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学经典的课程价值与 “有温度的教育”
——以《庄子》为例

2023-06-05孙艳红

关键词:国学庄子文化

孙艳红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载体形式以国学经典为主体,国学经典是文化之根、民族之魂、自立之基,彰显了国学经典作为课程的育人价值。国学经典教育是现行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过程育人的重要举措。因此国学经典作为课程的育人价值如何充分发挥,既能完成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又不增加学生课业负担,润物无声,做好 “有温度的教育”,这需要我们教育工作者深入研究与思考。

一、国学经典教育与立德树人

中华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是以人的发展为中心,解决的是人的成长问题,大致表现在四个层面:刚健有为,体现的是人与自身的关系;贵和持中,体现的是人与他人的关系;民为邦本,体现的是人与国家的关系;天人合一,体现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

钱穆先生在《人生十论》中说:“中国文化最简切扼要言之,乃以教人做一好人,即做天地间一完人,为其文化之基本精神者。”[1]中国文化的这种精神蕴藏于国学经典之中,国学经典中的文化精髓铸就了中国文化史上一个个巅峰式的人物,充分展现了国学经典的立德树人价值。换言之,国学经典具有极高的课程价值。

(一)国学经典教育可以涵养学生的君子之德

“君子”是指道德、修养、学识都极高的人,是中国人的道德典范。中国传统儒家文化非常重视 “德”,儒家的 “德”包括忠、孝、仁、义、温良、恭敬、谦让等良好品质。道、墨、宋明理学等各家学说也都强调人自身内在的品德修养。立君子之德,是立德树人的重要基础。只有具备了高尚的品德修养才能有健康的心态、健全的人格。 “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论语·雍也》),“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论语·述而》),“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论语·宪问》),“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了”(《论语·为政》),等等,这些君子之德的标准都有利于涵养大学生的品格,使他们成为诚信、谦和、尊重他人的一代新人。

(二)国学经典教育可以培育学生的浩然之气

“气”是颇具中国特色的一个概念,体现了中国人的生命观和自然观,是中国先人对社会自然和生命成长的深入思考及独特感悟。孟子的 “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孟子·公孙丑上》)被中国历史上无数仁人志士不断地追求和诠释:从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滕文公下》)到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过零丁洋》);从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司马迁《报任安书》)到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林则徐《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二首》其一),无不是这种浩然之气的鲜明体现。养浩然之气,是立德树人的关键。

(三)国学经典教育可以树立学生的和谐之念

国学经典中特别强调 “和”的价值,儒家有 “君子和而不同”(《论语·子路》)、 “天人合一” “中庸之道”等,道家有 “道法自然” “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庄子·齐物论》)等。墨、法、兵、佛等主要思想学派以及近代思想家也都对和谐思想有所阐述。 “和”的概念体现了人与他人、与社会、与自然的协调共生、长远发展。树和谐之念,是立德树人的保证。只有牢固树立和谐的观念,才能更真诚、更从容、更坦然地面对他人、社会和自然,真正实现和谐相处。也只有牢固树立和谐观念,才能真正使学生提高道德修养。

(四)国学经典教育可以构建学生的至美境界

国学经典向我们展示了崇高的人生境界,使学生不被外界物质条件所束缚,能够探究事物的本真,守住自己的根本,遨游于高级的精神世界中。庄子的 “‘至人’是一种极高明的人,既入世又超世,既能顺应自然,又能采真与守本,常人是难于做到的。”[2]庄子的 “真人”超越了 “嗜欲”,顺其自然,内心平静,是对人生真、善、美的理想追求,使人可以深入思考人生的意义,反思人的真正价值所在,是一种人生至美的最高境界。庄子在《知北游》中说:“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又说:“渊渊乎其若海,巍巍乎其若山,终则复始也,万物皆将资焉而不匮。”当人达到至美境界的时候,会感受到它似深海又似高山,万物所依,永不消失。它会使人不被外部干扰,内心宁静,也就不会刻意去伪装自己品德如何高尚,涵养自得,最后达到 “澹然无极”。《庄子》中 “真人”的状态和至美的境界对于理想人格建构和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和启迪作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间接改变学生的行为,净化学生心灵,进而调整物我之间的关系。

国学经典教育不仅仅要依靠课堂讲授,更要融入到生活的点滴和细微之处。结合校园文化建设,营造浓厚的传统文化氛围,使学生透过五千年的历史,感受、领悟国学经典的深刻内涵,让他们在不知不觉中接受传统文化的熏染和洗礼。[3]立德树人,贵在潜移默化。国学经典的不言之教,就是最有温度的教育。

二、国学经典教育与核心素养的养成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版)明确提出了核心素养的概念,其内涵主要包括语言构建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四个方面。国学经典的研读体悟恰恰与核心素养的养成过程相一致,也与中国人的文化心理结构相一致。正如李泽厚先生所说:“道家作为儒家的补充和对立面,相反相成地在塑造中国人的世界观、人生观,文化心理结构和艺术理想、审美兴趣上,与儒家一道、起了决定性的作用。”[4]

(一)研读《庄子》有助于学生语言能力的建构

语言能力首先要积累词汇。《庄子》中语料资源丰富,全文有6万多字,其中单音词2 725个,复音词1 690个,各类词的总量为 4 415个。[5]普通名词2 380个,专有名词527个。[6]《庄子》33篇的篇目名称都是独有名词,并寓意深厚,比如《秋水》《至乐》《外物》《说剑》等;“田子方” “知北游” “庚桑楚” “徐无鬼” “则阳” “盗跖” “渔父” “列御寇”等均是人名,这正是庄子借他人之名、他人之口,对篇名的寓意予以补充和说明。庄子又根据 “道”创造出一系列新名词,例如 “心斋”指心志高度集中,排除一切欲望杂念。心志如一,无比纯净,才能达到大道;“以明”就是以日、月为榜样,普照天下万物。庄子把表面看起来无用,而实际上存在各种用途的事物,称为 “以明”。这些名词正是庄子悟 “道”的方法途径。

成语是词汇中最具特色的一部分,据统计,“源于《庄子》的成语有163条,其中常用的有103条。”[7]这些成语主要通过截取原文、词语置换、同源异写、提炼概括等手段生成。《庄子》中有对上层社会黑暗的讽刺,如 “窃钩者诛,窃国者侯” “以强凌弱” “吮痈舔痔” “枯鱼之肆” “涸辙之鲋”等,也有对普通人民生活的描写和对工匠技艺的赞叹,如 “上漏下湿” “桑枢瓮牖” “履穿踵决” “捉襟见肘 ” “游刃有余” “踌躇满志” “得心应手” “鬼斧神工”等;既有对现实中自然万物的描写,如 “栉风沐雨” “望洋兴叹”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坎井之蛙”等,又有虚构的鬼神形象,如 “鹏程万里” “绰约多姿” “华封三祝 ”等。这些成语多用人们熟悉的形象,或是真实的生活景象,使得人们更容易接受,具有通俗性。《庄子》中寓言丰富,这为形成典故成语提供了便利条件。这些典故或是来源于神话传说或是庄子自创,在具有生动情节的同时,传递了深刻的道理。后世袁枚曾说:“人有典而不用,犹之有权势而不逞也。”[8]这些典故成语也因生动形象,能够很好地表达思想情感而被后人长期、反复地引用,这也让《庄子》一书中的典故成语具有古朴典雅的文学气质。

其次,《庄子》修辞手法多样,经得起反复阅读推敲,常读常新。《庄子》中修辞手法的运用,在研究过程中,可以让学生对照仿写,既能直观感受到《庄子》修辞的妙用,又能让学生提高语言运用能力。比如《逍遥游》中的鲲鹏之喻,让我们感受到了庄子内心对追求绝对自由的渴望。《庄子》除了善于比喻,在拟人方面也颇有建树。 “把用于人的词语用来描写事物,其动机就是为了更有效地传达出作者的情感信息,表现说写者的爱憎。”[9]螳臂当车的不自量力、井底之蛙的浅薄、庄子与骷髅的思辨,庄子将这些或自然或非自然的形象拟人化,赋予他们思想、情感,就是要借用他们之口来表达自己的爱憎,表达自己的思想。

《庄子》的语言独具魅力,行云流水,具有一泻千里之势,这当中不乏夸张的运用。其中 “任公子钓鱼” “蜗角之争”等故事,无论是极尽的夸大,还是极尽的夸小,都能突出事物特征,奇崛怪诞,引人入胜,引发读者无限遐想,使文章极具艺术感染力。《庄子》中的语言材料,有利于学生扩充语文知识,进行认知与积累,在实践中为自己形成言语经验并正确运用,同时也为创造能力的培养奠定了基础。

(二)研读《庄子》有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思维活动中的直觉现象是被道家最早注意到的,并有意识地将其运用到思维实践当中,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对其进行理论概括,使之成为一种思维方式。《庄子》中以 “道”为对象,昭示了直觉思维是认识道的一种特殊途径。庄子给我们塑造了众多有意味的艺术形象,有外貌丑陋的哀骀它、叔山无趾等人,也有冰肌玉骨、吸风饮露的 “神人”;有势利小人曹商,也有技高一筹的庖丁;有振翅高飞翱翔天空的大鹏,也有目光短浅的 “蜩”和 “学鸠”,等等。庄子赋予这些形象以生命体征,通过它们来言说自己的哲思,并将其变得通俗易懂,又耐人寻味。

《庄子》寓言中的形象思维,不但激发了读者的想象力,还展示了庄子非凡的洞察力和独到的理解力。譬如,对鲲鹏的描写是 “不知其几千里也”,体型如此之大,就是要打破常规,让读者自由想象。形象思维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提高创造力,同时也为良好的审美能力打下了基础。走进《庄子》,感受其语言的形象、用词的生动、修辞的娴熟,引领读者进入情境,充分想象,产生情感共鸣。

在《庄子》中处处可见辩证思维的痕迹,比如庄子所说的 “无用之用”。在《逍遥游》篇魏王送给惠子大葫芦的种子,但是惠子并不认为这个大葫芦有实用价值,用它来盛满水,它不够坚固;把它做成瓢,却没有像大葫芦一样大的水缸,最后因为它没有用,所以打碎它。庄子听完之后,用 “不龟手之药”的寓言来反驳惠子。因为 “所用之异也”,在惠子眼中无用的大葫芦,在庄子眼中却可以绑在身上当腰舟,浮游于江湖之上。说明了有用与无用是相对的,并没有绝对无用的东西,只要找到它的用处就好了。

还有庄子在《山木》篇提出的 “材与不材”,更是一种具有深刻辩证色彩的游世艺术。山中无用之木因 “不材”得以存活,而家中不会叫的哑鹅也是 “不材”却被杀失命,说明人生在世很难在 “材”与 “不材”之间找到一条万全之路,最好的办法也只能是 “乘道德而浮游”(《庄子·山木》),顺应自然禀赋而与之遨游。 “材”与 “不材”之间是庄子安身立命的一种明智的抉择。庄子在《至乐》篇中认为世俗所追求的 “富贵寿善”各种享受,都足以增忧,而不足以让自己修身养性,使寿命长久,更无所谓 “至乐”。只有 “无为诚乐” “至乐无乐”才是最大的快乐。之后庄子又通过 “鼓盆而歌”的寓言,从生死转换来解释无为至乐之道。惠子认为庄子不应该 “乐”,而庄子认为人本来什么也没有,偶然形成了人,之后又回到原初状态,就好像四季运行一样,所以有什么可伤心的呢!

从《庄子》中我们可以学会辩证地思考问题,比如:“物无非彼,物无非是。自彼则不见,自是则知之。故曰,彼出于是,是亦因彼。彼是方生之说也。”(《庄子·齐物论》)多角度看待问题,破除偏见、短见,认识才会全面。从不同角度揭开事物的奥秘,也有助于培养发散思维能力。

《庄子》中有一种强烈的批判精神,表达了他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和愤懑,从而衍生出对理想境界的追求和向往。首先是对社会的批判。庄子在《人间世》篇以养虎为例,表现了统治者 “顺我者生,逆我者亡”的心理。借孔子与颜回之口批判卫国国君行事独断,治国草率,“轻用民死,死者以国量乎泽若蕉,民其无如矣。”《则阳》篇的 “蜗角之争”,两个在蜗牛角上的小国家为了争夺土地也会战死几万人;再到《盗跖》篇子胥沉尸江中、比干被人剖心,都很好地证明了统治者视人命如草芥,为了一己私利,损害千万人的生命,毫无怜悯之心。身在高位的人不要自以为尊贵,而身处下位的人也不要自以为卑贱。作为一国的君主,为了满足自己的欲望,甚至不惜劳苦一国人民,这也是庄子对朝廷昏庸乱象做出的尖锐批判。与此同时,庄子也写出了他的理想社会:“彼民有常性,织而衣,耕而食,是谓同德。……夫至德之世,同与禽兽居,族与万物并。”(《 庄子·外篇·马蹄》)“至德之世”近似西方对伊甸园的描写。世间一片祥和,万物众生,禽兽成群,草木茂盛,人们自由平等,形成了万物一起生长而不互相伤害的和谐美好局面。

除了对社会的批判,庄子对于虚假仁义道德给社会带来的混乱也进行了强有力的批判。他认为智者都是在为大盗积累财物,圣者都是在看守大盗的财物。所以学习圣人设立宗庙社稷、管理各级行政区域以及学习圣人的法度,这些最后都会成为大盗的工具。 “田成子窃国”就是典型的例子,庄子由此发出了 “圣人不死,大盗不止”(《庄子·外篇·胠箧》)的言论。

庄子以辛辣讽刺的目光对现实社会、政治生活进行了批判和审视,对历史和现实中的种种弊端进行了揭露和批判。庄子这种敢于直接对当时的封建统治者进行无情批判、挑战权威的举动,对成长中的青少年是一个很好的榜样,这培养了他们敢于质疑、批判、道明事实真相的勇气。

对于学生来说,独立思考、大胆质疑、富有创见,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批判意识,提升判断能力,为未来的生存和发展奠定基础。研读《庄子》可以让学生了解各种思维方式的特征,体会各种思维的妙处,在学习的过程中使学生各种思维均衡发展。

(三)研读《庄子》有助于学生审美能力的提升

《庄子》中蕴含着丰富的审美价值,可以逐步引领学生感受 “美”的境界。《庄子》语言优美,具有浓厚的诗意。闻一多先生曾言:“明人吴世尚曰‘《易》之妙妙于象,《诗》之妙妙于情,《老》之妙得于易,《庄》之妙得于诗。’”[10]可见《庄子》本身具有诗性。《庄子》中的文章行文如行云流水,节奏铿锵,音调和谐,读来朗朗上口。庄子善用对偶、排比,且多四言之句,其句式、用韵,都具有诗性语言之美。例如《齐物论》篇中描写风的语言,情调、语词和用韵与诗毫无二致,既有赋的铺陈,又有诗的节奏,读起来抑扬顿挫、跌宕起伏,具有旋律的美感。《庄子》语言风格奇特,正如庄子自己所言:“以谬悠之说,荒唐之言,无端崖之辞,时恣纵而不傥。”(《庄子·天下》)悠远无稽、广大虚幻、漫无边际是《庄子》语言最大的特色。

在《庄子》中有一些艺术丑的塑造。其中有的是被砍去一只脚,有的是驼背、兔唇,有的是脖子上长了大瘤,总之是一些及其丑陋的人。但就是这些相貌奇丑无比的人,因为精神境界十分高尚,在当时是非常受人尊敬的。比如申徒嘉是被砍去一脚的人、卫国的哀骀它是一个奇丑之人,闉跂支离无脤也是一个外形丑陋的人物,他跛脚、驼背、还有兔唇。庄子塑造的这些 “形丑心美”的形象,展现出一种内在的精神力量。庄子肯定了他们的能力,他们凭着自己的德行、能力,弥补自己身体上的不足,像常人一样努力、积极、乐观地活着,并施展着自己的远大抱负,这就是 “故德有所长而形有所忘”(《庄子·德充符》)。这些形象是学生人格完善、品质提升的精神引领,对学生的未来成长有所助益。

《庄子》给人的美感贯穿于整个阅读过程,首先表现为语言之美,词汇丰富、句短意深、注重韵律、构造灵活等;其次是万物之美,从人物到自然,创造了无数美好形象。研读《庄子》,使学生在满足了感官之后,又不着痕迹地确立了审美人格标准,这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形成理想人格,并提高学生追求人生趣味和理想境界的能力。

(四)研读《庄子》有助于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

文化是人类特有的现象,所以,“真正的教育应该是文化的教育。文化的教育就是根据社会文化有价值的内容所进行的为培养个人人格精神的一种文化活动。它最终目的在于唤醒个人的意识,使其具有自动追求理想价值的意志,并有所创造,增加文化的新成分。”[11]《庄子》中蕴含的文化价值影响了人们的思想和行为,指引人们立言行事。

庄子告诉我们,要超越世间万物的束缚,超越功利,不被外物所迷惑,极力追求精神的自由。《庄子》中 “逍遥游”的自由精神让学生正确对待欲望,减少功利心,减少对于物质的沉迷,不会被眼前的物质以及蝇头小利所诱惑,避免狭隘的功利观。 “逍遥”精神在人们失意不顺时具有神奇的镇定作用,这种作用成为了人们的 “精神的避难所”。在这个避难所里,人们可以慰藉心灵。

庄子在 “道法自然”基础上提出了 “无为”的思想,通过 “无为”的行为达到 “自然”的状态,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人们的行为观念。 “为无为”体现了个体主体性的觉醒、解放和超越,实现个体的和谐发展,同时也是主张顺应学习者天赋能力和自然本性的重要体现。

庄子在老子的基础上提出 “无用之用”:“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也。”(《庄子·人间世》)庄子以山木、油膏、桂树皮、漆树枝为例说明了有用之用,但人们只能看到有用东西的价值,却看不到无用的价值。 “无用,对于物而言,是没有价值来满足人的特定需要,没有特定的用途;对于人而言,是不以实用的态度来对待物,不以功利的眼光来看待物。”而 “‘无用’之‘用’不是具体的、有效的用,而是脱离实效、超越实效的用。”[12]对于事物的无用价值,这只是人们主观意识还未发现的用处,不能仅仅是人认为有用处的才称为 “有用”,因此,“无用之用”也是超越特定视角、超越局限性的 “用”。 “用不用”的文化价值是让学生明白生命物种平等,明白所有人都有不同的社会价值。

《庄子》中的 “逍遥游”精神有利于学生逃离物质的牢笼,向往精神的自由,并且能够有勇气以正面的心态来面对挫折与失败。 “为无为”表达了庄子自然无为的思想,希望人们不要急功近利,要顺应自然,教师对待学生要因材施教;“用无用”表达了庄子 “无用之用是为大用”的思想,希望人们能够摆脱狭隘、功利主义的束缚,尽一切可能挖掘自己的潜能,找到自己的合理定位,并为之努力拼搏。

国学经典的课程价值已经得到广泛认同,教育部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课程、进教材充分说明了这一问题。国学经典对立德树人和核心素养的养成至关重要,国学经典的研读,从大处讲,有利于学生处理好成长过程中与自身、与他人、与社会、与自然的各种关系,使其成长为 “一好人,一完人”。从小处讲,有利于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弘扬等核心素养的养成。这正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永恒魅力,是优秀传统文化现代性的充分展示,也是 “有温度教育”迫切需要的教育方式和育人过程。

猜你喜欢

国学庄子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垂”改成“掉”,好不好?
年味里的“虎文化”
谁远谁近?
《庄子说》(二十二)
《庄子说》(二十)
奋斗鸡—我的国学日常
《庄子说》(十五)
文化之间的摇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