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二级教学单位教学管理优化建议
2023-06-05赵晶苏豫梅刘明月
赵晶,苏豫梅,刘明月
(1.新疆农业大学 生命科学学院,新疆乌鲁木齐 830052;2.新疆农业大学 中国语言文学与艺术学院,新疆乌鲁木齐 830052)
教学是高校的核心工作,教学管理是高校管理工作的核心内容[1]。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发展素质教育,促进教育公平[2]。高校作为培养高质量人才的基地,需持续推进教学工作质量提升,推动教育改革。
高校教学管理工作主要包括教学发展和制定改革计划,提出实施方案,是高校教学发展的主要推动力量[3],其对于促进高校发展、为学生营造良好的生活和学习环境具有重要作用[4]。目前,大部分高校的教学管理部门分为两级:一级是校级管理部门,二级是学院或系部管理部门。二级教学单位是教学、科研及管理等方面工作的实施主体,是高校教学管理机构与师生沟通的重要桥梁,负责组织实施人才培养[5]。高校开展二级教学管理改革、优化管理模式,显得尤为重要[6]。因此,高校需加强二级教学单位管理模式的构建,完善人才队伍建设,提升信息化管理水平,提升教学管理质量。
1 高校二级教学单位教学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1 二级教学单位管理模式不完善
现行的高校教学管理模式较为传统、单一,主要实行自上而下的纵向管理[7],二级教学单位负责传达教务处的通知,开展具体的管理工作,这种教学管理模式不够灵活,无法激发教师的能动性和创新性[4],导致教学管理工作缺乏创新性[8]。
1.2 二级教学单位管理队伍专业化建设不足
高校教学管理是一项比较复杂的工作,不仅需要完善的基础设施,同时还要有专业的教学管理队伍,方能保障教学管理工作正常有序开展。但部分高校不重视教学管理工作[4],部分教学管理人员对教学管理的具体概念认知模糊,缺乏现代教学管理理念和知识[9],不善于使用信息技术加强教学管理,致使管理效率低下[10]。教学管理人员直接参与教学管理工作的全过程,需要具备专业的管理学知识和能力,才能高效完成管理工作[11]。因此,高校需重视二级单位教学管理队伍建设[12],切实有效地提高高校教学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水平。
1.3 二级教学单位管理方式方法落后
教学管理工作中应用大数据思维,可以提高数据的真实性和有效性[13],但目前部分教学管理人员观念落后,未重视应用大数据技术,导致信息化管理水平不高[14]。教学管理工作琐碎繁杂,传统的教学管理模式耗费教师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而将信息技术与教学管理深度融合,则是提升教学管理工作质量与人才培养质量的有效路径和必要选择[15-16]。
2 高校二级教学单位教学管理优化的建议
2.1 推动构建完善的教学管理模式
高校应适当调整教学管理部门的管理权限。一级教学管理部门应根据工作需要,推进二级教学单位开展教学管理模式改革,给予二级教学单位管理一定的权限,使其明确各岗位职责;一级教学管理部门主要负责宏观把控,让二级教学单位根据自身发展特色和优势,合理进行教学管理工作的调整,允许不同二级教学单位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采用不同的方法,分析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充分调动二级教学管理单位的积极性,使其发挥优势,挖掘专业特色,结合实际情况,提高教学管理效率。
二级教学管理单位可以在一级教学管理部门制定的制度的基础上,结合自身工作情况和专业特色,制定详细的教学管理工作制度,为教学管理工作的开展提供依据。
2.2 重视专业化教学管理人才队伍建设
二级教学单位教学管理人员在高校教学管理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部分高校未重视二级教学单位教学管理人才的培养,未能够建立一支专业高效的二级教学单位教学管理人才队伍。
首先,二级学院要充分认识到教学管理人才队伍在高校二级单位教学管理工作中的重要性,一方面,要落实二级单位教学管理人员数量的配备,要根据各二级单位实际教学管理工作量调配教学管理人员数量,保障日常教学管理工作能够有序开展;另一方面,要强化教学管理人员的团队意识,调动系主任、教研室主任和教学骨干教师参与教学管理的积极性,以更好地提升教学管理工作质量和水平。
其次,高校要拓宽教学管理人员职业发展空间,引导教学管理人员管理理念的转变,注重教学管理人员的专业化发展,提升教学管理人员的管理素养,为教学管理人员提供学习教学管理知识的机会,让管理人员学习信息化管理方面的知识,更新教学专业知识,采用先进的管理方式,高效地完成教学管理工作。
再次,高校要激发教学管理人员的工作热情,提高教学管理人员的待遇,拓宽教学管理人员的个人发展渠道,为教学管理人员搭建良好的发展平台,鼓励教学管理人员参与教学管理与教育改革发展研究项目。一方面,教学管理人员可以在教学改革实践中不断学习,另一方面,教学管理人员能够通过学习不断推进教学改革。
最后,高校要建立有效的教学管理人才队伍考核机制,建立健全科学、规范、有效的绩效考评与职称评审体系,营造良好的教学管理工作环境。
2.3 提升信息化管理水平
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高校将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管理工作中,一方面,有利于提升教学管理工作的客观性、准确性和科学性;另一方面,有利于教学管理人员收集、统计、分类、整理和查找教学信息,并将信息进行整合,从而发现教学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管理改革。高校应用信息技术开展教学管理工作,既可以提高教学管理工作的效率,也能够提升教学管理工作的质量。
二级单位教学管理人员是信息化教学管理方式的主要应用者,因此,高校要加强对二级单位教学管理人员的专业化培训,为其配备信息技术专业服务人员,保证教学管理人员能够掌握信息化管理方法,并在实践过程中提出建议,不断完善信息化管理平台。二级单位教学管理人员应及时学习信息化管理知识,转变教学管理思维,创新教学管理方法,使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展教学管理工作,有效提升教学管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促进高校教学管理工作的改革和创新。
3 结语
二级教学单位在高校教学管理工作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是高校教学管理工作有序开展的保障,也是教学管理改革工作的实施主体。为了使二级教学单位教学管理工作更加高效、科学、规范,使其主体地位更加明确,高校应积极推进教学管理工作改革,制定教学管理规范、建设教学管理人才队伍,改进教学管理方法,构建科学、合理、规范的二级教学单位管理模式,从而推动高校教学管理质量的提升,推进高校教学管理工作与时俱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