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中西部农村丧葬入殓仪式考察

2023-06-05仵军智

咸阳师范学院学报 2023年5期
关键词:褥子关中地区棺材

仵军智

(宝鸡文理学院 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陕西 宝鸡 721013)

当下城市基本上都实行火葬,亲人过世,很快会送到殡仪馆,家中仅搭设简易灵堂,供亲朋好友上香吊唁,而与亡人身体相关的仪式活动几乎没有了。但农村还有很多地区仍然实行土葬,从亲人弥留咽气到送进棺材,有一系列较为繁琐的仪式。不同地方有不同的入殓习俗,文章拟对关中西部农村传统入殓流程及仪式进行考察,以揭示关中民间朴素的生死观。

一 临终初丧习俗

在关中西部农村家庭,当人病到不能进食的时候意味着进入临终阶段了,民众朴素地认为,这种不吃不喝、迷迷糊糊的状态要持续一段时间,亲属要为未亡人临终举行一系列仪式。

(一)探望

当病人病重到不能进食时,说明大限将至,这时候亲朋好友会集中前来探视,了解病人的最后愿望或嘱托,竭力达成其心愿,并给家属以安慰。如果在这个时候连探望的人也没有,对于主家而言是很不光彩的。

(二)剃头与净身

干干净净来,也要干干净净去,男性要剃头,女性要梳洗。大限之际,要由族内年长的人或者理发师为其剃头、刮脸、修面等。在城市的殡仪馆里,这些事情往往去世后才进行,而在农村,由于条件所限,只能是未亡之际进行。

(三)穿寿衣

这是一种在人即将去世时的习俗。寿衣或早就准备好,或临时置办。民间习俗规定,人去世时不能让他穿着生病时的衣服,而人死后穿上的寿衣到阴间就等于没有穿衣服,所以必须在未亡之际换上新的寿衣。若为男性老人穿寿衣,则由儿子和女婿来完成;若老人为女性,则由女儿和媳妇来料理。所穿寿衣必须是单数,一般是五件套或者七件套,家庭情况好的甚至会达到九件套。一般包括衬衣衬裤、棉衣棉裤、上衣与裤子、长袍等。当然在未亡之际也是出于方便的考虑,即未亡之人的身体是柔软的,穿衣活动较为方便,而一旦死亡,身体将会僵硬,这时候穿衣是很困难的事情。在渭南市华阴、蒲城县一带,还保持着人断气后进行沐浴、穿寿衣的习俗[1]。

(四)引路

有的人在临终之际,亲人看其太过痛苦,不忍其受罪,就会举行引路仪式。引路大致分为家庭引路和村落庙宇引路等。家庭引路是将家庭神请临,上炷香,由请来的引路主持一边焚纸,一边祈告。焚纸为民间祭祀的冥币和往生神钱。冥币一般为白色纸印制,上面印制阎王爷、玉皇大帝等头像,俗称“金方”,主要用于祭奠鬼魂。往生神钱是用黄色纸印制的圆形图案冥币,主要用于请神和谢神。引路主持一边挂纸叩拜,一边祷告,同时用往生神钱从临终老人的脚前一张紧接一张,铺到灶爷神位前,再从灶爷神位前接到家中土地神位前,继续焚纸祷告。灶爷是关中地区民众家中的主神之一,称为一家之主,主管家中人口的日常生活和生老病死。灶爷前悬挂一副对联“上天言好事,下凡降吉祥”。土地神是家中经济与生存的主神,其前对联言“土中生白玉,地内产黄金”。引路即到灶爷前辞行、销户,再到土地神前拜别并升天。如果家庭引路活动不能奏效,病人未断气并痛苦万分,亲人还会带上贡品、纸钱,到附近庙宇祈祷,有的地区还要提上一桶干净的水,希望病人不要再受罪,能迅速到西方极乐世界去。

引路仪式表现了民众的积极生死观。民众能客观地看待生死,生老病死毕竟是一个自然更替的过程,虽然与亲人即将阴阳两隔,悲痛与不舍是肯定的,但亲属还是希望人死前少受几分折磨。

(五)送终

送终是中国人非常重视的一个仪式。病人病重弥留之际,亲人要停止劳作,远方的直系亲属需要迅速赶回家,大家聚集在病人身边,陪伴其走完人生最后的旅程,这一过程叫送终。送终特别讲究儿子、孙子等男性直系后辈在场。

关中地区老年人很看重在自己家中寿终正寝。一上年纪,他们就不太出远门,防止发生变故而不能及时归家,即使走亲戚也很少在亲戚家过夜,一是怕身体有不测而给亲戚惹来麻烦,二是怕自己不能在家寿终正寝而成为孤魂野鬼。因此年纪大而有病的人,不愿意去医院看病。子女为了尽一份孝心,同时怕亲戚朋友怪罪其没有全力以赴为老人治疗,农村常会出现子女强行带老人去医院医治的情况。临终初丧期间,一般情况下病者还有意识,这个阶段对亲属来说是一个心理缓冲过程,既然生死是自然规律,谁也逃不掉,那么无论是将亡之人,还是活着的人,都在慢慢接受这一事实。通过送终仪式,将亡之人可以坦然、无牵挂地离去,生者也可以尽最后服侍,不留遗憾。

二 小殓习俗

现代医疗技术利用电波观察人的心脏跳动情况明确心脏停止跳动时间,即死亡时间。而在过去,通常只能通过人的呼吸来断定人是否有生命迹象。若一个人呼吸终止了,即宣告死亡,所以古人又把人死亡称为“断气”“咽气”,随之就进入“小殓”环节。

(一)移床

确定人断气后,守护在旁的亲人开始放声大哭。关中地区农村人大都睡土炕,这个时候就要将亡人从炕上移到床板上或者棺材板上,俗称“移床”,也称“小殓”,是相对于进入棺材的“大殓”而言的。

(二)楔齿

古时人初死,用柶撑其齿使不闭合,以便于饭含。柶,礼器。《仪礼·士丧礼》:“楔齿用角柶。”郑玄注:“为将含,恐其口闭急也。”《礼记·檀弓下》载:“饭用米贝,弗忍虚也,不以食道,用美焉耳。”[2]119实际上,人死以后肌肉松弛,嘴巴干瘪,很难看,活人给其嘴中塞入东西,令其充实,使其看上去好看一些。但从礼俗层面来看,这里的饭,同“返”,所谓“返生”就是获得重生的意思。家境好的人,则口中含金银。《荀子·礼论》:“饭以生稻,唅以槁骨。”槁骨,贝也。《清通礼·品官士庶丧礼》中记载:唅具,三品以上用小珠玉,四品至七品用金玉屑,庶士金银屑[3]74。现在有的家庭用银子,有的家庭则用铜钱或者当下通行的硬币。民间认为死者口含铜钱是为了在黄泉路上带点盘缠,以备不时之需。这其实反映了人们事死如生的观念,也饱含着生者对亡人的牵挂和担心。在关中地区,当一个人穷苦潦倒或者极度吝啬时,就会被旁人笑话:“你看你穷的,死了连嘴里含的钱都没有。”

(三)布绞

“布绞”就是民间讲的用裹尸布把尸体捆扎起来。“绞”的原意是用布条打结、缠绕、捆绑,在古代丧仪中指捆绑尸体或用于捆绑尸体的布。《仪礼·士丧礼》言:“设殓床于堂东,殓者布衾于床,布绞于衾上。”[4]344将亡人从土炕移到床板或者棺材板上梳妆打扮结束后,就要进行布绞。《礼记·丧大记》中言:“小殓,布绞,缩者一,横者三。君锦衾,大夫缟衾,士缁衾。”[2]651缩者,纵也。衾,是亡人身上覆盖的必备物之一,类似于床单或者活人盖的被子,死后盖的称为“衾”。从尺寸来看,衾比被子长,要能盖满全身,与被子不同的是,上面一边中间有凹陷,像衣服领子一样,刚好盖住脖子而头露在外面。关中地区人调侃谁家被子尺寸太长或者太窄时,就调侃说:“你家的被子跟衾一样。”

布绞仪式中有一个细节叫绑脚,即用布把亡人的双脚并齐且捆绑起来,意指亡人在阳间的奔波已经结束,不用再走路了,就把脚绑起来了。关中地区老人在教训子女时常说的一句话:“你们不努力上进,好好奋斗,全部都指望我,哪一天我‘绑脚’了,你们就都喝西北风去吧。”说明绑脚是人死后的一个重要礼俗,其实人死后四仰八叉不雅观,把脚绑住看上去会整齐一些。

(四)盖脸

俗话说:“阴阳隔一张纸。”一方面脸上盖纸说明人已去世,另一方面调侃人的生死是很简单的事情,生者要学着看透生死,在生死面前,其他都是小事。现在的人去世后脸上盖一张方形白纸,而在古代,则为布帛,称为“面巾”,通常为一尺二寸见方,早期多为白色丝绸,故又称面帛、方帛等[5]122。人一旦去世,面无血色,样子着实恐怖且不忍让活人看见死者面容而悲伤,因而就有盖脸习俗一直传承至今。

(五)设案

人去世移床后就要拉上帷幕。找一方形供桌放在帷幕前,设立牌位,摆上水果、饭菜等祭品,点上白蜡烛和长明灯;供桌前摆上土制瓦盆,用于燃烧纸钱;放上装满麦草的草蒲,用于祭拜者磕头跪拜之用。祭案等摆放停当后,治丧活动正式开始。

(六)报丧

病人咽气后,亲属就要按照与亡人关系的亲疏而戴丧帽、穿孝服。孝服孝帽穿戴整齐后,亲人手托孝棒,关中地区称孝棍,所用主料多数是柳木,“柳者,留也”,用柳木作哀杖,是希望逝者能够留在世上的美好心理反映[6]。孝棒一般一米左右,上面缠有白色纸条。丧家前往亲戚家报丧,即向亲戚汇报:家人已经去世,何时开吊,何时出殡,恳请亲戚前往吊唁等。到亲戚家后,报丧者由于身穿重孝而不能直接进入亲戚家,只能跪在门口,等待亲戚出门搀起、迎请进门,才能完成报丧。

报丧是人去世后的一项重要知晓礼仪。家中有老人去世,亲戚朋友不知晓,要去通报。关中地区对老舅家、小舅家,即男性亡人的舅家、儿女辈的舅家等这些“上司衙门”格外敬重,前去报丧,也要重孝子女亲自前往。在农村地区,这个环节很重要,也很微妙。例如老母亲去世了,如果在生前,由于儿子、儿媳不够孝顺,使老人在晚年备受辛苦,最后贫病交加,黯然离世,这时儿子前往舅家,即到去世老人的娘家报丧,娘家人就会借机教训不孝外甥,会以不接丧的方式加以惩罚。他们紧闭家门,不去搀扶孝子,也不让其进门,当地称为“不接丧”。此时孝子只能跪在门外,不停地磕头赔不是,乞求“上司衙门”的原谅,直到被搀起并迎请进门,报丧才算结束。这一仪式令不少人顾忌,他们会在老人生前尽孝,避免报丧时的尴尬。

(七)散孝

与报丧同时进行的一项工作是散孝。所谓散孝,是指由丧家给前来吊唁的亲戚提供孝布。孝布多为白色棉布,以丈为单位,一般一丈五或者两丈不等,视丧家的经济状况而定。现在可以是白色洋布或土布,也可以是其他布料。在渭南合阳地区,丧葬仪式更为严谨,孝布尺寸和类别更加丰富[7]。关于孝布有两种说法:一是为了让亲戚寄托哀思,与丧家共同悲痛,以示对逝者的追忆,将孝布做成孝服,以尽吊唁之礼;二是亲戚要来参加亡者吊唁仪式,需要一大笔花销,有的家庭困难,购置孝布需要花钱,这时候主家的散孝,可以为亲戚家减轻经济负担。

农村传统葬礼的流程复杂,仪式繁琐。在农耕社会里,红白喜事尤其是白事,过程长,动用人员多,需要宗族的力量或者全村人共同参与。葬礼成为乡村维系人际关系、情感沟通的重要渠道,既体现了对亡人的尊重,也体现了对活人生活的观照。

三 大殓习俗

报丧与散孝的完成,标志着小殓环节结束,将进入到另一个更加庄重的丧葬过程——大殓。所谓“大殓”,是指把尸体放入棺材里并用“寿钉”封住,又称作“棺殓”,人们常说“盖棺定论”,大概是指此人在人世间的行为彻底结束,可以进行整体评价了。

(一)三日大殓

现代医学表明,当一个人心跳和呼吸停止后,有时并没有死亡,而是假死,可以用人工呼吸、电击、注射强心剂等手段和方法,使假死者恢复生命。而在古代只能用哭喊、晃动躯体等方式以求其复生,所以确定三日大殓的原因有三:一是不放弃死者复生的机会,如果死者在三日内没有复生,那就可以确定为完全死亡。二是让远在外地的亲人有较为充裕的时间赶回家中,与亡者见上最后一面,因为一旦盖棺封钉,那就再无机会了。在关中地区,如果老人亡故,儿子、女儿等重要孝子没有赶回,就必须等待,因为重要孝子贤孙不能与老人见上最后一面,则视为不孝。三是死者家属要在死者咽气的三日内做大量准备工作,比如选墓地、打墓、报丧等,亲戚们还要准备大殓和吊唁的礼物,这些都需要花费时间。

(二)棺材铺陈

棺材铺陈是大殓的关键,讲究也较多。第三日大殓,丧家将棺材抬到大堂中央,将棺材用两条长凳支起来,亡人头在北,脚在南。有的地方不用长凳,而是用砖,垒三层,将棺材支起来,等到大殓结束后,移棺材至正式搭建好的吊唁灵堂,将棺材升起来,放在木凳上,称为“升灵”,就是将灵柩升起来的意思。

棺材铺陈从棺材底部开始。先铺一层干土,可以用盖土坯房的胡基铺底,目的是压重和吸水。人死后尸体腐烂会流出“尸水”,干土可以吸水。从信仰角度来说,农耕社会民众敬奉天地,用黄土铺底意指回归土中,取入土为安之意。同时,棺殓不能直接面对天,基本上在夜晚或者屋内进行,如果在室外,则要用帷幕遮住天,否则是对上天的不敬。关中地区有一个传说,当年周文王想要修建一个鹿台,如有一渠清水流淌则最佳,但他爱民如子,不想让百姓劳累,因而忐忑不安。有人得知情况后,决意为周文王的鹿台引一渠水,但在开挖过程中挖出一具死尸。文王得知后大喊罪过,认为让亡者见天日是自己的罪过,赶快命人找一风水好的地方将之厚葬,并亲自前往祭奠。这个故事一方面体现了文王的宽厚仁慈,另一方面说明了死者不能见天日的习俗古已有之。关中地区主要用干土,而有的地方则用煤屑或者石膏末铺底,大约四寸厚。干土层垫好后,上面放一层板,按照北斗七星的图形,钻七个孔,称“七星板”。“七星”有两层含义:其一指二十八宿中南宫朱雀的第四宿,共七星。其二指北斗七星,由天枢、天璇、天玑、天权、玉衡、开阳、摇光七颗星组成形似斗状的星座。连接天璇和天枢,在其延长线上约五倍距离位置是北极星,北斗星的斗柄围着北极星转动,古人根据斗柄所指的方向确定春夏秋冬,也可以用来确定方向。所以北斗七星在中国古人生活中有深刻的意义。板上钻有形似天上北斗七星的孔,是希望死者能在阴间找到方向,到达该去的地方[8]68。按照实用性来讲,铺一层木板可以使棺内更加平坦,便于其上铺陈;钻几个孔,可以使尸水顺着孔流到干土上。

“七星板”铺好后,再铺三股麻。这在关中东部地区不常见,在关中西部地区则较为普遍,尤其在宝鸡陇县、千阳县、陈仓区以及渭河南岸地区。三股麻即对死者表尊敬和孝心,类似于披麻戴孝的意思。三股,“三”者,多也。

麻铺好后,上面铺设一层柏树枝叶。棺材形制一般是“头宽脚窄”,南方讲究用楠木,北方讲究用柏木。柏木属于贵重木材,大多家庭选用松木、桐木、楸木等,咸阳地区还选择用柳木[9]。在棺内铺设柏树枝叶,并不是因为柏木坚固、不腐烂,而是由于柏木(包括柏树枝叶)能散发一种特殊气味。据说土里面的穿山甲如果嗅到腐尸的气味,就会钻穿棺材去啃食腐尸,而柏木棺材或铺有柏树枝叶的棺材可以阻隔腐尸的气味,避免穿山甲对尸体的破坏。

(三)铺褥子

人去世后,丧家要给家族和亲戚报丧和散孝。族亲会赶做亡人褥子,即用红色或者黄色布料或丝绸做面子,白色孝布做里子,内填充优质新棉花,制成棉花褥子。在大殓的时候,族亲就各自带上自制的褥子前来参加大殓仪式,俗称铺褥子。铺褥子人的顺序有严格规定:最底一层叫“靠材褥子”,必须是长子的,其次是次子、三子,以此类推。儿子褥子铺完后,依次是大女、二女、三女,之后是长孙、次孙等,最后才是侄子、侄女等。有的家族人丁兴旺,褥子自然就多了。不论多少条褥子,都要抽出一条来,即使总量很少,也要抽出来,意留住财气,不能把家中财气让逝者带走,而要留下财气给活着的人。

褥子铺好后,就要放上寿枕,即亡人要枕的枕头,和平常活人枕的枕头略有不同。关中地区人用的是方枕,是四面相同的长方体枕头,双面边缘绣上花,又称绣花枕头。而死人用的寿枕是两边高,中间低,即中间凹陷下去,为的是固定死者头颅,移动棺材时不致发生翻转。

(四)亡人进棺

棺材内的陈设铺好以后,就要抬尸进棺了。按关中西部习俗,通常由长子抱头,次子抱脚,幼子抱腰,如长子已故,抱头则由长孙替代。女儿将亡人临终时掉下的头发、剪下的指甲装进小袋,塞到棺材的四角,再将其穿过的衣服、生前常用品和爱好的物件一并塞入棺内,起到固定尸体的作用。另外,女儿还会给亡人的袖子里放入擦汗帕和干粮,传说在黄泉路上,亡人要经过一个叫“狗家庄”的地方,那里恶狗常出没,会挡住亡人去路,把干粮给狗扔一些,能帮助其顺利过去。

(五)钉棺

一切停当后,阴阳先生解掉亡人身上捆绑的绞及绑脚,不能让死人捆绑上路,然后将头、身体、脚等摆放端正,揭去“盖脸”。这时候,亲属们停止哭喊,认真端详遗容,向亡人作最后的告别。最后,阴阳先生将衾盖好,开始钉棺。钉棺共需要七颗钉子。钉棺用的钉叫“长命钉”,又叫“寿钉”,大多由铁匠手工制作而成,钉上有钉帽,四棱,长约七寸。钉棺讲究男左女右,如死者为男性,则左边四颗钉子,右边三颗钉子;如死者为女性,则右边四颗钉子,左边三颗钉子。钉子钉的位置大致是北斗七星的形状。先由长子或长孙在棺材头上钉下第一颗钉子,其余的则由匠人来完成。钉棺的时候,亲人要在旁呼唤“爹爹啊,躲钉!”“娘啊,躲钉!”之类话语。当最后一颗钉子钉完,亲人们大声痛哭,大殓仪式结束。大殓是关中西部农村丧葬礼俗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是家庭成员阴阳两隔的最后时刻,从这一刻起标志着逝者安息,活着的人也要回归正常生活了。棺材板的材质如何,棺内铺陈和陪葬是否尽心,孝子贤孙是否齐聚见证这一庄严时刻,民间都是极其看重的,这是逝者最后的哀荣。

四 结语

从历史记载来看,民间特别看重人死后的小殓、大殓仪式活动,讲究也很多。尤其在陕西关中地区,民众受周秦文化影响较深,传统丧葬习俗保存较完整。随着城镇化建设的推进与市场化的冲击,留守乡村的青壮年劳力大大减少,而传统丧葬仪式对大量人力的需求和农村空心化的实际相矛盾,使丧葬习俗的仪式趋于简化。同时,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和商品化意识的增强,人们不愿意花太多时间和精力去筹办丧事,且寿衣店、纸花店的品种丰富,服务到位,给丧家省去了不少麻烦。但是,我们必须清晰地认识到,人活着,除了物质性的一面,还有精神性的一面,形式上可以发生一些变化,但是对于逝者的哀荣呈现,对于亲人的缅怀与追思,对于生命体的尊重都需要一定的载体与渠道表达,因此基本的丧葬礼俗需要好地传承下去。同时,古人珍惜生命、事死如生、生生不息的生死观念值得今人深思和学习。

猜你喜欢

褥子关中地区棺材
关中地区李树遥感辨识的最佳时相与方法
不要把传统诗词送进棺材
羽翼与转化:朱子学在关中地区的接受和传播
“官财”的故事
十三岁那年的冬天
陕西关中地区民间刺绣的色彩差异性分析——以东府为例
货比货
一枚硬币
十三岁那年的冬天
十三岁那年的冬天