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构建高职院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体系的可行性研究

2023-06-05

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3年5期
关键词:毕业生院校职业

张 慧

(商丘职业技术学院,河南 商丘 476100)

在社会主义教育体系中,高职教育是尤为重要的组成部分,高职教育为社会培养了大量优秀应用型人才。高职院校的学生是我国优质劳动力的代表,也是具备高技术的新兴群体。随着社会主义教育事业蓬勃发展,高职教育通过转变教育模式,强化教学技能,为各企业持续输送具有专业劳动技能的人才,为企业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提供支持。近年来,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日臻完善,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不断加快,高职院校毕业生容易就业的局面被打破,毕业生不得不在企业中寻找适合自己的工作岗位。在此背景下,高职院校要立足于学生就业现状,根据自身的优势为学生提供专门的辅导、培训,帮助学生完成职业生涯规划。

一、新形势下高职院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体系的内涵与本质

(一)高职院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内涵

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是在职业指导的前提下进行改进的,而随着现代综合性教育的全面普及,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工作也就逐渐地进入了校园中。早在1971年,美籍联合会高等教育署署长马伦教授就明确提出了有关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基本理念,这象征着现代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工作的起步。而对于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工作的主要内涵,一般研究者认为其是一种指导学习者完成自我发展的综合性教学活动,是根据人生目标或计划去培育个人的职业道德素养观,完成个人在职业生涯上的技能的过程。在我国高等教育改革进程中,高职学校根据学生自身的发展特点,逐步整合学校的师资力量,组织开展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但真正能够领会这个学科实际内涵的高职学校屈指可数。因此,现阶段高职院校需要做好的事情之一就是建立一个完整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工作管理体系[1]。

(二)高职院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本质

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是个体和团队相结合的产物,是对个人职业生涯的主观因素评估、分类、总结的过程。制定最符合自身的职业生涯规划,是建立职业生涯教育课程的最根本要求。因此,职业生涯规划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帮助学生树立一个人生目标,而职业生涯规划本身也就是高职学校帮助学生迈向成功的敲门砖。高职院校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一般包括四个阶段:短期内工作计划、中期工作计划、长期工作目标和生涯规划。这样的阶段划分适合职业的高层次性,有助于学生走向社会。

二、高职院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体系规划的必要性

(一)提高就业能力,明确职业发展方向

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我国高等教育招生已经前后经历了三次规模较大的扩招。1999年,首次进行高等院校扩招,输送了大量的优质人才。2008年,由于全球经济危机,国家意识到人才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助推作用,再次进行了一次扩招。2019年,顺利地进行了最后一次扩招。在经过三次高等院校扩招之后,高等院校的学生出现了爆发式增长。根据教育类网站调查结果显示,1999年我国高校毕业生的数量仅有90万人,2002年我国高等院校的毕业生的数量已达到834万人,而2021年高等院校的毕业生数量突破了900万大关,持续刷新毕业生数量的记录。

高职院校的招生情况与毕业生数量与高等院校的发展存在很大的相关性。在高职院校毕业生数量成倍增加时,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但就业形势、就业岗位仍与毕业生实际求职任职的岗位存在差异,难以满足毕业生的就业需求。因此,当前,高职院校的毕业生就业面临着十分严峻的形势,这就要求我国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期间,应瞄准职业发展方向调整学生专业,注重应用型人才培养。

目前,大多数用人单位普遍认为本科生、研究生的工作能力比高职院校学生的工作能力强,因此在选聘求职者时往往因学历将高职院校的学生排除在外,这就导致高职院校的毕业生在应聘时存在一定的难度。与本科生、研究生相比,高职院校的毕业生在就职时处于劣势,这就要求高职院校要帮助学生制定正确的职业生涯规划,使学生明确自己的职业定位,并为之不断努力,从而提高自己的竞争力[2]。

(二)转变就业观念,促进就业

科学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是促进职业发展的一种关键措施,对学生在校学习及择业就业具有积极作用。学生基于自己的兴趣、个人特点、学习情况和专业体系制定职业生涯规划,能明确自己存在的优点、缺点、发展机遇和挑战等,同时对确定职业方向,实现自我定位具有积极作用。高职院校组织开展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有利于毕业生在正确认识自己的前提下,对就业企业、就业地理位置、薪酬待遇等形成客观认知,有助于凸显自己的规划能力和竞争优势。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不具强制性,但需要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做出相应调整。老师和学生甚至学生家长均应重视其积极作用,制定出科学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

三、高职院校学生就业观存在的问题

(一)传统就业观影响深刻

受计划经济影响,传统的就业观念多以统包统分为主,但当前因受到市场经济和现代科学技术的影响,传统的就业观已无法适应新形势下的发展,求职实践也逐渐走向个性化。由于许多父母并不认可职业规划这一教育模式,这使部分高职学生在毕业后仍没有机会去对接社会,久而久之,将与社会完全脱钩并导致整个教育品质的下降。

(二)缺乏明确就业定位

当前,学生在就业时首要考虑的是有利于自己发展、实现个人价值的职业岗位与工作地点。而许多毕业生并不具有自主选择的意识,也缺乏具体的职业定位。部分高职学生在挑选求职岗位时,还容易产生选择困难症或者从众心理。因此,缺乏明确就业定位已经对学生产生严重困扰[3]。

(三)缺乏长远就业规划

刚毕业的学生在挑选职位时存在着一种严重的功利化趋向,不考虑就职企业的用人机制,不考虑该职位是否符合自身长期发展,而是仅注重近期的收益。有的毕业生只关注企业的各种待遇,如公积金、住房补贴、养老金和各种优惠政策等,并不考虑个人事业的前途。因此,当前,不少学生的职业观也出现了偏差。

(四)就业期望值过高

目前,毕业生较为关注薪酬问题,他们首选的就业地往往是一些经济水平相对发达的大中城市,而对于偏远地区则不考虑。相关统计显示,就业岗位并不缺乏,但由于很多学生对就业期望值过高,从而导致就业率不高,特别是高职院校的学生,对企业了解不够,职业定位过高,甚至高于企业实际,因而就业率不高。

(五)专业对口观念影响

部分学生仍被传统观念所禁锢,认为国企、事业单位等工作安稳、薪酬优厚,因此把自己的职业选择定位于此类单位,或者作为唯一的选择。这种错误的认识,导致学生在寻找工作时没有主动寻求适合自己的岗位,而是以部分基层工作岗位当跳板。

四、高职院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体系构建的措施

以下以高职院校园林专业为例,探讨高职院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体系建设的措施。

(一)构建教育目标

在对该专业学生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时,应引导学生根据园林专业的有关知识和技能,结合自己当前的学习目标和未来的就业规划,制定出短期计划、中期计划和长期计划。综合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基本技能、专业知识和思想品质,全面促进学生能力提升。提高学生评价自我的能力,并引导学生收集、整理与职业发展相关的信息,理性解决所面临的学习问题、生活问题和就业问题。

(二)制定分阶段实施的方案

我国高职院校在进行人才培养时主要使用“学习+实践”的教育方式,这种教育方式既能丰富学生的理论知识,又能增加学生的实践经验。高职院校在制定教学计划和设置教学模式时采用“2.5+0.5”的模式,也就是要求学生在校进行两年半的理论知识学习,在用人单位进行0.5年的顶岗实习。这种教学模式为用人单位培养了大量的人才,但仍存在毕业生专业经验不足的问题。

以商丘职业技术学院为例,该校食品加工技术专业应用“0.5+1.5+0.5+0.5”的教学模式,并在学生学习的全过程引入职业生涯规划,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1.探索时期

这个阶段时间控制在0.5年,即一年级上学期。这个时期是组织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最为合适的时间段。老师将社会职业的基本知识和在学校应该掌握的能力传授给学生,使学生能够明确适合自己专业的就业方向,并对自己的专业有着较为宏观且系统性的了解。同时,引导学生对自己的专业产生良好的兴趣,通过测试学生的职业倾向、职业能力、职业兴趣,对学生展开针对性的辅导。

2.准备时期

这个阶段时间控制在1.5年,即大一下学期到大二结束。在这个环节中,学生已进入专业课程的学习,并对自己的专业和未来就业方向有了整体的认知。本阶段是学生初步制定职业生涯规划方案的执行阶段,也是学生学习从业技能,实现自我提升的关键阶段。在这个阶段,老师不仅要对学生进行职业规划理论知识的指导,还要适时的开展职业素质养成指导。学生需根据自己的专业发展方向,制定学习目标和职业发展目标,注重专业技能的养成,并完善知识结构。学校可为学生开设创业就业培训课程,帮助学生掌握创业知识,并利用社会实践和教学实践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及综合素质。

3.冲刺时期

这个阶段的时间控制在0.5年,即大三上学期。学生在这个阶段已经准备就业,老师要对学生开展就业技巧、法律法规和就业政策的指导。在指导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对当前、当地或者目标地的就业政策、就业形势形成正确认识,并且帮助学生适当性的调整自己对就业的期望值,确保正确选择第一份工作。同时,老师还可为学生提供就业方面的信息,包括企业招聘信息、行业招聘动态、制作自荐材料的内容,辅助学生做好求职的准备工作。此外,学校还可以有计划地组织专题讲座活动,聘请企业管理者、就业指导中心的工作人员及当地人社部门工作人员等进行就业程序与方法、就业政策、就业形势的宣讲,向学生传授求职应聘技巧和创业知识等。通过创业大赛活动、模拟招聘等活动亦可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

4.巩固时期

这个阶段的时间控制在0.5年,即大三的下学期。学生已经进入顶岗实习的环节,所有的学生都必须要正确认识并主动适应自身角色的变化,完成“学生”到“职场人”的过渡,充分利用半年的专业实习时间,寻找与周围同学、同事的差距,并完成自身沟通能力、性格、心理、学识和职业需求等方面的塑造工作。老师要及时发现学生在顶岗实习环节出现的问题,帮助学生及时弥补不足,综合学生实习和在校学习的情况,帮助学生制定出实习后的职业生涯规划。

(三)落实教育措施

制定完成职业生涯规划方案以后,需要构建完善的保障体系以帮助学生达到理想的效果。措施如下:一是做好组织保障。构建健全的高职院校学生职业发展教育管理体系,由院级领导组成指导小组,针对性的指导学生的就业,协助学生践行职业规划,督促老师将职业规划教育工作持续贯彻到位。二是增加师资力量和经费投入。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尤其是在顶岗实习阶段需要有充足的师资支持。另外,开设课程、组织调查研究、学生进行生产性实习、参加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等,都需要有一定的资金作保障。三是组织实施。高职院校的各院系要强化相互之间的协同,将学生会组织、社团组织的作用发挥出来,提高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帮助学生学会自我管理,通过组建多种类型的社团活动,使学生能够乐在其中,潜移默化地体验并熟练地掌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理念和知识[4]。

五、结语

高职院校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工作是一项系统性工程,是时代发展的产物,更是解决当前学生就业困难问题的有效策略。同时,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要贯穿高职院校学生的整个学业阶段,这样使学生在成功认识自我以后,能够正确分析和准确预判外界环境的变化,动态性的调整自己的职业规划,确保自己能紧跟时代发展步伐。

猜你喜欢

毕业生院校职业
9岁的高中毕业生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你根本不知道,这届毕业生有多难
一个没什么才能的北大毕业生
职业写作
我爱的职业
最“叛逆”的毕业生
“职业打假人”迎来春天?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