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闻暗香过,谁解梨花魂
2023-06-06骆林
骆林
★读书之人总有书香气质,当我们手捧一本书坐在暖暖的日光下,内心总有涟漪,或沉湎于书中哀婉延绵的情感,或荡漾于书中如诗如画的绚丽,或回味着字里行间旖旎的风景,只要深入其里,就能意会字节间流淌着的作者心语,一阵阅览之后,我们内心会不自觉地发出一声幽叹、高呼一声呐喊 ,丝丝缕缕的感动将会在心底间泛出亮丽的色彩,这就是文学的力量。
一、文本之思
《驿路梨花》的作者是已逝著名军旅作家彭荆风,他是一位始终对生活抱有热情的作家,即使在蒙难的岁月里,依然用文学表达着自己对生活的感悟,文学给予了他无尽的力量。这篇文章既是他的一篇回忆之作,又是一篇赋予了时代色彩、时代热点的文章。说是回忆之作,是因为文中的故事写的是他20世纪50年代进入云南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时的经历,写作时间是1977年,这个地方特有的瑰丽风景、民族的个性服饰始终萦绕在他的心头,让他魂牵梦绕。说是赋予时代色彩,是因为当时党中央提出让广大青少年深入学习雷锋精神,虽然文学为时代发展服务,但作者不赞同那种空喊口号的、生搬硬套的人物性格塑造手法,而更倾向于用“感动的故事和人物去感染读者”(彭荆风《深情写梨花——谈〈驿路梨花〉的写作》),于是,作者把目光聚焦到云南边疆的少数民族,这里民风淳朴,风景秀丽;同时他们好客、热情,而作者本人更是在这里养过病,受过热情的款待、悉心的照顾,他们从不讲“雷锋精神”,但恰恰践行的就是雷锋精神,于是作者几乎用“时空穿越”的手法将20世纪50年代的朴素经历赋予了70年代的潮流思想,并且时至21世纪的今天依然散发着动人的情感,这份永不流逝的清新梨花香味,从20世纪飘到了21世纪。《驿路梨花》题目本身其实出自陆游《闻武均州报已复西京》中“悬知寒食朝陵使,驿路梨花处处开”,原意是“使者寒食节祭扫陵墓的时候,一路春风处处梨花盛开”,无非表达陆游对收复失地、恢复中原的喜悦之情。所以,作者引用诗歌的关键句,别有深意,表达的是对边疆人民纯净心灵的赞美。
二、文本之美
(一)闻花香,求主人——解决三个悬念,澄清两个误会
全文在神秘的气氛烘托中开始。只要有足够的文学阅历,就知道这样的意境营造和氛围烘托肯定有不一样的写作目的。文中的开头讲到“我”和老余在一个行山的夜晚,忐忑不安,因为一直都没有找到人家落脚,这是一座“好大的山”,“起伏的青山一座挨一座,延伸到远方,消失在迷茫的暮色中”。连在“边境地区生活过多年”的老余都焦急起来,忽然出现的梨花无疑给人无尽的希望,而且“白色梨花开满枝头”,这是多么难得的奇遇啊!就像老余所说的:“有梨树,前边就会有人家。”现实更是如此,小茅屋带给作者和老余无尽的感动,“温暖的火、喷香的米饭和滚热的洗脚水,把我们身上的疲劳、饥饿都撵走了”。这份无私的奉献在山谷中开花,梨花香味在山谷中回荡,然而作者对主人的寻觅却曲折感人,一系列的悬念便在作者和老余心中生根。这所小茅屋房门反扣着,屋里十分的漆黑,没有灯也没有人,但白木门板上用黑炭赫然写着“请进”两个字。“这是什么人的房子呢?”发自内心的自然产生的疑问,形成第一个悬念,领起了全文。当前来送米的瑶族老人来的时候,“我”和老余同时抓住他的手,抢着说感谢的话,但出乎意料的是——瑶族老人不是小茅屋的主人,而不过是一个过路人。第一个悬念已经澄清,但又有第二个悬念——小茅屋的主人究竟是谁?据这个瑶族老人说,应该是哈尼族的小姑娘梨花,“她要用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来帮助过路人”,此刻的我们分明地感觉到一股清新的花香在字里行间飘过,温暖心扉。后来,“我”和老余、瑶族老人正在修葺房屋时,看见了梨树丛中闪现出一群哈尼族小姑娘。她们“约莫十四五岁,红润的脸上有两道弯弯的修长的眉毛和一对晶莹的大眼睛”,瑶族老人也走到她们面前,深深弯下腰去,行了个“大礼”,表达了作为受帮助路人的感激之情。可小姑娘说:“房子是解放军叔叔盖的。”原来又是一个误会,但第二次误会澄清了,接着产生了第三个悬念——解放军战士为什么盖房子呢?到小说的最后,通过哈尼族小姑娘的描述,我们终于知道了事情的原委:这群解放军战士学习雷锋精神,为了方便过路人而建造了小茅屋。这种无私奉献的精神传承了下来,出嫁后,她的妹妹就接过了照料小茅屋的任务,瑶族老人、“我”、老余等过路人受到照料,都很感激,也都尽力照料小茅屋。最终,百川归海——他们都是小茅屋的主人,未来还有很多。一朵朵的梨花显然就是雷锋精神的显现,它扎根在深山之中,盛开在深山之上,香飘十里,温暖人心。
(二)梨花白,昭世人——简单一所茅屋,传递一份真情
“一朵梨花,院落阑干雨”,梨花沁人心魂。当哈尼族小姑娘澄清了所有的误会,一份感动便从心底涌现。哈尼族小姑娘、老猎人、可爱的解放军战士所做的一切不就是当代雷锋精神的反映吗?尤其是那些可爱的战士,本来他们只需赶好自己的路,毕竟军情、军令十万火急,不能因“杂务”影响任务,但他们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了修建茅屋的壮举,当然他们也没有因此而荒废任务,这不但是高超技能的展现,更是光辉精神的體现,也就是雷锋助人为乐的精神传承。老猎人呢?也是如此,他坚守着一份“无言”的约定,去归还粮食,不也是纯净的心灵的体现吗?至于哈尼族小姑娘,她们从解放军的手中接过了这份“无言”的承诺,“常常趁砍柴、拾菌子、找草药的机会来照料这小茅屋”,让这简简单单的小茅屋涌动无限的感动,而她们的妹妹又从姐姐们的手中接过了这份守护的承诺。他们从来不说“这是我们应该做的”,也不曾说这是“雷锋教我的”,他们只是默默地为这条驿路践行一个“雷锋人”乐于助人的自觉,一所简单的茅屋,就是一份珍贵的精神,那就是雷锋精神。而作者更是不说“雷锋精神”,他巧妙地借用了这洁白的、年年盛开的、处处盛开的驿路梨花来喻情、喻志。在文学上,用花来作某种象征,从古到今都不乏经典。像梅兰竹菊“四君子”:梅花象征不屈,兰花象征幽雅,竹子象征君子,菊花象征隐士。本文的“梨花”的内涵却“一语多关”:它既是云南边疆独有的雪白的梨花,它开满枝头,洁白如雪;同时又是哈尼族小姑娘的名字,她充满朝气,淳朴热情;也象征着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热情助人的美好品质。更为重要的是,“梨花”是当代雷锋精神的伟大体现,它代代相传、熠熠生辉。回首往事,20世纪70年代,全社会掀起了一股社会主义的新风尚——“向雷锋同志学习”。作者利用梨花的自然美,让“梨花”这个物象与社会思潮自然、和谐地融合,充满诗情与画意。一所简陋的茅屋见证着美好心灵;一群朴素的人,一份真挚的举动,让人不觉泪流满面。或许真像作者所写的那样——“梨花的白色花瓣轻轻飘落在我们身上。”这份绝妙的意境,在岁月的长河中静静流淌。
三、梨花之魂
《驿路梨花》写的虽是“梨花”,但蕴含着报恩、无私、奉献之意。《诗经·大雅》中曾说:“投我以桃,报之以李。”俗话也说:“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七彩的云南涌现雷锋默默无闻的举动,也带给当代的我们无尽的感动,这份感动就像涓涓细流,在我们心间流淌,缠缠绵绵;也如盛开在心灵阳台上的娇艳的玫瑰,在我们的脑海中,香飘十里。时光匆匆,半个世纪已经悄然飘逝,可能那些哈尼族小姑娘已经成为家庭的母亲、祖母,而作者也年华已逝,但旧时梨花满树飘香,当代茅屋情暖驿路,这一份山间默默无闻的举动继续涤荡着人的心灵,让人于平淡自然之中泛起阵阵涟漪。感谢《驿路梨花》,让人们感恩山间巧遇,让人们感恩缘分的相遇,这份感动让人们拨开迷雾,内心始终温暖、明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