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理念下音乐欣赏该关注什么
2023-06-06沈晓莉
沈晓莉
【摘 要】音乐是时间的艺术,那些瞬间即逝的音响,形成单音或多音的组合,展现给听觉。听赏与评述是重要的音乐学习任务,是培育学生审美感知和文化理解素养的重要途径。艺术新课标颁布后,音乐欣赏教学被提升到了全新高度。对于一线音乐教师而言,欣赏课似乎比唱歌教学更难。而笔者对欣赏课情有独钟,结合自己的教学感受,总结出了欣赏教学的几点感悟。
【关键词】形成预判;全员参与;深度体验;提升品位
审美感知是音乐学习的基础。最新颁布的新课标中,音乐学科的课程内容,包括“欣赏”“表现”“创造”和“联系”这四类艺术实践。听赏与评述是重要的音乐学习任务,是培育学生审美感知和文化理解素养的重要途径。通过“欣赏”,体验音乐的情绪与情感,了解音乐的表现要素、表现形式等,发展听觉和感知能力,丰富音乐审美体验,深化情感体验,提升审美感知和文化理解素养。结合相关的课堂实践,总结出了欣赏教学的几点感悟。
一、深入了解作品背景,形成预判
新课标第三学段(6~7年级)内容要求:“……了解音乐家如何通过特定音乐语言与表现形式表达情绪和情感……”那如何才能帮助学生了解音乐家创作时的表现意图呢?怎样更好地感受音乐语言所倾诉的情绪和情感呢?……除了反复聆听,深入感受作品情感,进行专业分析,前期还需要查阅大量的资料,了解作品的创作故事、时代背景等。教师要精心设计导语,创设情境,帮助学生形成“预判”。
何为预判?“预判”,是预先判定的意思,是对即将到来的事进行判断。在不同的场合有不同的理解。比如在游戏中,预判可能是在对方释放技能前提前思考,猜测对方的下一步动作,迅速达成自己的主观预见判断,先发制人。那么在音乐欣赏中,“预判”是什么呢?个人理解为:当看到音乐标题的一瞬间,根据已有的音乐知识和生活经验,对该作品的内容、风格有一个大致的构想和猜测。音乐是感性的艺术,在欣赏前看到作品的标题,每一位听者都会有自己的预判。这种构想和猜测是基于以往的欣赏经验,习得于一次次的欣赏实践。对于小学中高年级的学生而言,音乐素养和相关文化的积淀,有着强烈的心理暗示,每个学生有着自己的猜想和判断,进而激发聆听的欲望。
比如看到标题交响音画——《美丽的喀纳斯湖》(片段),会想到水声潺潺,风景如画,舒缓优美的弦乐……比如看到笛子与乐队——《京调》,耳边就会响起咿咿呀呀的京剧唱腔……看到《游击队之歌》,就会想到游击队员神出鬼没,机智杀敌的形象……那看到唢呐独奏——《山村来了售货员》这一切那个的曲名,会有怎样的预判呢?这部作品的时代背景与当代学生的认知是完全脱节的,如何运用以往的音乐知识和生活经验来进行欣赏呢?
在欣赏唢呐独奏《山村来了售货员》时,教师可以从标题入手,试着简单解读山村和“售货员”:与其称“售货员”,不如叫“货郎”更合适。货郎带着乡亲们的期盼,定期把他们需要的货物送进山村。带着满满当当商品的货郎,心情怎么样?学生马上回答:高兴的!愉快的!师又问:“那时交通不便,在崎岖的山路上,货郎会选择怎样的方式运送这些商品呢?”学生沉默了片刻,因为这显然超出了他们的经验范围。师踏着节拍,表现了挑着扁担,一步三摇赶路的情境。学生一下就明白了:扁担!货郎用扁担挑着货上的山!教师继续追问:“如果你是作曲家,你表现货郎的主题会是什么样的?”学生非常活跃:欢快的!跳跃的!颤悠悠的!教师哼唱着主旋律,再次踏着节拍,挑着扁担,一步三摇地去赶路。到此刻为止,音乐还没有正式响起,但孩子们已经有了他们的预判,唢呐欢快的A主题旋律已经融入心中。随后的欣赏段落,根据标题的指引,包括吆喝、选购、告别等,学生更是乐在其中。在高质量“预判”的引领下,学生全身心地投入了課堂教学活动。
二、准确把握教学目标,全员参与
音乐是宽泛的艺术,有效聆听的次数越多,对旋律的印象就越深;对旋律的印象越深,对作品的感性体验也就越深。作为聆听者,凭着听觉感知,通过自己的理解展开想象的翅膀,这种想象是每一位听者都可达成的。从个人角度而言,欣赏课应该是“可参与的”这个“可参与”的指向是全体学生。
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意面向全体,注重每一位学生的参与体验。初听、复听、分段赏析,每一遍的聆听,目标和要求是阶梯式螺旋上升的。但是,学生的感受能力不一样,每一级台阶,都会有学生在上面停留,而越往上人就越少。所以尽量保证,学生至少都能踏上第一、第二级台阶,即在起步时,人人都可参与。教师在教研活动的交流中发现:律动和打击乐演奏,偶尔降低一下原有的难度,以班上接受力偏弱的学生为基准,这种整齐划一的参与体验,也是非常愉悦的美好瞬间。
新课标指出:“初步了解世界部分国家的民族民间音乐,感受不同的音乐风格,能做出恰当的判断和反应……”客观来说,有时,某些音乐作品的欣赏,全员都能全身心地参与,是有一定难度的。在欣赏《猎人的葬礼》时,根据个人的欣赏体验,作为听者,感受其音乐风格,能与作品共情,似乎比分析旋律、听辨主奏乐器音色等等更重要。为此,这首作品的教学目标重在风格的体验,形成如下设计:孩子们,如果你是作曲家,创作这首标题作品,你会采用怎样的旋律、速度?如果你是舞台上的指挥,你是乐队的演奏者,你的表情会是怎样的?当你们奏响了主旋律,你又有怎样的感受……学生带着强烈的代入感,投入地欣赏了全曲。有时候,音乐的体验是很微妙的,难以用言语描述和表达,尤其是那些很少回答问题的“沉默的大多数”……但是,看到他们专注的眼神投射出的那种亮光,会让人无比欣喜。
三、感悟对比音乐要素,深度体验
随着年级的升高,音乐欣赏在中高年级教学活动中的占比有所增加。从某种角度来说,作者的音乐作品是一度创作;演唱(奏)的过程是二度创作;而作为听者,对音乐欣赏感受及领悟已经是三度创作。鉴于音乐艺术在表达方式上的特殊性,它在“二度创作”和“三度创作”的审美过程中,有赖于特殊的思维方式——即以感性认识为基础、理性分析为引导的多种心理因素。所以,对音乐要素的分析感悟要逐步深入,初听、复听、分段赏析的目标和要求不断提升。在欣赏教学中,对比是比较常见的方法。尤其是在初听之后,分段复听时,基于初步感受,问题的思考难度要有梯度变化,可以开展表格式研究,通过小组合作,对旋律、节拍、节奏、速度、力度等音乐要素进行分析对比,深度体验音乐作品的丰富内涵。
音乐是听觉的艺术,通过一次次的比较聆听,听觉的印象会慢慢在大脑中记忆、积累。新课标中,6年级的课程内容中有这样的表述:“能感知大、小调式的音乐特点;感受听音乐主题及乐句、乐段重复与变化……”对于大小调的理解,自主体验的感受远高于讲述的习得。在欣赏“密西西比河”时,就采用了如下教学设计:通过感受旋律情绪,分析(演唱)骨干音后,学生整齐划一地圈出了“小调”这个选项。对小调的情绪,小组交流后纷纷写了“悲伤、忧郁”“无比惆怅”等类似的答案。基于这样的情感体验,带着学生再次跟琴哼唱主旋律后继续追问:在小调较为暗淡的大背景下,在第三乐句的高音区有什么变化?学生沉默了,短暂思考后,有人不自信地说:“好像有点大调的感觉?”教师不置可否,建议大家再次演唱。唱完后,有大调感受的学生明显多了。这时,教师继续追问:这儿出现了大调式主音,又想表达些什么?学生愣了片刻,小组交流后,思维又活跃了起来:“这显现出一种潜在的刚强和力量。”“虽然饱受摧残,即使痛苦压抑,但希望永存!”……对旋律进行深入分析的环节,要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愿望。上述学习片段,起始于感性体验,升华于理性分析。从直观到抽象,由表及里,逐步深入,尤其是中高年级,可以多问问“问什么有这样的感受?”“你是怎样理解的?”……这样的欣赏课,理性和感性相结合,对比分析,才能由表及里,达成深度体验。
四、甄别当下流行音乐,提升品位
音乐课堂教学中的欣赏,只是学生音乐生活和学习的一部分。音乐审美的培养和熏陶,是通过听觉感知、情感体验和想象联想等心理活动进行的。新课标的学习内容中,小学三年级开始有了这一项——探索生活中的音乐。诚然,从某种客观的角度来说,当下学校音乐教育的公共性比较差。囿于教材歌曲的同质化、教材非个体所有的共用模式、校内外音乐接收方式的差异性等原因,教材中的歌曲以及绝大部分欣赏基本就局限于音乐课和学校活动。学生生活中接触的各种媒体,所听到的绝大部分音乐,都是市场化、工业化的制作,很多网络神曲并不适合孩子。为此,一些网络平台的音乐对小学生的影响,我们要加以重视。
音乐的风格,总是随着时代的脚步不断变迁。从《一分钱》到《闪亮全世界》;从《火車向着韶山跑》到《森林狂想曲》,从《让世界充满爱》到《算你狠》……音乐和文学、影视作品一样,彰显不同时代的道德和价值取向。在此影响下,“70”“80”后小时候的理想是各种各样的:医生、教师、警察、解放军、科学家、司机、售货员……此后的“90”后、“00”后的理想,一代比一代丰富。但如果问问现在的孩子,你的理想是什么?不少孩子回答的是:歌星、明星、艺人……这与媒体大量追捧流量明星有着较大的关系。在当下的全媒体背景下,学生不知道该听什么音乐,不知道什么才是真正的好音乐。这时候,更需要音乐教师帮助和引导学生主动选择。要教会学生对网络神曲说不!在高年级的音乐课上,可以留出一点时间,带学生一起欣赏流行音乐:阿卡贝拉版《夜空中最亮的星》、反战歌曲《Tell Mi Why》、饱含深情的《让世界充满爱》、古典与现代跨界交融的《出埃及记》……学生开始对一些网络口水歌曲,以及土味十足的短视频电音BGM有了自己的认知。
此外,作为生活中音乐的组成部分,影视作品的音乐,提供了拓展欣赏的广阔空间。那些经典动漫主题曲、部分类型片的主题配乐,极大地开阔了小学生的音乐视野。那首承载着无数人记忆的《黑猫警长》,为什么不是童声演唱?聆听国家大剧院的合唱版《黑猫警长》,又会带来怎样的全新感受?赵季平创作的《好汉歌》,为什么这么具有感染力?《碟中谍》的电子音乐主题为什么如此迷幻?全媒体时代,更需要我们引导小学生用音乐的耳朵去关注、去聆听生活中的音乐。
音乐欣赏课永远充满未知,学生的想象力也永远充满未知,音乐作品的赏鉴,我们永远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