。
这天,园园约了昔日幼儿园的好友硕硕一起玩,太久没有见到小伙伴了,园园特别开心,想把自己觉得最珍贵的东西和小伙伴分享,于是他在出门前撕掉了他荣誉存折上的小贴纸,准备送给硕硕。
孩子们见面后玩得太开心了,园园就把小贴纸的事情给忘了。晚上回到家,我和园园一起收拾书包时,才发现他的荣誉存折上的小贴纸被撕掉了,这时候园园才想起这件事来,但小贴纸已经不见了,可能是玩的时候从兜里掉了出去。
的确,在刚听到孩子说擅自把奖励的小贴纸撕下来的那一刻,我很生气,也不理解他为什么要把小贴纸送人,所以在询问孩子前因后果时语气有些急,孩子被吓到了,又发现自己丢了小贴纸,所以哭了起来:“妈妈,这可怎么办啊?我想把小贴纸送给硕硕,让他也得一个‘棒棒的,可是丢了怎么办啊?你别生气好吗?”
我突然不生气了,甚至被儿子实心实意和好朋友分享喜悦的情感打动了。
矛盾升级:缺失荣誉感?
但是,正当我平复了情绪准备安抚园园并和他聊聊该如何正确分享这些话题的时候,姥姥听到了声音从卧室出来了,看见我正在给孩子擦眼泪,立刻急了:“你这个当母亲的,这时候还惯着他吗?擦什么眼泪!这就是被惯得无法无天了,什么都敢做!也不知道什么东西重不重要,就敢自己做主了。”
姥姥气得浑身发抖,又继续对孩子说道:“你自己好好读书、好好回答问题,好不容易得到的贴纸,这是老师给你的奖励,这是荣誉,你怎么能撕下来送人?你这孩子是不是缺根筋啊?”
情况开始失控,我还没安抚好孩子,姥姥这一顿劈头盖脸的责骂让孩子更蒙了。
姥爷这时候也“适时”地出现了,对着孩子说:“姥爷的奖状、奖章几十年来都保存得很好,你妈妈从小获得的奖状我也都帮她好好地保存着呢!你要知道,这是荣誉。你这孩子,怎么一点都不在乎呢?怎么一点荣誉感都没有呢?”
随后,姥姥姥爷居然穿上衣服,准备出门去孩子今天玩的地方去寻找小贴纸以及小贴纸所承载的荣誉感……
防线击溃:孩子被“撕裂”
随着姥姥姥爷出门寻找贴纸,孩子完全不知所措了,他可能无法理解,这个小贴纸为什么会让一向好脾气的他们发那么大脾气。
园园呆呆地站在那里,不知道接下来该做什么。我平复了一下情绪,把孩子拉到身边,继续谈刚才还没来得及谈的分享话题。
我说:“园园,你希望和朋友们分享喜悦,这是好事,分享精神是非常宝贵的,妈妈支持你。但是妈妈想和你说,有些东西可以分享,有些东西就不适合分享。比如这个小贴纸,对你来说很重要,是你努力认真学习的成果。但是你的小伙伴不在你的班级,他拿到这张小贴纸也没有用。如果你下次因为获得了奖励很开心,很想和小伙伴分享时,可以选择买一些好吃的蛋糕或者水果,或者和妈妈商量还可以用什么方式,但是这样撕掉小贴纸,是对自己努力的不尊重,也不会让好朋友开心,对不对?”孩子哇得一下大声哭了出来,但又眼泪汪汪地冲我点头,表示听明白了。
这时候,姥姥姥爷回来了,没找到小贴纸的他们开始分析贴纸丢失的几种可能性,比如丢在游乐场被扫进了垃圾桶,被别人的鞋子粘到了带走了……
俩人居然还商量着第二天天一亮就去翻垃圾桶,说着说着情绪又开始激动,站在卧室门口又要训孩子。
我伸手想要关门,姥姥立刻“爆炸了”,冲着我嚷:“我不能教育孩子了吗?我不能说话了吗?”
我赶紧安抚她说:“您当然可以教育孩子。但这件事情,孩子还没办法理解您说的那些荣誉感,这些概念对他来说太沉重了,他只是单纯地想分享而已。”
姥姥一听,又开始隔着我和园园念叨起全家人曾获得过的奖状、证书、奖杯等,我不得不又打断了她:“妈,我理解您给这张贴纸赋予的意义,但是孩子真的只是想分享一张小贴纸。咱们都放松一下。您也累了半天了,快去休息吧!”
园园爸爸下班回来了,感受到了家里的氣氛凝重,了解了事情的来龙去脉后,随即哈哈大笑,抱起孩子来亲了亲,夸奖孩子懂得分享这件事做得棒。姥姥一看更生气了,留下一句“你们就惯着孩子吧!”姥姥回了自己的房间重重地关上了门。事情的走向越来越复杂了。
园园被大家的各种情绪弄得有些错乱,一向心大的他,哭了好久好久,梦里都在哭。
剧终:没有结果的结果
半夜,我和孩子爸爸商量,要不要买一张一模一样的小贴纸,假装找到了就好,既能安慰孩子,也能安抚老人。
孩子爸爸一听,立刻反对。他觉得孩子自己做的事情,要自己承担后果。
我冷静下来想想,觉得孩子爸爸说得也有道理,但是又觉得孩子刚刚6岁,是不是哄一哄也可以呢?
不过,园园第二天就忘记了这件事情。两位老人虽然一直对那张贴纸耿耿于怀,但既然找不到,也没有其他更好的办法,也就作罢了。
我和姥姥姥爷也聊了一下,希望孩子不要从小就有那么重的负担,希望他能有更轻松的童年,这样的事情,就当成一个小小的插曲,慢慢被冲淡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