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鸡传染性鼻炎灭活疫苗副反应的探讨及预防措施

2023-06-06王群义栾栋祖李彬刘平刘红祥刘丰波张翔刘东

家禽科学 2023年3期
关键词:佐剂副反应活疫苗

王群义 栾栋祖 李彬 刘平 刘红祥 刘丰波 张翔 刘东

中图分类号:S858.31 文献标识码:C文章编号:1673-1085(2023)03-0029-03

鸡传染性鼻炎近几年发病率明显增加,一旦发病往往导致鸡群出现生长发育受阻、产蛋率下降和死淘率增加等问题。随着国家对抗生素的限用和禁用,靠抗生素来预防和治疗该病的方法已行不通。实践证明,鸡群接种鸡传染性鼻炎油乳剂灭活苗后可降低该病的发病率和减少发病后的经济损失,因此通过疫苗免疫来预防和治疗该病越来越得到大家的重视和认可。但是近几年,发现鸡群接种鸡传染性鼻炎灭活苗后出现采食量下降、精神不振、死淘率增加等疫苗副反应。笔者根据多年临床经验和研究认为,接种鸡传染性鼻炎灭活疫苗后出现疫苗副反应的因素较为复杂,主要与鸡传染性鼻炎灭活疫苗本身的特点、鸡群体质、接种部位、免疫次数和疫苗生产工艺等因素有关。在当前鸡传染性鼻炎发病率较高的情况下,探索有效、安全的预防方案,对生产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1 鸡群免疫鸡传染性鼻炎灭活疫苗后常见的副反应

临床上发现,首免鸡群副反应较轻,二免后的鸡群副反应较大;也有些鸡群接种后无任何异常。多数鸡群在注射疫苗的几分钟或几个小时后,出现精神不振、呆立或卧立、采食量下降的症状。

反应较轻的鸡群1~2 d后恢复正常,也有的鸡群3~5 d才能完全恢复。反应严重的鸡群多发生在二免,二免5~7 d后部分病鸡表现精神萎靡、采食下降、消瘦、发育受阻、死淘率增加,死亡多与继发弧菌性肝炎等疾病有关,死淘率达5%,鸡群经过20~30 d后才能完全恢复正常。

2 接种鸡传染性鼻炎灭活疫苗后注射部位的病理变化

正常反应:注射部位有少量的肉芽颗粒,一般2~3周恢复正常。

异常反应:注射部位颜色发黄、肿胀、肌肉坏死,肌肉层肉芽颗粒融合成较大的硬块。病鸡多预后不良,逐渐消瘦,最后死亡。

3 接种鸡传染性鼻炎灭活疫苗发生副反应的因素

3.1 与鸡传染性鼻炎灭活疫苗的菌体蛋白大小有关

鸡传染性鼻炎灭活疫苗的菌体蛋白分子量较大,并且为了提高免疫效果,灭活苗中菌数含量较高,因此鸡传染性鼻炎灭活疫苗的应激反应要大于病毒性灭活疫苗。

3.2 与鸡传染性鼻炎杆菌繁殖中产生的内毒素有关

鸡传染性鼻炎杆菌在培养过程中会产生荚膜蛋白、菌毛蛋白、脂多糖等菌体蛋白,这些蛋白既是免疫原,也是内毒素。研究证明,剔除这些毒素后会降低疫苗保护率,所以还不能完全剔除这些内毒素。

3.3 与使用不同佐剂的鸡传染性鼻炎灭活疫苗有关

目前,不同佐剂的鸡传染性鼻炎灭活疫苗产生的副反应有差异。用于生产鸡传染性鼻炎灭活疫苗的佐剂主要有油佐剂和铝胶佐剂,油佐剂疫苗产生的抗体滴度和保护时间要优于铝胶佐剂疫苗。但随着疫苗研发技术的提高和生产工艺的优化,这种差异会越来越小。但从应激反应的角度看,铝胶佐剂疫苗要优于油佐剂疫苗,因此不同的品种和不同的鸡群要选择适合自己的佐剂疫苗。

3.4 与疫苗注射部位有关

从降低副反应的大小来讲,油佐剂鼻炎灭活疫苗的注射部位应首选颈部皮下,其次是翅根肌肉,再次是胸部肌肉。副反应大小依次是颈部皮下<翅根肌肉<胸部肌肉<腿部肌肉;从疫苗吸收速度来讲,颈部皮下>翅根肌肉>胸部肌肉>腿部肌肉。

铝胶佐剂鼻炎灭活疫苗目前多采用肌肉注射,也可以采取颈部皮下注射。颈部皮肤松弛,注射空隙大,活动量大,毛细血管和淋巴结较多,因此有利于疫苗吸收和抗体产生,并且副反应较小。胸部肌肉致密、缝隙小,并且鸡多喜欢趴窝,因此相对吸收慢并且副反应大。

3.5 与同一位置注射频繁有关

疫苗佐剂的作用:一是形成抗原库,缓慢释放抗原;二是刺激机体启动免疫系统,在注射部位大量产生巨噬细胞,吞噬抗原产生免疫应答。同一位置免疫一次油苗,一般3~4周可以完全吸收,这是肉眼的直观判断。在显微镜下观察发现,其实肌肉纤维间仍有大量的细微疫苗颗粒,组织中的疫苗颗粒彻底吸收需要3~5个月,这些细微颗粒会不断释放刺激机体产生抗体。同一位置如果短时间内(一月内免疫2~3次)多次免疫,会导致该位置疫苗吸收不良,肌肉纤维抗原饱和,机体产生过度刺激和过度反应(类似免疫风暴),因此导致注射位置分泌物增多形成黄色干酪物,产生肉芽肿等不良反应。反应严重的鸡易继发其它疾病,引起死亡。目前,生产上在同一位置频繁免疫导致疫苗吸收不良、鸡群死淘率增加或产蛋率下降的问题比较普遍,需要引起大家关注和重视。

3.6 与鸡群健康状况有关

鸡群在健康和体质良好的情况下,疫苗注射后没有副反应或副反应较小;但如果鸡群不健康,会导致较重的副反应。通常,通风不良、密度较大和饲喂劣质饲料等都会危害鸡群健康。

4 避免或减少鸡传染性鼻炎灭活疫苗副反应的措施

4.1 加强饲养管理,保证鸡群健康

饲喂优质饲料,控制饲养密度合理,通风科学,免疫前2 d可以在饮水中添加多维素来提高鸡群抵抗力。

4.2 制定科学合理的免疫程序

4.2.1 优化免疫程序,减少免疫次数 不同的接种部位要交替使用,避免所有疫苗都注射到胸肌或翅根,这对降低疫苗副反应和提高鸡群抵抗力非常关键。

4.2.2 鸡传染性鼻炎灭活疫苗尽量接种颈部皮下 疫苗接种颈部皮下会更安全,副反应最小。大日龄鸡颈部皮下注射完全可以在生产上进行推广,免疫效率不比胸肌或翅根慢。其动作要领是捏住颈部上1/3处,将鸡头拉出笼门,利用笼门固定鸡,注射器以小于30°朝背部方向刺入颈部皮下,注射完成后放入其它鸡笼。

4.2.3 其它位置接种选择 接种时,翅根优选,其次是胸肌,并且要与上次免疫间隔至少30 d。

4.3 选择优质、适合的疫苗

4.3.1 当鸡群状态不是很稳定时或鸡群处于产蛋高峰期,建议推迟免疫或选择铝胶佐剂灭活疫苗接种。

4.3.2 鸡群开产前建议选择优质、质量有保证的油乳剂灭活疫苗。青岛易邦公司近几年在鸡传染性鼻炎灭活疫苗研发方面做了很多工作,如选用优质佐剂、在抗原培养过程中优化生产工艺,既减少了与应激有关的因素,又提高了保护率,开产后免疫保护期长达9个月,对当前流行的鼻炎有较高的保护率。

5 总结

副鸡嗜血杆菌感染鸡会引起传染性鼻炎,对鸡的生产性能造成较大影响,引起育成鸡生长不良、产蛋鸡产蛋率下降等损失,若与大肠杆菌等其它病原混合感染会造成更大的损失。近年来传染性鼻炎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提高饲养管理水平、做好生物安全措施以及合理的疫苗接种是应对该病较为有效的防控手段,但由于鸡传染性鼻炎灭活疫苗本身的特点和目前我国疾病种类多导致免疫频繁、免疫程序不合理、免疫操作不规范等因素,导致了鸡传染性鼻炎灭活疫苗接种后出现较大的应激反应,甚至导致较大的经济损失。因此,在养殖过程中,提高鸡群管理水平,降低患病几率;優化免疫程序、规范免疫操作,减少应激反应,尤其是研发保护率高、应激反应更小的新型疫苗是未来趋势。

猜你喜欢

佐剂副反应活疫苗
新冠病毒灭活疫苗诞生记
DC-Chol阳离子脂质体佐剂对流感疫苗免疫效果的影响
Numerical simulation of flow separation over a backward-facing step with high Reynolds number
2018年全疆口蹄疫疫苗临床应用安全性结果分析
克痹宁凝胶对佐剂性关节炎大鼠的缓解作用
SD大鼠佐剂性关节炎模型的建立与评估
鸭黄病毒灭活疫苗的制备与免疫效力研究
滴鼻免疫布氏菌活疫苗保护效果的研究
铝佐剂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重大动物疫病免疫副反应的处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