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磐石灰鹅遗传资源保护方案

2023-06-06姜军蔡博宇孙思维侯凤香宋显章

家禽科学 2023年3期

姜军 蔡博宇 孙思维 侯凤香 宋显章

摘 要:磐石灰鹅是浙江省温州市乐清地区的地方禽种,距今已有600余年的历史。为了保护磐石灰鹅独有的遗传资源,丰富禽类产品的多样性,根据磐石灰鹅遗传资源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制定保护方案,从而保證磐石灰鹅遗传资源保护的有效性。

关键词:磐石灰鹅;遗传资源;保护方案;检测评估

中图分类号:S835.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1085(2023)03-0041-04

畜禽良种既是畜牧业现代化的基础,也是我国畜牧业发展中亟待加强的薄弱环节,因此加大对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力度,优选一批特色品种,可以提高我国核心种源自给率,同时对维护世界物种遗传资源多样性也具有深远的意义[1-2]。

磐石灰鹅是浙江省温州市乐清地区的地方禽种,距今已有600余年的历史。磐石灰鹅之所以在温州地区远近闻名,是因为它的肉质鲜美,用它加工成的熏鹅色香味俱全,是制作温州著名小吃“温州熏鹅”的主要用鹅。除此之外,磐石灰鹅还具有性成熟早、适应力强、耐粗饲、抗病力好等特点,所以长久以来乐清人基本上家家户户饲养灰鹅,这也成为了乐清地区的畜禽养殖传统。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许多乐清人开始经商办企业,从事养殖业人员比例逐年缩小,再加上养鹅的影响力弱,人们对种质资源保护意识淡薄等因素,使得磐石灰鹅在二十一世纪初几近灭绝,当前磐石灰鹅的保护形势十分严峻。因此制定有针对性的磐石灰鹅遗传保护方案,确保遗传资源保护效果迫在眉睫[3-4]。

1 磐石灰鹅简介

1.1 产地与分布

磐石灰鹅又称盘石灰鹅、乐清灰鹅,属于肉用型中型品种,是温州乐清地区特有禽种之一。原产于浙江省温州市乐清地区的磐石镇,主要分布于温州市各县市以及台州市等浙南地区。

1.2 特征与特性

磐石灰鹅要保持体型中等,体态紧凑,且身姿昂首挺胸。公母鹅头上均有肉瘤,肉瘤与喙呈青黑色,眼睑灰白色,虹彩深褐色。颈细长,无咽袋。全身羽毛颜色以灰、白、棕为主,颈部背面自头顶至颈基部有一条明显的褐色羽毛带,颈两侧及颈腹面羽毛呈灰白色,胸部羽毛呈浅灰色,腹部羽毛呈灰白色或白色,翼羽、背羽和侧身羽毛均呈灰色,且羽毛边缘镶嵌着灰白色,形成明显的白色斑纹或横纹。胫和蹼呈橘黄色。公鹅的喙和肉瘤较母鹅大,且较为突出,而母鹅的肉瘤相对略小且扁平。母鹅有腹褶。

1.3 生产性能

成年磐石灰鹅公鹅体重保持在4.5 kg,母鹅体重在4 kg左右;种鹅开产日龄在160~180 d之间,年产蛋量在40枚左右,蛋壳呈乳白色,蛋壳厚度维持在0.6 mm左右,蛋重在151 g左右;母鹅有较强的就巢性;公母鹅屠宰率和半净膛率分别在92%和84%左右,公鹅全净膛率为75%左右,母鹅为71%左右,公母鹅腿肌率在8%~10%之间,胸肌率在10%~13%之间。

1.4 品种数量及保种现状

2015年乐清市亿科大雁生态养殖场根据磐石灰鹅羽色外灰内白、体型紧凑的特征,通过走村串户,收购公鹅40只、母鹅100只,从而开始对磐石灰鹅进行群体扩繁工作。目前保种单位已建立40个家系,扩繁群种鹅1 200余只,年出栏商品鹅2万只以上。

2 保种目标与方法

2.1 保种数量

保种群保证不少于40个家系,且母鹅的数量不少于300只,世代间隔保持在2~3年[5-6]。家系的群体繁育按照单父本循环轮流配种法和有效控制随机交配的繁育制度进行,在维持基因频率基本不变的基础上,避免群体出现近交衰退的现象,从而保持群体的性状表现在遗传上的稳定,最大限度地保存磐石灰鹅的遗传资源。

2.2 保种目标

重点保护磐石灰鹅中等体型和其屠宰性能的特点以及性早熟、肉品质优良、蛋壳厚度大的特性。

2.3 保种方法

保种方法采用单父本家系保种方法,具体实施方案如下:

2.3.1 组建家系 根据保种目标中磐石灰鹅的体型外貌和生产性能特性,选择符合要求的50只公鹅、300只母鹅,组成40个家系,每个家系1公配5母,其余列为后备群。在组建家系时要注意公母鹅的选择,家系内不能出现全同胞或半同胞公母鹅交配的现象,防止近亲交配。

2.3.2 配种方式 家系内公母鹅交配采用自然交配。但由于磐石灰鹅公母鹅择偶时具有选择性,因此需要关注家系内公母鹅之间的适配性。如果发现家系内公母鹅的适配性较差,则要及时调整该鹅群,从而避免影响家系种蛋的受精率。

2.3.3 种蛋收集 磐石灰鹅一般在第2~3年时可达到产蛋高峰期。在产蛋高峰期时,收集鹅蛋15 d,并在鹅蛋上做好家系标记,按家系顺序摆放。在收集的鹅蛋中挑选蛋形指数正常、蛋壳质量好且无污染的鹅蛋作为入孵种蛋。

2.3.4 种蛋孵化 种蛋入孵前需要用福尔马林薰蒸或新洁尔灭喷雾消毒。入孵时需要将种蛋按照家系顺序依次排进盘中,并记录好入孵种蛋数。在入孵后的第8天和第25天分别对种蛋进行照蛋检查,剔除无精蛋、死胚蛋等,并做好相关记录。当种蛋孵化到近30 d时,按照种蛋上家系号顺序,分别将种蛋转入对应系谱孵化专用的出雏笼或网袋中。

2.3.5 出雏筛选 依次将雏鹅从出雏笼或网袋中取出,剔除病、弱及不符合磐石灰鹅雏鹅标准的鹅苗,按照家系顺序,给雏鹅佩戴翅号,并做好记录。在雏鹅中随机选取公母鹅各40只,称其初生重量,并做好记录。

2.3.6 育雏管理 按照育雏期饲养管理办法进行饲养,并记录相关日报表。在雏鹅4周龄时,随机选取公母鹅各40只,测量其体重。

2.3.7 育成筛选 按照育成期饲养管理办法进行饲养,并记录相关日报表。在磐石灰鹅90日龄时,每个家系按照磐石灰鹅体型外貌和健康情况,初步选留个体。选留的原则为每个家系公鹅选留3只(1只种用,2只备用)、母鹅选留12只。在选留的鹅群中随机选取公母鹅各20只,测量其体尺体重。

2.3.8 产蛋管理 160日龄(产蛋前)在群体中选留体型中等、健康活泼且生殖器官发育良好的个体。选留的原则为每个家系选留公鹅2只(1只种用,1只后备),母鹅每个家系选留8只,重新组建家系。按照种鹅产蛋期饲养管理办法进行饲养。记录鹅群5%开产日龄;分别随机抽取公鹅20只以上、母鹅40只以上,测量开产体重和56周龄体重;抽样称量开产鹅蛋重和56周龄鹅蛋重,样本数分别不少于30枚和60枚;及时记录产蛋期饲养日报表和家系产蛋情况,计算种蛋受精率和孵化率等;每两个世代随机抽取56周龄公母鹅各20只以上,测量其体尺、屠宰性能和蛋品质等。

2.3.9 鹅群淘汰 当下一世代鹅群基本性成熟时,将上一世代鹅群全体淘汰,不出现世代重叠的现象。

2.3.10 记录技术内容 记录的技术内容包括:配种表、系谱孵化出雏记录表、家系号与翅号对照表、饲养记录表、免疫记录表、体重测定记录表、体尺测定记录表、屠宰测定记录表、蛋品质测定记录表、蛋重测定记录表、家系产蛋记录表、群体产蛋记录表、家系产蛋性能汇总表、孵化出雏记录表、外貌特征统计表等。

3 技术管理措施

3.1 稳定外界环境

尽量保证保种场外界环境相对稳定,减少环境因素对鹅群的影响。夏季做好通风、防暑措施,冬季做好保暖、抗病防护。当饲料或饲料原料因产量、价格出现较大波动,需要重新调整日粮配方时,也要尽量保持各世代同一阶段鹅群日粮营养水平相一致,保证鹅群正常生产。

3.2 减少人为筛选

在保种选留下一世代种鹅时,要尽量避免出现人为有意识的优化筛选,仅挑选身形体重、生产性能高于群体均值的个体是不科学的,也是不可取的。要考虑均衡选留,高于或低于群体均值的个体在群体选留时都要有一定的比例,但是可以淘汰体重过高或过低的异常个体,确保磐石灰鹅群体均值不会因为人为刻意选留而发生较大改变。

3.3 确保系谱精准

入孵种蛋在收集时就需要在蛋壳上标注出家系信息,并按家系顺序送入孵化室,待种蛋入孵30 d、雏鹅尚未破壳时,使用出雏笼或网袋将不同家系种蛋之间隔离,待雏鹅破壳而出时,即可为雏鹅戴上具有可识别的标记,如翅号等,并记录相关信息,确保家系系谱准确无误。

4 保护效果监测与评估

磐石灰鹅品种的特征性状保护分为重点特征性状监测和常规特征性状监测。

4.1 重点特征性状监测

4.1.1 开产日龄 每世代认真记录磐石灰鹅群体5%开产日龄,确保开产日龄在160~180 d之间。

4.1.2 屠宰性能①畜禽的体尺、体重与其屠宰性能具有一定的相关性,通过测量90日龄磐石灰鹅的体尺、体重及屠宰性能指标,建立公母鹅体尺、体重及屠宰性能之间的相关回归公式,利用该相关回归公式,每世代通过抽样测定留种群公母鹅(各20只)的体尺、体重来评估其屠宰性能;②每两个世代通过测定90日龄留种群混合同胞(即全同胞和半同胞,公母鹅各10只)的屠宰性能,来间接评估其屠宰性能。屠宰性能重点监测磐石灰鹅的屠宰率、半净膛率、全净膛率、腿肌率和胸肌率等屠宰指标,确保公母鹅屠宰率和半净膛率分别在92%和84%左右,公鹅全净膛率在75%、母鹅在71%左右,公母鹅腿肌率在8%~10%,胸肌率在10%~13%之间。

4.1.3 鹅蛋品质 每世代抽样检测56周龄鹅蛋(10枚)蛋品质(包括蛋重、蛋形指数、蛋壳厚度、哈氏单位、蛋黄比率、蛋壳颜色和蛋黄色泽等),尤其是蛋壳厚度在0.6 mm左右。

4.2 常规特征性状监测

4.2.1 外貌特征监测 ①每世代记录磐石灰鹅的毛色、喙色、胫和脚的颜色,要求符合該品种特点(如1.1所述),母鹅肉瘤较公鹅略小且扁平;②每两个世代监测乐清灰鹅成年体重和体尺(体斜长、龙骨长、胸宽、胸深、胫长、胫围、半潜水长等),尤其是半潜水长,公鹅在65 cm左右,母鹅在61 cm左右。

4.2.2 生长性能 每世代分别抽样测定磐石灰鹅初生重、4周龄和56周龄体重。

4.2.3 繁殖性能 每世代抽样测定磐石灰鹅5%开产体重、开产蛋重、56周龄蛋重等,并详细记录家系产蛋数、产蛋重量、种蛋受精率和受精蛋孵化率等繁殖指标。

最终根据对磐石灰鹅重点特征性状监测和常规特征性状监测情况,撰写磐石灰鹅畜禽遗传资源保护情况评估报告,达到监测与评估磐石灰鹅遗传资源保护效果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EB/OL]. [2022-6-30].http://www.gov.cn/xinwen/2021-02/21/content_5588098.htm.

[2] 胡春华出席专家座谈会强调大力推进畜禽种业科技自主创新[N].人民日报,202-1-13(02版).

[3] 徐小钦,曾涛,卢立志.中国家禽遗传资源保护与效果检测[J].中国畜牧杂志,2016,52(07):91-95.

[4] 陈宽维.家禽遗传资源保种技术方案[J].中国家禽,2014,36(11):31-32.

[5] 沈虎泉.浅谈新疆鹅的保种与利用[J].畜牧业,2012(08):47.

[6] 霍明东,李平,郭文凯.籽鹅种质资源保护初报[J].现代畜牧科技,2017(10):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