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生写作中最好用的八个人物形象刻画技巧

2023-06-06雍艳萍

课外语文·上 2023年5期
关键词:肖像雕像人物形象

雍艳萍

同学们的日常习作以记叙文为主,在事件陈述的过程中,经常涉及人物形象的描写和刻画,以达到凸显作者核心思想的目的。可以说,人物形象是大部分的记人、叙事等作品中用来表情达意的重中之重。那么,如何更好地塑造人物形象就成为日常写作训练的重要内容。今天,结合笔者多年的写作教育经验,给大家支支招,帮助同学们用最简单实用的方法来塑造栩栩如生、跃然纸上的生动的人物形象。

虽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但是,我们也要懂得古人“望梅止渴”的智慧。关于写作方法的学习,笔者一贯支持踏踏实实地阅读、扎扎實实地训练技能的观点。不过,不得不承认,在拥有了一定的阅读基础之后,是否掌握一定的写作技巧决定了作品是否能够生动精彩。因此,当我们掌握了一定的写作技巧之后,如果再配合持之以恒的阅读,定会让写作能力节节提升。

人物形象是记叙文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鲜活的人物形象能够让读者对故事情节充满期待,能够借人物的口吻说出作者想表达的观点,能够用行动呈现作者的是非观和价值观,是作者表达思想感情的载体和依托。

同学们可以尝试从三个方面用八个技巧来塑造人物形象。

首先是肖像描写。

肖像描写是最直观地进行人物塑造的方法。什么样的肖像描写,才能使人物形象让读者感到眼前一亮,瞬间吸引读者的眼球呢?笔者的答案是——传神。只有传神的肖像描写才能把人物形象塑造得活灵活现。那么,怎样才能让肖像描写“传神”呢?

常规的做法自然是细致入微地把人物的外貌特点分毫不差地进行细致描述,让读者可以清晰明了地想象和构思人物的样貌。可是,真的是描写越细致、越全面,人物形象就越传神吗?笔者认为并不尽然。

曾经有人以画作比:

世人作画,画牛画虎都画上毛,可是画马却不画毛,这是为什么呢?

有人回答说:大概是因为马毛细小,不便画上。

可是,老鼠的毛更加细小,为什么画鼠也画毛呢?

不少经常作画的人根本没有思考过“马不画毛”的原因,因此都回答不了这个问题,总以为学习作画时老师就是这么教的,别人也是这样画的,定是约定俗成。

然而,事实不然。

鼠有毛,可以显其灵巧;虎有毛,可以壮其威势。而马无毛是为了突出它的俊逸驰骋,更能显示马的神韵。

由此可见,作文亦是如此。如果一味追求形似,而不追求神韵,塑造的人物又怎能活灵活现、跃然纸上呢?在神似之后再追求形似,注重人物的风骨,这样的人物形象才能从书本中走出来,鲜活生动起来。

肖像描写经典的技巧有“漫画法”“点睛法”“对比法”等。

其中,“漫画法”指的是用夸张的手法把人物的主要特点表现出来。如“她那又蓬又乱的头发被拢成一根马尾,马尾束得很高,远远看去,像是插在后颈的一根长长的鸡毛掸子”。

“点睛法”指的是在众多的五官和穿戴中,集中笔触挑选出最能代表人物特征的细节来突出描写。比如,写潘安当然要体现他的俊俏,写李逵就要突出他的黑;孙悟空、猪八戒、唐三藏,他们的外貌形象,也各自特点鲜明。

“对比法”可以用一群人烘托某一个人,也可以用某一个配角凸显重点塑造的主人公,或是通过主人公不同时期的肖像特征来表现作者的情感态度变化,这样的肖像描写也更容易在对比中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如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骆驼祥子》中关于骆驼祥子的一段描写:“年轻、高大的骆驼祥子——二十来岁,他已经很大很高,虽然肢体还没被年月铸成一定的格局,可是已经像个成人了——一个脸上身上都带出天真淘气的样子的大人。”“脸上身上带出天真淘气”,可是样子像个“大人”,简单的几句就把青春、精壮的骆驼祥子的形象塑造出来。

其次是语言描写。

言为心声。不论是作品中主人公的语言,还是事件中其他人的语言,都在积极为表达作者观点和态度的褒贬发声。因此,人物语言描写,也是让人物形象更加丰富饱满的重要部分。

语言描写分为“身份法”和“环境法”等。作品中的人物由于其年龄、身份、地位、所处环境和时间、地点等的不同,说出来的话也是不一样的。因此,我们要根据自己想要表达的思想,让作品中的人物在适宜的机会说出他们该说、必说的话。

就拿“身份法”来讲,我们在写作文的时候,一定要知道什么样的人在什么样的年纪要讲什么样的话:小朋友讲话要天真幼稚;中年人讲话要沉稳干练;老年人讲话要循循善诱、讲求道理。而且,人物的身份、职业不同,说出来的话也是大有区别的。比如,学生说话就显得青春活跃,老师说话就要有书卷气、人文气,领导讲话要掷地有声,将军、战士说话要威风豪迈。再加上人物本身的性格特点不同,说起话来,味道也完全不一样:同样是学生,男生说起话来调皮,女生说起话来乖巧;同样是老师,急性子的老师说起话来连珠炮一样,慢性子的老师娓娓道来;同样是商人,有的心胸豁达,说的都是利国利民,有的精于算计,满口都是斤斤计较。

“环境法”指的是同一个人物在不同的环境下,也会说出不一样的话。一个温柔慈爱的妈妈,也有可能是一个坚强勇敢的战士。她面对孩子的时候,一定是温言细语;当她面对敌人时,必然会横眉冷对。这两种不同的环境下,即便是同一个人,也会表现出不一样语言个性。

因此,我们绝不能为了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让人物说不合时宜、不合身份的话。

最后是侧面描写。

侧面描写包括“自然环境烘托法”“社会环境推进法”和“他人之言褒贬法”。

自然环境描写在记叙文中不仅可以用来交代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等基础信息,也可以成为塑造人物形象的利器。自然环境描写的作用是烘托人物、营造气氛,为人物出场作铺垫。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少年闰土》中“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的环境描写,恬静自然,充满童真,为少年闰土出场铺垫出了一个极富绘画美的意境。当我们读到“其间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项带银圈,手捏一柄钢叉,向一匹猹尽力的刺去”,整个脑海中都浮现出了那个活泼、灵巧、勇敢的少年闰土形象。这样的形象太过美好,才会让后来的闰土的颓废形象如此令人难过、痛心。

社会环境描写更多是对故事的历史社会背景做介绍。英国作家王尔德创作的童话故事《快乐王子》开篇交代了快乐王子雕像的华美,还有每一个路过这座雕像前不同身份的人对雕像的评价。开篇的几个段落的描述,让我们看到了议员的虚伪势利、百姓生活的艰难辛苦、普通人的挣扎、孩子的天真可爱、老师的古板教条……上层社会为富不仁,普通百姓却是步履维艰。而快乐王子在生前,由于隔着高高的宫殿的城墙,他从来没有看到过外面的百姓生活竟是如此凄惨。

也正因为他保持着一颗赤诚如孩童一般善良的真心,才让他即便是钢铁铸成的身躯、铅铸成的心脏,也能够被百姓的凄苦生活打动。所以,快乐王子每次挽留小燕子的语言充满了恳切,才一次次让小燕子放弃了南飞的想法,帮助他救助全城的百姓。

当他把自己身上的金叶子全部送给别人时,整座雕像已经晦暗丑陋,然而这个时候,对读者而言,快乐王子的形象才真正高大、伟岸了。因为他的无私奉献所表现出的可贵人格,已经让所有道貌岸然的权贵自惭形秽。到这个时候,快乐王子的人物形象已经深深印入读者心扉。

“他人之言”也是侧面描写中一个很重要的塑造人物形象的方式,因为他人之言更方便用直接的口吻去评价和表达作者观点。借他人之言客观全面地评价作品中的主人公,既可以让表现力加大,又会让读者觉得真实可信,甚至感觉到“他”代表自己说出了心声,更容易搭建作者与读者心与心之间的共鸣。

比如《快乐王子》开头议员对雕像的评价,“好看”“但没什么用处”。事实上,快乐王子用自己雕像上一切值钱的东西换取了百姓的幸福,而那些议员没有为百姓做一件事,却只是在雕像被推倒后,不停争论下面该塑造谁的雕像。这些都构成了我们对快乐王子这个形象的整体的深刻认知。

以上三个方面的八个人物塑造技巧,需要我们结合日常的阅读来积累,通过仿写进行巩固,通过不断打磨、反复推敲,日积月累地掌握。当我们学会用生动的人物形象来展示核心思想的时候,我们的作品就不仅拥有了活起来的资本,还具备了吸引读者的能力。

猜你喜欢

肖像雕像人物形象
大自然的肖像
大自然的肖像
有奖问答
地毯肖像
如何做好表演中人物形象的塑造
《肖像》
论近年来中国网络剧人物形象创新
辛弃疾田园词中的人物形象
跟踪导练(四)3
谷歌尊重雕像“隐私权”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